书城科普行星与恒星
15378600000032

第32章 聚星

聚星是由几颗相互有物理联系的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有时也按成员星的数目,称为三合星、四合星等。例如,北斗柄中间的那颗大熊座ζ星,中文名开阳,是由7颗星组成的聚星系统。在开阳近旁有一颗肉眼可见的,中名叫“辅”的暗星,相距约1.9万天文单位,用小望远镜可以看到。开阳本身是个双星,两子星ζ′和ζ″相距400天文单位。由光谱分析,ζ′、ζ″又都是分光双星,后来发现ζ″实际上是个三合星,辅星也是个分光双星。大多数聚星或者是两颗星靠得很近,第三颗离得远些;或者4颗星分成两对,隔开一段距离;或者3对中,2对比较靠近,第三对离开很远。

也有少数所谓四边形聚星,理论研究和观测表明,四边形聚星成员间的距离相差不多,成员星的运动各有不同的方向,没有周期性,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最著名的四边形聚星是猎户座四边形聚星。位于猎户座大星云中央的猎户座θ,用望远镜看,它由4颗亮度和光谱型都差不多的子星构成一个边长接近相等的四边形。这类年轻系统常存在于星协中,和年轻星团一起组成星协的核心。

上面所说的大熊星座中的开阳星,是一颗有名的聚星。首先,它是一颗肉眼可以分辨开的目视双星。主星大熊星座ζ星是2等星;伴星大熊星座80号星中名辅星,是4等星,离开大熊星座z星11角分(1角分是圆周上1°的1/60)。多年观测表明了这两颗恒星之间有力学联系。用望远镜观测大熊星座ζ星,可以发现它本身就是一颗目视双星,两子星相距14角秒(1角秒是1角分的1/60),大熊星座ζ星的伴星绕主星转动的周期是20.5天,离开主星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