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15377600000052

第52章 内外倾性格

荣格原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1911年他们曾一起筹备精神分析的国际学会,内定荣格为主席。当时的精神分析家多数是犹太人,唯独荣格是瑞士的非犹太人。

单就弗洛伊德推荐他为主席这一点看,荣格是多么受到弗洛伊德的器重!但是,就在1913年召开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那一年,他们之间发生了意见分歧,从此荣格分裂出来,形成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其实,荣格心理学的倾向和弗洛伊德相比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性格类型上,荣格有他自己的独创。

首先,荣格把意识定义为:人心中能直接觉知到的部分,它可能在幼儿期就能运用直觉意识来辨别和确证父母、玩具及周围的事物。他指出直觉意识有4种功能和2种倾向。前者如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后者为内倾与外倾。两相搭配即成为8种不同类型的性格及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性格类型

性格特点

外倾型思维

按固定规则生活,对事对人的态度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感情受压抑,如科学家类型的人。

外倾型情感

理智服从情感,更多属于女性,情绪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化;多愁善感,但尊重他人和协调社会。

外倾型感觉

追求欢乐,善于交际,热衷于感兴趣的经验,情感一般较浅薄,非常讲究实际。

外倾型直觉

凭主观预感做出决定,但易变,而有创造性。对新事物敏感却不能长期坚持,容易见异思迁。

内倾型思维

喜欢离群索居,沉溺于玄想,易脱离实际,顽固执拗,不会体贴别人,骄傲自大。

内倾型情感

敏感而文静,多思考,但有些孩子气,往往沉默寡言难以捉摸,对他人的观点和感情无动于衷。

内倾型感觉

沉浸于自己的主观感觉,对外部世界觉得淡乎寡昧,外表沉静、自制,思想、情感贫乏。

内倾型直觉

观念离奇,对别人不理解他满不在乎,不能认真地交流思想、情感,爱好内部的主观体验,如艺术家。

荣格认为,以上8种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实际生活上常常以混合型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性格或人格。个性化就是在心理发展上逐渐变成一种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体或整体。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充分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所以个性化和意识是同步的。通过个性化产生出新的要素,即自我。自我是自觉意识的结构,它由自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任何观念或体验不被自我承认或意识到就不能进入意识;那些未被自我选择而意识到的体验和观念就被存储在个人无意识内。自我意识保证了人格的同一性和连续性,自我和个性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协同发展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格。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又决定于性格类型。一个思维类型的人对情感方面不如思想方面的东西容易意识到和个性化。只有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自我,或允许较多方面的东西成为意识。为此,他提出如下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童年期,即从出生到青春期:从出生到最初几年间意识的结构不完整,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发展和个性化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儿童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开始走向独立生活。

青年时期,即从青春期到35岁左右:这是个体心灵巨变时期,那是因为面临学习、成家立业的处境,而心理因素又不够成熟,引起内心的种种矛盾,常常陷入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的境地难以解决。为此他鼓励人们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坚强意志力,以促进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的一致,来保证自己能争得一席立足之地。

中年时期,即从35岁到老年期:人到中年,虽然在家庭、事业和社会地位上都有一定建树,有的甚至取得显赫的成就。但往往有人会恍惚感到失去了什么,品尝着人生的空虚和苦恼。荣格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

他鼓励人们通过沉思冥想,力求充实内心的能量,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体验自我的存在。

老年期:老年恋旧,犹如儿童沉浸于无意识中,常常追忆往事,并为安排后事,度过晚年而考虑,有的甚至在无意识地为来世生活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