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3100000052

第52章 礼(5)

君子曰:“无节[97]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98]也。’”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亹[99]焉。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皇降,龟龙假[100];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注释]

[1]回:邪恶。释回:消除邪恶。[2]措:安放,加于。[3]竹箭:一种细小的竹子。筠(yún):竹子的青皮。[4]二者:指外表和内心。大端:基本方面。[5]柯:草木的枝茎。[6]物:这里指人。[7]飨(xiǎng):享有。[8]本:根本,内容。文:外部表现,形式。[9]设:合。[10]人官:人的感官。能:功能。[11]物曲:物体的性能。[12]豕(shǐ):猪。[13]定国:立国。数:赋税收入的数目。[14]大经:大法。[15]大伦:等级次第。[16]与:以,根据。年:收成。[17]杀:歉收。[18]匡:同“惬”,惧怕。[19]上:指君主。[20]体:准则。[21]宜:义理,原则。[22]称:相称,恰当。

[23]《诗》:指《诗经·大雅·文王有声》。[24]匪:非。革(jí):通“亟”,急迫。犹:计谋。[25]聿(yù):虚词,无义。来孝:自古以来的美德。[26]伦:次序,类别,等级,人伦关系。[27]羔:羊羔,大夫祭祀用羊羔。豚(tún):小猪。士祭祀用小猪。[28]百官:助祭之人。皆足:都可以得到献祭的牲畜的一部分。[29]大牢:祭祀时并用牛、羊、猪三牲。[30]家:大夫。

[31]台门:古时诸侯所筑用以瞭望守卫的土垒,大夫不可建。[32]省:考察。[33]不丰:应少不可多。[34]不杀:应多不可少。[35]外心:用心于外,指君主殚精竭虑治理国家。[36]诩(xǔ):普施,普及。[37]大理:治理的范围广大。物博:处理的事情繁多。[38]内心:专心于内。[39]德产:德性。致:最高程度。

[40]君子:大夫以上。匹士:即士。攘(ráng):有侵夺、偷窃、扰乱之义。[41]管仲(?-前645):春秋齐国政治家,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簋(guǐ):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的器皿。镂簋:用镂刻花纹的玉装饰的簋。朱:红色。纮(háng):古代冠冕上系于颔下的带子。[42]山节:山形的斗拱。藻棁(zhuó):画有水藻纹的梁上短柱。[43]滥:过分。[44]晏平仲(?-前500):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45]肩:牲畜的腿根部。拚(yǎn):同“掩”,遮盖。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46]澣(huàn):洗涤。澣衣:洗旧了的衣服。濯(zhuó):洗。濯冠:洗旧了的帽子。[47]隘:小气。[48]纪:准则,法度,指礼。[49]祈:求。[50]麾:快意。蚤:同“早”。麾蚤:以先祭为快。[51]葆大:指器物的高大。[52]嘉事:指冠礼、婚事。[53]不及:不必等到。[54]荐:祭品。[55]臧文仲:春秋时代鲁庄公至文公四朝贤大夫。

[56]夏父弗綦:鲁文公时负责祭祀的官员。逆祀:指祭祀鲁先君时颠倒了次序。[57]燔(fán)柴:祭天之礼。奥:指炉灶。[58]老妇:指炊事之神。[59]尊于瓶:以瓶作酒尊。[60]致:传达,表达。若:顺,指顺乎天理。[61]曲:曲折地表达感情。杀:指减少一些做法。

[62]经而等:一般规定父死服三年丧,任何人都当如此。[63]顺:自上而下的顺序。讨:去除,减少。[64]划(chàn):铲除。播:传播。划而播:指取之于上而传播于下。[65]放:仿效。文:文饰。[66]致:达到,做到。[67]摭(zhí):拾取,采取。[68]或素或青:

各个时代崇尚的颜色不同。[69]尸:古代祭祀时,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的人。[70]诏:告。侑(yòu):劝。武:当为“无”,因声似而误。方:常规。[71]旅:祭祀名。酬:劝酒。[72]醵(jù):凑钱饮酒。[73]至:最好的。[74]郊:祭天。血:牲血。[75]大飨(xiǎng):祭祀先王。腥:生肉。[76]三献:祭祀名,郊祭时要三次献酒,故名。烟(xún):一种祭品,将肉放入汤内,半熟取出。[77]一献:小规模的祭祀。孰:同“熟”,熟肉。[78]介:传宾主之言的人。[79]悫(què):朴实,谨慎。[80]蹙(cù):急迫。[81]叛(pàn)宫:同“泮宫”,周代诸侯设立的太学。[82]恶(hū)池:滹沱河。[83]配林:树林名,在泰山西南方。[84]系:把用于祭祀的牲畜系在圈里。[85]戒:古礼规定,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称为“散斋”。[86]宿:戒斋。[87]摈(bìn)诏:介绍宾主的人。[88]相(xiàng)步:古代乐师多为盲人,扶助导引他们的人叫相步。[89]不诏:是说不等到正式通知就哀哭。[90]朝事:朝廷燕乐群臣之事。乐(yùe):奏乐。[91]醴(lì)酒:甜酒。[92]玄酒:上古祭祀用水,后引申指薄酒。[93]割刀:当时使用锋利的刀。[94]鸾刀:古刀,不锋利。

[95]莞:用蒲草织成的席子。簟(diàn):细竹席。[96]槁(gǎo)秸(jiē):粗劣的秸秆。[97]节:经验。[98]致:准则。[99]亹亹(wěi):勤勉不倦。[100]假:借用。

[鉴赏]

自西周初年以来,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发展,礼制变得十分完备,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具体而又周详的规定,其细目多达数千项。《礼器》篇就专门论述了制定和实行礼的原则,以便人们在实践中能够正确把握这些细目,既是要防止对它们的滥用,也是为了避免生搬硬套。《礼记·曲礼上》提出了礼的三原则,也就是“自卑而尊人”、“礼从宜,使从俗”和“礼尚往来”。《礼器》还对礼的法则作了更为充分、更加详细的说明,其中最重要的有:

首先,《礼器》提出,礼有内有外,有本有文,应该内外、本文兼备。所谓“内”就是指内心、情感;“外”则是指外表、行为。“本”指礼所体现的道德观念;“文”指礼节仪式。文章的第一、二段强调了,内与外、本与文二方面必须得以兼顾,不可偏废。另外,《礼器》还主张礼须“反本”,就是说要返回本心。这显然是针对现实中人们行礼有名却无实的现象而提出的。

其次,礼以时为大。文章的第三段列举了决定礼的正确性的一些主要因素,其中以“时”为首要方面,较顺、体、宜、称更为优先。所谓“时”,指的就是时代,泛指特定时间下的各种具体条件。《礼器》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礼。礼以时为大的命题意味着,人们不应当固守陈规,如果时代条件改变了,就应当破旧立新。

孔子曾说过,商、周二代对于前朝之礼制都曾有所废除,也都有所增益,并且他还断言,后世也必将永远这样做(见《论语·为政》),正是这些思想,才保证了中国数千年礼文化能够始终与时俱进,而不是拘执于完备的周礼。

学记

发虑[1]宪[2],求善良,足以謏闻[3],不足以动众;就[4]贤体[5]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6]。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7]民,教学为先。《兑命》[8]曰:“念终始典[9]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10]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11]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12]。”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13]有庠[14],术[15]有序[16],国有学。比年[17]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18]辨志[19],三年视敬业乐群[20],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21],强立[22]而不反[23],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24]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25]之。”

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26],示敬道也;《宵雅》[27]肄三[28],官其始也;入学鼓箧[29],孙[30]其业也;夏楚[31]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稀[32]不视学[33],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34]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35]也。记曰:“凡学,官先事[36],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37]。不学操缦[38]不能安弦,不学博依[39]不能安诗一,不学杂服[40]不能安礼,不兴其艺[41],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42]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43],厥修乃来[44]。”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45]其占毕[46],多其讯言,及于数[47]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48],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49],其求之也佛[50]。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51],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52]豫[53],当其可之谓时[54],不陵节[55]而施之谓孙[56],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57]而不胜[58];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59]逆[60]其师,燕辟[61]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62]而弗牵[63],强[64]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65],微而臧[66],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67],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惟[68]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69]二:当其为尸[70]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71]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72],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记问[73]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74]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75];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76]类。鼓无当[77]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78];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79];学无当于五官[80],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81],五服弗得不亲。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82]也,此之谓务本。

[注释]

[1]发虑:深思熟虑。[2]宪:法令。[3]謏闻:小有声名。[4]就:亲近。[5]体:关怀。[6]道:道理。[7]君:君临。[8]《兑命》:《尚书》中的《说命》。[9]典:经常。[10]旨:美味。[11]反:反省。[12]学学半:教与学各学得一半。[13]党:周制五百家为党。[14]庠:学校。[15]术:当作“遂”,郊区。[16]序:学校。[17]比年: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