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3000000042

第42章 唐词篇(41)

薛能

华清高树出深宫,南陌柔条带晚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伴月明中。薛能的这首词,藉咏夜风中的华清高树,绘出了一片空明冷寂的景象。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华清宫,是皇家的离宫别院。其中有高高的杨柳探首宫墙之外,伸向南陌的柔枝映带(笼罩)于月光之下,因晚风而闪映。寻常的月色泻落在树枝上,枝叶下面便是轻淡的树荫,这已经够凄清了,何况还有瀑泉声声,与柔枝相伴于月光下,单调的淙淙水声愈加显出凄风冷月的空寂。紧锁深宫的少女,纵然能如华清高树有柔条探首高墙,也不能成为出墙的一枝红杏,徒然在凄清冷寞中增添愁心。

薛能《杨柳枝》序云: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文人才子各炫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能多于诗律,不爱随人,搜难抉新,誓脱常态,虽欲勿伐,知音其舍诸?(《唐音统签》六百七十一引)他“不爱随人”不落熟套,摒弃了前人以杨柳枝条比作舞腰、枝叶比作翠眉的陈词滥调,旧曲新填,旧题新做,写了这首新词。描摹宫女的心态,通篇写景而怨情自见;无一字直叙宫女的不枯而枯的愁心,而如泣如诉之情随着状物写景汩汩流出。所谓“景语皆情语”,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首词,不用难字奇句,甚至不加雕琢,作者的“搜难抉新”,全在淡语致胜,晚风、夜色、树影、瀑声,组成了一幅境清人寂的图画;由于镜头落在华清宫墙外面,就使墙外之景成为墙内之人的外现。一组“空镜头”,写尽宫女愁肠凄心。

杨柳枝

顾云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送远人。唐代折杨柳赠别的风习很盛,见到杨柳会引起离愁,听到“柳枝”(曲名)都能触动别恨。这首曲词却另出新意,写出了更深一层的意思。

首句“灞岸晴来送别频”,灞水在长安县东,汉代灞陵依水而建,又跨水做桥,从汉代起,灞陵与灞桥就成为送别之地,往往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句的主词是柳,将它拟人化,说它立在灞水之滨,每当晴日,远行者纷纷至此,它频频送客,款款尽意。次句更写出它的情态,“相偎相倚不胜春。”“春”,既是点时令,又直接说的是春风。杨柳一簇簇、一行行,枝条柔弱,似不胜春风之力,一会儿聚向东,一会儿飘向西,飘拂不已。像煞妻儿亲友的手臂,一手按着鼓动的衣衫,一手挥舞长巾,不胜春风撕扯。两句写的是汉唐人心中杨柳的通常形象,说的主要是柳枝。第三句一转“自家飞絮犹无定”,引出了柳絮。自古以来柳絮被认为是薄命的飘泊物,它生来只点缀晚春风光而已。这句还沿用传统看法,柳絮生出之后,春风频催,抛家傍路,命运未卜。作者问柳:“争把长条送远人”争,即怎,他说:柳啊柳啊,你生出柳枝,也生出柳絮,絮不也是你亲出吗?你难以掌握它的命运,让它随风飘落,不知所止。你却还在这里殷勤地以枝条为人送别,偏生多情至此。

初读此词,觉得是揶揄杨柳,自家尚且顾不了,还多事地为别人伤情。但我们再加咀嚼,就会有新的体味。

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身上总有一股为国为民的刚正之气。不论自己处境如何,他们往往会想到大局,想到人民,所以才有贫困时的老杜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才有居其位时的白居易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等等,那种高度的人道主义与使命感,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这首小曲,仔细玩味,首先感到的是自嘲。你看它,每逢春来,枝条先绿,为春光装点几多新意,为人间平添许多希望。当百花争艳时,它自己的花却只有星星白色,肆虐的东风首先毁伤的就是它的花,这白色不起眼的花絮,不知沦落何处,零落为泥碾作尘,连香都不留。但柳不为自己感伤,它依然用尚存的枝条为人间尽一份薄力,岂不愚之甚。它代代盼着春天,而春来之后却“自家飞絮犹无定”,“也无人惜从教坠”,这时就不仅是自嘲,更多的是自伤了。不过,前两句为我们绘出的柳枝送别之景那样深情,后两句传达的自嘲、自伤掩盖不了它所谱写的那种感人气氛,读全词我们不也感到一种“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勉吗?

这首小词,写的是平平常常晚春之物,作者有感而发,它包含了一个古代士人的自嘲、自伤和自勉。它反映的却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际,也许作者也并未感觉到,他所讽咏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胸怀与正气。

杨柳枝

崔涂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

“杨柳枝”这一词调,本是乐府小章,后为唐代教坊用曲名,唐人也有以这种格调写七言绝句。人们往往以它来咏唱柳枝,借以抒发情怀。

崔涂的这首《杨柳枝》,是借柳枝飞花之时节,来表现人间的分离之苦。“朝朝车马如蓬转”,“蓬”,指“飞蓬”。蓬草随风飞转,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行踪的飘泊不定,“蓬转”也就是这个意思,指转徙无常。全句是说,每天每日,游子旅人的远行车马,就像飞转的蓬草一样,凄惶无着,身不由己。“处处江山待客归”,是与前句相呼应的。前句说了远行人的情况,而这句是说家人的情况。每处每家,一山一水都在等待客游他乡的亲人归来。面对这种分离和等待的痛苦,诗人不由地发出了感慨:“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年关时分,合家团聚,是多么叫人欣悦的事,而随着杨花飞落的春天的到来,新的别离也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如果杨花能晚些时候才飞的话,人们相聚的时间不是可以长些,而可以少演些和晚演些伤心别离的悲剧了吗?然而,春风吹时杨花飞,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感情为转移,当人们不得不重新分别在纷飞的杨花之下,为亲人折柳送行时,只能再现“车马如蓬转,江山待客归”的一幕,因此“若是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其实是无可奈何的悲叹,潜台词却是承认了分离的必然,因此也就更加怅惘。

这首《杨柳枝》,语言非常明白通俗。开首两句,以“朝朝”“处处”相对,表现出旅人和家人的共同心理,共同期待,把情感的关节点渲染了出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里,我们感到了原本不谙人事的车马和山水,都有了人间的情感,都溶进了伤别离的泪水。后两句则以一个假设来反衬,既表现了“杨花应合过春飞”的良好而无望的心愿,又强化了前两句的情绪。崔涂一生久在巴蜀湘鄂秦陇作客,羁愁别恨时时溢于诗词之中,每每咏叹自己是“孤独异乡人”(《除夕有怀》),因此词章的情调低沉抑郁,表现作者无法回避现实,又无法改变现实的矛盾凄苦的心情。“蓬转”之叹,也实为作者衷心所感而发,因此十分真切感人。

离愁别绪,从来就是诗词咏唱的重要内容,人们以各种不同的心态,从各种角度来描绘这种情感,佳作妙章不胜枚举。与它们相比,崔涂的这首《杨柳枝》只是一阕小品而已,确无惊人之处。崔涂的生平也多不可考,但这阕小品的质朴无华,浅显流畅,毕竟在诗坛上留下了一定的痕迹,正如它的作者在历史上留下过痕迹一样。

杨柳枝

司空图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司空图作《杨柳枝》词共二十首,这里只选四首。

此为第二首。

这首《杨柳枝》词,借杨柳春风抒发亲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首句“撼晚梳空不自持”,表面看来是写柳树在晚风中摇撼着身姿,在晴空中梳理枝条,好像无法控制自己似的。联系第二句“与君同折上楼时”,第一句实际上亦是以柳喻人,借以抒写一对亲人在分手离别时刻步履踉跄,身不由己,无法控制自己感情的情景。第二句是全词唯一叙事写实的句子,交待了抒情的特定环境气氛。它告诉我们,这两个亲人分手前上楼宴别,上楼时伸手在栏前折柳相赠。联系前句,可以确定他们相别是在傍晚时分,古代行人晚间上船是常有的事,诗词中每每写及,白居易《琵琶行》不是说“浔阳江头夜送客”嘛。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两句,是这两个离别之人即景抒怀,表达意愿。江畔楼头,两个宴别者频频举杯,醉不成欢,为即要别离而伤怀。此刻,春风习习,吹拂人面,似有几分柔情蜜意。于是他们不禁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春风啊春风,你如果还有常人之情的话,就应该紧紧系住离人的心,免得我们分手相别!这个念头,有点异想天开,要春风系住离人的心,看来不近情理,其实最合人意。作者正是借助这种别出心裁、不循常理的奇特构思、形象、深刻地传达了离别者难分难舍的强烈感情。也就是说,当人们满怀强烈的感情无法用通常的手段来表达时,只有借助于幻想与夸张来宣泄。词中把春风比作绳带,把人心权作可系之物,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形象可触可感,不失为独具匠心的笔墨。末句着一“系”字,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永远团聚、相亲相爱的美好愿望,亦可见作者炼字的功夫。

又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

这是第八首词,初看只是描写初秋傍晚的村野景色,细读方觉景中有人,亦是借景抒怀之作。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写傍晚田野上的稻子随风摇曳,分开稻影的田间小路一直通向江边的村落。田里的稻子已收割掉一半,仅存的一半经过秋霜的摧打也显得憔悴无神。田野是一派萧肃清冷的景象,“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此刻田间村头已看不到往日流莺飞啭的美好景致,只有几只萤火虫在夜色中飞来飞去,在苍茫暮色中闪闪发亮。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迷惘之情。

在这首词所描写的境界中,宛然有一位独立黄昏的人物,他面对萧条的田野,回顾往日美好的时光而怅然若失,眼看乱萤飞舞的情景而迷惘失措。这位独立黄昏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作者自己。从司空图一生的思想经历考察,这首词大约写于他政治上失意之时,或作于晚年隐居中条山之日。晚唐国运衰落,敏锐的诗人都有一种黄昏之感,著名的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司空图经历了黄巢起义的动乱,起义军占据长安时,他曾一度避居家乡。“乱萤飞出照黄昏”,抑或以景物写时局,其中有所影射乎?我们这样推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按节令物候的常识,霜秋季节是不大可能再有萤火虫了,作者却偏偏要这样写,不是别有用意吗?从词中流露的感情看,也完全切合他当时的心境。公元880年黄巢占据京都长安,僖宗奔蜀,司空图扈从不及,逃回家乡避居,平生抱负,十载功名,顿时成了过眼烟云,韶华好景一下化为空中泡影,他感到失望空虚,“往日流莺今不见”,不正好是这种怅然若失心境的写照吗?

这首词,似仅状写景物,又似借景言情,景中情,情中景,难解难分,水乳交融,“乱萤飞出照黄昏”可说是情景妙合无间的佳境。至于其中的蕴含,读者也不妨多方寻绎。

又游人莫叹易凋衰,长乐荣枯自有期。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

这是第十首。此词就杨柳秋天容易凋衰的问题抒发议论,别具哲理意味。在秋风萧杀的季节,杨柳枝叶很快零落了,游人往往叹息它不能经受风霜,容易凋衰。作者深明事理,不以此为然,劝导人们说:“游人莫叹易凋衰,长乐荣枯自有期。”他认为叹息杨柳易于凋衰是没有必要的,事物总是荣枯有期,有自己客观的生长规律,不可能永生长乐。这是作者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人生经验的概括。诗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意思是说,请看看明年春意萌动的时候,在哪里可以最先得知春天的信息呢?还不是柳枝首先报春吗?作者善于观察事物,把握杨柳生长的枯荣规律,在它凋零的时候能够预示春回大地杨柳先知的必然性,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亦可见他对前景的乐观信念。

这首词以杨柳的枯荣有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融进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鼓励人们处于凋衰境遇的时候要看到春回大地的光明前景,切不可悲观衰气,怨天尤人,这就是此词给我们的哲理启迪。哲理诗如果干巴巴议论,就可能成为“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我们读此词前两句时,还有点这种担心,但读了“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两句,顿时觉得耳目一新,理趣横生,仿佛更上了一层楼。因为它从自然界捕捉了柳枝报春的特征,尽管作者没有具体描绘它的形象,而是以画龙点睛的手法轻轻一点,立刻唤起了人们的经验与联想,使人眼前浮现起一幅初春杨柳报春的图景,从而领悟了作者所昭示的生活哲理。这种从客观事物中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情理兼备,令人常读常新。

又日暖津头絮已飞,看看还是送君归。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