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800000049

第49章 李好古

沙门岛张生煮海

李好古

第一折

〔那吒令〕听疏刺刺晚风,风声落万松;明朗朗月容,容光照半空;响潺潺水冲,冲流绝涧中。又不是采莲女拨棹声,又不是捕鱼叟鸣榔动,惊的那夜眠入睡眼朦胧。

〔鹊踏枝〕又不是拖环珮,韵玎珞,又不是战铁马,响铮;又不是佛院僧房,击磬敲钟。一声声諕的我心中怕恐,原来是厮琅琅,谁抚丝桐。

《张生煮海》是一出流传甚广的神话剧。从剧情来看,剧中的男女主角,书生张羽和龙女琼莲,郎才女貌,一见倾心,没有脱开中国古代戏剧爱情题材中那一类窠臼,然而自有其魅力所在,如曲辞的优美并适合舞台的演出,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这两支曲辞虽然高雅,但形容琴声时借助了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动作——风动松林、朗月悬空、涧水冲流以及玉人摇步、莲女划桨和渔人鸣榔——因此也就十分适合演员的舞台表演。而且〔那吒令〕的首六句中,每两句的前句尾字与后句首字重叠,近于“顶针续麻”,读起来音韵与节奏都很美,这就增强了曲词语言的音乐性。此外,双声、叠韵字的排比使用,也为曲词平添了情趣,增强了音乐感。

沙门岛张生煮海

李好古

第二折

〔南吕·一枝花〕黑弥漫水容沧海宽,高崪峍山势昆仑大;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日转山崖。这日月往来,只山海依然在,弥八方遍九垓。问甚么河汉江淮,是水呵都归大海。

〔梁州第七〕你看那缥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阆苑蓬莱,望黄河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台,上连银汉,下接黄埃,势汪洋无岸无涯,出许多异宝奇哉。看看看波涛涌光隐隐无价珠玑,是是是草木长香喷喷长生药材,有有有蛟龙偃郁沉沉精怪灵胎。常则是云昏、气霭,碧油油隔断红尘界,恍疑在九天外。平吞了八九区云梦泽,问甚么翠岛苍崖。

这两支曲子是《张生煮海》第二折中正旦扮毛女所唱。毛女乃秦时宫人,后采药入山,得道成仙。承第一折,张羽于石佛寺中月下弹琴,巧遇龙女琼莲出游,琼莲约张羽中秋节在海边相会。张羽按时来到海边,遇到了秦时毛女,她告诉张羽,琼莲乃是龙女,其父暴戾凶狠,不会答应这桩婚事。遂赠张羽以银锅、金钱和铁杓,说舀海水入锅,置金钱于锅中,以火煎煮,锅中水减一分,海水去十丈,若煎干了锅,海水便干涸见底。以此法宝威力,不愁龙王不招张羽为婿。这两支文辞华美,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曲子,是毛女游至海之东岸,面对碧波万顷、浩浩荡荡的大海时所唱。此曲气势雄浑,文字华美,讲究对仗,色彩浓丽,尤重在抒情。盖作者借仙人之口,寄托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如此写来,既突出了仙人出没的特定环境氛围,又抒发了作者的某种空幻意绪,在元剧借人物抒情写景的作品中,不失为独特之一格。

“常则是”三句,写海上仙境的云遮雾罩,与世隔绝。前面曾写了天地与大海的相连,这里又说“碧油油隔断红尘界,恍疑在九天外”,意在突出神奇世界的虚幻色彩。“碧油油”,极言海水之绿,恰与红尘相对;红尘不惹,恍如世外,便增强了仙境的不知烟火食之感,从而与剧中神仙故事相吻合。结句“平吞了八九区云梦泽,问甚么翠岛苍崖”,又是总括写之,以俯瞰总览的开阔视角,展现出大海的广博和雄壮。“平吞”二字,很有气势,写出了海的动势。“云梦泽”,在湖北安陆县南,本云、梦二泽,合称云梦。据称古时方圆八九百里。此处云梦实为泛指,八九区亦极言范围之广。“翠岛苍崖”,作为全景的点缀,为蔚蓝的大海平添了层次和色彩,意境极美,令人神往。二曲最突出的特色是气象万千,变化莫测,且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作者紧紧扣住仙人出没这样一种特定情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既写全景又写局部,笔调十分灵活。从音律上看,也相当出色。〔南吕·一枝花〕套很适于写景抒情,特别是〔梁州〕曲,句式变化大,篇幅也长,适用于大段淋漓描绘。作者多用衬字,却又十分注重句子的启承转合乃至排比、对偶,使全曲读起来铿然有力,富于音乐感。首曲中的“黑弥漫”、“高崪峍”,以及“明滴溜”,“光灿灿”等都是衬字,作者用来娴熟自然,似难以剔除。它们不仅增饰了文面,突出了意境,也加强了曲词顿挫抑扬的音乐感。〔梁州〕中的“你看那”、“问甚么”以及“看看看”、“是是是”、“有有有”等道理亦同,都是在欣赏时要加以注意的地方。清代李渔曾将《张生煮海》与《柳毅传书》合并而改编为《蜃中楼》,其曲辞明显吸取了此曲营养。

沙门岛张生煮海

李好古

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一地里受煎熬,满海内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上龙王。我才见水晶宫血气从空撞,闻不得鼻口内干烟炝。

〔滚绣球〕那秀才谁承望,急煎煎做这场。不知他挟着的甚般伎俩,只待要卖弄杀手段高强。莫不是放火光,逼太阳,烧的来焰腾腾滚波翻浪。纵有那雷和雨,也救不得惊惶。则见锦鳞鱼活泼刺波心跳,银脚蟹乱扒沙在岸上藏。但着一点儿,就是一个燎浆。

张羽和龙女琼莲相约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会。琼莲走后,张羽情不能自已,思念心切,不等约会期到,便径自往海边寻觅琼莲,但四顾茫然,芳踪杳杳。正当他情迷意惘时,遇到了仙姑毛女,他不仅知道了龙氏三娘琼莲是龙女,还知道了她父亲东海龙王十分凶狠。

《张羽煮海》里这种奇特绚烂的神话色彩,极端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这个剧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它的奇特,就在于那浩淼无际的大海,实际上却在一只小小的铁锅里;千年不涸,万年不竭的海水,在这么一只普通常见的铁锅里被煮沸、被煎干!这样的想像真可谓独具匠心,想落天外!尽管剧中的小铁锅是神物,但使用它的张羽却代表了凡人的意志和愿望,代表了青年男女爱情的力量。在它的作用下,龙神向凡人告输求饶,答应凡人的要求,这对封建社会中被压抑于低层的劳动人民,该是多么痛快淋漓的事。这个神话剧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这个积极的思想意义。还需指出的是,《张生煮海》系旦、末合唱的杂剧,其中第一、二、四折均由旦唱,惟此第三折则由末扮长老唱,此亦为本剧一大特点。

沙门岛张生煮海

李好古

第四折

〔得胜令〕你待将铅汞燎干枯,早难道水火不同炉。将大海扬尘度,把东洋烈焰煮。神术锻化的为夫妇。几乎熬煎杀俺眷属。

〔沽美酒〕待着俺辞龙宫,离水府,上碧落,赴云衢。我和你同会西池见圣母,秀才也,抵多少跳龙门应举,攀仙桂步蟾蜍。

〔太平令〕广成子长生诗句,东华仙看定婚书。引仙女仙童齐赴,献仙酒仙桃相助。愿普天下旷夫怨女,便休教间阻。至诚的,一个个皆如所欲。

〔收尾〕则今日双双携手登仙去,也不枉鲛绡帕留为信物。闲看他蟠桃灼灼树头红,撇罢了尘世茫茫海中苦。

这四支曲是全剧结束前龙女琼莲所唱。张羽随石佛寺长老到了东海,有情人终得团圆。龙王被迫在龙宫为张羽和琼莲举办婚礼。这时东华上仙来到龙宫,说明张羽和琼莲原是天上瑶池的金童玉女,两人私下相爱,又羡慕人间而被谪罚下界,现在了却夙愿,应该重返仙位。这一套曲便是龙女此时所唱。

从《柳毅传书》、《倩女离魂》到《牡丹亭》,它们所寄的希望所在,不是神怪,就是离魂,无论杂剧,还是传奇,都只能如此。正如〔得胜令〕中唱的:“神术锻化的为夫妇”。这种借助非人间的神仙异物来作为反抗现实、实现理想的艺术手段,应该说还是积极的。〔收尾〕中唱道:“也不枉鲛绡帕留为信物”,“撇罢了尘世茫茫海中苦”。一个“苦”字,充分表现了摆脱枷锁后青年男女的喜悦之情,因此,剧中提示的“仙境”,既是瑶台仙境,但更是人们理想中获得自由爱情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