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700000041

第41章

生查子春日

毛滂

日照小窗纱,风动垂帘绣。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皱。烟暖柳惺忪,雪尽梅清瘦。恰是可怜时,好似花裱后。

词的上片,首两句对仗工整。“日照”一词紧扣题意“春日”。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和煦的阳光映照在紧闭的小窗上,温暖的春风掀动着沉重的绣帘。“小窗纱”、“垂帘绣”本是屋舍主人用以御冬防寒的,而在春日,春风的照拂下,冬天的寒冷已被驱散了。首两句一句写日,一句写风。接下对春日与春风进一步描绘。“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皱”又是对句。“宝炷”原是燃烧的香,这里指春日缕缕光线;“曲沼”是曲岸的小池塘;“漪皱”是水波涟漪,像绸缎上的花纹。这两句意思是,傍晚时分,天边暮云低垂,缕缕阳光被云霞遮掩;天气晴朗时,风吹动小池塘的水,碧波涟漪。句中“暮”、“晴”二字又紧扣题意,写春日的景致。

词的下片,首两句“烟暖柳惺忪,雪尽梅清瘦”又是工整的对仗。“惺忪”是睡眼迷蒙、似醒未醒之状;“清瘦”身姿瘦削,骨格清峻,二句写柳、写梅,均用拟人手法。而“烟暖”、“雪尽”又暗扣题意,写春日大地复苏,柳枝出芽,仿佛揉开惺忪睡眼,迷迷蒙蒙的;而阳光融化了积雪,梅花的身姿显得格外瘦削清峻。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词的上片,写都城汴京元宵佳节的盛况。起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长安”即唐代都城,这里借指北宋汴京;“雕轮宝马”是华美的车轮,高大的骏马。这句是描写京都元宵之夜,花灯千姿百态,美好壮观。观灯的贵人们乘着华丽的马车,像云彩般地追逐,来来往往,非常热闹。“蓬莱清浅对觚棱”一句,紧接上句写“长安”,“蓬莱”在这里指唐代长安的蓬莱宫;“觚棱”是宫殿屋角上的瓦脊。这句词意为:写汴京城皇宫大摆酒宴,庆祝节日。“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玉皇即指北宋皇帝;“碧落”是天宫。毛滂写皇帝正欢度佳节,宫殿里灯火辉煌。“银界失黄昏”,“银界”即星河,这里喻指街上成千上万的花,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这两句词,含义很深,毛滂因得罪朝廷被贬,待罪杞县近一年,到了元宵,仍未免罪复官,他写皇宫,暗示自己处境艰辛险恶。

词的下片,直抒作者元夕之夜的悲凉心情。“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笔调突转,情绪陡落千丈。“憔悴”,形容枯瘦;“端忧”是怀忧愁之心;“懒步芳尘”写自己没有闲情雅兴去街市观灯。这几个字,句句实写,可谓词人此时此地的落魄失意的一幅自画像。“小屏风畔冷香凝”一句,写词人自嘲形容憔悴后,忽又想念远在江南的亲人来了。在这普天同庆的元宵之夜,她在干什么?想像中妻子正在伤心落泪,泪水凝住脸上的香粉。怎样才能和亲人团圆呢?尾句“酒浓春人梦,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借酒消愁,让自己睡梦中能与亲人相会;词人躺在床上,月光从破窗中照进来,好像是寻找他来了。这里寄托了多么深刻的含义啊!词人和亲人久无音信,生死未卜。此时此地,他怎么有心去观灯赏月?只有把盏独酌,昏昏睡下,而十五的月亮又明又大,更勾起词作者的思乡之情,他把月亮看成是自己的亲人,是特来寻找自己的下落的。

烛影摇红送会宗

毛滂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枯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词的上片,首句“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一种悲凉气氛笼罩全篇。词人叹息自己晚景凄凉、孤独,与朋友的分别更增添了愁闷欲绝的情绪。“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词人穷困潦倒,无钱财送友归乡,只有借明亮的月光为朋友送行,从词人所居之处的前溪,一直照到友人西湖岸边的家,这一句颇有诗意,表现出了对友人的诚挚感情。以上是写送别之情。

词的下片,则写别后之景。“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意思是:把院门紧闭,院里台阶上长满了绿苔,久无人来访;惟一的乐趣,是喝酒观赏菊花了。结尾三句“桔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是设想朋友沈会宗回乡的情景。“桔奴”一句后,有作者小注云:“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桔”。沈会宗种了许多桔树,毛滂用“桔奴”称呼他,“无恙”即身体康健没病。“寒窗日短”天气渐冷,冬天日短,暗含珍重之意。

这首词,悲凉中见风趣,苦闷里又有豁达,“为黄花频开醉眼”写出人的神念,活灵活现;“赠君明月”一句将诗情画意,展现眼前。语言纯朴、清隽、疏淡,富于幽默感。

鹧鸪天

郑少微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这是一首咏梅词。就字面来看句句都在写梅,但仔细玩味又似乎处处都在咏人,咏和梅花一样冷艳的佳人,咏和梅花一样高洁的诗人。

上片写梅花的色调和风韵。首句缘起惊奇:梅花本盛开在岭南,是谁把它折来依傍在我的小小的花丛中呢?一开始就把梅与众花不同形态划出分明的界限。第二句描写梅花的美色,诗人将“佳人丰色”与梅花作比,这就使人产生一种自然的联想,描写的主体该是人而不仅仅是物吧!更何况其句式结构是以“佳人”为主语呢?第三句又回到对梅花本体的描写:“有花无叶”这正是梅花的自然特征,但“真潇洒”却是人才具有的属性,诗人这一拟人化的手法不独是写梅花的风韵,更暗寓着如梅花似的佳人或高人的风采。他们不用任何陪衬与点缀,遗世而独立便见潇洒的本色。第四句是第三句意蕴的进一步拓展,梅花“有花无叶”,而花又如此淡雅,它不向胭脂借红,哪怕是淡淡的一抹。这就把诗人所要咏赞的人物的高沽和自重进一步表现出来,“胭脂”不啻是红极一时的权势的象征,诗人或者佳人是绝不会借其一丝一毫以自炫的。

下片进一步写梅花的气质,其象征性更加明朗却又不失其具体的规定性。“应未许,嫁春风”是写梅花乃岁寒之友的本性,它并不羡慕春风的和煦而改变自身的节操,这就把梅花所象征的佳人或高人不随俗、不趋时、不趋炎附势的美德加以表露显现。“天教雪月伴玲珑”则把梅花在雪中盛开,在寒夜的月光下斗妍的风姿作了精粹而又形象的描绘,一个“伴”字突现了她甘与雪月为侣的自觉精神,这又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诗人不汲汲于富贵,“以文知名”,厌弃仕途的高贵品格。“池塘疏影伤幽独”从另一个侧面写梅花的神态,宁静的池塘映照着她疏疏清丽的影子,在此情境中也许有点伤感于自家的孤独吧,这也正是诗人心态的一种流露。“何似横斜酒盏中”以梅花自喻的意蕴更为明显,在酒杯中梅花将“横斜”得更加自如自在,诗人在杯酒的微醉中将会获得自由和解脱,这自然是诗人的一种自慰和自娱。

江城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肠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的词,以清丽疏隽著称。《江城子》(亦名《江神子》),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一首。

时节在春暮夏初的时候,地点在野外村郊临水的路边。映入我们眼帘来的,首先是在轻风中微微飘扬的酒旗。目光下视,才看到茅檐低小的杏花村酒馆。这时,酒馆里似乎也静悄悄的,杳无人声。酒旗,或称酒帘、酒旆、酒幌、青旗、青帘,在诗词里往往作为抒情写景的陪衬。

接着两个三字句写眼前景:“水溶溶,飚残红”。一句写水,一句写风。溶溶,水流动貌。由此可见,“水溶溶”以下四句,在这幅用淡墨描绘出的画图中,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一、四句使人鼓舞;二、三句使人神伤,以景衬情,巧妙地透视出诗人感情上发生的波澜。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这时,词中才正面显现出人物来。在这以前,近景、远景,或令人赏心悦目,或令人黯然神伤,一一映进眼帘后,他仍然望呵,想呵,江南山色,连绵无际,远达天边,如何能望尽(“望断”)呢?

换头三句是“人不见”之后,在词人的脑海中展现出的往日里一幅温馨旖旎的画面:楼外夕阳下,时间的脚步轻轻地向前迈近。不久暮霭渐深,晚烟朦胧,就是在这样一片充满神奇迷人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儿出现了。但这里,词人用的是借代手法。他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闻到她暖融融、香喷喷的脂粉香,只看到她娥眉淡扫,像小山眉一样。这三句,写环境,用实笔,写人则虚中寓实,用侧笔。接着再补叙一笔:“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脂香粉红,淡眉如峰,那是在去年,是相见在画屏(指室内)中的时候。此五句都是记叙往事说,“夕阳”三句如“过电影”般的重现脑际,空灵超脱,而“记得”两句,则完全是板实之笔。既见清空,又复质实,正是此词的长处。

或者把换头首句“夕阳楼外晚烟笼”也作一个独立句子看,是写他目前所处的环境,那么上片是他站在“夕阳楼上”之所见,回忆温馨的往事只有“粉香融”以下四句。“夕阳”句总绾上片。这样从结构上看,更严整。“诗无达诂”。在这些地方是允许见仁见智的。因为词分成上下片,是根据音乐的要求。一般说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一意,下片一意,既有一定的连贯性,也有相对的“分隔性”。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万水千山,芳草连天,“人不见”,是肯定的了。人在陷入不可解脱的苦闷中时,常常会自我慰藉,强求解脱,这个结尾便是。不过这种手法,并非谢逸新创,古人早有“千里兮共明月”的话。

黄金缕

司马槱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上片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吟咏歌女们“任花开落任春流”的生活态度。起句平实自然,点明吟诵对象的生活环境,既是诗人的客观叙述,又像歌女的自我倾诉,真率而毫无矫饰,自有其性格的可爱处。“花开花落,不管年华度”进一步写出她们顺应命运的摆布与心态的平和,她们就像江畔的花草,逢春而生,遇秋而澍,任凭时光流泻而无惶惑忐忑之虑。这是真实的,因为由于自身的思维局限她们并无生命的自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她们似乎只有这种生命的信条,并不意识到自己命运的可悲。第四、五句是时空上的具体限定:而今又是春天,而且燕子又即将把春色衔走了,黄昏时分一阵细雨洒落在纱窗之上。女主人公在时间与空间坐标上的位置清晰地在我们眼前呈现了出来,我们径直能够望见她在黄昏细雨中,在翩飞的燕影下出现在钱塘江畔纱窗前秀丽婀娜的倩影。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三至第四句间的联结,因为上句写到“花开花落”就隐含着春的内蕴,因此第四句中“又将春色去”用一个“又”字便把它们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花开花落”既是春天的写照,也是年华流逝的象征。“又将春色去”指的既是春天的将残,也蕴含着青春的消减,这样两者之间都在两个层次上有了内在的关联。

下片写钱塘歌女的容态、举止和心迹。“斜插犀梳云半吐”是形容她的容貌犀梳斜插于发髻,云鬟半垂在鬓边,这便把一个歌女的特殊仪态摄入读者的视野。“檀板清歌”二句描写她歌唱时的神态和效果。檀板声声,清歌袅袅,一曲黄金缕唱彻行云,沁人肺腑。最后两句写人散客去后的寂寞,文辞含蓄清丽,极有意蕴,我们可以想见这位美人独坐床前,凝望着天边的流云,痴痴地想着心事,歌女自家的命运莫不就像这流云一样漂泊无定,将来是何归宿?谁拾谁收呢?这行云也可以视作那些追欢买笑的风流少年,他们云散了,她还思念着,但哪里还有他们的踪迹?然而歌女的心毕竟是年轻的,梦中醒来望见春江岸边升起的一轮明月,她的心中又生起新的希望,这希望也如一轮明月辉煌着她悲凉的梦境。

千秋岁夏景

谢逸

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山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象,下片写消夏生活。

楝花香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图景,描绘出浓郁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写景抒情,用事运典,无不思致缜密。“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用程晓诗意:“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写伏暑天气,人们在家中歇息,很少来往。“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典用骆宾王《竞渡诗序》:“便娟舞袖,向绿水以全低,飘渺歌声,得清风而更远。”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是宋词艺苑中的一株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