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5372400000036

第36章 大雅(4)

下武维周[1],能继祖业惟周邦,世有哲王[2]。明哲的君王世世都有。三后在天[3],三代先君神在天,王配于京[4]。武王受天命掌握国家大全。王配于京,武王受命把国掌,世德作求[5]。能为祖德添荣光。永言配命[6],永远继承老天的意思,成王之孚[7]。成王诚信世瞻仰。成王之孚,成王诚信世瞻仰,下土之式[8]。四海从风树榜样。永言孝思,永远尊重尽到忠孝,孝思维则[9]。孝思即是法先王。媚兹一人[10],周天子受四海爱戴,应侯顺德。能顺祖德大弘扬。永言孝思,永远恭敬尽孝思,昭哉嗣服[11]!诏告后嗣千万不要忘记!昭兹来许,诏告后嗣切勿忘,绳其祖武[12]。先祖步武紧跟上。于万斯年[13]!啊,国运万年长!受天之祜[14]。受到上天所赐的福永无量。受天之祜,受天之福永无量,四方来贺[15]。四方来贺王室昌。于万斯年!啊!国运长万年!不遐有佐[16]。远国朝周作藩障。

【注释】

[1]下武:下,后嗣。武,印记,足迹。下武,谓继承先人事业。维:同“惟”,惟有。[2]哲:明智。[3]三后:指周人的三王——太王、王季和文王。[4]王:指武王。配:配天。谓顺从天命。京:镐京,周都。[5]求:与“逑”通,匹敌。[6]永言:永远。“言”为助词。

[7]孚:信。[8]式:典范,榜样。[9]则:法则。[10]媚:爱。一人:指成王。[11]昭:章太炎《新方言》云:昭,即今“诏”字。诏,谆谆教诲。嗣服:嗣君,指康王。下章“来许”与此同义。[12]绳:继也。[13]于:

叹美词。[14]祜:万福。[15]四方:谓华夏诸侯。[16]不遐:远方。“不”为语助词。遐,《毛传》谓“远夷”,即华夏之外的边远之国。佐:辅佐。

【赏析】

《下武》,是首赞颂周王朝的后嗣能紧步前人足迹光大周室的歌诗。诗中颂美了周代的“三后”、武王和成王,又提到“昭哉嗣服”,即告戒嗣位的新君。这位新君当是刚继位的周康王。《周书·顾命篇》记录了周成王在死前留下的话,他要求太子钊遵循周家大法,燮和天下,弘扬文武二王的大教。本诗有颂美,也有告诫,为了告诫才歌颂。细味诗意,是在康王即位之初敬谒宗庙并接受诸侯朝贺之时。

为了把本诗的主题更好的表达,诗人创造了一种被后人称做“顶真”的修辞手法,并纯熟地加以使用。像一、二、三和五、六各章,前章的尾句,即作后章的首句,后章的尾句,又作下章的首句,首尾蝉联,有如连珠(后人即将这种辞格称作连珠体);而像三、四两章及五、六两章中的第三句前后相承,有如连环(后人即将这种辞格称作连环体)。诗人巧妙地运用这种手法再次体现了由三后而到武王,由武王而及成王,由成王而及康王,上递下接,绵延不绝的关系。诗歌的形式与其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1],文王拥有好名望,毓骏有声[2],泽被四海声远扬,毓求厥宁[3],寻找安定的万民术,毓观厥成。终见成功兴周邦。文王翋哉[4]!啊,文王真是好君王!文王受命[5],文王顺应上天的意思,有此武功:征讨无道武功强:既伐于崇[6],既伐邗国又灭崇,作邑于丰。[7]丰邑成为首都开辟新的疆土。文王翋哉!啊,文王真是好君王!

筑城伊瑳

[8],遵循沟洫筑城墙,作丰伊匹[9]。丰邑的规制刚刚好。匪棘其欲[10],个人欲望非所急,毓追来孝[11]。敬宗孝祖国运昌。王后翋哉[12]啊,你真是好君王啊文王!王公伊濯[13],文王事功真辉煌,维丰之垣[14]。恰似巍峨丰邑墙。四方攸同[15],所有的诸侯一同顺从,王后维翰[16]。扶持天下作栋梁。王后翋哉!啊,文王真是好君王!丰水东注[17],沣水东流汇大河,维禹之绩。大禹的治水有功不能忘记。四方攸同,四方诸侯同归向,皇王维辟[18]。拥戴武王作君长。皇王翋哉!啊,你真是好君王啊武王!镐京辟炡[19],镐京辟靡真堂皇,自西自东。诸侯从风来瞻仰。自南自北,东西北南以齐来朝见,无思不服[20]。人人没有不服从周王。皇王翋哉!啊,武王真是好君王!考卜维王[21],求卜决疑是武王,宅是镐京[22]。镐京定都是最吉祥。维龟正之[23],神龟示兆定宏猷,武王成之[24]。武王建立首都好气象。武王翋哉!啊,武王真是好君王!丰水有芑[25],沣水涣涣犹有芑,武王岂不仕[26]?武王真的就没有事?诒厥孙谋[27],遗赠后代好谋略,以燕翼子[28]。长保子孙国祚长。武王翋哉!啊,武王真是好君王!

【注释】

[1]声:威望。[2]毓(yù):与“聿”、“曰”同,发语词。骏:大。[3]厥:其,指百姓。下句中的“厥”指国家。[4]烝:美。[5]受命:指受命于上天。[6]于:“弸”之假借字,国名。崇:国名。[7]作邑:迁都。丰:原为崇地,文王自岐迁都于此。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西。[8]瑳:“洫”的假借字,城河。[9]匹:相称。

[10]棘:通“亟”,急。[11]追孝:秉承先祖遗训。来:语助词。[12]王后:天子。指文王。[13]王公:即王事。公,通“功”。濯:著明[14]维:是。[15]攸:所。

[16]翰:柱子。[17]丰:河道名,即今西安市郊的沣水,与渭水合流注入黄河。[18]皇王:指武王。辟,君。

[19]镐(hào)京:西周都城,在沣水东岸。辟炡:学宫,行礼乐,兴教化之所。[20]无思不服:即没有不服。“思”为语助词。[21]考:问。[22]宅:定居。是:这,此。[23]正之:决定它。[24]成之:建成它。[25]芑:水芹。[26]仕:通“事”。[27]诒:通“贻”,遗赠。[28]燕:稳定。翼:庇护。

【赏析】

《文王有声》,是歌颂文王伐崇后迁都于丰、武王灭纣后定都于镐两件大事的乐歌。当作于成王之世。《诗序》说:“《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意思是说,文王受命得专征伐,武王继续讨伐商纣安定天下,所以说武“继伐”。这个说法基本符合诗意。

本诗各章皆以单句赞辞煞尾,类似组曲中的副歌。首尾各二章直呼“文王”、“武王”以叹美之,中间四章分称文王为“王后”、武王为“皇王”,整齐而不划一,变化而不平板,作者的修辞功夫由此可见。

生民之什

生民

厥初生民[1],初生周人的祖先,时维姜搳[2]。就是那个姜钶。生民如何,周族人如何生下,克馑克礼[3],进行樘祭祈祷上天,以弗无子[4]。消除没有孩子的灾难。履帝武敏歆[5],履帝足迹身有感,攸介攸止[6],独自居处示诚虔,载震载夙[7],妊娠之后敬肃然,载生载育,贵子生下要勤养育,时维后稷。周人的祖先即为后稷。诞弥厥月[8],怀孕足月日期满,先生如达[9]。生下头胎圆肉蛋。

不坼不副[10],产门不破,衣胞不裂,无奅无害[11],没有灾害,平安大家,以赫厥灵[12]。大显神异,全靠上天。上帝不宁[13],上帝安然,不康馑祀,安享裎祀,居然生子[14]。儿男平安的生下。诞置之隘巷[15],把他丢在小巷里,牛羊脖字之[16]。牛羊庇护显神异。诞置之平林[17],丢他在树林里,会伐平林[18]。恰逢伐木又安然。诞置之寒冰,寒冰上将他丢掉,鸟覆翼之。鸟翼覆盖暖洋洋。鸟乃去矣,大鸟到时飞离他,后稷呱矣[19]。这时后稷才哇哇。实覃实娴[20],哭声既长且又大,厥声载路[21]。充满道路人惊讶。诞实匍匐[22],刚刚后稷会爬行,克岐克嶷[23],知识智慧渐发生,以就口食[24]。自求食物显奇能。菥之荏菽[25],稍长就会种大豆,荏菽旆旆[26]。茂盛的长势勃勃然。禾役穟穟[27],禾穗饱满沉甸甸,麻麦冢冢[28],麻麦茂密长得好,瓜瓞唪唪[29]。大小瓜堆成山。诞后稷之穑[30],后稷真会种庄稼,有相之道[31]。助苗生长有办法。菔厥丰草[32],拔除去繁密杂草,种之黄茂[33]。种嘉谷就能长好。实方实苞[34],刚刚出芽已含苞,实种实醑[35]。禾苗由短渐拔高。实发实秀[36],禾茎挺拔穗结实,实坚实好,籽粒饱满成色好,实颖实栗[37]。禾穗沉沉产量高。即有邰家室[38]。邰地定居造房屋。诞降嘉种[39],上天降赐好谷种,维柜维娧[40],黑的是柜,一壳两米的是娧,维糜维芑[41]。赤茎为糜,白茎为芑。恒之抦娧[42],遍地都是柜和娧,是获是亩[43]。收割完毕堆田里。恒之糜芑,满地全是糜和芑,是任是负[44],又是挑来又是背,以归肇祀[45]。归来家中忙大祭。诞我祀如何?祭祀我们怎么样?或舂或揄[46],有的舂米有的舀粮,或簸或蹂[47]。有的搓米有的扬糠。释之叟叟[48],淘米之声嗖嗖响,烝之浮浮[49]。蒸饭热气往上扬。载谋载惟,祭祀大事一起讨论,取萧祭脂[50]。取艾烧脂气味芬芳。取羝以媑[51],公羊拿来剥去皮,载燔载烈[52],又烧又烤奉神享,以兴嗣岁[53]。祈求下一年更加兴旺。卬盛于豆[54],我把祭品用木豆装,于豆于登[55],木豆瓦登都要用上,其香始升。香气开始升上堂。上帝居歆[56],上帝降临来歆享,胡臭刐时[57],香气喷鼻确实好吃。后稷肇祀,后稷祭礼来开创,庶无罪悔[58],祈求没有灾祸,以迄于今。传到如今声名场。

【注释】

[1]厥初:其初。生民:生出我们周人的。民,人,这里指周人。[2]时:是,此。姜钶: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一说为帝喾之妃。[3]克:可以,能够。这里有“善于”之意。夤(yīn):古天祭天神的一种礼仪,为野祭,以火烧牲,使烟气上冲于天。[4]弗无子:除去无子之不祥(不育之灾),以求有子。弗,通“祓”,除去灾邪。[5]履:践踏。武:足迹。敏:通“拇”,大拇指。歆:心里有所感触的样子。[6]攸:

于是。一说为语助词。介:通“界”,指分隔居住。止:休止,休息。[7]载:语助词。震(shēn):通“娠”,怀孕。夙:通“肃”,指姜钶生活在怀孕后特别严肃恭谦。

[8]诞:发语词。弥:满。[9]先生:初生,头胎。如达:如同母羊生小羊那样顺利。达,通“辛”,小羊。人之初生,皆裂胎而出,故堕地而啼。惟羊连胞而下,其产独易。(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一说,如,而。达,滑。[10]不坼不副(pì):此言产门与胞衣都没有被破裂。坼,破裂,裂开。副,破裂。[11]奅(zhāi):同“灾”。[12]赫:显示。灵:神异。[13]不宁:安宁。不,发语词,无义。下句“不康”同。[14]居然:安然。居,安。[15]置:弃置。隘巷:窄小的巷。[16]脖:通“庇”,庇护。字:慈爱。字,古“慈”字。(从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说)[17]平林:平原上的树林。[18]会:刚好遇到。[19]呱(ɡū):小儿哭声。[20]实:同“摽”,是。一说为语助词。覃(tán):长。娴(xū):大。[21]载:满,充溢。[22]匍匐:在地上伏着爬行。[23]岐:知意。嶷:识。[24]就:求。[25]菥:同“艺”,种植。荏菽:大豆。[26]旆(pèi)旆:茂密的样子。一说为枝叶扬起的样子。[27]禾役:即“禾颖”,禾穗。役,通“颖”,《说文》两引此句,均作“禾颖”。一说,禾役为禾亩之行列。眭(suì)眭:禾苗长的很好的样子。[28]冡(měnɡ)冡:茂密的样子。[29]瓞(dié):小瓜。唪(běnɡ)唪:

果实丰硕的样子。[30]穑(sè):这里以“穑”概称稼穑,泛言农艺劳动。[31]相:助。道:方法。[32]菔:根除。[33]黄茂:指嘉谷。[34]方:指谷种刚刚吐芽。苞:指慢慢的含苞。[35]种:短,指禾苗初出短小而稀疏。醑(xiù):长,指禾苗渐高而繁盛。[36]发:指禾苗茎挺拔舒长。秀:结穗。[37]颖:禾穗沉甸甸下垂的样子。栗:犹言“栗栗”,指很多的禾穗。[38]即:就,来到。有邰:氏族名,其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39]降:老天给予的。[40]钜(jù):黑黍。睥(pǐ):黍的一种,一壳两米。[41]糜(mén):赤苗嘉谷。芑(qǐ):白苗嘉谷。[42]恒:通“亘”,遍,满。[43]亩:在田里堆放着。一说,以亩计产量,作动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