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功效问题。《九十五条论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教廷谬误言论的有力抨击。比如第一条说,当上帝和耶稣基督说“忏悔”时,意思是,信徒的整个一生都应该忏悔,而不是补赎;第三十六条补充说,每一位诚心忏悔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能完全减免他的罪过和惩罚。路德在这里运用“因信称义”论,揭开了以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的虚伪神权本质,搬掉了人与上帝之间的教会阻隔,说明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他公然指出,教皇出卖赎罪券是犯了错误和违背基督教教义的。此文一出,远近传诵,赎罪券的销售大受影响,教皇为之震怒。同时,改革运动也一发不可收拾。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由以亚尔伯特之名向诸委办所颁布的训令和劝售赎罪券者所说的话语构成,所以内容极不连贯。路德在第三十至三十七条、第四十二至五十二条中,表达了他最重要的积极观点;在第九十二至九十五条中,说明了他提出抗议的动机。
三大论著
1520年8至10月间,路德先后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三本小册子,它们被称为德国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是德国温和派宗教改革运动的纲领。三本之中以第一本最为重要,它是路德宗教改革的政治纲领。
路德号召德国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德国”。
给教皇的三封信
1518年5月末,路德在给教皇的第一封信里自称是教皇“顺命的儿子”,尊教皇为“仁慈的父亲”、“基督的使者”。1519年3月,在第二封信里,他仍把自己说成是教皇“卑微的臣民”,但却表示不能昧着良心收回自己的主张。在1520年的第三封信中,他大胆揭露道:
“罗马教会以前是诸教会中最圣洁的教会,如今却成了贼窝,最不洁者的穴窟,寡廉鲜耻的妓院,罪恶、死亡、阴世的国都。”从路德写给教皇的三封信里可以明显看出路德对教皇态度的转变。
鼓吹“合法地前进”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参加反教会斗争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歧日趋明显。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要求变革现行的社会制度;一部分激进者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压迫,甚至酝酿发动武装起义。1512年12月,路德发表文章告诫全体基督徒,严防暴乱和煽动,并鼓吹“应该约束自己,切勿乱说、乱想、乱动”,要“合法地前进”。由此看出,此时的路德实际上已“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
“带铁锤的闵采尔”
闵采尔(1490~1525年),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之一。出身于小手工业者家庭的闵采尔,1506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神学,获博士学位。1517年开始追随路德,后来因不满路德的保守态度而与之分道扬镳。1521年11月,他写《布拉格通告》,主张取消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人平等之后,他开始对教会的“圣礼”进行改革,反对罗马教廷。他直接抨击基督教的主要论点,主张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主的统治,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社会成员受压迫的国家政权”。他把领导人民摆脱剥削压迫作为首要任务,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1525年5月,起义军失败,闵采尔被俘就义。
路德派新教的确立
路德将福音的基本观念归纳为“十四条”,这是路德派新教教义的重要根据。路德后期宗教改革活动的特点是,加强系统的教理建设和创建、整顿路德教的教会。
1555年9月25日,德皇颁布了与诸侯签订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原则。新、旧教同权平等,路德教的合法地位从此得到确认。
德国农民战争
1524至1525年,德国爆发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它波及德国大部分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民加入战争,在德国和西欧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士瓦本农民揭竿而起
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拒绝为贵族服劳役并发动起义,揭开了大规模农民战争的第一页。附近的农民群起响应,推举汉斯·米勒为首领。起义军开赴莱茵河北岸的瓦尔茨胡特城,在这里建立了斗争据点,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书简》、《十二条款》。不过,由于农民军没有统一领导,纪律松弛,士气不振,远不是诸侯军队的对手。1525年4月底,各支农民军分别被击溃。
法兰克尼亚的农民战争
1525年3月末,法兰克尼亚地区爆发起义,这次起义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其中最出色的农民起义领袖是盖尔,他所领导的支队被称“黑军”。1525年5月,各地农民军代表在法兰克尼亚集会,在出身贵族、代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文德尔·希普勒的提议下,他们共同制定并提出了著名的《海尔布琅纲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府,改革教阶制,没收教会土地分给骑士等。6月,法兰克尼亚的农民起义被逐一瓦解。
其他地区的农民战争
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525年5月中,农民起义军与封建主军队决战,不幸失败。闵采尔被俘,壮烈就义。
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大
德意志正进行宗教改革的时候,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同样反映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王权的加强也同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势力发生矛盾,因而各国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各国的历史背景有别,因而各国宗教改革的参加者、进程、特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加尔文教的创立
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1541年起,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中心,加尔文教传播到欧洲各国。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教教会组织既不受教皇统治,也不归国家政权管辖,在教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将其他新兴教派斥为“异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按照共和制原则,把教会的管理权置于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和牧师的手中,对人民实行严厉的统治;浮华的教仪被取消,许多宗教节日被废除,甚至连跳舞、演戏等娱乐活动也被禁止。加尔文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北欧诸国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至30年代,路德教已传入北欧各国。
1527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召开了规模最大、参会成员最广泛的国家议会会议,宣布按路德教派的教义改革瑞典教会,决定修道院统归国王,教士讲道必须以《圣经》为依据。自此,瑞典宗教开始国家化。1541年,受瑞典管辖的芬兰亦改信路德教。丹麦在国王腓特烈一世时期进行宗教改革。1536年10月,丹麦国民大会正式宣布建立路德教的国家教会,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旧主教丧失了在政府中的特权挪威及冰岛也服从丹麦法律。1554年,路德教在北欧大获全胜。
反宗教改革活动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为了解除教权危机,加紧对天主教会自身的改革,阻挠、镇压新教宗教改革,积极整顿教会内部的弊端,惩办贪污腐化分子,停止兜售赎罪券,并组成“九人委员会”审查教会,商议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教会威信此外,保罗三世还成立了“异端法庭”、耶稣会、神学院,培训神职人员,加强对天主教的控制。尽管天主凭借这措施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中古末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诸国普遍建立。旧的封建贵族阶级虽然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被雇佣的工人阶级已经产生,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当时既有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又有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也发生了。
在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专制君主制逐渐确立,国家机器日益完备,政治上进入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成熟的尼德兰,16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标本”国家。17世纪初爆发了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三十年战争,德国被肢解,法国夺得欧洲霸权。
英国
早在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经济实际上已经瓦解。
到了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经营养羊业或农业的富裕农民,他们和富有的手工工场场主、商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自亨利八世16世纪末起,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源源不断地被运回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保护和鼓励工商业及海外殖民活动。
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施的各项政策极具时代特色。它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振兴了英国的民族工业,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工业特别是传统的毛纺织业迅速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各大城市出现,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形成英国呢绒业成为“民族工业”。采矿、冶金业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煤炭以纽卡斯尔为集散中心,销往欧洲大陆各地。西南部各地的钢铁、造船、造纸、酿酒及玻璃制造、肥皂、火药等工业,也都有所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伦敦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自16世纪末起,英国将从殖民地掠回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种种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其中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强行把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因此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血腥立法”
圈地运动开始后,大批农民的破产和逃亡,不但影响了英国的税收和兵源,而且使社会动荡不安。对因丧失家园而流浪的农民,英国政府不但没有给予安抚,反而发布了一系列野蛮的法令,把他们视同罪犯破产农民们有的被鞭打、受烙印,有的被割耳,有的被处以死刑。马克思把这些立法称为“血腥立法”。血腥立法把农民变成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罗伯特·凯特起义
英国农民反对圈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49年6月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利、减租、废除庄园法庭、消灭农奴制残余等。7月22日,起义军占领诺里季。由于内部分裂,且缺乏作战经验,8月27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中,农民勇敢地捍卫自己对土地的权利,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他们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的主力。
海外掠夺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是与走私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商人成立了一些经政府特许的贸易公司,专门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如1555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中亚、波斯为目标;1579年成立的伊斯特兰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以地中海东岸一带为目标;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非洲黑人、黄金为目标。规模最大和存在时间最长的是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独占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特别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垄断,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有力工具。后来,英国击败海上劲敌西班牙,建立起海上霸权,殖民势力逐渐向美洲渗透。
和西班牙的斗争
英国的海上抢劫活动和插手美洲殖民事务的行为,严重威胁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而称霸海上、垄断美洲殖民地贸易、掌握欧美之间制海权的西班牙也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1586年,谋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行动失败后,腓力二世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两国公开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