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复兴
法国的文艺复兴受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北欧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和一些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都曾在法国游历、讲学,传播人文主义文化。意大利战争中,法国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带回大量人文主义作品、艺术珍品和古代作家手稿,深深影响了法国文化艺术。法国文艺复兴是在继承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国文艺复兴开始于15世纪末,繁荣于16世纪。人文主义运动鲜明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一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
“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团体,以大贵族龙沙和杜贝雷为首。他们以建立法兰西民族语言风格的文学和诗歌为己任,主张用民族语言写诗,要求诗歌韵律和谐、形式自然,反对浮夸和用拉丁语或其他外国语写作,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拉伯雷与《巨人传》
拉伯雷(1494~1553年)是继薄伽丘之后享誉欧洲的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民主派的代表。他历时20年完成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主要写卡冈都亚、庞大固埃父子两代巨人的活动史,这两位巨人象征着人要有强健的体魄,以智慧和力量战胜愚昧和黑暗,并以夸张的手法歌颂人的力量,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族拉伯雷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平民性,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生动活泼。《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初步确立了小说体裁在文学上的地位,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讽刺艺术,对后来欧洲许多作家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波丹与《论国家》
波丹(1530~1596年),法国政治思想家,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主要著作为《论国家》。他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他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主权是统一不可分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拥有者,任何臣民不能与之分享。波丹的主权论,矛头直指觊觎世俗权力的教皇和闹分裂的封建贵族。波丹还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财产私有制,他声称,任何君主都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无权擅自征收捐税。
英国文艺复兴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上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局面。一如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虽然稍晚于西欧大陆,但取得的成就很高。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
约翰·柯列特的人文主义
约翰·柯列特(1467~1519年)是英国牛津大学人文主义小组的核心人物。这个小组受伊拉斯谟的影响很大,初期的活动主要是研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作品。柯列特在意大利学过希腊语、法学及教皇的著述,自1496年起,连续6年在校内开设轰动英国学术界的“保罗书简”专题讲座课。柯列特不仅解释字义、语法,而且从文献学、语言学角度,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讲解圣书。1508年,柯列特创办了名为“圣保罗中等学校”的新式学校,这是一所完全不受教会控制、接受伦敦商会和纺织工厂主资助的学校,也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宗教改革的学校。
莫尔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其代表《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第一部光辉杰作。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英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的谴责。
莎士比亚的戏剧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其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年),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喜剧和十四行诗,代表作有历史剧《约翰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第二时期(1601~1608年),是他的思想和艺术创作高峰阶段,创作了一些著名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等;第三时期(1609~1613年),他集中创作悲喜剧和传奇剧,主要作品有《泰尔亲王里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莎士比亚的作品集中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文学特别是戏剧体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班牙文艺复兴
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6世纪初,16世纪末进入全盛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对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影响较大。人文主义者热心于办大学,介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修道士拉斯·卡萨斯
拉斯·卡萨斯(1474~1566年)是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多米尼克派修道士,其代表作为《印度被毁灭的梗概》、《西印度史》等。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实,通过这些作品揭露了殖民者在西印度、美洲一些地区(古巴、墨西哥、秘鲁)的骇人罪行。他虽然身为传教士和行政官,但同时又是一位支持印第安人争取自由的人文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他敢于揭露宗教法庭罪恶的精神难能可贵。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1547~1616年)是西班牙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创作具有典范式的意义。书中通过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反映了当时西班牙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教会的专横,揭示了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诃德和仆从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学中的两个典型形象。另外,他还创作了优秀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
“西班牙戏剧之父”
洛普·德·维加(1562~1635年)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剧本题材、形式多样,有喜剧、宗教剧和幕间剧、历史剧等。欧洲学者赞其“戏剧大师”。他最杰出的作品《羊泉村》,该剧根据1476年羊泉村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创作而成,一直激励着西班牙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奋斗。另外,他还《舞蹈教师》、《塞维勒之星》等剧作。
尼德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为中心出现了新文化、新艺术的曙光。就绘画艺术而言,当时的尼德兰已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又一个繁盛之地。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尼德兰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伊拉斯谟和勃吕盖尔。此时,尼德兰的艺术虽仍处于哥特艺术的晚期阶段,但这并未妨碍尼德兰民族艺术的发展,而且还为欧洲油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文主义的泰斗”
德西得乌·伊拉斯谟(1467~1536年),尼德兰著名神学家、思想家,被誉为“人文主义的泰斗”、“欧洲文艺复兴的纪念碑”。他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将拉丁语的格言整理为希腊文的《格言集》,并补以注释和说明,他所修订的《新约圣经》纠正了教会通用本中的许多错误。1509年夏,伊拉斯谟完成了其传世名著《愚人颂》。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自由意志论》、《知己谈话录》等。伊拉斯谟最突出的贡献是把人文主义在文学艺术中表现出的世俗气息、人性色彩带入欧洲思想界,他因此成为当时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农民画家勃吕盖尔
勃吕盖尔(约1525~1569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农民画家,其画作特别重视农村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描绘,以及风景与人物的搭配,以素描、油画和铜版画著称。其名作《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和《冬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在《虐杀婴儿》《绞刑架下的舞蹈》中,画家揭露了西班牙侵略者对尼德兰人民的血腥统治。勃吕盖尔还是一位卓有成绩的风景画高手,在他表现尼德兰风光的四季图——《夏牧》、《冬猎》、《秋收》、《春耕》中,我们感受到他那宁静安详的笔触中流露出眷恋故土的世俗情怀。勃吕盖尔画风朴实,重视反映现实生活,感染力强,有民族特色,体现了尼德兰独特的绘画风格。17世纪后,荷兰以鲁本斯和伦勃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就是在勃吕盖尔的绘画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人文科学的新发展
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桎梏下哥白尼解放出来,出现了新哲学,法学和教育学等人文科学也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笛卡儿和斯宾诺莎等人。
培根与新哲学
新哲学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使哲学进入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阶段,并宣布经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新哲学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和第一个唯物论哲学家。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和经验归纳法,主张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培根著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和《论科学的价值与增长》等。
“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1596~1650年)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主要哲学著作有《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他采用理性演绎法,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并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为一炉,提出“二元论”哲学观点,在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唯心主义观点被法国神学家发展为僧侣主义,而唯物主义观点则为18世纪百科全书派奠定了基础。笛卡儿堪称17世纪及其后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斯宾诺莎的哲学
斯宾诺莎(1632~1677年)是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学论》、《伦理学》和《知性改进论》等。他继承和发展了布鲁诺的自然哲学和笛卡儿的新哲学观点,提出“实体”概念和“自因说”。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对近代欧洲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费尔巴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而黑格尔则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
“罗马法”热潮
12世纪初,法学领域掀起了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14世纪以来,法国学者根据罗马法的体系,对法国的传统法加以调整和改革,并形成学派。这个新的法学派成员多是人文主义者,他们探讨罗马法的历史沿革,试用本民族语言写出新法律,废止古拉丁文。新法学的代表人物有居查西、唐内留等。“罗马法”热潮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可以满足社会财产契约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于15世纪末,它的兴起是从天文学革命开始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天文学革命之始,也是自然科学摆脱神学控制而独立发展的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哥白尼与天文学革命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日、月、行星运动的观察和推算,总结以前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或“地动说”,开创了近代天文学。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他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之一,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