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15369400000008

第8章 原始社会(7)

文明的衰亡

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衰落。关于其衰落原因,目前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外族入侵说,即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印度河文明的衰亡。也有人认为自然因素的作用较大,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了文明的衰亡: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印度河淤塞、河床升高,河流改道,洪水为患;连续多年的干旱,农业欠收,沙漠化加剧……这些自然灾害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使阶级矛盾更加激烈,人民起义频繁发生,从而给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

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由于记述这一历史时代的文献主要是婆罗门教圣书《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所以这一时代被称为“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东进

大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方侵入次大陆,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占据印度河上游以后,最初以畜牧业为生,后来逐渐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雅利安人在生产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他们已开始使用铁器。

瓦尔那制度

“瓦尔那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通常被称为“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雅利安入侵入次大陆之初,并随着社会的分化,逐渐将人民划分为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国王和军事贵族阶级)、吠舍(一股平民大众)以及社会地位最低的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四个社会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界限森严,长期沿袭,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至今仍影响着南亚的社会生活。

印度国家的形成

吠陀时代晚期,南亚次大陆已经广泛地使用铁器,农业在经济中已居主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导致以掠夺财富和土地为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阶级分化日益加剧。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原先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了剥削和压迫民众的暴力机器,过去民主选举产生的部藩首领“罗阇”逐渐演变成了世袭君主,早期国家形成了。

四部《吠陀》

《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书,共分四部。《梨俱吠陀》最古老,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00至前1000年,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另外三部为《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至前800年,所反映的时代合称“后期吠陀时代”。吠陀文献是古代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雅利安人初到印度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列国时代

公元前6至前4世纪是南亚次大陆各国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历史上通称为“列国时代”;又因佛教产生于此时,故在史学上亦称“早期佛教时代”。

诸国争霸

公元前6世纪初,南亚次大陆北部有十六大国,其中存在较久、势力较强的有恒河下游的鸯伽国,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伽尸国、居萨罗国等,恒河上游的般阇罗国和居楼国,印度河流域中游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犍陀罗国等。列国时期,大国间为争夺领土和霸权而不断,发生战争。最初,恒河中游的伽尸国强盛一时,同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后来,居萨罗征服了伽尸,发展成为强国。与此同时,摩揭陀开始强大起来,并逐渐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摩揭陀兴起

摩揭陀国强盛于频毗沙罗王当政之时,沙罗王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吞并了东邻鸯伽;对内则加强专制统治,以严刑苛政维护王权。其子阿阇世即位后,大肆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伽尸、跋祗国,在列国中称霸。阿阇世以后,其首都由王舍城迁至华氏城(今巴特那)。华氏城位于恒河与宋河的汇合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对摩揭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摩揭陀国在难陀王朝时期征服了最大的劲敌居萨罗,基本上统一了恒河流域,为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沙门新思潮

列国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说和学派。其中著名的有六师、六十二见(见解)和九十六种外道等。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与公元前8至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繁荣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精神觉醒的巨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列国时代的各种学派中,虽然有唯物主义(以顺世论为代表)和唯心主义(以佛教等为代表)之别,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即反对婆罗门教及其所维护的婆罗门等级制度。因此,这些反婆罗门教权威的宗教与思想流派被统称为“沙门”(即勤息、息心、净志之意)。其中,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孔雀帝国

孔雀帝国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帝国,经过旃陀罗笈多、频毗娑罗、阿育王三代帝王的不断扩张,逐渐成为印度河畔的超级大帝国。印度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向外传播,这标志着东南亚地区诸多国家的印度模式文化的开始——东南亚文明的这一起源特点至今仍十分明显。

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324年,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公元前324~前300年)领导印度河流域人民推翻了马其顿侵略者的统治。由于他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人们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帝国”(公元前324~前187年)。他接着东进,推翻了统治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统一了北部印度。

阿育王的统治

孔雀帝国至阿育王时,又大举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此时,南亚次大陆除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都已并入孔雀帝国的版图。至此,一个空前庞大的统一帝国形成了。阿育王所统治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国王掌握着各方面的最高权力,是国家首脑,有最高行政权、立法权、军事权、司法权和监察权。国王任用一批顾问和官员作为辅佐,并对地方实行分省统治。阿育王不仅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的疆域,而且大力宣扬他的圣法(达摩)和佛教,以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一步繁荣,为佛教在南亚及境外的传播作了铺垫。

“圣法”

阿育王所宣扬的“圣法”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宣扬仁爱和慈悲,要人们孝敬父母,善待亲朋以及一切僧入,宽待仆人、奴隶;第二,宣扬宗教容忍精神,要人们尊重他人的教派,禁止各教派互相攻击;第三,宣扬非暴力的主张;第四,倡导做有助于公益事业的好事,如修路、种树、掘井、建亭等。阿育王在多处刻石记载圣法的有关内容,还派人四处宣扬圣法。从本质上说,阿育王的“圣法”是一种宗教政策,更是一种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

发达的工商业

孔雀帝国时期的城市工商业非常发达。手工业者按行业分别住在城内的各个街坊,组成同业公会。当时,纺织业最负盛名,不仅能生产精制的棉织品,还能生产高级的丝织品。商业贸易主要为上层服务,最常见的商品是王公贵族所需要的贵重的纺织品、宝石、装饰品和香料等。矿产和盐、酒之类的民需品由国王专营。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不仅在内陆很活跃,在沿海地带也很发达。

孔雀帝国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深入了农村。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土地的买卖、高利贷的存在都反映了这种影响。农村中的手工业者生产的产品除满足本村需要外,也拿到城里去卖。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

奴隶制的变化

列国时代的奴隶制虽然很发达,但从事工农业劳动的奴隶的人数却很有限。至孔雀帝国时代,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从这一时期的资料来看,已有些奴隶被用在生产领域。在帝国衰亡后的几个世纪里,奴隶制出现衰落的迹象。这种情况明显地反映在生产领域劳动奴隶的变化上。

种性制的发展

种姓制(瓦尔那制)在孔雀帝国时代更加森严。这一时期出现的诸法经与诸法典以大量的条文记述了这种关系,如《摩奴法典》。法典为了巩固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强调了职业的世袭性,并严禁低级种姓人从事高级种姓人的职业。

帝国的衰亡

阿育王死后,时任西北地区总督的阿育王之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约公元前187年,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杀害孔雀王朝末代国王,建立巽伽王朝,孔雀帝国正式结束。

后孔雀帝国时代

孔雀帝国灭亡后,南印度的羯陵伽和安达罗曾强大一时,而在西北印度则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初侵入西北印度,而后又有安息和塞种人入侵。1世纪,中亚的贵霜兴起,侵入并占领了印度的西北部,建立起了一个纵贯中亚和南亚的大帝国,直至4世纪东印度的笈多帝国兴起后,贵霜在印度的残余势力才逐渐退出印度的历史舞台。

古印度文化

早在公元前30世纪中叶,古印《罗摩衍那》(壁画)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后来又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他们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印章文字

公元前30世纪中叶,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的人民创造和使用的文字刻于印章之上,故称“印章文字”。后来,雅利安入侵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在吸收哈拉巴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婆罗谜文、佉卢文和梵文,其中使用最广的是梵文。梵文是一种字母文字,受阿拉美亚文字的影响,由47个字母构成。《吠陀》等文献就是用梵文写成的。

绚烂的文学

雅利安人最初的文学作品是《吠陀》。约公元前5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史诗和其他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可以同古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媲美。古代印度的其他民间文学作品,大都保存在《五卷书》、《益言佳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经》最为流行,它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前生的故事,全书有547篇,其中多数作品大约在公元后编成。

自然科学

古代印度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对于二十八宿和历法,古代印度人很早就有了比较精确的观察和划分。土地的丈量、祭坛的建造促进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几何、三角、代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仪轨经》中的《准绳经》就专门记录了这方面的知识。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在医学方面,《阿闼婆吠陀》和佛经中都记载了不少宝贵的医学知识。此外,古代印度人民在土壤的选择与分类、轮种制、选种、施肥、饲养牲畜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建筑和艺术

独具印度风格的雄伟建筑和精美艺术,大都开始于孔雀帝国时代。在桑奇地区保存的大率堵波(佛塔),是现存最早的标本之一。各地的圆形石柱也是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重要遗迹,最著名的是阿育王设立的通常刻有佛教敕令、顶上带雕塑形象的石柱。最早的石窟群是在巴拉巴尔(伽耶附近)发现的,无论是壁画和雕刻的水平还是所反映的内容,都以阿旃陀石窟最为突出。该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是古代佛教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堪称世界文化奇迹。公元前后出现的犍陀罗艺术独具风格,雕刻佛陀和诸菩萨石像颇为流行,希腊的艺术形式被应用到佛教的题材上。这种艺术风格随佛教东传,对我国佛教的雕像、绘画和建塔艺术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古印度宗教

古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度,其宗教哲学思想深邃而玄奥。婆罗门教认为“梵”是世界的本质,“梵”并非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世界。公元前6至前4世纪时,顺世论派、佛教、耆那教等唯心主义思想兴起,当时的“六师”、“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世纪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至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落。八九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佛教的诞生

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3年)是佛教的创始人。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种“真理”。佛教反对婆罗门教所坚持的种姓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对于婆罗门教极力维护的种姓血统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主张“我空法有”,虽然否定神的存在,但本质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反对婆罗门教的,属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佛教的产生是和列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变革相伴随的,对印度文化的繁荣有着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