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知识百科(第一册)
15369000000014

第14章 储药用药(2)

中西药合用应谨慎

不少中西药物合并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但是,并非所有的中西药物都能联合使用。有些中西药物合用后,不但会降低各自的药效,而且还有可能起副作用。

如含有朱砂成分的中药与含溴的西药合用,会马上出现了腹痛、腹泻。如保和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和西药胃舒平、氨茶碱、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合用,可造成酸碱平衡失调而失去作用。

中药与西药合用时,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多数西药半小时左右就可被吸收,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

同样,服用中药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但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相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不可滥用安定类药物

安定类药物主要用于消除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和失眠。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严重时可以成瘾。因此,对这类药物应谨慎使用。

对于失眠者来说,不应长期使用安眠药,应进行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尽可能不依赖药物。必要时,应间断服用,或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并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另外,年老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孕妇禁用,特别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

胶囊不可打开服用

药物用的胶囊有其相应的作用,它可以掩盖某些药物中不良气味。更重要的是,避免某些药物被胃液破坏,使其顺利达到肠中发挥作用,故特地制成肠溶胶囊剂。

如果把药粉倒出来服用,不但影响疗效,而且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肠溶片不可嚼碎服用

许多药物在胃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性,还有的药品只有在肠腔中能够吸收。

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在这些药物的外面包上一层只能在碱性肠液中溶解的物质(如虫胶等),这就是肠溶衣。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肠溶片剂应整片吞服,切不可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

孕妇服中药要警惕

一部分中药对孕妇可产生不良影响。如枳实、牛膝、大黄等,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增强子宫收缩,有引起流产、早产的危险,红花可使子宫肌紧张等。

另外,桃仁、丹皮、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可能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而危及胎儿。大黄、芒硝、薏苡仁等有导泻作用,过度导泻不利于胎儿的血液供应,还有一些中药,可导致胎儿畸形。

因此,孕妇需要使用中药时,务必向中医师咨询,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中药,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孕妇用药应注意

妊娠期妇女最好不要随便服药,因为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时能影响胎儿的发育。比如磺胺药、四环素、苯妥英钠、安定、咖啡因、可待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特别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有些药物容易造成胎儿发育畸形。

另外,有些药可通过乳汁被新生儿吸收,所以乳母也不能随便用药。如红霉素在乳汁里的浓度比在血里的浓度高20倍,况且,新生儿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还不完善,药物很容易在体内积存引起中毒。

如何选用补品

一要根据需要选用补品。

确实虚弱,需要进补时,才可选用相应的补品。身体消瘦无力时,可以用点海参、燕窝、蛋、奶、鱼等。贫血病人可以加用中药当归、阿胶、龟膏等。

如果营养良好,硬是进补,不但无益,反而会加重机体负担。身体偏胖且不虚弱时,长期大量服用人参,则可出现浮肿;没有阳痿而长期服鹿茸,可以导致鼻流血、脱发及血压升高等。

二不要依赖补品。

依赖补品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任何高级补品都不能替代日常的饮食,补品只能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起辅助作用。

补药不能乱吃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有利也有弊,补药也是如此。

比如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呕吐、腹泻,阴虚火盛的人长期服用人参,也是有害无益。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都可从食物中摄取。只要不是特殊需要,不必特地去吃补药,药补不如食补。

药物使用

常见的中药服法

温服:在药不热不冷的时候服用。汤药应在25℃~30℃时服,丸药以25℃左右温水送服。

热服:药液较热的时候服用。热服可助发汗、祛寒。

凉服:药液冷却后服用。凉服可助退热。

顿服:一次将药服完。

频服:分数次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病患者。

空腹服:一般指早餐前服用,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障较高的浓度而发挥药效。

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有利于药物及时被吸收,充分发挥药效。

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可避免药物对胃肠产生刺激。

一般来说,补养药宜在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驱虫药及泻药宜空腹服。治疟疾药宜在发作前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另外,应根据病情的缓急确定服药时间,急性病立即服,不拘时间,慢性病宜定时服。热症用寒药可以冷服,寒症服热药可以热服,呕吐不止可少量多次分服。

中药丸的服法

中小蜜丸、水丸、浓缩丸体积小,可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体积大,不能直接吞下。可以嚼碎后咽下,或掰成小块,用水送服;糊丸质硬,必须在一洁净的容器内锤碎,然后再吞服。

正确服用西药

正确的服药姿势应是坐着或站着,但卧床病人及心绞痛发作时最好采用坐式。

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快速通过食道,以免在食管内滞留,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

另外。吃药后应适度饮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切忌干吞药物,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正确服用药酒

服用药酒通常以1530毫升为宜。有肝肾疾患、高血压、过敏性疾患、皮肤病等,应忌用或慎用,如必须用,应在药酒中兑加10倍的水,放在药锅里用微火煮炖,除去大部分酒气后再饮用。

酒量小者,可把药酒按1:1至1:10的比例,兑在葡萄酒、米酒或加糖的冷开水中,再按量服用。服药酒前后半小时不能食鲜柿子,否则会形成柿胃石。

鹿茸不能滥用

鹿茸对于肾阳虚引起的男子性功能减退确有显著疗效。但是对于低热、消瘦、盗汗、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等阴虚症状,及高血压、冠心病、肝肾疾病、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均不宜使用鹿茸。

另外,身体健康、无肾阳虚的人滥用鹿茸,而会引起心悸、血压升高、流鼻血等现象。用量过大会造成脱发、呕血及造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

服人参有禁忌

人参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特效药,也不是长生不老药,同样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体虚、元气不足之人,可以用人参来滋补一下。但不分病症,不论体质,都用人参来治疗、滋补,不仅效果不好,还会给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