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367100000038

第38章 品味温馨(9)

外面夜风吹得很凉爽,老城内的许多古树的叶子都在沙沙的响。四周除了风声听不到一点声音,真是异常的寂静。月光照在大衙门的女墙和宫殿的琉璃瓦上,使得这寂静中的老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们首先站在城墙上拍了几张大衙门的月亮,然后又喊醒了打更的老人,我们事先已约定好今晚要来拍月景。老人从里面答应着走出来,小门“吱呀”一声开了,我们走进这座当年的行政机关,围着几座宫殿转了几圈,寻找最佳的角度。老人一边陪我们,一边随便的聊起来,讲了一些关于老城的历史与传说。我想这应当是老年人共同的习惯,也是一笔宝贵的财产。事实上,许多历史事件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我们了解到这老城内一些景点的来历,知道了罕王井和荷花池,以及许多庙宇和建筑。当然这一切几乎都与努尔哈赤有关,在满族人眼里,努尔哈赤是大英雄,是老罕王。他们崇拜他,怀念他,并且为他感到无比的自豪。是的,他的确是个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凭借杰出的才能奠基了一个新的王朝。可是,历史真的很爱开玩笑。当年的八旗子弟是何等的英武,何等的威风。他们跟随着老罕王从被欺凌、被压榨的境地而变成了人上之人,全都成了养尊处优的贵族,而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亡,他们中的许多又回到了先祖隆兴的地方,重新过起了先祖曾经有过的质朴生活。这一戏剧性的循环,真的好像一场黄粱梦,而且一梦就梦了几百年。富贵如云烟般的过去了,可是它留给人们的启示却是不可断绝的,因为这样的梦还是会经常发生。

我们在老城的月光下徜徉着,从城门楼到老榆树,从老房子到石磨盘。我们一直拍到近四点。我想起了白天看到的田园风光,几百年前当女真族的一些部落迁移到此的时候,我想当时也应当一派祥和吧。但是部落与部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战却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推动力。可是人民会因此而遭殃的,每每都是这样,我却不得不无奈的承认,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在历史中,一切生灵的涂炭,一切田园的荒废都是必然会发生的。我甚至觉得,历史都没有对与错之分,同样的,历史中的人物也是不能用对与错来划分。凡是军事家,就必然会有残忍的一面,凡是政治家,就不可避免的沾上血债。因此,无论是努尔哈赤、成吉思汗还是其他的领袖,我们只能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他,而不能将其简单的神化。只是可悲的是,从前的人无法独立思考,他们总是糊里糊涂的被人加以利用,可到头来他们的梦比那些领袖们要短暂得多,而且也更加虚幻。好在我们今天的人民有了思考的能力,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无法阻止许多毫无意义的争战的发生。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各种势力之间,还是那样的无休无止,经常的用人民来充当借口,还是一些个野心家自以为是的梦。而且我们依然不能阻止许多不合理的事情的发生,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人还没有觉醒。

月光流淌在老城的每一个角落,它使得整个城郭都浸润在一片梦幻般的色彩里,我在这杂乱的思绪里不断地感到迷失,也许真的起雾了,否则为什么在镜头中都已看不真切了呢?

河之魂

浑河,我家乡的河。曾几何时,昔日肮脏污浊的浑河变得清亮、美丽了。

宽阔的河面,日渐清洁的河水,经葱茏树木、如茵绿草的映衬和蓝天白云的烘托更显妖娆秀丽。我深深的为家乡拥有这样一条河流而自豪,它不仅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也寄存了我儿时的欢乐,更带给我无尽的遐思。但,最令我迷恋的,还是你那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不断幻化的美丽的身姿。

春天的浑河最富生机。当春的脚步悄然而至时,被束缚了一冬的河水终于冲破了寒冰的封锁,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欢笑着、跳跃着向下游冲去。不时地,还会有几个调皮的水花儿淘气的窜向空中,惹得小鱼小虾们也跟着跳跃。在这清纯、欢快的河水的撩拔下,谁能耐得住萌动的春心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初春三月,乍暖还寒,当人们还没有觉察到春的到来之际,春的使者——野鸭、白鹭们已成群结队的赶来了。虽然这只是它们旅程中一个小憩的驿站,但依然给初春的浑河带来无限的生机。你看,春阳下,春风里,春水中,它们玩儿得多么开心。或在水中嬉戏,或于水面滑翔,有的潜入水底觅食,有的梳理着漂亮的羽衣。真个是当镜理红妆,曲颈和天歌。好一幅百禽春江戏水图。然而,这样的美景却难得一见,长期的污染已无法令它们安居乐业。但愿有一天,浑河会以一江澄澈唤来更多的生灵。

春雨仿佛具有某种魔力,一夜之间就把浑河妆扮得焕然一新。经过雨水洗过的浑河更加鲜亮丰满了,河边的花草也泛出了生机。你看,昨天还光秃秃的树枝,突然间就含苞待放了,路边的小草也一下子就拱了出来,常令那些不小心踩到它们的孩子们惊叫不已。春天来得实在太快了,只两三天的功夫,花儿们就全开了,粉红的桃花、杏花彩霞一样披满枝头;丁香的香气也在使劲儿地向人们扑来。猫儿了一冬的人们禁不住春的诱惑都来踏青了。你看那些打拳练剑的老者们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连笑声都清爽了。喜爱晨读的人们也来到河边,于花木葱茏之中捧书品读,仿佛要把满树的芬芳和着墨香一块儿吸入肺腑。这时节,如有闲情逸致,不妨在蓝天白云和红桃绿柳的伴随下,漫步河边。河水清且涟漪。春风习习扑来,闻听淙淙流水,定会令你胸襟开朗,心情舒畅,既能勾起你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又能唤起你对生活的无限憧憬,更能激发你生命的激情以及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

可惜,北国的春天过于短暂。当艳丽的花儿刚刚映入眼帘,人们还没来得及细细观赏时,就已被绿叶们纷纷的赶离枝头。夏天到了。

夏天的浑河最是多情,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缠绵、细腻、浪漫、温柔。那幽深的河水多像少女的双眸?你能猜透她的心思吗?掬一捧在手,那清凉、柔软、滑腻的感觉,似已挽住了纤纤玉手。走近她,不仅会令你平添几许友善,豪情,更会令您诗绪大发。如果您有雅兴,在晴暖的夏日里,既可到畅远亭里赏碧水悠悠,又可于永安桥上看长河落日;或荡舟歌唱,或水中游泳。落日黄昏,一缕斜阳铺上水面,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定会跃然而出。徜徉水畔,任凭夏日的和风吹荡你的胸怀;坦荡的河水、高远的蓝天,会使您渐入那种去国怀乡、宠辱皆忘的境界。及至明月初升,灯火闪亮时,那一座座使天堑变通途的大桥下,精心设计的拱型彩灯更使河南增添了几许神韵。在月光灯光的共同辉映下,那涌动的河水也顿时光鲜起来。银光闪闪,金光跳跃,而藏在水里的月亮多像少女那灿烂的笑脸。这时的浑河最是热闹。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赶来消暑了,三五成群的人们或河边散步,或围坐闲侃;最有情致的当属那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侣,双双乘上“大白鹅”(一种双人坐的鹅状小船),来个月夜荡舟。这时,岸边的各种“小吃”也都生意兴隆了。走累了或来了兴致,您不妨坐下来,要瓶啤酒,来两个小菜儿,喝上两杯。一边赏月,一边听着旁边露天舞场传来的小曲儿,此情此景,当不逊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秦淮河吧。

北雁南归的时节,美丽的浑河迎来了凉爽的金秋。经过了春的孕育,夏的滋养,秋天的浑河已日趋成熟、丰满,有着容纳百川的气度。由于天渐转凉,游人已少,河南顿感沧茫寥阔了许多,虽然空旷的河面略感凄清,但空旷中却透着一种别样的美。此时最宜河边独行,任思绪随意驰骋;或河边小坐,向悠悠河水一诉衷肠。偶然间也会欣赏到这样的景致:金鸦西垂,红红的火烧云下,一只离群的大雁缓缓而行,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定会令您油然生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气概。

疏忽间,不觉已深秋。深秋的浑河别有一番景致。清晨,由于温差,常有时浓时淡的雾气笼罩着河面,雾气随风飘摇,河面也就更显离奇、飘渺。间或,偶有打鱼人乘着汽筏穿梭于此,朦朦胧胧的有如凌波微步一样,把个河南弄得仙境似的,煞是好看。

走过了春、夏、秋的浑河,似乎有些累了,脚步已明显的迟缓,河水也渐近枯竭,裸露的河床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卵石。初冬的浑河不宜观赏,却宜沉思。置身于这些卵石之中,似乎会聆听到仿佛来自天籁的历史的回音。在这里,也许你会遥想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也许会想起忧国忧民而悲愤沉江的屈原;或许会被易水河边的壮士惜别而感动,或许会想起金戈铁马的大漠黄沙……历史,即可以沉淀,更可以跨越时空。

冰封的浑河情趣儿盎然,这是生于南国的人们无缘领略到的北国独有的风光。当厚厚的冰层覆盖河面时,这昔日的南北屏障不仅方便了行人,更给喜欢冰上运动的人们提供了天然的运动场所。喜爱冬泳和滑冰的人们总是冬日的浑河中最亮丽的风景。冬泳者健壮的身躯充分体现着人体的健美和精神的无畏。当他们跃入水中的瞬间,那飞溅的水花仿佛绽开的生命之花,在冬日里迎风傲放。如果说冬泳者的精神令人敬佩,那么滑冰者的悠然自得实在让人羡慕。当他们矫健的身姿轻盈的飘过时,不禁会让你想起暴风雨中的海燕或者苍穹下的雄鹰。而憨态可掬的初学者最令人捧腹,那摇摇摆摆蹒跚而行的样子简直像个大企鹅,有的则推着椅子慢慢滑行,那样子真的似如履薄冰。

浑河,我家乡的河,你是多么的仁慈宽厚,即使受到了伤害,也仍然年复一年的以全副精力默默地滋养着两岸的人们;浑河,你是多么的美丽善良,无论春夏秋冬,始终日复一日的以你迷人的风采供人们观赏、游玩。

我爱你,家乡的浑河。

故乡行

人总是眷恋故土的。一张儿时的已枯黄的照片,猛地勾起我对故乡的思恋。二十年了,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如今还好吗?当新世纪中秋月饼的余香还在舌尖回味,我那无可抑止的思乡之情已越发浓郁了,一种急于归乡的冲动迅猛地占据了我的心房。与弟弟一拍即合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与次日一早即踏上了归途。望着车外那绵延的山岭,以及被秋风染就的色彩斑斓绚丽的山林、田野,思绪已不经意的飘回到曾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无限记忆的故乡。

故乡位于新宾与桓仁交界处,名曰杨家,是个贫穷的小山村,百余户人家全都是低矮的草房,一条并不宽阔的小河绕村而过,滋养着全村的生灵。那里非常闭塞,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与外界通连,人畜走过,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难行,偶尔有路过的汽车跑过,都是孩子们追逐的稀罕物。闭塞与贫穷必定导致文化的落后。村里很多人都不识字,虽有一所小学,但由于乡亲们对文化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国家的教育触角在当时也难以触及到这偏远的山村,所以,使这仅有的传输文明的场所缺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故乡虽穷,但那未加雕饰的自然风光却也展现了一种淳朴的美。那环绕的群山既给那里的乡亲们祖祖辈辈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我童年中的许多时日都是在山中渡过的。当粉红的桃花、杏花及雪白的梨花将群山妆扮得姹紫嫣红的时节,我就与比我大一些的孩子到山里采山菜,那鲜嫩的蕨菜、猴腿、大叶芹、刺嫩芽等味道鲜美的“绿色食品”是家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入秋以后,采榛子、捡蘑菇、打山梨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时常会长久地在山梁上回绕。而当漫山遍野银妆素裹的时候,在山坡上滑雪爬犁更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虽然人人冻得小手通红,但仍乐此不疲,那是山里的孩子们在冬季里最好的消遣方式了。如今,那一幕幕影像还常常真切地浮现在眼前。所以我总是自称为山的儿子。

历经几个小时的颠簸,当乘务员告诉我已到“杨家”时,望着车外那一片片青砖碧瓦的房子,宽大明亮的铝合金窗户,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以及脚下宽阔平坦的板油马路,我不仅愕然了。这是故乡吗?这真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吗?步入村中,我努力地调动存储于记忆中的底片,试图从中寻找出些许尚可辨认的影像,然而,这都是徒劳的,目中所见的,无论如何都无法和记忆中的故乡相弥缝。那些充满温情的草房、那些熟悉的面乳、那份乡村的宁静……这所有的一切都已发生了变化,举目四顾,唯有那层林尽染的山峰依旧略显熟悉的轮廓。

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可是,这本应熟悉的一切却已变得那么陌生。一路打听着,终于寻到了叔叔家。叔婶刚刚吃了午饭准备下地收割玉米,我们的到来令他们既高兴又有些措手不及,匆匆安顿了我们,叔叔就干活去了。秋收的紧张我是理解的,一年的希望就决定在这几天的繁忙中了。吃过午饭,我们不顾旅途劳累,就扛起照相机去寻找童年的影子了。最急于想看的,是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转这一条小巷,我们就找到了它。那是一座青砖瓦房,当年曾是村里最气派的房子,如今已显得颓败了。我们房前屋后的探寻着,仿佛要找回已逝去的童年。站在那依稀熟悉的院落中,在弟弟不断地按动快门的咔嚓声中,我已陷入了对童年的追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