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解的天书(上)
15363000000021

第21章 越走越远,天涯无际没有边(5)

恒星世界中有庞大的“巨人”,也有矮小的“侏儒”。夏夜出现在南方星空中的天蝎座里那颗大红星(心宿二),半径为太阳的600倍,而北天中的仙王座W星的半径更大,约为太阳的1600倍。还有一个“巨人”(HR237号)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恒星,它的半径为太阳的1800倍!

恒星中的侏儒,过去以为是白矮星,即天狼星的暗伴星,它的半径只有太阳半径的千分之七,约为5081千米,比地球还小。近年来发现的中子星,却是更小的恒星。据估计,中子星的半径约为10千米。

按照恒星的质量与体积,可以计算出恒星的平均密度。显然,那些质量不大而体积庞大的星,它的平均密度就一定很小。有的甚至比我们实验室中能达到的“真空”还稀薄。相反,有的星的平均密度却很大。例如白矮星的平均密度为1立方厘米约10吨。而中子星上的物质,1立方厘米重达1亿吨以上!

4.恒星有明有暗

夜晚看星的人,首先就会发现恒星的亮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明亮,有的暗弱。

早在公元前150年左右,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就将肉眼可见的星星划分为六个等级,最亮的星叫“一等星”,比一等星暗些的叫二等星,依此类推,最暗的星叫“六等星”。当然,这种单凭肉眼来划分和定出的等级是不很精确的。后来,人们依据视觉规律,用仪器测定出,一等星比六等星要亮100倍。因此求出,星等每差一等,亮度相差大约为2.5倍。例如牛郎星(天鹰座a)为一等星,它比二等星北极星(小熊座a)亮约2.5倍。比牛郎星更亮的星,如织女星,它的星等为0等,比牛郎星要亮2.5倍。比0等更亮的星,星等为负数,如天狼星为-1.45等,它是整个天空中最亮的恒星。

这样定的星星亮度是“视亮度”,即肉眼看见的亮度。根据视亮度定出的星等叫作“视星等”。星星越亮,它的视星等越小。肉眼可见的最暗星等可达6.5等。用望远镜观看,可以看到6等以下的更暗的星。

但是,视星等不能反映出恒星的真实发光本领,即光度。要想知道恒星的光度,就必须先知道这颗星的距离。

假设有两支一样亮的蜡烛,如果将一支移至100米外,你再看它就成为萤火虫那么亮了,再远些就看不到了。可见,要比较恒星的真正的亮度,就必须将恒星“移”至同等距离上。

天文学上选取一个标准距离来比较恒星的光度。这距离是10个秒差距(32.6光年)。恒星在这个标准距离处的亮度,称为这颗恒星的“绝对星等”(通常用大写M来表示)。绝对星等与视星等(以小写m表示)有一个联系的公式。设距离以r表示(单位用秒差距),则有:

M=m+5-5logr,式中log为“对数”的代号。

全天最亮的天狼星(大犬座)的距离为2.7秒差距,视星等为m=-1.45,那它的绝对星等M为:

M=-1+45+5=510g2.7=1.40等。

我们太阳的视星等为-26.7等,如果将太阳移至10秒差距远处,它就成为一颗五等星(M=+4.8),肉眼刚好见到。

恒星的光度,常以太阳光度为单位。比如牛郎星(天鹰座a)比太阳亮约10倍,而织女星(天琴座)比太阳亮约54倍。

光度小的恒星称为“矮星”,光度大的恒星称为“巨星”。通常把绝对星等在+9等左右的恒星称为“矮星”,绝对星等在-2等左右的恒星称为“巨星”,绝对星等-4等以上的恒星称为“超巨星”。我们的太阳是属于“矮星”的家族。

恒星的光度相差非常大。目前已知的最亮恒星是天蝎座(音姚塔),它的绝对星等为-8.4,光度是太阳光度的19万多倍。恒星中最暗的是亨利·德雷伯星表(HD)中编号为180617(双星)的伴星VB10,光度仅为太阳光度的300万分之一。如果将最亮星比作一个大探照灯,那么最暗的星光就是一只萤火虫尾巴上的一点光亮了。

5.恒星的不同颜色

仔细观察星空的人,可以发现星星是有颜色的。有的发红,有的发蓝,有的发白,有的发黄,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大家所熟悉的牛郎星、织女星为白色的,心宿二(天蝎座a)为红色的,五车二(御夫座a)为黄色的,而天狼星则发蓝色的光芒。

恒星颜色上的差别,显示出它们表面温度的高低不同。我们试着加热一块铁片,当温度不太高时,铁片发红色;温度愈高,铁片就由红变黄、变白;在温度很高时,铁片发出蓝光。由此经验,我们可以猜想,恒星的颜色不同是因为它们表面温度不同。

天文学上根据实验,测定出恒星表面的温度。蓝色的星,表面温度最高,约有2万多K;白色的星,表面温度为1万K左右;红色的星表面温度只有三四千K。恒星表面温度与颜色的关系,见下表所示:

表中的光谱类型是恒星分类上最重要的数据。

大家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组成的。雨后,正对太阳的方向上常出现七色的彩虹,那就是太阳光的反映。用一块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的色带称为太阳光谱。

应用三棱镜及其他光学镜片组成的一种仪器,叫作棱镜分光仪。天文学家用分光仪去观测和拍摄各个恒星的光谱,然后根据光谱的组成情况加以分类。按表面温度由高到低为序,通常将恒星光谱分为O、B、A、F、G、K、M以及R、N和S型。每个类型又按温度高低分为0~9共十种次型(有的没有十个次型)即:

早型

中间型

晚型

通常将O、B、A型星称为“早型星”,将K、M型星称为“晚型星”。其余称为“中间型星”。“早”、“晚”,最初人们以为是恒星形成的顺序,但后来发现早型星、晚型星并不代表恒星形成的早晚,但是习惯上仍保留上述称法。

恒星中有99%左右的星的光谱属于7个类型。余下的星体属于R、N和S型。R、N型星中含碳特别多,所以又称这类星为“碳星”。S型星类似于K型,但其中有重金属谱带。

早型星中温度很高,许多元素已电离化了,所以星体上大多是电离氢、电离氦。G型星中金属谱线很多。晚型星温度很低,星体上含有分子,如烃基分子(CH)和氰基分子(CN)等。

我们的太阳光谱为G2型。牛郎星光谱为A7,织女星谱为朋型。

6.恒星的寿命有多久

一切生物都有生、老、病、死,生生死死,总是永恒的。而无机物的恒星也有生死吗?

我们说,恒星世界也有“生死”过程,这当然是跟生物界的生命现象绝对不同的“生死”过程。我们只是借用这个名词而已。这样,才能来谈谈恒星的所谓“寿命”问题。

早在本世纪20年代,赫兹普隆(1873—1967)和罗素(1877—1957)提出恒星的光谱——光度图时,他们就设想,恒星是有不同年龄的。早期的恒星可能是冷的红巨星,后来经过收缩而升温,再经过黄白蓝星,最后成为红色的矮星。这个恒星演化过程的假说,提出了恒星可能具有不同的年龄。

可是,测定恒星的年龄是相当困难的。但人们还是提出了几个测定方法。

有一种方法是根据星团的演化特征来确定,另一种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法。

一个星团是一个集体。如果瓦解了,不再成为集体,那就不是星团了。因此,星团的年龄应当具有某个上限(即最大年龄)。星团成员是在银河系里运动着的,由于银河系里其他恒星,特别是银河系核心的引力作用,星团应当逐渐趋向瓦解。另外,星团内各星体本身也有运动(即“本动”)。如果各星本动方向不一致,就会发生碰撞,其结果是有些星离开了星团,因而加快了星团的瓦解过程。由此计算出,银河星团的寿命的数量级为108—109年,球状星团为1011—1012年。目前认为银河星团的年龄一般小于109年,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010年(100亿年)以上。而老的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50亿年左右。

放射性同位素法,在测定地球的年龄和测定古树木的年龄中常常用到。它的原理是这样的:

以铀元素来看,铀有两种同位素:铀235与铀238(记为U235与U238),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7亿年和45亿年。(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由于衰变而使数目减少到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U235的半衰期比U238的短,所以U235比U238更快地蜕变掉。这就形成地球上的铀矿中,U238多而U235少(不及前者的百分之一)。依据实测的U235与U238含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地球地壳的年龄,从而推算出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

把这个方法应用于太阳。假如我们知道太阳早期的U235与U238的相对丰度(含量多少的意思),再根据现在的相对丰度,就可以推算出蜕变经过的时间,从而知道太阳的年龄(约为50亿年)。

那么,质量同太阳一样大小(或差不多一样大)、光谱型又相近的恒星,它们的年龄也应跟太阳年龄差不多。研究表明,不同质量的恒星,它们的寿命相差甚远。

最古老的恒星的年龄约有200亿年了,而“年轻”的恒星只有100万至200万年。后者可以说是正在诞生的恒星,因为它们是在地球上有了高等动物——人类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星体。

7.死后的恒星能复活吗

这个奇想是很有趣的。因为世间的生物死亡后是不会复活的,但无生命世界的恒星又是个什么情况呢?所以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从恒星的物质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氢与氦,此外,还有其他元素。但是按照化学元素的起源理论来看,宇宙的早期只有轻元素(氢),后来才有重元素(如铁、钙、镁)。重元素是由轻元素合成变化出来的。例如,太阳的内部正不断地把氢变成氦,而氦后来又变出锂、铍、硼等元素。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能粗略地叙述。

当原始太阳逐渐收缩时,内部温度会越来越高,而当温度高达500万K左右时,就会发生由4个氢原子核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热核反应。也就是说,开始有了氦这个元素。其后太阳继续收缩,内部温度继续增高,当核心区的温度达到1亿K左右时,2个氦核会合成为铍8(数字为原子量),同时铍8又会分裂为2个氦核。在合成与分裂中,总会有少量的铍8存在,其中一部分会俘获氦4而产生碳12。

有了碳12后,它可能进一步俘获氦核而形成氧16、氖20和镁20。

当氦核大部分用完时,核心区可能再次收缩而升温。这样,在高温条件下,碳、氧和氖核相互作用而形成硅族元素,最后形成铁。由于铁是最稳定的元素,所以核反应到此就结束了。

早期的恒星上,应当只含有氢、氦,以及铁族重元素。但是,我们的太阳上,还含有比铁更重的元素。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恒星是不断演化的。有的星长到“红巨星”阶段时,其中少量的铁就会依次俘获中子而生成从铁到铅和铋这样的元素。而在晚期的超新星大爆炸中,又会生成更重的元素,以至比铀还要重的元素。

第一代恒星不断地向空间发射微粒(质子、电子与中子),而在超新星爆炸中,又将恒星内部的各种元素抛射入空间。这样,在空间的弥漫物质中就含有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后来,弥漫物质又凝聚成新一代的恒星。那么,它就会包含有更多的重元素。

由此看来,我们的太阳已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恒星了。

总之,一个恒星瓦解死亡后,它的物质的一部分可能重新组成新的恒星。用一句风趣的话来说,是恒星“死而复生”了。但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或者说是物质更复杂的恒星,而不是一颗恒星真的“复活”了。

四、不见水流的银河

1.银色的河: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

我们所看到的银河,只是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那么,银河系是什么呢?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它是由大约14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物质体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本身就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是看不到银河系全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分析银河系的结构和形状。第一个做这项工作的是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歇耳,他计算了若干天区内的恒星数目,进行统计研究后,于1785年绘制了最早的银河系结构图。

今天我们知道的银河系总体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银河系的主体像个铁饼,叫“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银盘的中心平面叫“银道面”;银盘中间鼓出来的一大块,叫“核球”;核球中间有一个特别密集的区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叫“银心”。银心直径大约是5光年,这里是银河系中最“秘密”的区域,也是恒星高度密集的区域,它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个太阳质量。

围绕银心从银盘内甩出了4条“旋臂”,我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其中一条旋臂上。

目前,银河系内已经发现的旋臂有:英仙臂、猎户臂、人马臂,还有距银心较近的所谓3000秒差距臂,太阳就在猎户臂的内侧。通常,旋臂内的物质密度比臂间约高出10倍。在旋臂内恒星约占一半质量,剩下的一半物质是气体和尘埃。旋臂的典型厚度只有150秒差距,由于旋臂中多有亮星,照片上的旋涡结构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银河系和有类似结构的星系都称为旋涡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