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措施。即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统一全面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4)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貌、降雨等条件,以及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等危险和一般危险区;从时间上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2.应急性措施。每年7~8月是泥石流易发时段,应积极采取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尽快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在泥石流发生地区进行必要的搬迁、防护措施后,对一些仍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企业等提前做好应急部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防为主,普及泥石流知识,汛期时有组织地进行演习,有纪律地疏散撤离。
(2)选择附近安全的地带修建临时避险棚。如较高的基岩台地、低缓山梁上等。切忌建在沟床岸边、较低的阶地、台地及坡脚、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凸岸的下游端边缘。
(3)泥石流常滞后大雨发生。另外,具有阵流的黏性泥石流,其阵流间隙有时会被误认为泥石流结束。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只有当确认泥石流不会发生或泥石流已全部结束时才能解除警报。
(4)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少、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当出现泥石流体堵塞河流,形成堵坝时,应尽快采取毁“坝”措施,使上游水体尽快下泻,避免次生洪水灾害,同时通知上、下游受害的地区,做好防灾避险。当公路、铁路、桥梁被冲毁后应及时采取阻止车辆通行的行动,以免车辆被颠覆,造成人员伤亡。
(5)采取正确的逃逸方法。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
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淘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
大风来临时的准备与急救
一、预防措施
1.注意媒体报道。如广播、电视等。
2.识别龙卷云。龙卷云除具有积雨云的一般特征以外,在云底会出现乌黑的滚轴状云,当云底见到有漏斗云伸下来时,龙卷风就会出现。
3.提高警觉。防止山崩或道路坍方,山坡下和山区公路不宜停留或停车。为了生命的安全,应该及早离开。
二、应对龙卷风措施
1.野外躲避。当在野外听到由远而近、沉闷逼人的巨大呼啸声要立即躲避。这声音或像“千万条蛇发出的嘶嘶声”,或像“几十架喷气式飞机、坦克在刺耳地吼叫”,或“类似火车头或汽船的叫声”等。
如在野外遇上龙卷风,应在与龙卷路径相反或垂直的低洼区躲避,因为龙卷风一般不会突然转向。
2.室内躲避。当龙卷风向住房袭来时,要打开一些门窗,躲到小开间、密室或混凝土的地下庇所,上覆有25厘米以上的混凝土板较为理想。
注意:汽车和活动房屋均没有防御龙卷风的能力。
要在东北方向的房间躲避,并采取面向墙壁抱头蹲下姿势。因为西南方向的墙容易内塌。
远离危险房屋和活动房屋,向垂直于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撤离,藏在低洼地区或平伏于地面较低的地方,保护头部;可以跑到靠近大树的房内躲避(注意防止砸伤)。
3.乘车躲避。当乘汽车遭遇龙卷风时,应立即停车并下车躲避,防止汽车被卷走,引起爆炸等。
三、台风灾害的应急与对策
1.随时注意台风动向,紧急危险事故可打110电话请求协助。
2.位处低洼地区时,应暂迁至高处所。
3.准备手电筒、食物及饮用水,检查电路。
4.不可贸然外出,以免受伤。
5.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各种悬吊物应取下。
6.清扫排水管道。
7.将屋外的物品移置安全场所。
8.断落的电线,应请专业人员处理。
四、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如图所示。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
(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如图所示。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如图所示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如图所示。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暴雪来临之前的准备与急救
一、来临前的准备要点
1.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2.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准备工作。
3.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外出,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4.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会停航或封闭,要及时取消或调整出行计划。
5.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6.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7.农牧区要备好粮草,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8.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害。
二、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如图所示。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略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略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略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学生自然灾害自我保护
一、认识你所居住的环境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005年的暑假,小小正和年迈的奶奶在家里看电视,天色一片昏暗,突然间狂风大作,还下起了暴雨,奶奶也茫然不知所措。这时电话铃响了,这才知道原来是台风“麦莎”登陆了。
上海是一个台风多发区域,夏季更是多发期和主汛期。对于台风,电视和报纸等媒体都会提前预报,这时我们只需跟着气象专家的建议“按部就班”即可。只要正确应对,天气灾害一般不会伤及人身安全。
二、在灾害中做安全的事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
小勇在家里用宽带上网时,窗外正下着倾盆大雨,不时还伴有电闪雷鸣,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打扰小勇玩网络游戏的兴致。突然间,随着一声“轰隆隆”的雷声,他的笔记本电脑冒出了一股黑烟,电脑出现黑屏。原来,由于在雷电天气上网,电脑的CPU被烧了。
提示:雷雨天气时,金属物件、大树,都是容易引发事故的“导火索”,一般情况下应远离它们。有条件的情况下,给自己的电脑安装避雷器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做好充分的准备
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004年夏季的申城,仿佛变成了一个大“火炉”,热浪一波高过一波地袭来,令人头晕恶心、全身乏力。面对近40℃高温的“烘烤”,平时就爱吃冷饮的闪闪这时更为自己找到了借口。终于,“贪吃”的闪闪付出了“腹泻”的惨痛的代价。
一般在重大自然灾害(包括高温天气)来临之前,气象局都会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号,了解这些信号的含义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学习对特殊天气和突发气象紧急应对的方法,避免灾害和减少损失,关爱珍惜自然界所有生命,保护生存环境,同样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题中之意。但是现代的城市里的小学生对这些无疑是陌生的。
掌握一年365天和四季变化的一般规律,学会对特殊天气和突发气象紧急应对方法,避免灾害和减少损失。关爱珍惜生命,保护生存环境,关心生物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力量。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主要有( )、( )、( )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如果出现持续不断的大雨和大风暴,就要警觉起来,远离( )和( )地区,在( )会更加安全。
3.龙卷云除具有( )的一般特征以外,在云底会出现乌黑的( ),当云底见到有漏斗云伸下来时,龙卷风就会出现。
二、问答题
1.洪水来临时如何逃生?
2.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
3.暴雪来临之前需要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