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15360700000034

第34章 史前“发明”物器的形状之谜

任何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数和形。世界是由数和形组合而成的。在探究远古时代先民的发明创造时,创造的物器的形状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为什么先民的制作都是呈圆形的呢?对“圆”的情有独钟又说明了什么呢?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看,史前时期的几乎所有的创造,从外部形态看,都莫不与圆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丁村和许家窑出土过许多的石球,它们显然不是自然形态,而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山顶洞人作为装饰品的是一颗颗小圆石子。仰韶文化中的房屋基址平面,有许多是比较规则的圆形。陶器的形状几乎全部是圆形的。至于玉器,包括环、佩、璜、琮、璧等,都是圆形的。在辽宁喀左东山嘴出土的“地母像”,就完全是一个个圆的组合了。

在原始人的制品中,我们看到了极其丰富的圆的制品,有的虽不能做到十分的“圆满”,但也深深地渗入了圆的意识。

为什么原始人崇尚以至痴迷于“圆”呢?众多专家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林少雄先生在《人文晨曦》中的解说则较为完整和有说服力。

其一,圆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比如各种树木的枝干剖面,植物的果实,其中大多数是圆形的。特别是史前时期普遍繁生于华夏大地的形状各异的葫芦,在外形和功用上给人的发明以直接的启迪,成为人的种种发明创造的最佳范本。可以说,考古发掘所发现的葫芦形容器是大量的,它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写真式的创造。当然,不只是植物,动物的身躯、蛋、巢穴,也都是圆形的,对人也有启示作用。

其二,圆形也是人体特有的生理结构。不仅人的躯干是圆的,而且人体的各器官多呈圆形,比如人的头、眼球、鼻孔,张开着的嘴,女性的乳房等。也许,在潜意识上,喜爱圆形正好反映了人体的一种生理本能,是对人自身体态的一种满有情趣的描摹。

其三,圆是自然界天体宇宙中的一种普遍存在形态。包括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内的我们能看得到的日、月、星、辰,都是圆形的,不仅如此,它们的运行轨道也是圆的。原始人以圆为意象进行自己的创作活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从这点上讲,原始人本身就是不俗的艺术家。

圆,代表着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宏大观念。中国的创世说认为,宇宙初创时,“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鸡子”者鸡蛋也,像其圆形。在中国的远古时代的先民看来,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大“鸡子”,由是观之,人所处的世界的的确确是一个圆的世界了。

既然人处身于一个圆的世界中,那么,在长期的文明发展中也必然会形成“圆”的理念。中华民族,这一民族的每一位黄帝子孙,他们在“圆的文化”中发展着自我。这种“圆的文化”可以说是渗入到每个人的骨子里的。中国人做人强调“圆和”,办事追求“圆满”,处置人际关系要求“圆通”,说话力求“圆活”,连吃的糯米团也被称为“圆子”,男女结婚则叫“圆房”,舞台上演戏也要追求那么个所谓的“大团圆”。我们说的“圆文化”确确实实是渗入到了我们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每一根毛孔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