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15360700000012

第12章 九鼎存亡之谜

“九鼎”是与大禹直接相关的,因此,在正式研究九鼎之前,我们先要较为详尽地介绍一下中华历史上建有巨大功业的大禹其人,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很有必要的吧!

大禹的功业实在伟大得很,如果要归一归类的话,大致可归为四类:一是治水,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没有大禹领导下的治水工程,也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二是“令益予众庶稻”,这是件很大很大的事。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不搞农业怎么行?搞农业而不种稻子又怎么行?三是道德建设,他自己就是个榜样,“声教讫于四海”,能想到这一点就了不起;四是又一次巡行全国,进行行政区的划定,这就是“九州”。到这时,才能够说是大功告成。

九州是与九鼎紧相关联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九外问题作一点解释。据《史记》记载,大禹是一面巡行一面进行行政区的划定的。“禹行自冀州始”,这是个入海处,然后是沆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然而,这九州本身也是个远古的历史之谜。九州的地域划分怎样?人们只能说出个大概来,具体的谁都说不清。更为重要的是,是怎样的九州?也有争议。《书·禹贡》作上述的九州(《史记》的说法是据《禹贡》的),而在《尔雅·释地》中却有幽、营两州而无青、梁两州;另外,在《周礼·夏官》中有幽、并两州,而无徐、梁两州。这样,在九州中实际上有五州成了疑案。后来屈原在《离骚》作了十分聪明而得体的处理,把九州统称为全中国,有诗云:“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这样一来,许多具体的问题都解决了。后世的人们大多都是这样使用“九州”这个词儿的,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句,也正是从“全中国”的意义上来理解“九州”的。

因为“九州”与“九鼎”关系特别的密切,因此我们就多说了几句,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九鼎”的问题了。

“九鼎”是神州重器,那是毫无疑问的。但它的来龙去脉却很值得研究。相传,夏禹治水成功后,就着手于“九州”行政区的划分及建设,接着就开始铸“九鼎”。这里首先要说的是铸了没有?是想铸“九鼎”,还是真的铸了“九鼎”?这看来一时也说不清。

想不想铸鼎问题似乎不存在,因为“鼎”在当时人看来事关国计民生,又是国家政权和权力的象征,这个“鼎”是非铸不可的。我们怀疑其是否真的铸了,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当时大概铜器刚刚被发明出来,用那么多的铜去铸“鼎”不知是否可能,群众的心理上也不知是否通得过;二是当时交通不发达,要从九州把铜运来,然后铸造加工,看来困难不小;三是历代的统治者都把九鼎看成是“传国之宝”,可谁也似乎没见到过这宝贝。

如果是真铸了,还有个怎么理解“九鼎”之“九”的问题。照字面讲,“九鼎”就是九个鼎的比较简约的说法。一般的说法是,禹动员九州的人们把各州的铜都运一点到都城来,于是就铸成了九个鼎。在鼎上,铭刻上大禹通过巡行了解的山川地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九鼎上刻的就是我国最原始的、也是第一幅全国的地形图了。

但是,有些专家对“九鼎”之“九”又作出了新的解释,以为在当时铜资源并不多的情况下,大约是只铸了一个大鼎。既然是一个大鼎,为什么又叫做“九鼎”呢?专家们作了解释,说因为铜是由九州进贡的,代表了九州人的心愿,因此还是叫“九鼎”。这当然也是讲得通的。

“九鼎”的历史命运也是个难解的谜。“九鼎”初铸时,中国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鼎的主要意义在于祭祀鬼神,并向周边邦国显示实力,后来进入阶级社会后它就完全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了。大禹之后,“鼎迁于夏商”,之后,又为周所据有。周亡后,情况就复杂了。一说是:“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是,同一个太史公,同一本《史记》,又说,周亡后,“周鼎亡在泗水中”,“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之后,多少人都去找过“九鼎”,可谁也没有发现过。

秦汉两朝的找鼎风潮时起时伏。秦始皇是有雄才大略的,他统一了全国以后,当然是很想获取“九鼎”的。一次,他让人到泅水里去打捞“九鼎”,差一点是捞到了,可是在这骨节眼上,打捞用的绳子断了,结果没有捞到。有人叹道,这就是历史的命运。汉初诸帝忙于恢复经济和平定叛乱,顾不上那宝鼎。到了汉文帝时代,一切都变了,国力强盛,社会平稳,文帝就又想起了“九鼎”。这时有个叫新桓平的,先是献玉杯,在玉杯上刻“人主延寿”四字,后又说在黄河边汾阴处可有“九鼎”出。不久,新桓平的阴谋被识破,文帝也再无兴趣找“九鼎”了。武帝登极后,四出巡游,目的之一就是寻找“九鼎”。公元前116年,有人在地底下发掘到一只刻有让人看不懂的文字的宝鼎。汉武帝叫内行的人看了看,说是真东西,于是便改元为“元鼎”,但武帝从来没告诉过人是不是“九鼎”。看来不像是,不然不会不几年又改元为元封了。从这以后,就再少有人提起“九鼎”的事了。当然,人们的心里还是想的,只是不敢贸然提出罢了。

“宝鼎出而与神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宝鼎是兴盛的象征。《史记·封禅书》中说:“昔泰帝(太昊)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这说明宝鼎不只大禹时有,黄帝、泰帝时代都有。只是人们不容易得到罢了。

宝鼎是神州重器,据说,它是“遭圣则兴”的。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它不只是一件无价之宝,更是一件吉祥物。那一个得到了它,就能吉祥如意。记得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给联合国送去了“世纪宝鼎”,这是怎样一种祝愿呢?想必我们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