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帅哥王子
15359000000034

第34章 聪明王子(2)

几个大臣都致完贺词后,国王开始谈自己的看法,他说:“对主我忠贞不渝,主主宰着一切,他崇高、伟大、善良、仁慈。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婢,他委派谁来管理国家,一定希望他能使其国泰民安。被委派者一定品行端正,公正无私,让天下人敬佩、拥护。这样的人会得到主的恩赏的,只要他听从主的旨意,主会保佑他一生平安幸福,并且还会让他的子孙也幸福安康。”

“主一向善待他的奴婢,对他的奴婢的恩赏只有多没有少。然而那些违背主的旨意的人,也一定会受到主的严厉惩罚,主会让他们既没有功德,又没有报酬,主绝不会纵容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刚才大家都说我是位公正无私、爱民如子的国王,能与你们和睦相处,共同治国,因而国家才会长治久安、繁荣富强,这应当完全归功于主。大家都讲了故事,根据自己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你们都热烈赞颂了主,但我以为,在这里最应该感谢主的是我,因为我是受主委派的一个奴婢,一切都听主的安排。”

“对于王子,各位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过去,我对着镜子看见自己花白的头发,内心十分悲伤,以为自己后继无人了,就在我绝望之际,王子出世了,这也许是伟大的主对我前半生的报酬,他要我们的国家能够代代相传。让我们虔诚祈祷,恳求主让我的儿子成为王位继承人,让我的儿子知书达理,宽以待人,等他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个公道正直的国王,让外敌望而生畏,不敢前来侵略我们的国家。”

国王说完,就起身去看自己心爱的儿子,于是宰相希马斯和其他几位大臣都纷纷起身离去。国王来到后宫,看见自己心爱的王子,高兴得合不拢嘴,给他取名为瓦尔德。

国王对王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他7岁时,国王就给他请来3位当地最有名的哲人、学者教他读书,还专门建了座大宫殿供他读书,这座宫殿共有360间房子,国王要求每天换一间房子教学,叮嘱老师千万不要让王子有偷懒之心。国王吩咐3位都要把他们知道的全部知识传授给王子,并且要求3位教师每周向国王汇报一次王子的学习情况。

3位都认认真真地教王子读书,不敢有半点马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王子。王子勤奋好学,智慧过人,因而进步很快。3位教师每周都按规定向国王汇报王子的学习情况,都对聪明的王子称赞不已。国王听到王子的成绩很好,欣喜万分。

王子瓦尔德勤勤恳恳学习了5年,到12岁时,就已知识渊博,成为当时很有名的学者了。3位教师觉得王子该学的东西都已学到了,并且都学得很精,再没有什么可学的了,就把王子领到国王面前,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伟大的主非常公正,他不但赐予您一个儿子,而且还让王子给您希望。现在他已学问高深,精通各类知识,他的学识已大大超过了当今的哲人、学士。他的学业已经完成,我们把他交给您,让您来检验。”

国王看着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王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主啊!即使把最美好的言词都用在您的身上,也表达不了我对您的感激之情。”

接着召宰相希马斯进宫,对他说:“刚才,王子的3位老师带着王子来见我,说王子现在已是饱学之士,他们已没有什么可传授给王子的了,王子现在是很出名的学者,我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对他进行教育。”

宰相希马斯听了国王的一番话,也十分高兴,他跪在地上给国王行过礼之后,不紧不慢地说:“宝石即使是在深山中仍旧是宝石,它会像夜明火那样光芒四射。王子是一颗珍贵的珠宝,它虽然年纪不大但这对他成为哲人、学士毫无影响。主赐予王子聪慧的大脑,如果国王愿意的话,我提议把全国有名的学者和大臣们召集在一起,检测一下王子的学习成绩。”

检验学业成绩

国王对宰相希马斯的建议非常赞许,觉得这是考验王子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增长王子见识的好方法。国王马上下令国内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杰出的哲学家都到王宫集合。

第二天,城内的哲人和学者到王宫内欢聚一堂,大家都想一睹王子的文才。宰相希马斯最后一个进宫,他是作为哲人和学者的代表,负责对王子进行考试的。宰相走到王子面前,向他行礼,王子也很有礼貌地还了礼。

宰相希马斯很客气地说:“幼狮是不需要给其他野兽行礼的,就像光明与黑暗永远不可能结合在一起一样。”

王子说道:“幼狮见了父王的宰相,必须懂礼貌,谦虚向他学习。”

两人说了一番客气话之后,宰相希马斯便开始提问,他问道:“王子,你知道什么是绝对的永恒吗?两个世界指的是什么?两个世界哪个是永恒的呢?”

王子镇定自若,对答如流,答道:“绝对的永恒就是我们伟大、仁慈的主,他是开始的第一和最终的统一。两个世界指的是今生和来世。两个世界也是永恒的,是幸福的。”

希马斯对王子的回答非常满意,他说道:“你回答得非常正确。那么我还想问你一下,你如何得知两个世界就是今生和来世的呢!”

“因为今生是主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属于第一世界,可是第一世界变化无常,事物处于运动状态,它要变换更替,一直到消亡,生活在第一世界的人,总需要有一个评判其行为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抽象的和第一世界是相对的。”

希马斯满意地说:“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那么我再问你,刚才你说两个世界中永恒的是来世的幸福,对此你又作何解释?”

“我认为是这样的,所谓来世它是永生的主为今世各种各样的人安排的住所,这些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住所是命中注定的,主已安排好了的。”

“那么你认为今世中哪一种行为最令你佩服?”

“我最佩服那些宁愿让今世受尽折磨而将希望寄托于来世的人。”

“哪些人属于这一类人呢?”“有一种人,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的,明白自己现在活着就是为了等待死亡的那一天,真正的生命是在自己的死后才开始的,这样的人都会选择来世而放弃今世的。试想一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死,永远停留在今世,那谁还会舍今世而取来世呢?”

“如果没有今世,那来世还会存在吗?”“没有经过今世的人,就不会有来世。今世和人类以及人类死后的归宿都是来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今世像一个大官僚建筑的一间供人临时住宿的小房间,官僚让人们暂时居住在那里,不许他们出来,只能做规定好的事情,而且有时间限制,不要监工。屋中的人也有两种,按规定做事情的,到了一定的时间,监工便放他们出去,到来世去接受主的奖赏;不安分守己的人,限期一到,就被驱赶出小房间,让他们到来世接受主的惩罚,受尽苦难。”

“人在今世中的享受,就好像偷吃了从小屋顶裂缝中流下的蜂蜜,一尝到甜头,就不想再做事了,只想着坐享其成,等待人屋顶裂缝中流下的那一点甜蜜,对自己的未来一点也不考虑,即使想到了这个问题也觉得无所谓。监工毫无私心,他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小屋里苟且偷生。如果在今世的人,被各种各样的东西诱惑,因为一点有限的享受就停滞不前,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么到头来只能落得可悲的下场,只有不被今生的享受所诱惑而且坚持地追求来世幸福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幸福的人。”

希马斯说:“你的见解都很深刻,我一向以为今生和来世是人类的两个统治者,我们既不能只考虑今生的现实,又不能不顾忌来世的结果。这二者不是那么容易调和的,因而为人难以确定该服从哪一个,应该以哪一个为主。只为今世吧,那么你的灵魂会很卑贱,很肮脏;如果只顾来世吧,肉体难免要受到伤痛。从没有人能使这两个统治者同时满意。”

王子说:“其实,这二者并不像你们所说的那样难以统一,今世的一些物质可以作为进取追求来世的基础。”

“按你所说,只有今世作恶的人才会在来世受到主的惩罚,是吗?”

“也不一定,在今世作恶、放荡的人,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的错,对主虔诚地忏悔,那么他有可能得到主的赏赐,主在赏罚方面会把握得很好的。至于人的生存,灵魂是依附于肉体的,二者不可分离,灵魂的贞洁性,指人在认认真真度过今世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来世多行善事,多积德。总之身体与灵魂。就像两匹战马,也像同胞兄弟或者是两个好朋友。人的意识,本质上属于行为,因此说身体与灵魂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在赏与罚方面也是共同享受恩赏或共同承受惩罚。”宰相希马德称赞道:“我再问一个问题:你最佩服什么样的学者?”

“对神教有很深造诣并且能使自己的知识有用于人的学者。”“怎样做才能成为这样的学者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只做主喜欢的事而坚决不做主所厌恶的事。”

“学者中你认为最杰出的是什么人?”“我认为最杰出的是精通神论的人。”“经验阅历最深的学者是什么样的人?”“从始至终一直用自己知识做事的人。”“学者中什么人心地最善良?”“那些满足现状者,对主没有过多欲望的人,可以说是心地善良者。因为这些人时刻准备死亡,经常虔诚地祝福主。他们把死亡同自己的灵魂联系在一起,能够非常清晰地辨别是非,就好像一个人如果经常照镜子,那他对自己的相貌就很清楚。”

“你认为最可贵的财宝是什么?”“应该是天上的财宝,比如赞颂主。”“那么尘世中最可贵的财宝是什么呢?”“献身于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宰相对王子的回答非常满意,他激动地说:“你的回答无可挑剔,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知识、见解、智慧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结合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