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社
复社,明末文社。崇祯二年成立于江苏吴江,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
主要领导成员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共读,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复社的成立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盛行。
万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至天启年间更出现了阉党擅权局面,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当时,儒生张溥等人痛感儒教世衰,士子不通经术,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
复社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派后继自任,反映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
复社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士子,声势遍及海内。该社春秋集会时,社会影响极大。主要集会有吴江尹山大会,南京金陵大会和苏州虎丘大会。
这几年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学校中生员,都自称是张溥门下,从之者几万余人。
为此招致执政大僚温体仁等的嫉恨,又有陆文声等上疏参劾二张倡导复社以乱天下。于是朝廷下严旨察治。幸有周延儒出任大学士,此案才未酿成大祸。不久张溥病死,这是复社活动的第一阶段。
复社成员在儒家经学方面也有成就。张溥、张采等人提倡熔经铸史,整理古籍文献。入清以后,顾炎武、黄宗羲等继续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和研究社会问题,开创了清代学术研究的新风。
复社成员在文学方面受前后七子复古主义影响颇深,志于尊经复古,祖述六经,并无特别的创见。
但由于他们身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代,又积极参加实际的政治斗争,所以在创作中大都能注重反映社会生活,感情激越,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这就有别于前后七子的专意“模古”,也不同于公安、竟陵派的空疏,涌现出一批颇有成就的文学家。
复社成员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讴歌抗清伟业,抒发报国豪情,富有感染力量,标志着明末文风新的重大转向。
其中陈子龙、吴伟业为诗歌的代表,张溥是散文的代表。复社成员后来或被魏忠贤余党迫害致死,或抗清殉难,或入仕清朝,或削发为僧。顺治九年为清政府所取缔。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这句话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
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四句教
四句教,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趋中道。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称“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认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解放东路867号,也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临期酌定。先半月遣帖启知。每月一小会,除正月、六月、七月、十二月祁寒盛暑不举外,二月、八月,以仲丁之日为始,会各三日。愿赴者至,不必遍启。每会推一人为主,说“四书”一章。
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
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如今,这里不仅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当地文史馆成员的学术交流之地。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姚江书院
姚江书院,明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余姚人沈国模、管宗圣、史考咸讲学于半霖,因建义学,祀先贤王阳明,取名姚江书院。
姚江书院重自由讲学之风,弘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为“姚江学派”活动中心之一。书院组织严密,规章制度完备,月有会,会有讲。书院强调进德修业,力求言行一致,反对趋炎附势。
姚江书院有院规六条:1。为学必须精切探求;2。为学不能有半点虚假;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要严于操守,持之有恒;6。要关心社会。
清军入关后,曾经遭遇短时间的衰落。康熙八年,韩孔当主院事,严立规约,弟子70余人。姚江书院从此再次兴盛。
二、儒学名家
儒学的历史形态理学在宋朝出现并得到发展以后,在元和明时期,继续得到完善,并被后世称为“宋明理学”,明朝后期心学又异军突起。
支撑儒学发展的自然是这一时期的儒学名家。在元、明时期,涌现出的儒学名家有赵复、许衡、宋濂、王阳明等。
赵复
赵复,字仁甫。他治学理学,曾经被元军俘虏,在姚枢的劝说下,他来到北方地区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遗书8000余卷。
赵复的努力使朱熹思想在北方得以传播。
许衡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人,谥文正,封魏国公。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许衡著有《鲁斋集》、《鲁斋心法》、《授时历经》、《读易私言》等,经后世多次修订编辑再版并易名为《鲁斋遗书》、《鲁斋全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并收入《四库全书》。
许衡在思想、教育、历法、哲学、政治、文学、医学、历史、经济、数学、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儒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
刘因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河北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
刘因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
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
吴澄
吴澄(1255年~1330年),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江西抚州人,又称草庐先生。宋元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
吴澄为学虽由朱熹《四书集注》入门,又得到朱学人物的指授,自称其学为朱子之学。但他不偏执于一家,对陆九渊的“本心”学说尤为赞赏。
他极力调和朱、陆两家学说,称“二师之为教一也”,反对持门户之见。
著述丰富,尤精研诸经,校定过《易》、《书》、《诗》、《春秋》、《礼记》、《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八阵图》及郭璞的《葬书》。
著有《易纂言》、《诗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三礼考注》等,在元代理学中具有崇高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
宋濂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元末,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讲经。
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尤长散文,作品后来合刻为《宋学士全集》75卷。
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著作有《逊志斋集》、《方正学先生集》。
胡广
胡广(1369年~1418年),字光大,江西吉安人,明朝书法家、儒学学者、大学士,建文二年状元,永乐五年至十六年任内阁首辅。
胡广行事谨慎,心思细密,任内阁首辅11年间,两次随成祖朱棣北征,随其左右,深得朱棣信任。
阻止了成祖封禅的意图,并进言停止在民间追查建文帝旧臣及家眷,平息诸多冤狱,关注百姓疾苦,成为永乐盛世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胡广等撰写《诗经大全》20卷;还曾与人一起《编春秋左传集经大全》。
曹端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他生活在明朝初期,是我国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
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
曹端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夜行烛》、《拙巢集》、《存疑录》、《〈孝经〉述解》等。
薛瑄
薛瑄(1389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山西万荣人。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
薛瑄进士出身,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述。薛瑄认为理在气中,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称“遍满天下皆气之充塞而理寓其中”、“理只在气中,决不可分先后”。
但薛瑄也接受“理具于心”和“性即理”的观点,承认物我内外同是一理,同是一性。
著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胡居仁
胡居仁(1434年~1484年),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干人。明朝理学家。
胡居仁的学术思想不落窠臼,丰富和发展了程朱理学,自成一体,成为闻名全国的理学大家。
著有《胡文敬公集》、《易象抄》、《居业录》及《居业录续编》等书行世。万历十三年,胡居仁被崇祀孔庙,足见其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