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15355900000023

第23章 政治家(22)

在任国务卿期间,奥尔布赖特十分看重与中国的关系,她曾先后5次访华。她在回忆录中说,“美国在亚洲的最重要关系,乃是和日本的关系;但美国在亚洲的最复杂关系,则是和中国的关系,这个关系需要长年不断地进行照料,而美中之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

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美国战机轰炸,奥尔布赖特的行政助理告诉她,CNN正报道此事,3名中国人被炸死,20人受伤。北京认为是美国蓄意进行轰炸。

奥尔布赖特为此深夜从床上下来,试图打紧急电话给中国外长唐家璇,但是却找不到他本人。她当机立断,马上打电话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罗斯顿将军,请他穿好制服陪她到中国驻美大使馆作一次深夜拜访。

当时,助理国务卿皮克林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加上罗斯顿将军和几个随从保镖,随同她专程到中国大使馆向李肇星大使道歉。

在对华立场上,奥尔布赖特强调,美国的一贯政策是不挑战北京坚持的“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她认为两岸对各自的前途都有强烈而互不妥协的主张,北京绝对不会在统一问题上做出让步,台湾也绝对不会在自身安全问题上弃守。她认为,两岸问题一直在紧张而又不稳定的状态下存在,虽然它并不常处于世界“热点”中,但它却随时可能爆发大麻烦。奥尔布赖特说,邓小平曾表示,不管要多久,“哪怕是一百年或一千年”,北京都会寻求和台湾实现统一。

奥尔布赖特表示,对任何一届美国政府来说,中国太大了,美国不能忽视她,但也很难拥抱她;中国很难被左右,因为中国非常、非常的自豪。她说,两国领导人的私人外交并不能改变政府的基本哲学。奥尔布赖特同时也认为,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美国需要有一个非常长远的思考,美国不应视中国为敌人,而应当期待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功。

奥尔布赖特意味深长地说,150年前,法国政治学家托克威尔曾预言,美国和俄国的关系将塑造未来世界之命运,但如果托克威尔在21世纪能够重临世界的话,他也许不会忽视俄罗斯,但他肯定会先写到中国。

卸任后的生活

随着新任总统布什正式上任,奥尔布赖特终于要卸任了。

2001年1月的一个星期二,行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力劝当选总统乔治·布什及其外交领导班子在克林顿政府的外交硕果基础上建立外交政策。

在其任期内举行的最后一次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上,在答记者问时,奥尔布赖特列举了她认为的对布什统治至关重要的许多地区。

奥尔布赖特首先谈到了中东。尽管克林顿即将离任,他仍在争取在任期的最后时日促成巴以双方按他的建议解决争端,达成和平协议。奥尔布赖特说,中东地区的许多问题仍需“下届政府加以关注”。

奥尔布赖特说:“很显然,中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奥氏指出,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在1月20日以前达成和平协议已非常困难,但华盛顿方面仍会一如既往为推进中东和平而努力。

在谈到巴尔干时,奥尔布赖特说:“我想他们(小布什政府)在处理巴尔干问题时,将不得不与前任政府保持一致。”布什和行将就任的国务卿科林—鲍威尔都曾表示要重新考虑美国对巴尔干问题采取的方针。

奥尔布赖特在谈到美国向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布署维和力量时表示:“我相信巴尔干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下届政府应该心里有数:我们的出面对巴尔干问题的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奥尔布赖特呼吁布什和鲍威尔不要放弃非洲大陆:“我非常希望(新政府)能够象我们那样对非洲事务给予足够的重视。”

她提到的另外一个地区是西南半球,特别是哥伦比亚。克林顿已经承诺向巴斯特拉那总统提供超过1.3亿美元的款项支持他雄心勃勃的和平和改革计划。

此外,奥尔布赖特强调要与中国和俄罗斯继续保持良好关系。

尚有几日便告别美国国务院的奥尔布赖特一次表示,其任内最大的遗憾就是卡斯特罗仍然是古巴领导人。接着,她更变本加厉地说,希望在下届政府期间,卡斯特罗会死去。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先后与九任美国总统“交手”。由于卡斯特罗不屈服于美国霸权,美国当局一直将其视作宿敌。

2000年12月初,奥尔布赖特令人震惊地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追加预算草案,要求国会提供数百万美元,用于她卸任后头6个月24小时全天候的特殊安全保护。

理由很简单,奥卿代表美国,在许多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美国国务院隔三差五地收到针对奥尔布赖特的恐吓信就是证明。所以,提供特殊保护很有必要。

为此,美国国务院派出一个25人的特别安全小组,负责奥尔布赖特华盛顿住所和艾思潘滑雪胜地小别墅的安全,同时还要为她今后旅行、看电影、演讲以及其他私人活动提供特殊的安全保护。

在离职前的一次演讲中,奥尔布赖特用10分钟回顾了她就任4年间的悲喜功过。

最得意的时刻是2000年南斯拉夫总统大选中,米洛舍维奇输给了改革派科什图尼察;

最失败的时刻是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使200多人致死;

最振奋的时刻是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

最遗憾的时刻是美国与朝鲜没能达成和平协议。

1月20日,美国新总统就职。从这一天开始,克林顿将成为“前总统”。与此同时,8年来鞍前马后地辅佐克林顿的一大批政府官员也将另谋出路,就在媒体大加揣测克林顿离任后的去向时,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下岗”生活同样引人关注。有“母老虎”之称的她真的会像媒体所说,回家抱孙子吗?

奥尔布赖特成为平民后,要做的两件大事竟然是:学开车,学拨电话。过去几年她虽然常给别人打电话,但每次都是手下拨完号码后将电话直接送到她手上。长此以往,她简直忘了怎么拨电话了。至于开车,她已经有10年没有摸过方向盘。退休后,她买了辆汽车,自己开车购物。奥尔布赖特自信自己可以胜任诸如买菜、购物等家庭琐碎事务,唯一没有信心的就是觉得“驾车有点挑战性”。

奥尔布赖特从1968年起就一直住在华盛顿的乔治城区。退休以后,她终于有机会和更多的时间与孙儿共享天伦之乐。奥尔布赖特有3个女儿和5个外孙。卸任后,她用大部分时间来陪外孙。她让外孙们习惯坐在她的腿上和她一起玩耍。她说:“我要做一个平凡而慈爱的外祖母。”祖母远离聚光灯的生活多少使这些孩子们感到有一些失落。奥尔布赖特说,他们以前经常跑到电视机前,指着镜头里的我说,那是我祖母。但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

走出白宫后,奥尔布赖特被乔治顿大学聘为教授。在她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之前就在这所学校教书。奥尔布赖特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政界和学术界工作。她出任过卡特政府的安全委员会委员,后来任乔治敦大学国际事务学教授,也是该校国家政策中心主任,专门研究美国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关系。重回讲台后,奥尔布赖特主要教授实用外交及其他一些课程。

这位精力过人的老太太还一直从事写作,正计划出两本书:一本的主题是讨论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特别是前苏联解体后东欧和中欧的转变,以及拉丁美洲的发展;另一本是回忆录。

后来,奥尔布赖特耐不住寂寞,又在华盛顿开了一家为社会各界提供企业经营咨询服务的公司,名称就叫奥尔布赖特集团,合伙人是她以前在国务院的部属温蒂·雪曼。

奥尔布赖特虽然离任了,但作为第一个女国务卿,作为一个女强人,对她评价一直没有断:一位资深的前外交官评价奥尔布赖特“以其鲜明的个人色彩书写了她个人的传奇。”

在美国的普通百姓眼里,奥尔布赖特是“斗士”型的国务卿,说话字正腔圆,底气十足,不管有理与否,总是振振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