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寓言
15355100000010

第10章

富者乞羊

——《金楼子》

楚地有个富人,养了九十九只羊,希望有一百只。他为此曾经多次寻求乡邻的熟人。他的穷邻居只养了一只羊,富人见了,很高兴,便把穷邻居找来,说:“你看,我只差一只羊就有一百只了,你帮个忙,把羊送给我吧!”

王皓失马

——《北史》

文宣皇帝有一个臣子名叫王皓,生性胆小怕事。有一天,他骑着一匹枣红马,跟随文宣皇帝北征。天气很冷,有天早晨起来,马身上蒙了一层霜,因而认不出自己的马了。他逢人便说他的马丢了,害得虞侯到处为他寻找,也没找到。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马身上的霜全都融化了。他惊喜地发现他的马还拴在帐幕前,于是又说:“我的马又回来了。”

猴子捞月

——《法苑珠林》

树林里有一口井,很多猴子每天都到井边喝水。有一天,有一只猴子到了一棵尼俱律树下,看到树下有口井。月影在井中一晃一晃,猕猴头儿见了,对那些同伴说:“月亮今天掉到了井中,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把它捞出来,不然以后每个夜晚都是漆黑漆黑的,多不方便啊。”其他的猴子一起问:“怎么才能救出月亮呢?”那只猴子说:“我知道救出月亮的方法,我捉住树枝,你们捉住我的尾巴,一个连一个,就可以捞出月亮了。”其他的猴子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一个抓住一个,挂成一长串。就快接近水面时,连在一起的猴子太重,树枝太小,树枝突然折断,所有的猴子都掉进了井里。

夫妇妒影

——《法苑珠林》

有一对夫妇想喝酒,便一起到酒坛里去舀酒,他们突然看见了坛中有人影。于是互相怀疑、妒忌,以至打起架来。他们的邻居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把酒坛打碎了,酒流尽了,根本没有一个人影儿。这时,夫妇俩才化干戈为玉帛。他们知道自己嫉妒的是影子,心里很羞愧。

天鸡

——罗隐

古时候有一个人深谙鸡的生活习性。他养的鸡,冠子和爪子都不突出,羽毛的色彩也不鲜明,看起来平凡得很,但和别的鸡搏斗时,却是鸡中无敌的强者。它报晓也在别的公鸡的前头,所以人们称它为“天鸡”。

这个人临死时,把他的养鸡秘术传授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却违反了父亲养鸡的方法:不是羽毛美丽、嘴爪锋利的,就不饲养。因此,他儿子养的鸡不再是早晨啼鸣最早、遇敌勇猛善斗的鸡,而只是高冠昂首、饮水啄食的鸡罢了。

神童仲永

——王安石

方仲永是江西金溪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种田人。仲永长到五岁,从来没见过笔墨纸砚。一天,他忽然哭着要笔墨纸砚。他父亲感到奇怪,就向邻居借来给他,他马上写了四句诗,还加上了题目。很多有学识的人看了方仲永写的诗,都认为他是天才。从此以后,指定任何事物,要他写诗,他马上就能写出,字句文采都很高雅精练。他得到了“神童”的美誉。

从此以后,大家对方仲永的父亲也很尊敬,待他像上宾一样。有钱人家请仲永写了诗,常拿出钱赏赐他。他的父亲把他当作“摇钱树”,每天带着他拜东家、访西家,却不让他好好学习。

我听到神童方仲永的事已经很久了,很想见见他。明道年间,我随父亲还乡。在舅父家见到了仲永,这时他已有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诗才很平凡,没有什么特色。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再到舅父家去问仲永的情况,大家说仲永的才智已尽,完全跟普通人一样了。

我认为仲永是一个天赋特别高的人。他从先天获得的智慧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为什么后来却变成一个普通人了呢?因为他后来没有很好地学习。就算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也会变成极普通的人。任何想成材的人,天赋极高固然好,但后天唯一的途径是勤奋、好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弄巧成拙

——沈括

有一个强盗想打劫一个老实人,老实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两人狠打恶斗了起来。谁知那强盗事先满口含水,当正打得起劲的时候,强盗忽然朝这人的脸上喷水。这人大吃一惊,此时强盗的刀尖已戳进了他的胸膛。

后来有位壮士又碰上了那个强盗,壮士已经知道那个强盗喷水的花招,早有防备。当双方正恶斗时,那强盗又玩弄这套把戏,可是水刚一出口,壮士的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脖子。

侥幸得胜,那就应该考虑换另外一种方法去制胜了,老玩那一套,是没有好结果的。

盲人问太阳

——苏轼

有一个刚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盲人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那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他敲敲铜盘,听见了铜盘的声音。有一天,他听见了钟声,就以为这是太阳了。

盲人又问另一个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那个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像蜡烛。”他摸摸蜡烛,摸到了它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了一支短笛,也以为是太阳。

三位老翁

——苏轼

有三位老翁坐在一起聊天。有人问他们的年龄,一人说道:“我的年龄已无法记清楚了,只记得少年时候跟盘古有过来往。”另一个人说道:“原先每遇到沧海变桑田时我就留下一块竹片表示一个数字,近来我留下的竹片已堆满了十间房子。”剩下的一人说道:“平时吃蟠桃,桃核都扔在昆仑山下。现在堆积的桃核已跟昆仑山一样高了。”

健忘的人

——苏轼

齐国有一个人记性特别不好,经常丢三落四。他的妻子很替他担忧,便对他说:“听说艾子嬉笑诙谐,富于智慧,能治好一般人难以治好的病,何不去向他请教?”那人说道:“我这就去。”于是便骑着马,挟着弓箭往艾子家赶去。走了不到三十里,因肚里胀得急,就下马解起大便来。他把箭插入地里,把马拴在树上。解完大便,他向左边看看,瞧见了那支箭,说道:“多么危险啊!这支冷箭是哪儿射过来的,差点儿射中了我!”他又向右边看看,瞧见了那匹马,很兴奋地说:“虽说白白地吓了一场,却得到了一匹马。”他牵着马的缰绳,准备骑着马转回去,忽然踏着自己刚才解下的大便,气得跺脚道:“踏着了狗粪,把我的鞋子弄脏了,真是可惜!”说完便赶着马转头向回家的路上走去。一会儿就到了家。他在门外来回地走着,说道:“这是什么人住的地方?难道就是艾夫子所住的房子吗?”他的妻子恰好看见了他,知道他又把自己的住处忘了,就骂了他一顿。他感到非常委屈和十分困惑,对他妻子说:“我跟你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怎么一见面就骂我?”

虎与小儿

——苏轼

有个少妇要去河边洗衣服,便把她的孩子放在河岸上。这时,有一只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见了,慌忙潜到水里躲避,两个小孩还是照样在沙滩上嬉笑玩乐,就像没有看见老虎似的。老虎久久地注视着他们,最后甚至于用脑袋去触摸他们,希望他们多少表示出一点害怕的样子,可是两个孩子像发痴似的竟一点也不感到害怕,老虎终于走开了。

噬犬

——苏轼

艾子早饭吃得比他家狗还快,抹了嘴,便出门去闲逛了。他看到邻居担着家里养的两条狗向西边走去。艾子喊住他问道:“你把狗挑到哪去?”邻居说道:“把它们卖给屠坊。”艾子说道:“这是会叫的看门狗呀!为什么要杀掉?”邻居指着狗骂道:“这两只畜生,昨天晚上,盗贼进我家偷东西,它们畏缩后退,闭着口不叫一声。今天打开大门以后,它们又不择对象地乱叫,而且还肆无忌惮地咬人,咬伤我的亲戚。我真恨不得亲手把它们大卸十八块呢!”艾子拍手叫道:“是应该杀掉。”

营丘士

——《艾子杂说》

营丘有一个读书人自恃读了一点书,以为知识渊博,自视清高,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时常招惹是非,好管闲事。

有一天,他假装向艾子请教:“凡是大车的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都挂上铃子,这是什么缘故?”艾子说:“车子和骆驼这类运输工具又大又多,晚上行走,在窄路上相遇,往往不容易回避。因此,借助于铃子的响声使对方能够听到,及早回避。”营丘的那位读书人说道:“佛塔的顶端也有大大小小的铃子,难道说佛塔也会在夜间行走,需要对方回避吗?”艾子说道:“你不通晓事物的道理,竟然达到这样的地步!通常鸟鹊都是凭借较高的处所筑巢,粪便散落满地,所以塔上设有铃子,原是用来驱赶鸟鹊的。这怎么能用车子和骆驼来作比较呢?”营丘的那位读书人说道:“打猎用的鹰和鹞子的尾巴上,也挂着小铃子,哪里会有鸟鹊在鹰和鹞子的尾巴上筑巢的事情呢?”艾子大笑道:“你不通事理,真是到了令人感到奇怪的地步!鹰和鹞这样的鸟类捕捉小动物,或者飞入山林里的时候,系在脚上的丝带子有时偶然被树木的枝丫所挂住。这样,当他们振动翅膀的时候,人们就可凭着铃声去寻找它们。怎么能说这是防备鸟鹊在它们的尾巴上筑巢呢?”营丘的那位读书人又说道:“我曾见到送葬时走在前面引路的挽郎,总是一边摇着铃子,一边唱着挽歌,虽说当时不懂得这是什么道理,可现在却知道了这是担心被树木的枝丫所绊住,以便让别人寻找。但不了解系在挽郎脚上的带子是用皮子做的,还是用丝线编的?”艾子生气地回答道:“挽郎是给死者引路的人。因为死者生前喜欢在跟人谈话时故意刁难别人,一直得不到快乐,摇铃子是让那些死者快乐。懂了吗,小子?”

蛤蟆夜哭

——《艾子杂说》

艾子出海游历,晚上船停泊在一个岛屿边。深夜时,听见水底下有哭声,又像是有人在说话。艾子从睡梦中醒来,专心致志谛听起来。

一个说:“昨天龙王下了命令,水中动物凡是有尾巴的一律斩首。我是乌龟,有尾巴,一定会遭到杀害,我是没办法才哭啊。可是,你是蛤蟆,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在哭呢?”

又听见另一个说:“你说得没错,我现在是没有尾巴,但是,我害怕龙王会追究到我幼年蝌蚪时代,那时候我是有尾巴的啊!”

愚父子

——《艾子杂说》

齐国有一个有钱人,他有两个不通事理的儿子,而那个有钱人也不教育他们。

有一天,艾子对他们的父亲说:“您的儿子虽然都长得一表人才,但对世事一点都不通晓。将来怎么继承你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产呢?”他们的父亲很生气:“我的孩子,聪明而富有才干,难道还会不通世事么?”艾子说道:“不必用别的事情来做试验,只要问一下您的儿子,他们吃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如果他们懂得这一点,我愿意承担起胡言乱语的罪责。”父亲便把他的儿子喊来询问。他的儿子嘻嘻地笑着说道:“这个都不知道,那他一定是个饭桶。大米不就是从米袋里拿出来的嘛!”他们的父亲听了,唉声叹气,连脸色都变了,说道:“你们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啊!那米不是从田里来的吗?”

艾子摇了摇头,边走边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愚笨的墨鱼

——林砨

海里的墨鱼,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的肚子里有墨汁,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墨汁来掩蔽自己。它以为藏身在墨水里是最安全的。

渔夫虽然看不清墨鱼身在何处,但知道墨鱼一定躲在墨水里,便向墨水中撒网,墨鱼照旧被逮着。

寒号鸟

——陶宗仪

山上有一种鸟很懒惰,没有自己的鸟巢。它生有一对大翅膀,却不会飞。每当天气暖热的时候,它身上长满了色彩绚丽的羽毛,非常好看。它就得意洋洋地叫道:“凤凰比不上我!凤凰比不上我!”

等到冬天,天气变冷。它身上的羽毛就掉光了。在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中,它不停地颤抖,不住地凄厉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大家把这种鸟叫做“寒号鸟”。

铁杵磨针

——虞韶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调皮,不爱读书,经常逃学去玩耍。有一次,他扔掉书本,从书房里逃到外面去玩耍。在路上,看见一个老婆婆在使劲儿地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老婆婆,你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吃惊地问:“铁棒怎能磨成针?”老婆婆看看李白,说:“孩子,你应该清楚,铁棒虽大,但我天天磨,慢慢地还怕它磨不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这一席话,马上想到自己,不由得惭愧起来,飞快跑回书房,专心读起书来。

农夫识牛

——曾敏行

宋朝有一个官员名叫马知节,他花重金买下了一幅唐朝著名画家戴胄画的《斗牛图》。

一天,他叫人把这幅画拿到厅前晒一晒。一个到他家来交租的农夫看了这幅画,不由暗暗发笑。马知节问他:“你笑什么?”那农夫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个种田人,不懂得画,可是对牛却很熟悉。两牛互相斗角时,总是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后腿之间的,而这幅斗牛图上,两头牛都竖起尾巴相斗,画得很不真实啊!”

马知节听后大受启发,觉得这个农夫见多识广。

借梯子

——宋濂

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性格很内向,说话处事都慢条斯理的。有一天,他家里救火缺少梯子,他父亲叫他赶快到朋友家去借。

他把衣帽穿戴整齐,很从容地到朋友家去了。他见到朋友,先作揖行礼,然后登堂入座,寒暄一番。朋友和他好久未见面了,客气地摆上酒宴,请他吃酒。他端起酒杯慢慢地喝着,还不时地回敬主人。酒喝完了,朋友问:“您今天到我家来想必有什么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