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可以使人成名。而成名后的难能可贵之处则在于仍以一个平常人自居。这就是曾虹。
她学做厨师,短短的几个月,已经初步掌握了炸、煎、爆、炒、烹,以及烧、煨、蒸、煮等各种烹调技能和方法。她的师父达叔对她的指教,当然毫无保留,甚至将自己的拿手绝招和盘托出。达叔将自己的传世名菜传授给曾虹,让曾虹放手独立操作,只在关键之处略略加以指点。曾虹因为曾经给达叔做过一年帮手,加上自己肯学,进步很快,她对于各种菜肴的色、香、味、形,似乎有一种先天的悟性,能够十分自然地加以调配和烹饪,乃至达叔对她的一学就会、不学自通感到惊讶,连连夸她:“有出息,有潜力!”
每一个人都需要鼓励,哪怕他本来做得不怎么好,你一鼓励他,他便会好起来的。何况,曾虹原本努力并且进步很快。曾虹已经能够拿出一手像样的菜了。
好望角美食城搞烹饪竞赛,帮助青年厨师们提高业务水平。熊海一不出面,熊洋一参加,美食城请了几个大师傅评菜,评点曾虹做的菜,也算集体帮助指点。前来参观和指导评菜的,还有刚调入工商局办公室任主任的王敏力,他作为管理饮食服务行业的上级机关派员,负有指导工作的使命。南州日报社女记者丛鸣,对曾虹做跟踪采访报道。
评点指导,从刀工到临灶、翻锅的基本操作姿势,到烹调方法、火候掌握,再到菜肴的色、香、味、形等,一一地进行。
曾虹今天参加评点表演的,是几个家常菜:东坡方肉、芙蓉鸡片、红白肚尖、玉带鱼卷、凤尾莴笋等。她的构思有一个特点,就是她开发美食的指导思想:“价廉食美,健康身心。”
一位胖个儿的郝师傅评点:“要论刀工,红白肚尖刀工最佳。”他指着红白肚尖这道菜,让大家看它的刀法。“这道菜里,腰花和肚尖都是荔枝花形,花形很美。曾虹用的刀法是荔枝花刀,直刀剞十字交叉花。直刀剞的刀花难度大,进刀深度到三分之二,不能将原料切断,刀纹深浅又得匀称一致。达群老师傅是‘神刀手’,教导得法,曾虹得真传,好刀工!”
郝师傅评完,众人一一称是,都夸曾虹把独到的刀工学到手了。
“女孩子,用刀仔细,精工细作!”另一位高个儿的李师傅评点:“请大家注意东坡方肉的烹调方法,这是达群师傅的传世名菜,传给曾虹了。请曾虹介绍一下这道菜的烹调方法。”
曾虹看了看达叔,师父点了点头。曾虹也就不推托、不矜持,大大方方地说:“红烧肉是平常百姓最喜欢吃的一道菜,这道东坡方肉,是在红烧肉的烹调方法上略加改善。相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喜欢自己做菜,遇有贵客光临,便亲自烹制一道东坡红烧肉宴客,客人们盛赞不已,纷纷仿制。师父这道菜,是以好望角美食城名菜之一传给我的,做工细致。先将一大块五花肉放在火上燎过,用温水泡软,小刀刮洗干净,下入汤锅氽煮一下,使肉收缩,改成一寸二分见方块十块,在皮面剞上十字花刀,深度为肉的三分之二。”
众人仔细观赏,曾虹接着说:“将葱白切成花,余下葱和姜拍破。猪油烧沸,下入葱、姜煸炒一会儿,再下入五花方肉,用温火煸出油,放入酱油煸上红色时,再加入甜酒原汁、冰糖、盐、桂皮和适量的水,烧开之后,将方肉皮朝下放入垫底折的沙钵内,倒入煸肉原汤,盖上盖,用小火煨一小时左右,待肉烂浓香为止。”
众人点头称赞,做这道菜要耐心细致。
“上桌前,将东坡肉上火烧开,再揭开盖,撇去浮油,去掉葱、姜、桂皮,两手提起底折,将肉翻扑盘内,加味精把汁收得浓香,浇盖肉上,便成这个样子。请各位师傅指点!”
曾达群师傅补充说:“这道菜的烹饪方法,讲究‘温火煸’、‘小火煨’,比一般红烧肉做法要精细,火候也要掌握好。红白肚尖的特点是滑、脆、嫩,味鲜香,东坡方肉则肉烂浓香,稍带些甜味,吃起来爽口不腻。”
丛记者插话说:“看着都流口水,颜色红亮,香浓味美!”
高个儿的李师傅接着说:“这是一道以传统方法烹制的传统名菜,不要让它失传。”
曾虹向众位师傅保证:“一定将师父这道传统名菜发扬光大。”
瘦个儿的丁师傅,参与评点说:“这道芙蓉鸡片几乎失传了,是达群师傅开发出来的,现在传给了曾虹,不能再丢掉了。这道菜老年人特别喜欢,老人来好望角美食城吃饭,都要点芙蓉鸡片,别的鸡肉菜他们吃不烂,这道菜软滑鲜嫩,营养丰富,是老人的口福呀!”
原来,这道菜是把鸡柳条肉用刀和刀背捶剁成极细的鸡茸,用凉鸡汤解散,加入鸡蛋清和适量的盐、湿淀粉搅成浓汁,将鸡茸汁沿油锅周围倒入,形成滑嫩的大鸡片,取出改成一寸二分长、八分宽的小片。食用时,将猪油烧至六成熟,下入冬笋煸炒,随后下入口蘑、番茄片、鸡汤、盐、味精和滑熟鸡片,轻轻推动几下,撒上胡椒粉,放入鸡油,装盘即成。
老年人吃鸡,别的做法咬不烂,芙蓉鸡片最为适宜。众师傅纷纷称道,曾达群师傅略加强调说:“好望角美食城老年食客不少,他们想吃鸡肉就来这里,不能怠慢了他们。”
曾虹对这道菜也很有感慨:“师父传我这道菜,是让我尊老敬老。这道菜,吸引了全城的老年食客,是他们的营养菜、长寿菜,我一定精心做好!”
丛记者俏皮地说:“唔,这道菜小朋友也喜欢吃,老幼咸宜,应该说尊老爱幼才是。要不然,那就片面了!”丛记者的补充,虽是一种玩笑口吻,大家都纷纷点头。丛记者对另一道玉带鱼卷特别感兴趣:“这道菜我先评,这道菜最适合知识分子吃,叫做尊重知识分子。”
原来,玉带鱼片是将鱼肉去骨去刺,片成一寸八分长、一寸五分宽的薄片,用盐和料酒腌一下,将鱼片摊开在木板上,抹上用湿淀粉调成的鸡蛋清,把切成丝的冬笋、冬菇、火腿、子油姜理齐,放在鱼片的一端,滚成卷,用葱青捆扎,再用蛋清、湿淀粉浆好。锅烧热,放入猪油,烧到五成熟时下入鱼卷,用铲轻轻拨散滑熟,再倒入漏勺沥油。锅稍留油,将汤和味精、胡椒粉、香油、湿淀粉,兑成汁搅匀倒入锅内,下入滑熟鱼卷,轻轻翻动几下,装入盘内,用香菜拼边即成,形如玉带,滑嫩香鲜。
众师傅望着丛记者,纷纷笑问:“为什么?”
“为什么适合知识分子吃?这里有个典故。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最怕吃鱼吗?吃鱼最难吐骨吐刺,耽误他创作和研究的时间。这道菜将鱼去骨去刺包成卷,滑嫩香鲜,鲁迅先生再世也要称赞呢!这难道不是叫做尊重知识分子吗?这道菜,体现政府的知识分子政策,也是道‘政策菜’呢。”
丛记者一席话,显得调皮、幽趣,说得众人哈哈大笑。
大家乐了,不只为这道菜叫好,也为丛记者评菜风采叫好:“丛记者评菜有群众观点!”
到了这时,一直没有发言,一派上级机关派员威严气势的王敏力,开始说话了。
他不急不慢地说:“不错,丛记者评菜很有群众观点。但是,评菜的群众观点,根源于做菜的群众观点。从根本上说,曾虹作为一名厨师,她立足于满足群众的需要,心里想的是群众,眼里认的是群众,她认老人,认小孩,认知识分子,认广大群众,她为群众做菜,做群众喜欢吃的菜!从我们饮食服务行业来说,就应该提倡这样做!各店的厨师做什么菜,既要讲究赢利,更要讲究服务,要把赢利观点和服务观点统一起来,不能光顾赢利不顾服务,光认钱不认群众。不能什么菜赚钱就做什么菜,而对那些不能赚大钱,却为群众喜欢的菜就不去做。今天,我们评菜评出了正确的经营思想。曾虹表演制作的这几道菜,都是物美价廉、赚钱不太多,却深受群众喜欢的名菜。我想,这应该代表好望角美食城的经营方向,也代表我市饮食服务行业的经营方向。您说对吗?熊总!”
王敏力说完,转向好望角大厦总经理熊洋一发问。这席侃谈,使王敏力觉得很快活,很写意。王敏力被免去飞鸿时装队队长职务,并非不知底里。王敏力是个何等聪明的人,并不急于揭开幕后搞的名堂。他自然不只是迁怒于他的继承人裘丽,他知道,裘丽倚仗好望角大厦的老板做后台。
于是,他有了自己的谋略。他得到了李大明暗中帮助,让他自己到市人事局请调。结果如愿以偿,调任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握有管理工商系统所辖单位的一定实权,也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嘛!
王敏力调任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以后,想到自己应该先做两件事。他并没有升官,丧失了本可以爬上服装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的机遇,便只好另作打算:一是他可以君临好望角美食城之上,尽自己的努力或许可能把曾虹追到手。他认为,曾虹并非对他没有好感,而是他时机不好,现在环境变了,说不定他能够得心应手呢!二是他可以用管理的名义,与好望角的头面人物对着干,叫他们好瞧。王敏力不是可以随便摆布得了的!今天的评菜,他把评菜的方向扭正,从烹调技术引向经营思想,就是他一宗“拿手”!他认为,他的言谈既镇住好望角的老板,又向曾虹传递了好感信息,也算一种爱的示意吧!
谁知好望角的熊洋一财大气粗,并不买他的账。在他的地盘,他当然可以拿架势,哪里把王敏力放在眼里。他说:“工商局王主任王先生,他是官家,我是商家。官家认权不认钱,商家呢,认钱不认权!赔本的买卖,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做,做生意就是要赚钱嘛!王先生说的群众观点也讲得通,可我说的是顾客观点,顾客就是上帝!我们的服务,就是要让‘上帝’掏钱;掏的钱越多,服务得越好!说完,他不屑地看了王敏力一眼。
曾虹把这些看在眼里,这场唇枪舌战很厉害,似乎应了那句老话:
“商场如战场。”事情因她而起,却不是为她而争,争论的话题也太大,不是她所管得了的。可是,她也必须表明态度,以明辨是非。她无法顾及争论双方,也管不了各人的动机如何,只拣自己该说的说:“谢谢各位师傅对我的厚爱,我能够做出这许多菜来,全靠我师父手把手地教,也是各位师傅耐心指点的结果。做一名好厨师不易,我赞成丛记者的考虑,所想到的是名菜要做出文化风味来,比如东坡方肉、芙蓉鸡片、玉带鱼卷等,都是几代相传,都有深层次的文化涵义,这就是金钱所不能权衡的了。顾客是上帝,老板赚了顾客的钱,我们就要为顾客服好务。但厨师做的每一道菜,都要耗尽心血,不是金钱所能权衡得了的,金钱权衡不了一切。我所要做的,就是振兴名菜,服务社会,回报父老百姓!”
曾虹这席话说完,赢得了师傅们一片掌声。全场掌声,把其他的议论冲淡了,掩盖了。
无论熊洋一,还是王敏力,除了以自己的掌声加入阵容,别无选择。
隔了几天,《南州日报》在《衣食住行用》生活副刊版,发表了本报记者丛鸣的评述性文章:《一次不寻常的名菜评点》。文章从饮食文化角度,对这次评菜发表了观感,对曾虹的操作表演作了描绘,对她的感慨作了真实记述,有关争议没有点名,只作了不同观点综述。
报上还刊登了老年食客、知识分子顾客等,对于上述名菜的反响文章,突出地赞赏这些菜肴的文化风味。
二
元旦这一天,熊海一对熊洋一说:“哥俩在一起聚聚,算是过节吧。”
“好,我也有话和您说。”熊洋一盼望兄长能够垂询他,支持他,兄弟俩也难得轻松一聚。
他们选定“美人鱼”雅座,自个儿清静一下,享受一番。两人开始喝酒,喝的是西方名酒:XO。
“去年一年,你打点集团公司,赚钱不少,辛苦了!”熊海一举杯,表示对胞弟的慰劳。
“哪里,不全靠海哥您掌本吗?”熊洋一也举杯,觉得荣幸,自然谦逊一番。
熊洋一原是县城一位小局(科)长,跟随熊海一出过几次国,跑过几笔大生意。自从熊海一搞了民营的集团公司以后,需要亲信掌管全盘,他也就弃“官”而来,和熊海一命运与共。他自知熊海一比他能耐大得多,他只是唯命是从而已。凡大事、要事,他都是先请示了再办。好在他也没有多添乱子,出点问题也有熊海一罩着。他既要抛头露面,又得亦步亦趋。这一年,他也过得好不容易。然而,在华地集团这个王国里,他也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也够威风,够骄横跋扈的了。
“去年冲浪,哥遥遥领先。李大明那小子曾经是搏浪先锋,自甘退出赛场礼让了。”熊洋一说,这是去年的一件大事,他不免恭维大哥几句。
在他看来,他大哥没有了强手相搏,竞技水平也会掉下来。
“不见得,走的路不同罢了。他爬得越高,未必不是对我们的威胁。不过,他临走前,却是给了我一个好的建议:投资兴办高新科技产业集团!”熊海一若有所思地说。
“高新科技产业集团?我们没人才,能行吗?”熊洋一疑惑,不大敢想,没影儿的事呀。
“那是未来的财源,不能没有眼光。高新科技产业也无非是搏钱嘛。”
熊海一心里想,高新科技产业算什么,我早就玩开高新科技产业,走到李大明前面去了。“我们的许多产品,不就是‘高新科技’产品,且是很有前途的嘛!哈哈,今天早晨,我一觉醒来,突然心血来潮,作打油诗一首,你想不想听一听?”
熊海一心里装着的“高新科技产业”,完全是另一码事。早晨起来,熊海一心里有了勾画,像装满一肚子喜事。他心头一乐,便有了眼下约熊洋一喝酒的举动。
“海哥,不妨念来听听。”熊洋一知道他大哥有了表现欲望,便怂恿着。
熊海一喝了一口酒,漱了漱嗓子,开口吟道:
“人生能得几回搏,
劝君韶光莫错过。
趁机垂钓高科技,
有钱好使鬼推磨。”
熊海一吟完打油诗后举杯,自鸣得意,对熊洋一说:“来,来,喝酒,喝酒!”
“好诗,好诗!为大哥干杯,祝愿新年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