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司法鉴定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009年10月份的一天下午,北方的一座城市,某公安局走进来一对老年夫妇,一进门就说:“我们要报警。”“什么事?您二老坐下说。”接警人员一边让座一边询问。“我儿子在果汁里喝出汞珠了,我们怀疑生产厂家在果汁里掺汞了。”还有这样的事?公安局一天大大小小的案件不少,可这种事儿还真是头一回听说。“究竟怎么回事?您二老慢慢说。”“我,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今天中午我儿子在火锅店吃饭,喝的果汁里面有汞珠,我儿子已经中毒了,现在还在医院呢。”
果汁里喝出汞珠,这事要是真的,可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啊!不能等闲视之!公安局很重视,便派人随老两口来到当地一所大医院,找到了他们的儿子晓松。只见病床上躺着一个年轻小伙子,身形偏瘦,面色蜡黄,他向办案人介绍了发生的事情经过。
他说,今天中午,他的女同事秦静要给他介绍对象,约在一家火锅店见面。他和女同事秦静先到了,边聊边等,因为口渴,就先要了两瓶果汁。自己先打开一瓶喝了两大口,突然感觉嘴里有凝固的东西,越来越有黏稠的感觉,像吃了果冻似的。他立刻吐出来一看,发现是很多圆圆、发亮的软珠子。“这是什么东西?我刚才已经喝进去了呀。”晓松挺生气,大声喊来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果汁里怎么有亮珠子?”服务员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再强调:“我们店里的都是正品。”“不行,你们必须给我个说法。”晓松非常生气,旁边的秦静帮腔说:“是啊,在你们饭店喝出来脏东西,你们得赔偿。”饭店经理也来了,正在双方交涉的时候,晓松突然觉得口腔和咽喉一阵灼痛,并且很恶心想要呕吐,肚子也一阵阵地剧痛,脸色变得惨白。
饭店经理意识到事态严重,忙说:“快,快送医院。”医院里一番忙碌之后,晓松脱离了危险,但被确诊为急性汞中毒。
汞中毒?这时晓松才知道那些发亮的软珠子竟然是汞!果汁里怎么会喝出汞呢?
晓松的父母赶来了,晓松和父母讲:“一定是果汁有问题,得立刻报警。”于是父母才到公安局报的警。了解了基本情况,办案人觉得这起案件很特殊,不仅案件类型少见,而且这果汁可是当地的老品牌,多次被评为优秀品牌,怎么会喝出汞珠呢?几天来,公安局一直在寻找破案线索。在此期间有好多记者纷纷来采访,一问才知道,原来晓松的父母已经向多家媒体爆料。“厂家太不像话了,竟然在果汁里掺汞。”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轰动了整个城市,果汁里掺入汞珠的说法被传得沸沸扬扬。该种果汁的销量急剧下降。这可把厂家急坏了,这事要是真的,那不就是第二个“毒奶粉”吗!对企业、对产品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厂家立刻找到办案人:“警察同志,我们敢保证,生产环节绝对没问题。企业这么多年树立起来的形象不容易,请你们一定要还我们清白啊!”
警方通过分析,他们认为汞珠的来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果汁中自带,即生产环节的问题;要么是人为下毒。那么这究竟是一起产品质量纠纷,还是一起投毒案件呢?
警方再次来到医院,找到晓松本人,问道:“果汁是你本人打开的吗?”“对,是我亲手打开的。”晓松斩钉截铁地说。“你打开果汁后离开过座位吗?”“没有,绝对没有,我打开后就喝了,中途没离开过。”晓松回答得很明确,很清晰。并且与晓松一起就餐的秦静也证实,果汁是晓松亲自打开后喝出问题的,看来这真的是果汁自身原因了。
警方又来到生产厂家,负责人非常肯定地说:“我们的生产环节绝对安全,我们可以随时接受检查。”厂家还拿出2万元,替晓松交了医药费,并对晓松说:“虽然我们知道这汞珠绝对和我们无关,但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暂时垫付医药费。但是我们希望在警方有结论之前,你们对媒体的发言能慎重些。”一听这话,晓松急了:“慎重?慎重什么?明摆着你们公司不想负责任,做了错事,还想不让人知道,不可能!你们记住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收到钱的晓松一点不买账,和厂家不欢而散。
没办法,厂家只有把希望都寄托在警方身上,催促警方尽快破案。警方当然知道此案重大,可如今晓松与厂家各持己见,而所有焦点都集中在汞珠的来源上,汞珠究竟是果汁里原有的还是被人为加入的?这一基本事实至关重要,看来只能通过司法鉴定找答案了。
律师说法: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某些问题,没有专业知识、专业仪器是难以判断的,为了查明案情,司法鉴定手段是必需的,而同时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本案中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对于案件的侦破可以说是起了查明案情的作用,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方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听说要鉴定,晓松及家人都嗤之以鼻:“真是多此一举,明摆着是果汁里自带的。”说归说,讲归讲,最终还是要看鉴定结果。
那么鉴定结论究竟是什么?在毒奶粉之后还会再出个毒果汁吗?厂家的命运又将如何?
由于案发当时饭店经理就将喝出汞珠的果汁留存了下来,后来又交给了警方,所以在晓松家人、果汁公司及警方均在场的情况下,专业部门对这瓶果汁进行了全透明式的鉴定。但鉴定结论却完全出乎意料,也令整个事件发生了180度大逆转!鉴定结果是——汞成分由罐外注入。
得知结果的晓松及家人非常愤怒,公开对媒体讲:“一定是鉴定错了,无论多难,我们一定要讨回公道。”看到报道的人更多地站在晓松一边,同情晓松的遭遇,以各种方式声援他!难道真的是鉴定结论有问题?
警方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因为已经不下三次地询问过晓松,也问过和他一同吃饭的秦静。两个人都坚持,说是晓松亲手打开果汁后直接饮用。哪有时间,哪有机会在果汁中注入汞呢?
可无论是鉴定机构还是其使用的鉴定方法都是最权威的,鉴定结论出错的可能微乎其微。那么,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晓松和他的同伴秦静在说谎。
可是他们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呢?而且口径完全一致?是在保护什么人?还是他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警方在进一步调查中,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他们在向晓松调查时,发现他胳膊上文着QJ两个字母。“你喜欢文身?这两个字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办案人有意无意地问道。“没有,没什么含义,就是文着玩的。”晓松一边解释,一边用衣服盖上了文身。
警方没有放过这个细节,Q不是秦的开头字母吗,而J不是静的开头字母吗?这么巧?还是和秦静有什么关系?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也许仅仅是个巧合。
但是任何一个线索都不能轻易放过,于是办案人调取了晓松近一年的通话记录后发现,他与秦静的通话、短信记录非常频繁,这种联系频率已经远远超出了同事或朋友之间的交往。后经过单位同事证实,他们二人的确是多年的情人关系。这令办案人十分意外,因为秦静已经结婚多年,貌不出众,而晓松不但未婚还比秦静小了整7岁。事发当天原本是秦静要给晓松介绍对象,女方正是秦静的表妹,要不是突发“毒果汁”事件也不会冲散这次鹊桥宴。这也太离奇了,为自己的“小情人”介绍女朋友,而女朋友还是自己的表妹。
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倒很有可能在警方介入之前,二人就已经订下了“攻守同盟”,所以口径才会完全一致。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他们故意导演这样一场闹剧,就为了向果汁公司敲诈些赔偿金吗?可晓松的确被确诊为汞中毒啊,难不成是苦肉计?他也太冒险了吧?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警方再一次传唤了晓松。可晓松仍然坚持说:“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再问也是这样。”但警觉的办案人发现他在细节陈述上与前几次有出入。他提到自己到饭店后去了一趟洗手间,但又马上改口说:“哦,我记错了,我是在喝了两口果汁后才去的。”
案发时在现场的只有晓松和秦静,这两个人都是破案的关键人物。于是警方来到了秦静家,再一次询问事发当天的详细情节。
这一次询问,警方又有了重大发现,也令陷入僵局的案件柳暗花明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是秦静改变了以往陈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