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制度
15352200000010

第10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

52.国家如何保护家庭关系?

婚姻是指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两性符合结婚条件,自愿结合,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批准而结成的夫妻关系,是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共同生活的组织。家庭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主要包括父母、子女等成员。法律保护家庭是指法律保护家庭成员的身份关系,以及由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财产关系、继承关系、抚养关系等。母亲是指已生育的妇女,儿童是指少年儿童。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母婴保健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各项关系,以及母亲和儿童的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

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四款特别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外,在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还要履行几项具体的义务。主要有:

(1)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抚养”即抚助养育,是指父母为子女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照顾子女的身心健康,并保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即父母在家庭中有责任对子女进行德、智、体方面的基本教育。“未成年子女”是指未满18周岁的子女。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2)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扶助”是指成年子女对无劳动能力或者有劳动能力但生活困难的父母,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照顾他们的生活的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3)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其他任何人、任何组织的强制和干涉。婚姻自由包括结婚的自由,也包括离婚的自由。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4)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虐待”是指在生活上、身体上、精神上对老人、妇女和儿童进行摧残和迫害的行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破坏婚姻自由以及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53.为什么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夫妻双方的义务?

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调整人口增长率,以适应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受能力的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降低人口增长率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是指夫妻双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坚持少生、优生、优育,共同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国家的计划生育制度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这部法律的规定,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计划生育的基本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为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规定了对计划生育的奖励措施和社会保障制度。

54.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哪些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华侨”是指居住在国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享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正当的权利和利益”是指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我国华侨旅居外国所应当享有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亲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侨眷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是指归侨和侨眷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的各项公民权利,以及国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所规定的特殊的权利和利益。为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国已制定了专门的归侨侨眷保护法。

根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国家对归侨和侨眷的权益保护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捐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给予保护。

55.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底线是什么?

任何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只意味着公民可以做法律许可做的事情。权利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才能实现,同样,权利也只有依据法律行使,才受到国家的保护。超越法律的规定去行使权利和自由,就必然要破坏法律秩序,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因此,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也即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社会公共生活的利益和集体组织的利益,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6.为什么说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国家的统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领土的统一。

即国家的领陆、领水、领空是完整的统一体,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完整的所有权和管辖权,任何人不得破坏和分裂。

(2)国家政权的统一。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统辖全国的政府,任何人不得分裂国家政权,破坏国家政权的统一。

(3)国家主权的统一。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事务,不受外国或者其他势力干预的权力。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国家主权的统一,使国家主权从属于外国支配。

各民族团结互助,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基本条件。各民族之间应当提倡互爱、互谅、互助。维护民族团结是指公民有责任维护民族之间的平等、和睦、融洽和合作的关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纠纷,破坏民族团结。

57..公民为什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根本性的国家制度。因此,宪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法律是民意的体现,公民本身就是国家的主人、立法的主体,既可以通过选出的代表制定法律,也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各种途径积极参与立法。法律制定出来以后,公民有义务遵守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应当作广义的解释,不仅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应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当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是全国,所有公民都应当遵守;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是本地方,该地方的公民应当遵守。公民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将根据具体情形被追究民事、刑事、行政等法律责任。

58.公民如何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国家秘密是指在国家活动中,不应当公布和向外透露的秘密文件、秘密资料、秘密情报和秘密情况等。保守国家秘密,就是要严格保护国家秘密不被泄露,防止国内外敌对分子窃取国家秘密,防止各种人员泄露、遗失国家秘密。为保证国家秘密不被泄露,我国已制定了保密法,并在刑法中对泄露国家机密的犯罪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