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15338600000033

第33章 学学古老的微表情识人术(1)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利用微表情来透视人心的大师,他们对人心的透彻解读,让他们近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这些人对微表情的论断一直流传至今,成了窥探人心的经典。

姜太公洞察人心有“六征”

姜太公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佛、兵、纵横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万家宗师”。他在有关识人方面,提出了洞察人心的“六征”识人法。

1、问之以言,以观其详。

可以通过言论、谈吐来观察其志。例如,谈吐直率不卑微,说话正直无私,不饰其美,不隐其恶,不满其过,此人可以信得过;如果言语工巧,虚饰所见,自圆其说,此人德才不高。

2、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不断追问,而且越问越深、越广,借此观察对方的反应如何。没有自信的人,面对一连串的“逼问”,就惊慌失措、神色不安。发问的人,就可从这些表情的变化,判断对方是个怎样的人物。对一件事一知半解的人,在“穷之以辞”的情况下,都会露出马脚。

3、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把秘密坦率说出,借此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如果,听到秘密就立刻转告第三者,这种无法守密的人,就不能深交,就不能合作,还是避开为妙。

对方是不是口风甚紧或者是否容易失言,只要泄露秘密给他而尝试,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运用这个方法,往往会发觉平时自诩为“最能守密”的人,是否真的如此。从这些反应,我们就能探知对方是不是值得信赖的。

4、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让他处理财务,借此探测清廉与否。把一个人派出到容易拿到回扣的岗位去服务,就容易看出他是不是为人清廉。服务于容易拿到回扣的岗位,如果意志不坚的人即使开头坚决不拿回扣,时日一久,也会随波逐流,见钱眼开。要想试探一个人的清廉与否,只要这样考察一番就会了解真性。

5、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派给他困难的工作,借此观察他的胆识、勇气。平时口口声声“遇事果断”的人,一旦危机临身,往往不知所措,还会满腹牢骚。

个性越是脆弱的人,遇到困难越是仓皇失色;因此,若要试探一个人的胆识、勇气,就得把困难的工作,接二连三地交给他去处理,从中观察他的反应。

6、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请他喝酒,借此观察他的态度。平时守口如瓶的人,几杯酒下肚就变了个人,不但满口牢骚,还会猛说别人的坏话,这样的人就可以判定他是一个经常怀有不满,甚至嫉妒心强烈,有害人之心的人。

“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是一种较有效的“人物鉴定法”。

姜太公的“六征”识人法告诉我们:观人要全面、要善于从各个方面全面了解,不可偏其一点。以偏概全,会失去公正,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管仲的人物鉴定法“观人术”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的宰相,颖上人。他当宰相时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是齐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富足、最强盛的大国,称霸诸侯。管仲死后的七十年孔子才出生,管仲是思想家的大前辈,他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其亲自参与了政治,所言所行无不合乎实际,绝非空言。

他在齐国能顺利推动强国政策,说穿了是得益于它的“观人有术”。由于有了知人之明,用人得当,政治上的一切措施都按照他的理想逐一推展,齐国才能一跃成为当时的霸主,管仲在《管子》一书的《形势》篇中,详述了他的人物鉴定法,即“观人术”。颇为值得参考。

訾之人,勿与任大

意思是说,莫把大任交给嫉妒心强烈的人。为细小之事就妒意大起的人,绝对无法用公平的眼光观察对方。这是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因此只要嫉妒心强烈的人,任他才高八斗,也不能让他处理要务、位居高位。

任何人多多少少都有嫉妒心,但是过分强烈就不好,只要多接触几次,我们就可以看出对方是否是这种性格的人。嫉妒心强烈的人往往为了微不足道的事而怀恨在心,甚至伺机报复,甚至背叛你,是属于不得不防备的人。

譕巨者

意思是说可以举荐任用能拟定远大的计划,把以后的发展看得清楚的人。这种人物,可以与他共策大计,或赋予重任。只图近利的人,只能用它于不影响大局的事,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可以放心举荐,让他独当一面,发挥它的长处。

顾忧者,可与敬道

意思是说能够时常回顾过去,检讨自己所作的事是好是坏,这么有责任感的人,可以让他担任要职。对自己所做的事从不回顾、反省,表示此人是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把重要职位派给这种人,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也

意思是说只急追眼前之功,不管计策的可行与否,这种人必须疏远他。时下的商场,有很多这种人,年轻员工之中,这种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不堪重任的性格之一,有志于创大事业的人应及早改变这种坏习惯,否则前途多碍,难有大成。

举长者,可远见也

意思是说有先见之明,而追求长期利益的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从某个角度来看,好像不够机灵,但是,这是稳健带来的结果,对这种人应以长期的眼光来看他、照料他。一些看来机灵透顶,但只追逐近前之利的人,往往给人以聪明之极的印象,一般求快速效果的老板,似乎很欣赏这种人才,其实,只求快速之利,对一个企业并非好事,该重用的应是重视长期利益的“晚成型”人才。

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

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堪大任,绝对不能以眼前之功为依据。

一个人才,必须长期观察它,才能透彻了解他真正的为人、真正的能力。此句话是管仲“人物鉴定法”里的基本精神。注重:不能看表面,要看一个人的里层,需要覆眼(节肢动物有许多小眼构成的眼睛,叫做覆眼)式的长期观察。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

动不动就说,“这种事太简单了”,这么轻易下评语的人不足以信赖。

企业里的员工包括干部,就有不少这样的人,越容易下评语的人越容易把事情弄糟。相反的,慎重下评语的人,则大多数思考力周密,有责任感,赋予重任,当可不负所望。

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意思是说“这种事交给我办,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轻诺的人,决不能轻易相信。

现代社会里,就有不少这种“轻诺型”的人。当你听信其言,交给他办,八成都会一拖再拖,或是计划胎死腹中。如你催他快点做完,他又会说出一大堆理由为自己辩解。

“本来想,事情会很快解决,就因为冒出一些阻碍,所以。”

“客观环境跟当时不大一样了,所以。”

这些人在事情无法如期完成,或是做得不顺利的时候,总是振振有词地说出一大堆类似的理由,一副错不在我的样子,永远不肯承担责任。

小谨者,不大立

意思是说拘泥于细节的人,难有大成,因为他只会钻牛角尖,忘了掌握大局。

韩非在《韩非子》这本书的《十过篇》中也提到类似的一句话,那句话就是:“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只顾小利的人,必定损失大利)

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

意思是说出的话绝无废言的人,即使将天下交给他治理,也可以放一百个心。饶舌多嘴的人,即使自己很小心,也会在无意之中,泄露秘密。人,最好是不多言,但一发言就一针见血。跟任何人来往,都能谨言慎行,语无赘词,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可以重任的。

虽然管仲的人物鉴定评价标准,距现在有二千多年,但在现代人员考察方面仍可通用。管仲特别强调,没有责任感,私人感情太强,轻诺,偏于细枝末节的人,绝不能置于重要位置。这种人物鉴定法,既可用来洞察一个人,也可当作个人努力践行的标准,将每一个条件具备于身,一定会大有裨益。

吕不韦的“八观六验”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本是商人出身,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余万家产。他很会识人和用人。不仅具有经济眼光,还具有非凡的政治眼光。

在识人方面,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方法叫“八观六验”。这在《吕氏春秋》里面有详细的讲述。我们来看《吕氏春秋》是怎么说的。

先看八观。八观是“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这八观里面可以说是在不同状态之下的观人法。

首先“通则观其所礼”。通是什么意思?就是通达的时候。在这种环境里面看人要整体地看,要在一个过程中,比如这个人在兴旺发达的时候要观他是不是按礼来做事,“观其所礼”,“所”的后面全是动词,所以这个“礼”是按礼仪来做事。

“贵则观其所进”。后面有个富,这个贵就是指显赫的意思,他不一定很有钱,但是他很高贵,在高贵的时候要看他所进,这个“进”也就是他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前进的、向上的、昂扬的行为。因为这个时候最能考查出他贵了之后的一种心理状态。

“富则观其所养”。富裕的时候、有钱的时候要观其所养,看他在供养什么人。我们说“贵”字体会的不是很明显,我们又不是高贵的血统,我们都是平民百姓。而“富”好多人有体会,当你富了之后,你的动机,你的行为是什么?你自己心里会清楚。“富则观其所养”,富了之后看他养什么人。比尔盖茨养什么人?比尔盖茨基金会是供养什么人?有穷人,同时还有那些开发研究者。我们富了之后养什么?养二奶,这个境界就不同了。

“听则观其所行”。听他说话的时候要观他的行为,不能只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这就是一句名言,不要光听他自己怎么说,结果他做得完全不是像说的这样就不行,所以听的时候要观他的行,这一点很重要。

“止则观其所好”。止就是独处的时候、静止的时候,要看他喜好什么。

“习则观其所言”。习就是习俗、习惯,要从习惯上去观察他说的那些话,这段话主要是言,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诚实。孔夫子说过“言必行、行必果。”有了这个言一定要做,做就说明实实在在、诚实。

“穷则观其所不受”,这是一种困境中考志的方法。意思就是说故意把他弄穷,看他接受什么和不接受什么。是不是别人给他一点东西就跟别人跑了,考察个人的人格。

“贱则观其所不为”,在贫贱的时候,地位低下的时候,看看有什么不做的,意思就是说他做什么、不做什么。有的人一卑贱之后什么都做,而且振振有词。关于这一点孔夫子说他小时候“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他小时候生活很艰难,但宁愿凭借自己的力量干粗活,也不干无耻的事。古代圣人不全是这样吗?像庄子还卖过草鞋。干这些是可以的,并不丢人,绝不要干那些伤风败俗的事。

这是古人通过八种处境观一个人的人格。这些方法特别能识别人,尤其是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可以采用这些方法。

可以说“八观”就是根据一个人显达、尊贵、富有、听言、赋闲、困窘、贫贱等不同境遇中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其心理品质的观察法。通过这八观,下面就有验证了,看看你观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准确。

六验:“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喜之以验其守”,古人里面后面带个“之”字的,前面字往往是使动词,就是使他喜,让他喜。让他欣喜的时候检验他的操守,检验他的品德。有的人大喜过望、喜得伤心,所以喜了之后干出一些在正常情况下所看不出来的东西。

“乐之以验其僻”,乐之是让他快乐,“之”就是他。这个喜和乐都是高兴的意思,但是程度不同,乐比喜程度更高。“以验其僻”,“僻”是什么意思?就是那些偏僻的,与别人不同,其实这里意思是指那些缺点,那些不足的。一个人在比喜还高的乐当中往往会表现出那些缺点来,如果这个人一天到晚有恐惧感,有忧患意识,那缺点就会被压抑住,但是一喜一高兴那些缺点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怒之以验其节”,让他发怒,使他发怒,以这种方法验证他的骨节、气节。一般人发怒的时候,在怒当中自制力就差了,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来。如果气节不坚守的话就会作出伤害别人的事,并且也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中医讲怒则伤肝、喜则伤心、忧则伤肺。怒则伤肝,对于西医讲的解剖学的肝脏有影响,但是肝气一下子上涌了之后,这个人最后是心脑血管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发怒的时候是最容易失去理智,造成身体心脑血管毛病,人经常发怒的话就会出现危险。

“惧之以验其特”,就是让他恐惧,让他害怕,然后检验他的那些特,“特”就是超长的,不一样的地方,跟别人不同的地方。中医说惧就会伤到肾,有一个词叫吓得屁滚尿流,尿肾之二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人的肾司的二便,二便是大便和小便,司就是司令,就是主管,肾是主管二便的。我们这里讲人的一种品德、品性,一个人在危难困境的时候,就能检验出他的超常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1949年10月份,那时候中央人民政府已经成立了,但是在红岩村那里,国民党要杀江姐他们,用那些非人的刑罚,但是这些人体现出来“特”,超人的东西表现出来,不畏所惧。

“哀之以验其人”,让他悲哀,然后验证出这个人。在你悲伤的时候看这个人的气节,守、节、治、特等等都是从人的人格特征上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