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胡雪岩商道
15336100000024

第24章 把握商机,抓住机会就会成功在即(1)

俗话说:“机会是成功的前提。”所以,做生意的关键在于你会不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你不妨回头看看胡雪岩,他的成功都脱不开“机会”二字。所以,我们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要想办法寻找机会,只要一看到机会,就以最大的努力抓住机遇,利用机遇。

在变化中寻求机遇

胡雪岩常常称自己是一个只知道“在铜钱眼里翻跟头”的商人。他的精明也的确使他能用十万两银子就能做成一百万两的生意来。因为他懂得抓住商机,懂得随机应变,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做出别人做不到的招式来。

胡雪岩开始做生丝买卖时,手中的资本并不是很多,但是凭着灵活的手段竟然靠着不多的本钱也成功了。在得知王有龄将到湖州就任知府后,胡雪岩跟着也把生意做到了湖州,在湖州开了一家阜康钱庄的分号。湖州自古就是有名的优良生丝产地,而生丝买卖的生意也非常赚钱,这些胡雪岩当然知道。在他往返杭州和湖州的时候,也听别人说过很多生丝买卖生意方面的细节。因此经过一番考虑后,胡雪岩在湖州设立了坐庄,收购生丝,打算做一次成功的买卖。

那时生丝的主要买方是洋人。中国虽然也有一些缫丝厂,但是主要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手工艺,所需的生丝量不多;而国外经过工业革命,运用的是蒸汽机械缫丝,生产率很高,所需要的生丝量也非常大,所以胡雪岩也打算把生丝卖给洋人。当胡雪岩把收购的生丝运到上海后,正值上海小刀会闹事。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一个民间秘密团体,是清朝天地会的一个支派,1851年小刀会传到上海后,发展迅速。这次小刀会闹事占领了上海县城。切断了上海县城与外国租界之间的联系,并且封锁了苏、太、松进出上海的通道,使上海除了海路之外,断绝了与内地的联系。

上海与内地特别是生丝产地交通的断绝,使得上海市场生丝的来源也与之断绝。那些需要生丝的厂家只能买到上年囤积的陈丝。而这时,洋人也怕战争打响,影响国内的纺织工业,因此急于收购生丝。胡雪岩知道这个消息后,觉得虽然有小刀会的事变,但这却是一次绝好的赚钱机会,因为照形势看,生丝的价格必定会上涨,把生丝卖给洋人肯定会赚一大笔钱。这些因素更加坚定了胡雪岩生丝外销洋庄的决定。

然而想卖给洋人生丝的并不只胡雪岩一个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大商户。但是如果想卖一个好价钱,而不是同行之间竞相降价以卖出生丝,最重要的是生丝的商户要齐心以垄断价格。但是这时的胡雪岩刚刚介入生丝行业,在上海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人物,想要达到说服同行共同对抗洋人的目的并不实际。于是胡雪岩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大量收购生丝,囤积起来,让洋人在别处买不到,只能到胡雪岩这里来买。但是这样做的话,需要大量的资本。胡雪岩这时只有价值十万的生丝寄存在一个丝栈,并且他的生意伙伴漕帮的头头尤五之前向上海的三大钱庄贷了十万两银子,已经续约了一期,不能再续了,现在还贷期限快到了,还没筹集到足够的银子,还差三万多两,也不能帮助胡雪岩,甚至还需要胡雪岩的帮助。

胡雪岩这时想要在上海本地买丝囤积起来,并不容易,光资金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并没有难道胡雪岩。他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先从丝栈开出了一张十万两的栈票,并把这张栈票拿给贷给尤五贷款的三大钱庄看,说尤五从三大钱庄贷的银子已经可以还了,但是需要这批生丝脱手后才能还,希望三大钱庄再让尤五借贷的十万两银子续转一期。三大钱庄的人看到栈票,并且又有生丝存放在上海的丝栈,不怕到时候尤五还不了贷款,就同意了,这就使得胡雪岩手头又多了一笔资金。然后胡雪岩又拿着这张栈票到一个外国银行那里,用这张栈票作为担保,从外国银行那里带出一大笔资金。有了这些资金,胡雪岩收购生丝的打算得以顺利进行。最后从收购生丝的洋商那里大大地赚了一把。

胡雪岩就是在看似没有出路的境况中懂得变化,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成功地用十万两银子做成了百万两银子的生意。在我们今天看来,胡雪岩所用的方法是双重抵押,把一张栈票用了两次担保,是违法的。但是在当时,胡雪岩凭着精明的生意人的头脑,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真是难能可贵。

我们应当明白,一个聪明人在商场中,总能从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找到商机,制造商机。经商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流通和货物的买卖,更是一种头脑的较量。只有掌握市场行情,懂得随机应变,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获得胜利。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一定懂得抓住商机,懂得随机应变,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做出别人做不到的招式来。所以,胡雪岩才能成为“在铜钱眼里翻跟头”的成功商人。

眼光决定你的生意

眼光既是眼界,通过眼光所看到的一切,才能对事物过程进行全体考虑,对事物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衡量分析,并作出战略性的决定。为此,眼界宽才能看得远,把得准,以至于决策正确。而鼠目寸光、死板教条,只会丧失机遇,也是无法图谋大事的。

俗话说:“消息抓不准,肯定要亏本。”做生意不同于平常的迎来送往,有一点看错就可能满盘皆输,弄不好还会落个倾家荡产。所以必须时刻擦亮眼睛,看清看准生财之道。

胡雪岩说:“做生意怎样的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一句话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诗之寓意是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与认识,从不同的角度与视角,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完全不同。在商场上也是如此,对一个经营判断的视角不同,其间发现的商机也就不同。商机的认识差异必然会导致财源的巨大差别。

由本质来判断,视角主要源自于经营者个人的眼光。

出门看天气,买卖看行情。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这话真是不假。胡雪岩所说的眼光,从常理上看,不只是要看得“准”,而且能在别人看不到“戏”的地方看出“戏”来,比如胡雪岩由战事影响银价起落看到钱庄的前景,就可谓看得准;二是看得“开”,也就是要眼界开阔,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自己熟悉的那一行当,而必须有一个新视角,比如胡雪岩做钱庄,却在生丝一行看到了自己可以开辟一片天地,这就得利于他的眼界开阔。

从经营范围的选择和拓展的角度说,这一点似乎还特别重要。同是开钱庄,信和的张胖子和胡雪岩同乘过阿珠家的客船,也同样熟悉湖州,但他就是想不到要去做丝生意。生意人与生意人不同,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小爷叔的眼光,才真叫眼光!看到了大乱以后了。”这是漕帮首领尤五的妹妹、古应春的夫人、堪称巾帼英雄的七姑奶奶对胡雪岩的赞誉之词。这位眼光极高的女中豪杰如此钦佩胡雪岩,是因为胡雪岩在做成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之后,立即就想到要转移自己的经营视角,开始投资两桩在乱世之中和乱世之后,都必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事业。

毋庸置疑,像胡雪岩这样有眼光,分析事物有新的视角,对商场有独到的眼光,能够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实能够把握住许多机遇,并挖掘出许许多多的新财源来。

商海茫茫,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商机是指商业活动中一种极好的机会,是一种有利于发展的机会或偶然事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系列偶然性与可行性,或者说是还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商机是由人去发现和捕捉的,目前缺少的或许不是商机,而是挖掘和发现商机的眼光。每一个搏击商海的人都应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捕捉瞬息而逝的市场信息,从而抓住商机,并将之转化为致富行动,在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淘得滚滚财富。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有眼光,分析事物有新的视角,对商场有独到的眼光,能够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实能够把握住许多机遇,并挖掘出许许多多的新财源来。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

胡雪岩善于制造机会

胡雪岩不仅善于抓住机会,更善于在风云变幻的商场创造机会,他能随机应变、审时度势,把生意场上的绊脚石转化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胡雪岩有大局观,做事前会从全局的角度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做到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战。

势在人谋,因为势不在我,就要想方设法去谋求。谋势的目的是获取利益,势在利就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脱不开自身的利益追求,谋势活动也包括其内。说到底,人们的一切智力活动,实质上就是在谋求有利之势,实现逐利目的。

当然,商机是可以把握的。例如:在长期干旱、土地龟裂之时,可以兴工造船,迎接雨季带来的机遇;盛夏高温、热不可当之时,可以收裘毛皮开设皮革行,迎接暴冷带来的机遇。

这种借事物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轮回而呈现的某种规律性来创造机遇的技巧,是胡雪岩生意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胡雪岩有句名言:“机遇是靠自己一双手捧出来的。”胡雪岩勇于创造机遇,这是胡雪岩的过人之处。

胡雪岩是如何创造机遇呢?概括地说,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创造。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更要在没有机遇时去创造机遇出来。一个人不仅要善于抓住机遇,更难得的是善于创造机遇,胡雪岩是两者都具备了,因此他成功了。

也就是说,谋势应积极主动,思想领先,行动随即跟上。势是坐等不来的,落后一步就会陷于被动,甚至坐失良机。

谋势应动态应变。古人云:“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动态应变要求谋势运用时要顺应情况的变化而随时变通,切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谋势贵在出奇制胜。

而机遇,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碰到的。也不是靠等待能等来的,而是要去创造。举凡成功者,无不都是机遇的创造者,而不是机遇的等待者。

在生意场上,愚者错失机遇,智者善抓机遇,成功者创造机遇,机遇只给准备好的人。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机遇就是这样,它来到你的身边时,不是大声说:“我是机遇,我来了。”而是那样的无声无息,稍纵即逝,必须是那些善于观察、敢想敢做的人才能将它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