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胡雪岩商道
15336100000017

第17章 拥有胆识,敢于冒险就会赢得先机(2)

胡雪岩猜测其中定有蹊跷,于是派了一个贴心伙计四处打听,到底是谁从中作祟?没过几日,小伙计满载而归,把打探所得告诉胡雪岩。湖州的丝行,统归“顺生堂”调遣。“顺生堂”虽是民间会社,来历却非同一般,他是官不敢惹、百姓惧怕的黑社会。

湖州盛产生丝,每到收丝季节,顺生堂派出人员,保护商道安全,维护丝行秩序。丝行同业按一定比例缴纳保护费,大家相安无事,各不侵犯。胡雪岩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顺生堂慑于知府权势,并不公开同他作对,暗地里却传令养蚕人家,不得卖丝与胡雪岩。顺生堂的命令,在湖州百姓心目中有如圣旨,违抗不得。若有违反,便是违犯了洪门家法,轻则棍打、挂铁牌,重则活埋、凌迟、三刀六洞。

胡雪岩了解到上述情况,暗暗责备自己粗心大意,竟忘了江湖弟兄们的存在。有道是到了乡门,先拜土地,顺生堂便是湖州的土地神,没有它的首肯,胡雪岩一个子儿也休想拿走。

胡雪岩备下了厚礼,去顺生堂拜见堂主尹大麻子。

尹大麻子好勇斗狠,武艺不凡,性情暴烈倔强。

顺生堂远在湖州郊外,一处僻静园林。四周古柏森森,白鹤飞翔,树木葱茏处挑出飞檐翘角,原是道观改造而成的。

胡雪岩一行来到顺生堂门前时,尹大麻子早已在门外等候,胡雪岩便上前拱手为礼,寒暄道:“久闻堂主大名,前来打扰。”哪知尹大麻子冷若冰霜,无动于衷,逼视他良久,忽然开口道:“客从何山来?”“锦华山。”“山上有什么堂?”“仁义堂。”“堂后有何水?”“四海水。”“水边有何香?”“万福香。”

见胡雪岩对答如流,山名、堂名、水名、香名,丝毫不差。

顺生堂的香堂上,正中设天帝位,上悬“忠义堂”匾额,置三层供桌:上层设羊角哀、左伯桃二人位,中层设梁山宋江位,下层设始祖、五宗、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五义、男女军师和先圣贤哲等位,各用红纸、黄纸书写。与青帮香堂不同的是,洪帮讲究一个“义”字,并特别突出。义薄云天,做生意亦要讲义,看来洪门与我有缘。胡雪岩边看边想。

香堂上的用物,都非摆设,有很深的含义。如香炉寓有“反清复明”之意;烛台、七星剑则有“满覆明兴”之意。尺和镜用来衡量门下弟子的行为。这一切外来人很难理解。堂上张挂红灯,其中外层三盏、中层八盏,内层二十一盏,正合“洪”字拆开为“三八二十一”的笔画。

尹大麻子带领胡雪岩看过香堂,小厮在堂下摆上茶具,招呼客人入座。尹大麻子把五个杯子摆成半弧形,将三个杯子倒扣在弧内,意为:

权势压顶,鱼死网破。胡雪岩明白他指责自己倚仗知府势力强行收丝,表明不服的意思。胡雪岩将一张银票压在三个杯子下,说明以票致歉,多有得罪。尹大麻子将两个杯子一个朝上,一个朝下,表示湖州地盘狭小,一山难容二虎,双方难以共处。胡雪岩笑笑,将八个杯子合在一起,又用茶壶在另一边倒一摊茶水。明白向尹大麻子建议:我们合作一块儿,共同对付外洋。

尹大麻子眼睛一亮,起身向胡雪岩拱手道:“幸得先生指点,几乎坏了大事!”

局外人并不知道他俩摆的茶碗阵内容如何,都对尹大麻子突然拜服感到诧异,惟有胡雪岩颔首微笑,端起茶杯吹拂茶沫,一副心领神会模样。

尹大麻子并不傻,他明知洋人收丝压价,苦于无好搭档合作,垄断生丝市场。所以当胡雪岩主动提出团结一致、对付外洋时,尹大麻子如遇知音,脑中一亮,立刻放下架子,向胡雪岩致歉认输。以胡雪岩的财力,加上知府为后台,顺生堂若和他携手,该是多么理想。一旦垄断可行,顺生堂的财源将如滚滚巨流,前景极是诱人。

胡雪岩好生得意,茶壶阵中,他又胜一招。

两人不再打哑谜,摆上酒席,觥筹交错,推杯把盏,煞是亲热。席间,胡雪岩和尹大麻子约定,合伙做蚕丝生意,垄断湖州市场,把洋人挤出湖州。

以后许多年间,湖州洪帮为胡雪岩所用,成为打击洋商、垄断丝行的得力助手。

作为一个商人,能够勇闯帮会堂口,刀架在脖子上而面不改色的风险只有胡雪岩敢冒,所以只有胡雪岩能创造出这样大的机会。胆小之人,总认为做生意只要稳扎稳打即可,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实际上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对于未知的强烈畏惧,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胆小不但误事,还能让对手看出恐惧,趁虚而入,行走于商场亦如逆水行舟,你不前进则被人排挤掉。真正的商人从不放过任何利润。

冒险不等于狂赌

现实之中不乏这样的人,喜欢凭着自己一厢情愿的热情设定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是聪明、自视甚高的人越容易这样,他们很是自负,总认为凭自己的才干能够驾驭局势的变化,对变化动态却不甚关注。他们看到机会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有利的一面,凭着头脑的热度来衡量盈利与否。他们这不是在冒险,而是在赌。胡雪岩久历商场,深知商场中的变幻莫测并不会偏向某一个人,这种变幻也决不是谁能左右得了的。因而,他始终信奉一句话,不赌为赢。

不赌为赢的心理尤其要注重在日常小事中锻炼,只有这种心理素质随着小事的积累而逐渐提高时,才能抵抗重大诱惑的引诱,做出理智的选择。

胡雪岩说过,凡事不可以赌,总要有个退路。即使出了事,也能够在台面上说得过去……我们的生意,不管是啥,都是这个宗旨,万一失手,有话好说,这样子,别人能够原谅你,你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虽败不倒!

在历史上,为自己留下预留退路的典范就是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狡兔三窟”的例子。在生意场上也是如此,生意场上瞬息万变,许多事情都难以预料,再有本事、实力再强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做生意从不会失手。生意场上几乎没有生意是可以不冒任何风险的,获利多少与所冒风险的大小成正比,生意规模越大,获利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承担着风险,就要做好“万一出事”的思想准备,因此,一桩生意投入运作之前,要想着为自己留下退路。

胡雪岩在他的生意由创业而至鼎盛的过程中,每桩生意的运作,就都既敢于冒险,也特别谨慎地注意为自己留“后路”。

比如钱庄生意主要是通过兑进兑出来赚钱。兑进,自然是吸收存款以作资本,而兑出则是放款。兑出是赚借贷人的利息,自然是利息越高越好,兑进要付出利息,自然是越低越好,最好是不要利息。表面看来这种生意只要把握好时机,随银价的起落浮动调整好兑进兑出的利率,就可以稳稳当当坐收渔利。这种将本求利、平平淡淡的运作方式当然也可以,但终归不是做钱庄生意的“大手笔”。而要做出“大手笔”,兑进兑出都会有风险。

从兑出说,放出的款要高利收回,就要找大主顾。大主顾做大生意要大本钱,能有大利润也就不在乎借款利率的高低,向这样的主顾放款,自然收回的利也就高。但借贷者的生意获利越大,所担风险也大,款放给他们,自己也要担风险。万一对方生意失手,血本无归,自己放出去的款也就可能无法收回,一笔放款也就等于放“倒”了。比如在朝廷与太平军交战的兵荒马乱年月,米商借款贩运粮食,获利就极大。获利极大,风险也极大,放款给他们就不能不考虑考虑。

从兑进说,当然最好是储户存款不要利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有些可以不担太大的风险,比如胡雪岩代理官库,有些则会担很大风险。

那么,怎么样才能放弃赌博的侥幸心理,以理性的头脑冒险呢?它应该是能够在万一出事之后还有部分挽回的余地,也就是一种能让自己东山再起的余地。有这一余地,就可以使自己虽败不倒。用胡雪岩的话说,起码别人可以原谅你。败则败矣,但可以得到别人的原谅,自己“就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要有应付最坏打算的方案。也就是当可以预见的险情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不能不有应对的手段而避免举措失当。

冒险与赌博的结果都是有变数的,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冒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赌博却是把命运交由别人来支配。

胡雪岩,对每一桩生意的时势、商情都有充分的了解,他在生意风险中总能有“刀头上舔血”的非凡勇气。这种勇气不是凭借一时的冲动,也非鲁莽行事,它是一种决策的深思熟虑。所谓“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所以,胡雪岩才能在各个机会来临时勇敢地把握住,并能稳赚巨额利润。

用胡雪岩的话说,也就是“不冒风险的生意人人会做,如何能够出头”?从某种程度上说,凡是能够带来滚滚财源的机会都会包含有风险的因素。如胡雪岩要学山西票号借款给那些调补升迁的官员,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风险,而事实上仍然担着风险。对于这些新上任的官,有可能会在途中或上任不久而遇难,比如病死、丢官、死于兵荒马乱之中,那借出去的钱也就血本无归了。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做一件事情,需要你承担很大的风险,甚至有遭遇“翻船”落水的危险,可能还要赔上老本,即使手段再高明的商人也得好好思量思量。

所以,生意场上要有冒险的精神,但不可有赌徒似的莽撞之举。如此才能掌握胜机。

要冒险更要有退路

凡事力气不可使尽,要懂得为自己留下后路,这样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回旋的余地,如果用尽了或者太过了的话,就只有吃亏的份了。

做生意也是一样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时时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这是一个高明的商人在每一次出击之前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我们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要是万一出事了,怎么办呢?要是加之没有后路的话,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胡雪岩的生意之所以能有那样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敢于冒险,他每一次抓住的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在那样的高风险下,他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大获成功。这一方面和他自己的能力以及他会用人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每一次行动都为自己留有后路,所以他才敢放手一搏,这一搏往往就成功了。

就像贷款给那些米商一样,胡雪岩在贷款之前都会弄清楚,这些米商会将米运往哪里?如果要是运到官军占领的地方,途中较为安全,生意风险小,可以放款给他。但要是运到有太平军的地方去,途中险恶,风险极大,就不能放款给他。这就是为自己的钱庄发展着想,留下退路。因为钱庄贷款让米商运米到官军占领的地方,万一放倒,别人可以原谅,自己不至于名利两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如果放款让米商将米运到有太平军的地方,万一放倒,别人会说你帮太平军,吃“倒账”活该,那也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永无翻身之日了。

在吸收太平军将士的存款方面,胡雪岩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吸收太平军将士的财产,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所以在吸收他们的财产之前不得不想好应对之策,为自己留下退路。就是一旦泄露消息,官府追查,自己也有话可以推脱:“他来存款时隐匿了身份,头上又没有‘我是太平军’的标志,我哪里知道他是逃亡兵将?”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为自己洗脱助纣为虐的罪名,不至于走上连坐治罪的绝路。

胡雪岩的做法,在当时肯定是违反法律的,并且他的说法也有诡辩的成分。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灵活的头脑和不凡的胆识。正是这种事事留下后路的做法,使胡雪岩的事业在面对一次次风险时都能化险为夷,使他一步步走向巅峰。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事情只要有后路,哪怕失败了也能从头再来。在做事的时候就能全身心的投入,不会有瞻前顾后的想法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不能因为有后路,所以就事事乱来,那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