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胡雪岩商道
15336100000015

第15章 注重共赢,彼此容纳赚个和气生财(3)

王有龄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去找胡雪岩一起商量此事。胡雪岩立刻去找巡抚大人身边的一位何姓师父,通过他了解了这位巡抚大人的真实想法。

原来这位巡抚大人黄宗汉为人十分贪婪、刻毒,虽然王有龄办事得力,但想要外放肥缺,不给那位巡抚黄大人一点好处,这件事恐怕只能成为无果之花。

胡雪岩掌握了巡抚大人的这一爱好就对症下药,主动以王有龄的名义给黄宗汉家里送两万两银子,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没几天王有龄便得以外放湖州知府,而且同时兼任原海运局坐办一职。

江浙本就是全国有名的富庶之地,而这湖州更是江浙中最富的地方,到这里做知府无疑是个大大的美差,王有龄真可谓是“钱”途无量了。

王有龄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派令,身边左右人等无不劝他,速速赶在五月初一接任视事。之所以会有这等建议,理由很简单:尽早上任,尽早搂到端午节“节敬”。

清代吏制昏暗,红包回扣、孝敬贿赂乃是公然为之,蔚为风气。风气所及,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节另外还有额外收入,称为“节敬”。浙江省本来就是江南膏腴之地,而湖州府更是膏腴中的膏腴,各种孝敬自然不在少数,这就是王有龄左右手下各路聪明才智之士无不劝他赶快上路的真正原因。

王有龄想听听胡雪岩对此有什么看法,胡雪岩说道:“银钱有用完的一天,朋友交情却是得罪了就没得救了!”他劝王有龄等到端午节之后,再走马上任。

俗话说:“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建议是有多方面考虑的,王有龄不是湖州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还有前任,别人在湖州府知府衙门混了那么久,就指望着端午节敬,王有龄虽可名正言顺地抢在头里接事,抢前任的节敬,可是,这么一来,无形中就和前任结下积怨,暂时可能会相安无事,但这个不稳定因素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要是将来在关键时刻发作,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那可就划不来了。

可见,好处不能占绝,干事情不能吃干抹净,一点后路都不留给别人。人家前任知府虽被扫地出门,但你新官上任之际,总得替人家想想,送对方一顿“节敬”,自己又没损失什么,还赚了对方一个人情,自会让别人对你感激不尽。看来胡雪岩深谙此道。

王有龄春风得意,做了湖州的知府,同时还兼管乌程县和海运局,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感觉力不从心。此时,胡雪岩想走捐官的路子,只弄到了身份,还没有具体的职务。王有龄想把杭州城里的海运局让出来,委任胡雪岩为海运局委员,相当于王有龄在海运局的代理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无疑是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胡雪岩却认为不可。

他的道理很简单,但一般人就是办不到,个中关键,在于胡雪岩能够退一步为别人着想。胡雪岩对王有龄说,海运局里有个周委员,资格老、辈分高,人家苦等这个职位已经很久,原地踏步了多少年,终于有了升官的机会,我又怎么可以不顾周委员,去当这个代理呢?这从道义上根本说不过去。果不其然,好心终有好报,周代理当代理后,凡事都与胡雪岩商量,这就等于还是胡雪岩做幕后代理,权力仍然掌握在他手中。

正是因为胡雪岩有了这个仗义的举动,等于有王有龄、周委员两个人在海运局替他抬轿子,要是直接委以胡雪岩代理职务,那就等于为他树立了一个潜在的敌人。

胡雪岩在这件事中把“想想别人”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情练达,十分通晓人情世故的一个人。做事多想想别人,在无意中就会有一种美丽的收获。就像我们去坐车去某一个地方,如果只想着目的地,而对沿路的风景不屑一顾,那么这趟旅行便少了很多乐趣。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在生意路上,有时就像是一趟旅行,旅行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多为别人想想,那么一路上我们就会多几个忠实的生意伙伴!

双输不如双赢

有时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以一个“和”字当头,天大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当然,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还得拿出诚意。

胡雪岩经商做生意非常善于利用“鱼饵”,这使得他在生意场中屡屡成功。

有一次,王有龄用十余艘大船载着20万石官粮从宁波港出发,准备驶往天津。不料,船队行至上海时,被漕帮用几十艘小舢舨做成的火船给烧了个干净。消息传到海运局,王有龄闻之大惊,赶紧呈请巡抚衙门调查真相,缉拿纵火犯。

可是,十几天过去了,此事仍毫无头绪。王有龄心急如焚。这时胡雪岩匆匆忙忙地赶来了。

“查到什么消息了吗?”王有龄急切地问。

“当然,这是漕帮中的青帮所为。”胡雪岩神色凝重地说,“这事说来话就长了。”

于是,胡雪岩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王有龄的海运局砸碎了漕帮的饭碗。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南方产米之地,每年都要运粮北上。千百年来,这种粮运逐渐发展壮大,除运粮米外,也有别的物品,统称为漕运。参与漕运行当的人,包括船家、账房、伙计、船老大诸班人马,以及运河两岸以运输为业的人家,结成了“漕帮”,以互相支援,调节关系,统一行动。

清朝以来,由于政府漕运管理机构视漕运为肥肉,人人染指,使得漕帮日渐衰败。于是,漕帮逐渐帮派组织化,明火执仗或趁月黑风高时,大行抢劫。后来,漕帮又在运河中设卡收税,无视法度,犹如另外一个王国,让朝廷甚为恐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京杭运河经常受战事影响,漕运更为不力。于是有大臣建议,何不改漕运为海运,可既不受战事影响,又可使漕帮势力自然消亡,解决国家的心腹之患。

于是,朝廷成立海运局。此局一开,果然运输比漕运有效力,海运局也因此而大发其财。然而,这对漕帮的人来说,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由于朝廷粮米不再由运河北运,这等于夺了漕帮的饭碗,于是许多帮内人员把目光投向了海运局,准备报复。王有龄的运粮船队就这样被烧了。听完胡雪岩的述说,王有龄沮丧地说:“如此说来,那就只有关门,让朝廷下令恢复漕运吗?”

“那也未必。”胡雪岩说,“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如今漕帮敢烧毁朝廷粮米,也是被逼无奈。如果朝廷追查下来,只会把漕帮逼上绝路,狗急也会跳墙,更何况,暗箭难防,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不如现在去与青帮讲和,分他们点好处,息事宁人。”

于是,王有龄请胡雪岩亲自出马去和谈。胡雪岩也是当仁不让,准备了一船杭州特产,找到在青帮当小首领的朋友陈三,乘船来到青帮的总部。与首领廖化生见过礼,送上一船杭州土产之后,胡雪岩又从怀中取出一张10万两的银票,放在盘上,双手奉献给廖化生。

廖化生瞟了一眼,露出一点喜悦之色说:“胡先生,你不带兵,却带来银票,想必是有什么谋划?”

胡雪岩说:“前辈,雪岩今日前来,不过是因仰慕漕帮的声威,前来致意罢了。”

廖化生哈哈一笑:“胡先生,你真会说笑话,今日的漕帮如西山之落日,哪里比得上海运局的声威!”

胡雪岩说:“朝廷法令多改,全然不体谅民生的艰难,而海运局迫于朝廷王法,也不得不照章办事,也是难处多多,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声威!”

廖化生说:“我们是民,海运局是官。官既不为民着想,民又何必为官开方便之门呢?”

胡雪岩说:“这次王先生的船被烧后,浙江巡抚严令追查真凶,明查暗访,近日拟就一封密函,要呈皇上亲启。”

廖化生敏感地问道:“胡先生可知道其中有什么消息?”

胡雪岩目视左右,廖化生会意,挥手退去周围的人说:“现在不妨直言。”

胡雪岩一言不发,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交给廖化生。廖化生看完密函,脸色变得铁青,原来这正是浙江巡抚上奏朝廷的密函,里面历数漕帮滋扰地方,火烧粮船,目无法纪。信的最后说:“漕帮名为货运之帮,实则杀人越货之帮。请圣上痛下决心,将漕帮一举歼灭,方可绝此后患。”

廖化生半晌无言,心想,漕帮虽盛,却如何能同朝廷抗衡,一旦朝廷下旨清剿,只恐怕无数弟兄要为此丧命,想不到几百年的漕帮就要毁于一旦。念及此,廖化生一声长叹:“事到如今,也只有与之一拼了。”

胡雪岩说:“前辈请宽心,胡某已做了手脚,半路截此密函,朝廷尚不知,如今重要的是赶紧把粮米、船只凑齐,运到天津,以免京中下旨查办。”

廖化生迷惑地说:“不知胡兄弟为什么如此相帮?”

胡雪岩说:“漕帮兄弟,自古靠水吃水,养家糊口全赖于此。如今朝廷全然不加体恤,另成海运,一个人突然被夺了饭碗,岂能不气?纵有出格之处,官府也应体察下情,岂能发兵一剿了之?况漕帮多少热血男儿,较量下来,不知要死伤多少人!”

“胡兄弟,难得你一片仁厚之心,我廖某真是看走眼了,胡兄弟,请受我一拜!”

廖化生说着起身欲下拜。

胡雪岩赶忙扶住廖化生说:“前辈,折煞后生了!晚辈岂敢受此大礼!”

把廖化生扶上座位,胡雪岩又说:“如今运河失修,战事频繁,漕运不畅,海道颇见成效,此也是大势所趋,所以皇上才下了圣旨。漕帮弟兄,只有想办法另谋出路,才是长久的良策,否则,一味破坏,只恐逃脱这次,难逃下次啊!”

廖化生说:“道理在下如何不知?只是帮内弟兄,只会吃水上饭,别的营生一点儿也不会。”

胡雪岩说:“我愿以钱庄出面,放款给前辈作购粮资本,弟兄可摇船到乡间收粮,聚拢出海,海运费用弟兄仍可享其半,如此,不知前辈意下如何?”

廖化生大喜过望说:“胡先生真是仁义四海!只是你便少赚钱了,于心实在不安!”

胡雪岩说:“人在江湖走,全靠互相支撑,金钱乃是小事。”

这样,胡雪岩不仅化解了漕帮对海运局的仇恨,而且还利用漕帮把粮食生意做到各个乡间。后来,漕帮势力成为胡雪岩海运、漕运的有力保护者,使胡雪岩的生意受益无穷。

本来,胡雪岩背后有朝廷,实力远远强过漕帮,并且,漕帮火烧官船又不占理,胡雪岩大可以让朝廷派兵“剿匪”。但这么一来,却有两个坏处,一是王有龄难逃“办事不力”的罪责,这不是胡雪岩想看到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靠山有什么闪失;二是从此结下了漕帮这个仇家,胡雪岩毕竟是个商人,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而不是斗气。于是他转而为漕帮筹划生计,利用这个“饵”,既解决了漕米北运,还钓到了漕帮这么一个大“朋友”。

跟胡雪岩学做事之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通过合作,就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壮大自己;另外,通过合作,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这样,竞争对手就相对少了,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