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15333300000037

第37章 应急预案建设方面的学习——不断规范应急管理的预防预控措施(11)

3.主体

主体指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等组织或个人,也是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在各类主体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者是最重要的主体,也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司令部,是应急体制的最高机关。其他主体还包括应急队伍、协同部门、应急志愿者等,在编制预案时,必须考虑应急主体的专业能力、技术素质、实战水平、重视程度和协同配合程度等因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编制者本身也是主体之一,也必须站在主体的角度编制应急预案。

4.目标

目标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也是编制应急预案和实施应急预案的良好初衷和预期愿景。应急预案的目标也是应急管理的目标,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第一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其他目标都排在这个目标之后,对于目标的具体抉择必须因时因地因事因情景的不同而定。由于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原因,目标和目标之间既有关联性也有矛盾性,实现甲目标的同时可能会失去实现乙目标的机会,有时看似对某个点位有益的目标,但对于另一个点位却未必有益,有时甚至需要局部做出牺牲以实现全局目标。所以,编制预案时既要制定目标抉择原则和顺序,又要处理好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5.条件

应对突发事件离不开一定的条件。针对某一类突发事件,要考虑应对的条件因素,包括人力条件、物资条件、技术条件、体制条件、机制条件、法制条件、自然条件,等等,哪些为有利条件、哪些为不利条件、哪些为既有可利用条件、哪些为既有但难于起用的条件、哪些为匮欠但可以争取的条件、哪些为便利条件、哪些为必要条件、哪些为充分条件。条件为应对主体所支配,所使用,主体必须做好各项条件准备,这是主体决策者和组织者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6.措施

措施即是指应对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也是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战略和战术。措施分为物理性措施和非物理性措施。物理性措施主要指物质性手段和工程性手段,物质性手段如机器设备,物理工具等,工程性手段如建立库、渠、塘、井、堤、墙、洞等各种工程设施;非物理性措施则主要指应对者的重视程度、警惕意识、培训程度、处置经验、专业素质、技术能力等等。

编制预案一定要把各种措施考虑全面,明确每一种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每一种措施何时用、怎么用提供程序和方法上的指导和规范。

7.方法

方法是对应急措施的具体分解,是执行或落实应急措施的基本要领,是增强和提高应急措施可行性的操作技巧。从这意义上说,措施是宏观的粗放性安排,方法是微观的细节性对接。只有措施而没有方法,就会影响应急质量、应急效率和效果。应对一场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多种措施,如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需要采取保护、救治、消毒、隔离等措施,这些措施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需要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落实各项措施;在采取调配应急资源的措施时,也需要具体方法来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需的资源运送到指定地点。所以,在编制预案时应该为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落实各种应急措施的人员提供或提示多种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备案,以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十、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是指制定应急预案所应该涉及到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是在总则(即用来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的指导下,设定有效保证应急体制架构合理、应急机制运转灵活的人事要素、物质要素和措施要素,及有效整合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整体应急功能的联动性条件和有机性安排。概括起来有“十要素”。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便于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4.应急设备与设施

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有关部门如企业、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与有关医疗机构(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的关系;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5.能力与资源

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评估小组的能力;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措施程序

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对特殊设施和人群(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的安全保护措施;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9.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年度培训、演练计划;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通讯系统检测的频度和程度;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及效果评价;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总之,设定应急预案的各项要素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应急工作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十一、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其政策性和法规性,还是专业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加之应急管理工作属于非常规化管理范畴,这就给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带来很多难点,虽然国家在这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但对于大多数没有实际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和应急实战训练的编制者来说,也不啻一种专业考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形式和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战之后,以个别场所和单种事件为对象,强调过程控制为主的个例预案;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以确保社会安定为目标,以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在建立监测和预警基础上,以联合指挥协调为特征的综合性预案;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以来,由于政府对危机管理认识的快速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应急预案进入到以国家危机应对体系为核心的标准化和数字化阶段,使应急预案更加注重全局意识,更加简便、实用和高效。我国应急预案工作在最近几年已取得了历史性和突破性的进步,为建立现代应急预案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标准化和数字化也应该成为我国应急预案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保证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顺利展开,我国应急管理专家专门为预案管理设计了基本的编制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这是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急预案本身的作用,侧重于应急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应急预案的内容常常涉及诸多领域和行业,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必须进行积极协作与交流,各种观点和意见应该在应急预案中达成共识,形成统一。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一般应包括:地区、行业、企业或单位首长或其代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公安、环保、卫生、市政、医院、医疗急救、卫生防疫、邮电、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法律顾问、有关企业以及上级政府或应急机构代表和技术专家等。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确定后,须确定编制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保证预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有序。

应急预案本身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应急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工艺过程方面的危害辨识、设备维护管理及风险评价、作业场所环境、危险化学品、应急劳动保护品的选用、医疗救护、消防与治安等多个方面。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首先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专人或小组负责应急管理计划的编制。同时还要给予时间和必要的经费保证。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的评估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这是从应急管理的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把握问题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步骤。应急管理的客体是突发事件本身,只有对这个客体做出了比较准确、客观的分析判断,才能对应急管理做出对症下药和因事制宜的应急计划和安排;应急管理的主体是应对者本身,包括应对人员、资源及其协同配合能力,只有对这个主体的应急能力做出了符合实际的评估,才能拿出量力而行和适得其所的应急方案和措施。

要建立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使危险分析工作规范化。

风险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明确应急工作的紧急程度,确定应急工作重点,为正确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提供依据,而且也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风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危险识别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其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危险识别需要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一旦发生危险事故,最可能出现波动或激变的危险环节,以及最容易受到冲击破坏的地区或单位。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可能导致事故灾难激变或扩大的危险环节;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如地形、气象、交通、风向等);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如居民、职员或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等处所中的特殊人群);最需要保护的地区、单位和人群;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输线路;可能的环境影响。

风险评估是指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突发事件发生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通常可能会选择对最严重的情况(顶级事件)进行分析。风险评估可以提供下列信息: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一般而言,风险评估大致要考虑以下六个要素:

①历史情况。以往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紧急事件的情况。

②地理因素。所处地理位置与重大危险源的距离等。

③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如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④人为因素。人为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责任心不够,培训不足,错误操作,疲劳等。

⑤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如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⑥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交通管制、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应急能力评估是指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城市和企业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体制和机制运行状况与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培训而获得的素养等,应急能力评估还应注意发现应急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编制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地选择最现实、有效的应急策略。

3.编写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事故风险的分析结果、参考应急资源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汲取同类预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尽可能地减小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