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5328100000005

第5章 品人之性,可知其命运(4)

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刚柔、方圆兼济的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读书实践锤炼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而所读不仅为有字之书,更为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

正视生死方能超越生死

凡能“忍”者,必能成大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成功性格。为了自己的抱负、事业,什么都能忍,从一朝诸侯王到为人奴仆,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为人养马,给人尝便,都忍了,为的是日后的崛起。勾践忍辱负重终吞吴的故事,显示了他以屈求伸的政治谋略。

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的忍使他成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国王、侍从、霸主这三者的更替变化,为勾践画出一条奇妙的命运轨迹。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无疑也是司马迁性格与人格的绝唱,字里行间无不涵盖了司马迁性格的耿直,人格的伟大,命运的悲怆。

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已成为中国人的警世格言了;民族精神的凝聚,民族心声的呐喊,民族性格的展现,民族灵魂的精华得到了全面的昭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耿直伟大的人,更看到了一个不屈的民族。

司马迁是一位性格耿直的大丈夫。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满朝文武诬辞如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而司马迁则挺身而出。司马迁当然知道为李陵辩护的危险,但司马迁就是司马迁,他凭着耿直的性格,而不会违心地去说话,他不怕“以卵击石”的后果。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趁机对李陵大肆攻击,司马迁抱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对汉武帝直言不讳,认真地评定了李陵的功过,他想把“李陵事件”放在道德与人格的高度去认识,同时也揭露了形形色色的丑恶嘴脸。这便激怒了汉武帝,更激怒了那些“全躯保妻子之臣”,司马迁由“李陵事件”走向了“李陵之祸”,直至被判处了死刑。虽然这是由汉武帝一手操纵和导演的历史活剧,但直接导致司马迁个人悲剧的原因,在于他的个性————不受他人影响,不畏权势,敢讲真话,耿直无私。

或许是他对生命的热爱,或许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他正在写《史记》),他没有选择死。如果是以钱赎罪,对清贫的他来说是不现实的,如果他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接受宫刑的处罚。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经受着难以名状的痛苦:昂首挺胸地奔赴刑场,刀起头落,只需一时的勇气;然而走进“蚕室”接受宫刑,却是莫大耻辱,需要的是一生的勇气。但是他觉得如果“伏法受死”,不过是举手投足间的事情,还会被认为是罪有应得,甚至死有余辜。耿直的性格告诉他,他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读到此处,不知后人都是怎么看待司马迁的,或许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许封建卫道士认为:不知羞耻,死了算了;或许迂腐的文人认为:呜呼,痛哉!不管他们怎么看,在今天看来司马迁都算得上一个伟丈夫。何也?顶天立地,面对皇帝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知道这是冒杀头危险的;能屈能伸,受宫刑忍了,让人对他的性格人格无话可说。司马迁的耿直为我们的伟大民族宣告了一个精神誓言————人总免不了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么人生的价值就在比较中表现了出来。鸿毛与泰山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是人生价值的比较。在比较中让人选择,在比较中使人思考,因为不朽的精神有着坚韧的传播力。

司马迁通过《史记》表达了自己不屈的信念,这其中也饱含了自己的爱憎。司马迁是一个思想者——-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一个永恒的思想者。他把人生旅程中的风风雨雨,熔铸在自己的思想里,他思索社会,直书历史,透视统治阶级的本质,悲壮的命运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深邃,观念越来越清晰,认识越来越独到,因而,他具备了更深刻的生命力度,因为正视生死,最终却超越了生死。

创大业贵有知人之明

一个人要做大事情,仅凭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但要识人、用人就必须有知人之明、识人之智;否则,所用非人、能者被弃,都要造成事业的损失。知人之明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性格;此种性格既有利于聚拢人才,又有利于全面发挥人才优势,使自己的事业如虎添翼。

三国时蜀汉建立者刘备是以“知人之明”著称于世的。他的知人之明的智慧,通过三顾茅庐一事,就典型地体现了出来。

刘备,字玄德。东汉远支皇族。少有大志,鲜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款款有君子之风。幼年家贫穷,与母贩麻鞋、织草席为生。15岁同辽西公孙瓒师于名儒九江太守卢植,但不好读书,善与人相处,好结交豪杰。青少年争相附之,尤与关羽、张飞相友善,寝则同床,情若兄弟。关羽人称美髯公,字云长,熟读《左氏春秋》,有深谋大略。张飞,字翼德,以勇猛雄壮称世。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得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之资助,得以在涿县组建军队,与关羽、张飞起兵。刘备为平原相,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属,时人称二员大将为“万人敌”,为刘备建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备又得智勇双全、“一身是胆”的赵云,更是如虎添翼。可惜他们都是武将,缺乏一位善于出谋划策、具有远见卓识的文将。因此,刘备常常寄人篱下,先依大将军何进,后转中郎将公孙瓒处,旋又投靠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继而投奔刘表,在中原始终无法立足,施展不了鸿图雄业。刘备懂得“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道理,更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于是,归附刘备的荆襄之士和北方流落南方的士人智者不断增多。

207年,刘备拜访了当时的名士司马徽,此人素有知人物知世事之名。司马微遂介绍诸葛亮、庞统给刘备,说前者是“伏龙”,后者是“凤雏”。后诸葛亮好友徐庶投奔刘备,力荐诸葛亮,称亮是“卧龙”。刘备于是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登门向年仅27岁的诸葛亮求教。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他纵论天下形势,建议占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内修政治,外联孙权,待机统一中国。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诸葛亮即为刘备之得力助手和主要谋士。仅用7年时间,刘备就入蜀占成都,不仅获“殷盛丰乐”的益州,又得刘璋部下法正、董和、黄权、李严等,增加了不少人才。至此,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刘备从一贩履织席之徒,成为雄踞一方之主,其根本原因就是具有知人之明,而且择人用人时,先则出于礼贤下士,广收各种人才;其次为待人以诚,不分尊卑,一视同仁。士之下者,亦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无所区别。此等诚心,使刺客都不忍加害,只好语之而去。

刘备早年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奋力创业,中年开疆拓土,建国称帝。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不知能否继承父业,帝统长存。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刘备又是以有“知人之明”著称的。他对刘禅应当是有所了解,预感到这位太子可能出息不大。所以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君臣坦诚相见,不知感动了多少代后辈。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厚望,辅佐刘禅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扶不起来的阿斗”终于把江山拱手让于魏,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然,使诸葛亮遗憾痛心的不止一个“阿斗”。刘备在临终前鉴于马谡常夸夸其谈,劝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仍然器重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曹魏而致失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知“明不知人”,请自贬三级。人们诚然传颂诸葛亮执法公正、严于律己的作风,同时也对刘备知人甚明而感叹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