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喝茶聊天经济学
15325800000024

第24章 人口资源问题(1)

中国将面临老龄化危机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这是一个计生光荣县。一位叫作“宝剑风行”的作者通过如东县人口调查,揭开计划生育神秘面纱一角。如东县65岁及以上人口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9%,连续14年人口负增长。

《现今的如东县》的报告说道:“如东县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到‘六普’时期,如东县常住人口为99.5983万人。而‘五普’时期,2000年如东县常住人口为108.5478万人。10年期间常住人口总量减少8.9495万人,人口总量减少了8.24%;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824%,出生率持续稳定在5.6‰左右,而死亡率逐年增加,2010年高达10.34‰。‘六普’时期,全县0~14岁青少年儿童为8.94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98%,同‘五普’相比,所占比重减少了一半,全国平均水平是16.6‰。”

其实,如东县只是中国计划生育一个缩影而已。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78亿,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但是0~14岁人口的比重却下降6.29个百分点。

有学者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这就意味中国人口中将有1/3达到60岁,甚至更高比例。据媒体报道:“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头发最白’的城市。上海市人口中有超过1/5已至少60岁了。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40%。”

刘忠良在《一个计生光荣县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崩溃》文章上说道:“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201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0.1%,预测2020年为23.9%。如东2010年65岁占户籍总人口18.1%,到2020年占28.9%,2030年占40.7%,即不到2020年如东是县取代日本成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但这还不是最高水平,老龄化会继续推进!到2030年,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7%!即10人中,有6人是60岁以上,1人是在校学生,3人劳动,一个劳动人口对两个老年人!全球第一!史无前例!”按照现在形势发展下去,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严重老龄化国家之一。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透露,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实际上,中国的生育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如果维持当前的生育率,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一个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将意味着每个劳动力供养老人负担越来越重。社会财富是劳动力来创造,所以劳动力数量和供养老人比例将对财富创造有很大影响。越来越多人口加入老龄化行列之中,将意味完全变成一个消费者。退休人口的退休金,这都是全体劳动者来承担。政府在养老方面投入,这些资金的投入,最终还是回归到抽税层面。

不管怎么说,中国将面临老龄化危机,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中国必须尽快调整政策,应对老龄化带来各种不利。一是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二是放开移民政策,应容纳亚非国家大量移民。如果这两点不及时启动,那么只能导致老龄化危机越来越严重。

要不要对养狗人征收社会抚养费

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理由是什么?国家计生委新闻发言人的解释是:“法律规定超生者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不是罚款,而是超生者对社会进行的经济补偿。因为,多出生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

如果“多出生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的说法合理的,按照这种逻辑的话,那么就应该对养狗人征收社会抚养费。因此,国家计生委只对多生孩子的人征收社会抚养费,而不对多养狗的人征收收社会抚养费,这是相当不公平的。多出生的狗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却没有对养狗人征收社会抚养费,这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尽管官方没有公布中国目前狗的数量,但是有人估计至少达5亿。当然,这个数字并不一定准确,然而狗满为患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网友说道:“一只狗每天的口粮,约相当于一个人半天的口粮,5亿狗口每年的粮食消费量,约相当于2.5亿人口的粮食消费量,等于中国增加了2.5亿人口,占用了中国极有限的耕地资源。”

不管是人还是狗都占用了资源,但是人和狗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对人实施计划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对狗却是完全不用。实际上,养狗费用并不一定比养孩子低。据媒体报道:“南京的赵女士养的哈士奇犬前几天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症状,于是赵女士赶紧带着狗去宠物医院看病。在结账的时候,赵女士发现,这家医院开出的一瓶药水要670块钱。”一些名贵的狗,一次感冒都可能花上千元。特别是一些有钱人,他们养一只狗的费用可能是穷人养一个孩子的几倍。

《重庆晨报》有一则报道:“从沙坪坝到朝天门的一辆渝A25025号702路巴士上,一男子牵着宠物狗占了两个座位,售票员劝他让出狗占的座位,男子口出恶言并拳脚相向。到最终下车,他也没让出狗占的座位。”人是买票上车的,但是报道之中却没有说过这一只狗买票了。虽然这是个例,但是却说明狗同样占用资源了。

要是对养狗人征收社会抚养费,我想很多养狗的朋友都会反对。有网友说:“养狗产生的费用又不是国家无偿援助,还不是养狗的人自己的钱,凭什么交社会抚养费?”但是我搞不明白的就是,养人产生的费用又不是国家无偿援助,还不是养人的人自己的钱,却要交社会抚养费。

既然人和狗都占用了资源,就应该一视同仁对待。因此,要么就对人和狗一起征收社会抚养费,要么就一起不征收。然而现在只对人征收社会抚养费,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适度人口论是荒谬的

中国适度人口是多少?有人提出7个亿,有人提出5个亿,有人甚至认为3个亿足矣。不同专家有了不同说法,那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1957年,孙本文先生提出:“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专家李小平却认为,将中国人口减到3亿,那样的话中国人就神气了。

关于适度人口论,答案是多姿多彩的,在人口学界并没有形成共识。美国人口学家科恩在研究“地球承载力”时指出,在回答“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问题上,17世纪到现在有65个估数,最低不足10亿,最高的超过1万亿。最低的数字和最高的数字,竟然相差达到1000倍。当然,实践证明了10亿是错误的。

网上有资料说道:“有关研究显示,渔猎时期土地承载能力是0.02~0.03人/平方公里,畜牧业时期是0.5~217人/平方公里,农业时期是40人/平方公里,工业时期则为160人/平方公里。根据这一估计,世界人口最大容量为220亿人,中国人口最大容量约为16亿人。”这个研究表面看来有一定道理,但是事实上人算不如天算。毕竟,适度人口是多少,是不可以计算出来的。

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什么东西都是让政府来计划,从而论证出一个适度数量。比如,全国要生产多少双鞋、多少套衣服,都是在政府作严密的计划。事实却证明了,计划经济是失败的。毕竟,作决策者无法从市场那里获得有效信息,更加准确预测市场的需求。

19世纪初期,中国人口有4亿,全球人口10亿,中国人口占全球40%。如今,中国人口占全球19%。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中国人口比重处于不断下降。很多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却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人家却不担心人口过多问题。

其实,研究地球或者中国适度人口是多少,这就等于用计划经济方式规划生产多少鞋子。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很多东西都是政府去作计划,但是却带来无数的灾难。当年,邓小平就是看到计划经济弊端,所以才主张走市场经济道路。

现在,我们生产多少双鞋子,完全是交给市场和企业来作决定。让市场主体来作决定,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道理也是一样,一个国家适度人口是多少,也不是什么专家拿笔在纸上计算出来。

只要没有超过极限的基础上,人口越多越好。比如,一个大巴满座是40人,那么在没有超载的情况下,坐人越多越好。道理很简单,固定成本是不变了,要是坐的人少,分摊起来的成本高。

事实上,所谓的适度人口论往往是不可靠的。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单位面积养活的人数也是不断变化。《增长的极限》这本书曾经在全世界轰动一时。该书通过系统动力学世界模型,在1972年作预言:“到1981年将没有金,1985年将没有水银,1990年将没有锌,1992年将没有石油,1993年将没有铜、铝和天然气。”结果现在证明了该预测错得离谱。

有一些人希望能够研究出一个适度人口论,从而规划出适度人口数量,但是这是永远都不可能做到。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的普及,我想将会越来越多认识到适度人口论是荒谬的。

人口少就能致富吗

有一些人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所以就有人口少就能致富的论调。比如,有人说中国要是现在人口数量是六七亿的话,生活就会富裕起来。有的观点认为,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人说,要是中国现在只有几千万人,仅仅依靠卖石油等资源就能致富了。

有人举例:“只有一个馒头,一个人吃可以吃整份,两个人就吃就只能吃半份,当然是人越多越穷啦。”如果馒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话,当然人越少越好。事实上,馒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人去生产的。可能就有人接着问,假如1个人能生产5个馒头,消费了5个馒头;10个人能生产50个馒头,消费50个馒头;那么10个人比1个人有什么优势吗?实际上,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的话,可能他一天连一个馒头都无法生产出来。

斯密在《国富论》上说:“尽管他们很穷,一些必需的机械配备显然捉襟见肘,但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一整天下来却能做出约十二磅的别针。以中型别针每磅约有四千余枚来计算,这十个工人每天就可做出四万八千余枚别针。如果以每个人都制作这四万八千枚别针当中的十分之一来算,等于每人每天做了四千八百枚别针。但如果他们每个人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且都未曾接受这个行业的特殊训练,那么他们当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在一天内做出二十枚别针,说不定连一枚都做不出来;也就是说,由于适当的分工与工序组合,他们每个人每天能够制作四千八百枚,可是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每个人不但做不到那个数量的两百四十分之一,恐怕连四千八百分之一也做不到。”

一个地区专业化分工越细,经济水平往往越高。决定专业化分工程度,人口往往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少,就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城市虽然人口数量很多,但是出行却比人口稀少的农村要方便得多。人口多,表面看起来占有的交通资源比较多,但是随之交通资源也会比较多。

中国人口数量多,这和中国面积大有关系。要是以密度来计算,中国人口密度在全球排名55名。密度比中国大的国家或者地区,几乎都比中国要富裕。比中国人口密度高的日本、新加坡等都比中国富裕得多,欧洲国家更是如此。亚洲人口密度最低的蒙古,却是最贫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