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的糊涂哲学
15315400000049

第49章 随机应变,与时俯仰(4)

后来,书商又将一本新出版的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前两次的教训,干脆缄口不言,一个字也不肯说,但这也早在书商的意料之中,他不但不急,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次他做的广告是:“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这些书当然又被一抢而空。

很多人过着墨守成规的日子,几十年都不变。这种人一辈子都不会成功。而真正聪明的人,他们往往善于变化思维,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转机。

王先生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除了卖各种电脑软硬件、配件外,也帮人家组装电脑。一开始他的生意并不好,而且还因为不慎轻信朋友,有两万多货款无法追回,经过交涉,也只是抵了一批鼠标垫,共有两万多只。

一个破鼠标垫,随便到什么展览会上就可以拿几个,能有多少人买?两万只鼠标垫,怎么才能卖得出去呢?王先生就像手持鸡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王先生只好闲坐着,看看报纸,或者玩玩电脑游戏。

有一天,王先生的一个朋友来玩,闲聊之余便坐在王先生的电脑前练习打字。这个朋友刚学会五笔输入法,一些字根还记不熟,翻书又麻烦,不由得说了句“要是字根就在鼠标垫旁边就好找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先生突发奇想:要是在这批鼠标垫上印上五笔字型的字根表,也许会方便那些记不准字根的人。但如果卖不出去的话,他又要多贴印刷的成本。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印上了字根表后,他到网吧、打字店、电脑培训班等处推销,果然卖了很多。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到王先生的公司,看到了这种鼠标垫,询问了价格,说如果一个1.2元钱的话,他会买两万个鼠标垫。原来他也是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最近他的公司接了一个大单子,给一家全国联网的寻呼台作系统集成方案,这个单子很大,PC机就要配两万台。寻呼台那方面要求,所用的PC机除了配齐常规的设置外,还特别强调每台PC机需要一个鼠标垫和一张五笔型字根表。为此,这个中年老板走了好几个地方,就是没有合适的产品和合适的价位。今天看到王先生这里的鼠标垫上印着五笔字型字根表,真是喜不自胜。这下他可以两件事情当作一件事办,两样东西用一样东西的价钱买回去,省钱又省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王先生正好还剩差不多两万个鼠标垫,这笔生意就成交了。

因为一个小小的添加,死货就变成了活钱。如果王先生一直不改变自己的思路,那么,就不会有机会推销自己的鼠标垫,有了变化就有了机会。

美国的艾吉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一次散步到了郊外,偶然地,他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在玩一只非常肮脏和异常丑陋的昆虫,玩得爱不释手。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布希耐顿时灵机一动,他想,市面上销售的玩具都是优美漂亮的,如果生产一些丑陋的玩具,市场反应会如何呢?想到做到,他马上叫乎下的人研制出一批“丑陋玩具”,迅速投向了市场。

这一仗布希耐大获全胜,他的“丑陋玩具”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同行们眼红不已。丑陋玩具也就此风靡于世。就像“疯球”,这种玩具是在一串小球上印满了许多丑陋可怕的面孔,还有一双鼓得像青蛙的带着血色的眼球,眨起眼来就发出很难听的声音。这样的一些丑八怪玩具的售价甚至比漂亮的玩具还要高,但却一直很畅销。

这个故事说明:当一件东西已没有什么卖点的时候,用反向思维来做,促使事物发生那么一点点变化,就会是一个新的突破。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我们也可以说,在生活中,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变化。我们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时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却是你创造的契机。

糊涂哲学:

有变化就会有机会。是的,有时我们的确无法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路,有时只要我们放弃了盲目的执著,选择了理智的改变,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了。

8.处乱不惊,应变自如

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的主要功用在于:其一,保持主动地位;其二,变被动为主动。而其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

《鹤林玉露·临事之智》中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弭患济事者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就在于随机应变,藉以弭患济事。然而,智者不是天生的。因而学习应变之术,掌握应变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机应变一般是指在形势对己不利时而采取的对策。要做到随机应变,既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作后盾,又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无知、无才、又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断然不能够做到临危而不惧,处乱而不惊,更不可能随机应变,巧作应付,化险为夷。这就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提高应变之能,以防患于未然。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人事,要有“如果事情突然发生变化,我们应当怎么办”的心理准备,并机动灵活地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随机应变的表现有很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是在不同情况下作不同的处理。同样面对强敌,可以采用游击战以拖垮敌人,可以采用包围战以全歼敌人,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来迷惑敌人,可以采用伪装撤退来反击敌人,可以采用空城计吓退敌人……同样是空城计,仍然是很灵活的。诸葛亮确实无兵可守,而司马懿过于奸猾,不会相信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冒此大险。叔詹唱空城计,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冒险。下面说一个最早的唱空城计的故事。

楚国第一美人息伪,是楚文王的宠妇。楚文王死后,弟弟公子元想把息伪搞到手,但碍于叔嫂名分,还不敢登堂人室,强行接收,就想出一个软办法——感化嫂子,但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在息伪寝室附近,大筑馆舍,日夜歌舞,唱些“黄色”歌曲,挑拨嫂子的春心。还买通了息伪的近侍,以随时知道嫂嫂的反应。

息伪听到了这种热闹声,就问近侍是哪儿的舞乐。近侍告诉她是令尹(宰相)为她开的舞会,因为公子元深知她的寂寞,想让她开心。

息伪似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思索了一会儿,说:“我的丈夫生前没有出去打过仗,弄得声望日下,受人闷气。阿叔身为行政首长,应当想法重振国威嘛!”

公子元知道了嫂子的反应,心里乐滋滋的,为了投其所好,便决定外出打个胜仗,耀武扬威一番,好争得嫂嫂的欢心。于是立即遣兵调将,倾国动员,浩浩荡荡杀奔邻邦郑国去。

郑国是一个小国,兵力远不及楚国,忽然碰到一个强盛的邻国进犯,简直不知所措。郑文公慌忙召集一班文武大臣前来商议,寻求应急之策。很自然,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纳款讲和,有人主张固守等结盟的齐国前来解围,有人主张展开决战。只有叔詹不开口,他正默默地沉思,被郑文公问到时,就说:

“依老臣愚见,三位的高论之中,我是赞同第二种意见。我估计,敌人不久就会撤去的。据我所知,楚国历次出兵,从未出动过这么多军队的。这次,公子元的动机,没有一点政治目的,只是想讨好他的嫂嫂罢了;只是要求一个小小的胜利,装装门面罢了。”

说话间,情报部门说敌人先行部队已越过市郊,快要打进城来了。叔詹说:“老夫自有妙计!”

于是,叔詹负起了防城责任。他下令军队统统埋伏在城内,大开城门,商店照常营业,百姓往来如常,不许惊慌失措。楚兵先行部队已经来到。先行官一见这般模样,先是疑惑,继而料定对方必有准备,故意设下这条诡计,骗人城去包围歼灭,还是请示主帅吧!便下令本军就地扎营。

不久,公子元率大军来到,先行军诉说了城里的情况。公子元很吃惊,立即走到一个高地上察看一番,只见城里到处埋伏着军队,刀剑林立旗帜整齐,心里纳闷儿,猜不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跟着后卫统帅也遣人送来情报,说齐国已联合了宋鲁两国,起重兵来解郑国的围了。

公子元大惊,急忙对各将领说,如果齐军堵截我军的退路,那么就前后受敌,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诸位将领并不明白这次征伐的本意,主张速战速决,先拿下郑京再说。公子元自然不会接纳这种意见,他所想到的不是军事价值,更不想冒失利或失败的危险,因为万一失利,怎么讨得嫂嫂的欢心呢?这几天之内就直捣京城,也算是争了面子了,对美人也有交待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暗传号令,人衔枚,马摘铃,连夜拔寨回国,又怕郑军会乘机追击,于是把所有的营幕保持不动,遍插旗帜,以疑惑郑兵。

公子元悄悄溜出郑国境内之后,才让军队鸣锣击鼓,奏起凯歌。这边叔詹到天明遥看楚营,毫无动静,飞鸟盘旋,于是知道楚兵已经撤走了。叔詹准确地预见到一切,除了没有想到楚兵也用空营计来迷惑郑国。

不久,齐国等联军果然出现了,见楚军已尽数撤退,便也收兵回国。

于是大家非常佩服叔詹的机智和勇敢。

叔詹随机应变,由于准确地揣摸到对方只想得到一个不失面子的名声而并不以军事胜利为目的,所以不必与他硬拼,只要吓唬他一下,他在危险面前会自动撤离的。所以说,叔詹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

变化必须讲谋略。没有谋略的变化,是愚变。就像没有点睛的龙,不过是一条死龙而已。善谋之士,一定就是善变之士,驾驭各种变化规律,为己所用,就如同御龙而行,无往不利。

糊涂哲学:

做人处处离不开“应变”二字。世事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怎么办?不妨学一学成功者的秘诀:以变为本,以应为用,防不住,躲不掉,变一变,变化越多,越是游刃有余。因此,变才是处世的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