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03

第3章 迎接小天使的到来(3)

育儿小百科

人工喂养

妈妈患有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喂母乳,而全部用其他奶类或代乳品喂养,称为人工喂养。目前有多种配方奶粉,分别适用于不同月龄的宝宝。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与母乳喂养相比,人工喂养有很多的弊端,但对于一些特殊妈妈来说,却又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喂养,那么,什么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呢?

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

这种有先天性半乳糖症缺陷的宝宝,在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可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引起宝宝神经系统疾病和智力低下,并伴有白内障,肝、肾功能损害等。所以在新生儿期凡是喂奶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黄疸、神萎、肝脾大等症状的,应高度怀疑患本病的可能,经检查后明确诊断者,应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

妈妈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癫痫需用药物控制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尚在用药物治疗者、正在抗癌治疗期间的肿瘤患者等,这些药物均可进入乳汁中,对宝宝不利。

妈妈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

妈妈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由于感染期妈妈常需应用药物,而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均对宝宝有不良后果,故应暂时中断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同时,应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妈妈病愈停药后方可继续哺乳。

乳类产品的选择

人工喂养选择什么样的乳类产品好呢?人工喂养的宝宝食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动物乳及乳制品;第二类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的代乳品。一般说来,应优先选择动物乳及乳制品,如果在偏远的地区或由于各种原因一时无法得到动物乳及乳制品,可以选择豆制代乳品。

牛奶是人工喂养的首选

鲜牛奶是人工喂养的首选食品,这是由于牛奶是动物奶中营养素含量比较丰富的奶类。但其也有一定的弊端,与人乳相比,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以酪蛋白为主,较难消化;并且牛奶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比例不如人乳合理等。但将牛奶加工以后,可以克服难以消化和一些物质比例不合理等缺点,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来讲仍然是较好的食品。

选择配方奶粉

奶粉是将鲜牛奶进行浓缩、喷雾、干燥后制作而成,具有便于保存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现在有不少生产厂家对牛奶粉进行改造,尽量使各种营养成分更接近于人奶,从这点来讲,配方奶粉优于一般奶粉或牛奶。而且优质的奶粉与母乳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蒸发乳的食用方法

蒸发乳是将鲜牛奶蒸发浓缩为原乳汁容量的一半,经高温消毒、装罐密封,非常便于保存。食用时加一半水即又可成为鲜奶。

鲜羊奶喂养不可取

有的山区或牧区可以得到鲜羊奶,用鲜羊奶喂养宝宝是不可行的。虽然羊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均较牛奶多,而且脂肪较易于消化,但羊奶中维生素B12和叶酸较少,如不合理补充则容易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所以,用鲜羊奶喂养是不可取的。

掌握喂奶量的计算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新生儿从出生到10个月,应当100%母乳喂养。鉴于少数患病妈妈不宜哺乳,仍需要人工喂养,那么,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喂奶量。

人工喂养宝宝每天喂养的需要量与母乳近似。喂养量的计算方法:

体重大于或等于2.5千克的宝宝,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150毫升奶,按照实际月龄喂6~8次,每次喂奶量可以不固定,以下供参考。

出生~1个月:8次,60毫升/次,480毫升/天;

1~2个月:7次,90毫升/次,630毫升/天;

2~4个月:6次,120毫升/次,720毫升/天;

4~6个月:6次,150毫升/次,900毫升/天。

体重小于2.5千克的宝宝,从每天每千克体重60毫升开始;以后逐渐按照每天每千克体重20毫升的量增加,直到总量达到每天每千克体重200毫升;每天喂8~12次,每2~3小时喂1次,继续喂养直至宝宝体重达到或超过2.5千克。

当然,妈妈还应根据宝宝的体质、胃口以及消化吸收能力来调整喂奶量。

准确调配奶粉的浓度

奶粉和水的比例按容量1∶4或按重量1∶7稀释即可食用,也可以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方法调制。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浓度不能过浓,也不能过稀。过浓会使宝宝消化不良,大便中会带有奶瓣;过稀则会使宝宝营养不良。

冲调奶粉的水温

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以40~55℃为宜,妈妈在喂奶前需先试温,试温方法为倒几滴奶于手背或手腕内侧即可,切忌由成人直接吸奶嘴尝试,这样会导致成人口腔内的细菌污染奶嘴,从而影响宝宝的健康。

根据情况调节喂奶量

随着宝宝逐渐地长大,所需的奶量也逐渐增加。如果宝宝吃得少,下次就多喂一些,或下次提前喂奶,特别是在宝宝表现饥饿时。

人工喂养的宝宝一般都能控制自己吃入的奶量,当吃饱时会拒绝继续吃奶。如果宝宝体重增长不足,则需要根据期望的体重,增加喂养次数,或增加每次奶量。人工喂养的量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夜间喂奶的方法

晚上睡前的一次奶,务必让宝宝吃饱,以免晚上多次醒来要吃奶。一般5个月以后夜间就不再喂乳。宝宝夜间睡眠有动静时,如哼哼、哭闹、辗转不安、爬起来玩等,要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不要轻易就给喂奶,或抱起来哄,以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测试奶粉温度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适量补充水分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在6个月以前一般不必单独喂水,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必须在两顿奶之间补喂适量的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宝宝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还可保持宝宝大便的通畅,防止消化功能紊乱。吃奶粉的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较多,老人会说这是吃奶粉或牛奶的宝宝“火”大,得多喂水,这是有道理的。

正确使用奶瓶

喂奶时,要倾斜奶瓶以便使瓶颈充满奶水,使宝宝不会吸入太多空气。奶水要能从奶嘴迅速滴出,但不可像一道水流流出。

如果奶嘴孔太小,可用消过毒的针头使它扩大;如果洞孔太大,应更换奶嘴,因为喂得太快,是引起宝宝肠绞痛的常见原因。喂奶过程中要偶尔将奶瓶拿开让宝宝休息。宝宝通常在10~15分钟内将奶吃完。设法不要让他的手指接触到奶嘴,也不要让他单独和奶瓶在一起。

对奶具进行消毒

新生儿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每一次人工喂养前都需要认真地对器具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步骤是:喂奶后立即清洗奶瓶和奶嘴;将奶瓶等用具放在盛有适量水的消毒锅里煮5~6分钟,用蒸煮器消毒需10分钟,奶嘴的消毒有3分钟就行。器具消毒后用专用器具夹将奶嘴等器具放在专用的奶瓶干燥架子上,以备再次使用。

混合喂养

现在的妈妈大多是上班族,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生育年龄偏大,乳量偏少,难以满足宝宝的需要,因此,混合喂养成了更多妈妈的选择。所谓混合喂养,就是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同时进行。

混合喂养的种类

混合喂养可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其中补授法适合母乳量不足时,即在每次喂哺母乳后,用其他代乳品补充母乳不足的部分;代授法适合母乳充足而因某些原因不能哺乳时,即在喂哺母乳之间,一天加喂数次代乳品。

每次只喂一种奶

妈妈要特别注意,混合喂养的宝宝,每次吃母乳就吃母乳,吃配方奶粉就吃奶粉。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调奶粉给宝宝吃。这样不利于宝宝消化,容易使宝宝对乳头产生错觉,可能引发厌食奶粉,拒吃奶瓶的现象。

母乳越吸越多

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而减少喂母乳的次数,就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喂母乳。喂哺母乳的次数每天不得少于3~4次。

宝宝吃奶的量和时间不必过于拘泥,有的宝宝每次吃奶量多,可能每天吃奶的次数就会少一些;有的宝宝每次吃奶量少,那么每天吃奶的次数就会多一些。

所以,只要宝宝体重正常增长,大便正常,情绪良好,就不必为宝宝担心。

夜间以母乳喂养为主

夜间妈妈比较累,尤其是后半夜,起床给宝宝冲奶粉很麻烦;另外,夜间妈妈休息,乳汁分泌量相对增多,宝宝的需要量又相对减少,母乳可能会满足宝宝的需要。但如果母乳量确实太少,宝宝吃不饱,就会缩短吃奶时间,影响母子休息,这时就要以奶粉为主了。

调配奶粉要合理

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宝宝调制奶液,不要随意增减量与浓度;每次调奶粉时,不要调得太多,尽量不让宝宝吃搁置时间过长的奶粉;冲调奶粉后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不多,一般在36℃左右即可。喂哺代乳品时少加糖,不要太甜。因为吃惯了有甜味的代乳品,就会觉得母乳淡而无味。

宝宝吃饱后不要马上睡觉

许多妈妈给宝宝哺饱后会立即让其躺下,不去注意宝宝睡觉的姿势,致使出现溢奶现象,甚至发生窒息,所以睡觉的姿势很重要。

妈妈应注意,在给宝宝哺乳后,应先将宝宝抱起趴在妈妈肩部,并轻轻拍打宝宝背部,促使吃奶时吸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然后再慢慢地让他睡下,睡的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好。右侧卧位时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容易通过胃的幽门进入小肠。持续右侧卧位约半小时,注意不要晃动宝宝,这样可以防止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