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15124700000015

第15章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湖北省文科状元石松家长的教子经

石松在全省的文科中考了第一名,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做家长的为他高兴,这么多年的心血总算没白费。现在我们就希望他将来能够继续努力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简简单单的培养

石松从小就是非常听话的孩子,很少叫人操心。我们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也一直都是比较宽松的,没有什么刻意规划孩子的未来,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

从石松上幼儿园开始,也没有上最好的学校,基本就是以离家近作为优先选择的条件。从上小学开始,就让孩子学着独立,没有天天去接送他。平时,我们也会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帮助他全面发展。只有孩子心中有爱,知道感恩,做事时才会有很强的责任感、正义感和集体荣誉感。

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靠他自主、自觉。石松会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在课堂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在课外除按时完成作业外,也会做预习和复习。孩子在学习上很自觉,我们也很放心。

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培养他一些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要经常出差,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石松带各种各样的书,在家时就天天给他讲故事。为了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我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我在给他讲故事的过程中,经常讲到一半的时候,对孩子说,我们先学几个字再讲吧,孩子为了听故事,就会乖乖地学习,学完了继续听故事。有时候我也会一边讲,一边教他认字,我会告诉他,只要认识很多字,就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了,不用等我给他讲。慢慢地,孩子在识字上就从被动变为主动了,也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

石松的上进心很强,从小到大,他都不甘落后,别人要是比他考得好,他就会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力争赶超别人。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他都是这样,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我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在孩子的学习上用不着操心,所以我们主要就是努力做好后勤工作。不管是孩子要买书,还是他想参加什么活动,只要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对孩子成长有益,我们就尽量满足他。比如,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还好孩子很自觉,不贪玩,我们还是很放心的。至于生活方面,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过得去就行了。

孩子心理上的教育,做家长的不能忽视。相比其他的孩子,石松的心理素质还不错,他不会因为一些小的困难就产生思想包袱,虽然偶尔可能会有单元考试没考好,但大的考试,表现还是很稳定的,而且越是重大的考试,这孩子就越沉稳,考得还越好。我们既没有在这方面刻意地锻炼他,也没有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但平时也比较关注,经常给他鼓励和支持。

实实在在的爱好

石松不像一些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孩子,他很善于分析总结,常常能做到举一反三。而且他有非常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他非常关注社会热点,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各类报纸,他都要一一看完,为此家里订了很多报纸和杂志。

就是到了高考的头一天了,他还在看电视。我们没有干涉他,只是提醒他,明天就要高考了,要保证精力充足,多关心一下明天考什么。他听我们这么说,很自觉就按时休息去了。

他还很爱读书,特别是一些名人传记。这一点多少也和我有点关系,因为我平时喜欢看这类书,孩子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后来我发现,我拿回来的书,他比我看得还快。为了既不影响学习,又能满足自己的兴趣,慢慢地他就很会利用时间,在学校,别人下课玩的时候,他就把该做的都做了,有些非要带回家的,到家也是先完成功课,再考虑其他的。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孩子长大一些后,有什么事会直接跟我们商量。生活上遇到一些问题,就一起讨论,我们家庭的氛围还是很融洽的。比如前段时间,电视上放的“嘉禾拆迁”事件,我和他就这话题讨论了半天,我问他如果你是相关领导,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就会提出他的观点和意见。在我们家,类似这样的讨论很多很多。在我看来,这不是单纯的讨论和提问,不是要争出是非对错来,而是有益于提高孩子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他的思维和口才。

在处理他的事情上,都要他自己做决定,我们尽量地给他更多的空间。家长不能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孩子早晚是要独立的,所以应尽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这样家庭氛围会更融洽,不会因为年龄问题而产生代沟,也不会因为有不同意见而发生冲突。高中时文理科分班,石松这孩子平时学习很稳健,科科成绩都很均衡,学文学理对于他都是一样的。这时候,我们就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让他自己来权衡,最终孩子选择了文科,我们也很支持。高考后,在专业的选择上,我们希望他能够选一个热门的专业,但这只是我们的想法,最终的决定权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因为不论做什么,只有孩子自己喜欢,才能真正地做好,家长勉强他,反而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这样做,既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支持了孩子的愿望,也让孩子更有主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