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盗玉
1506700000002

第2章 凤藻宫元妃有喜

就在半个月前的晚上自己还承恩雨露,今日就被禁足,真是伴君如伴虎呀。再者也怪自家亲眷,竟给自己惹祸,若是有个强硬的靠山,自己哪里会这样呢?想到这里,元妃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再想到母亲话里话外看中了宝钗做宝玉的媳妇,元妃心中就有些不愿意,以后宝玉若是有这样一个大舅哥,可是要受累了。不过听说那薛宝钗德才兼备,管家理财是个好手,薛家的家业也是好的,那薛蟠是个混的,到时候薛家的财产还不都是宝钗的。

想到这里,元妃心中有了主意,即顾全了母亲的颜面,顺了母亲的心,又能够让宝兄弟有一个好的内助,自己也能够报了这禁足之仇。不过现在的自己还是小心为上,别再惹恼皇上才是。从那以后,元妃谨小慎微,在凤藻宫中静静的呆着,再不敢出去了。皇上也没有来过凤藻宫。

就在元妃担心自己失宠的时候,一件意外之喜让元妃身价倍增。原来在每月的平安脉中,元妃竟被诊出已经怀有龙种。这一喜非同小可,元妃还不敢相信这个年纪轻些的太医,特意又宣了一个很有妇科经验的太医过来诊脉,确定是喜脉。这才敢禀告皇上。而这个时候正是元妃解除禁足的日子,一时之间,凤藻宫欢喜一片。早有凤藻宫的管事嬷嬷在凤藻宫内张灯结彩,四处披红了,还在一些主要的地方挂上辟邪之物,免得冲撞了。

皇上皇后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正是皇上散朝的时候。虽然不是初一不是十五,可是帝后的感情很好,皇上每个月总有十天左右住在皇后那里,每日散朝更是要到皇后那里去坐一坐,顺便的吃些点心什么的。这一日正在那里一边与皇后说着后宫准备新年的事情,一边吃着桃花酥,一个太监进来道:“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

皇上看了看:“怎么,小喜子,有什么好事情让你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若是不合朕的心思,小心扒了你的皮。”小喜子急忙跪下磕了个头:“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刚刚太医院来报,凤藻宫的元妃娘娘有喜了。”

一听这话,皇上果然很高兴,就是皇后也喜上眉梢:“真的呀,这可是太好了。”皇上说完不自然的看了看皇后。皇后笑道:“皇上,看我做什么,这真是件大喜事。”皇上尴尬:“小喜子,什么时候的事情?”

小喜子当然知道皇上的意思,急忙道:“回皇上,元妃娘娘的喜脉已经两个月了。”皇上看看皇后,皇后道:“皇上,宫中最近两年太静了,这些嫔妃们肚皮都不争气,竟没有给皇上填个公主皇子什么的,臣妾正着急呢,现在元妃有了喜信,皇上可要好好裳一赏呢。”皇上看皇后却是没有恼的样子,多少放下了心。

原来皇上皇后也算是青梅竹马,而且皇上是皇太孙登上的皇位,很多大臣都是不服的,尤其几个太皇爷的儿子,可惜他们母亲的位分都太低,三个王爷都是郡王,又没有什么助力。对皇上也没有什么威胁。太皇爷亲自将皇位禅让给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凤荣俊,虽然皇位得的名正言顺,可还是有一些老臣不服,总说没有越过儿子直接将皇位传给孙子的道理,只是那三位郡王能力都很平庸,他们没好的人选。

更何况登基时候的凤荣俊,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又娶了皇后南宫若曦。南宫家族是朝廷重臣,也是擎天玉柱一样的,所以很快的就将朝堂稳定了下来。其他几个答应常在所出的皇子也再没有二话了。

只是凤荣俊实在是憋屈的很,自己的几个皇叔都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只是因为母亲身份低微才不能够得到太大的权力,这让自己安心不少。皇爷爷对自己也是很好,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都尽可能的帮助自己,三个皇叔最高的品级是郡王,对自己是构不成威胁的。这也让自己放心不少。

在所有这些人中,皇后南宫若曦可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没有皇后的运筹帷幄,朝廷恐怕也不会那么快就大家齐心合一了。所以皇上对皇后可是感激非常的。两个人又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有着很深的感情,皇宫中的那些妃子,也只能羡慕嫉妒了。

皇后也知道皇上对自己的心意,也就不害怕那些了。更何况现在皇上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老二都是皇后嫡出的,只有老三是云霞宫的陆妃生的,小公主也是一个嫔生的,却在公主生下来的时候就难产死了,小公主就养在坤宁宫皇后这里。现在已经三岁了。

现在元妃怀孕,真的是后宫中的喜事了。皇上看看皇后,想着给什么封赏。皇后笑道:“皇上,既然要给就给个大的,别小家子气了。”帝后总是心有灵犀的,皇上也知道皇后的心思,就道:“来人,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贾氏元春身怀有孕,孕育龙种,此乃皇家兴旺之兆,特降旨封贾元春为贵妃,善育皇家子嗣,钦此。”大太监夏仲喜读完圣旨,只见下面跪着的贾府众人,脸上分外得意,自己乃是凤藻宫的大太监,自家主子得宠,对自己可是最好的,有这些外戚在,自己可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想到这里哈哈一笑:“各位大人,夫人小姐奶奶们,咱家的圣旨宣读完了,还有贵妃娘娘的口谕。”贾政急忙磕头:“恭听娘娘示下。”夏太监道:“贵妃娘娘谕,贾家子孙勤奋努力,尽忠报国,不得恃宠而骄蹂躏百姓;不可依仗皇亲国戚,做残害百姓之事,一定要约束族中子弟,不可轻易惹祸上身。宝玉要勤奋攻读,争取进士及第,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