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肥胖病知识读本
15054800000008

第8章 肥胖病的影响和危害(1)

肥胖病的发生因为逐年的增加而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患者来讲,肥胖会给自身造成麻烦和痛苦;对于社会,肥胖的大流行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作用和危害。

一、肥胖对社会的影响

1肥胖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进入21世纪,肥胖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并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经济负担。主要表现在:

一是肥胖引起的多种慢性疾病,治疗这些疾病需要大量的经济开支。这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沉重的医学难题和经济负担。我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庞大,由此造成的健康水平下降也令人忧虑。因为体重超标或者肥胖,导致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患者因为肥胖发生脑中风、猝然离世或者半身不遂,实在令人痛心。肥胖在导致个人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导致医疗支出的迅速上升。

据美国中文网2009年7月27日编译报道: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弗里曼(Thomas RFrieden)、北卡州三角公园RTI公共卫生经济学主任芬科斯坦(Eric Finkelstein)在华盛顿举行的CDC“全国体重”会议上说,从1998年到2006年,美国肥胖比例增加了37%;现在1/3的成年人都属于肥胖。正常体重个人一年医疗开支3 400美元;肥胖者一年医疗开支上升到4 870美元。对于接受医疗照顾(Medicare)的人来说,正常体重每年每人开支4 700美元,肥胖症开支6 400美元,比正常体重者超出36%。正常体重者处方药平均每人每年开支为700美元,而肥胖者每人开支1 300美元,后者比前者高85.7%。美国因为肥胖每年直接开支1 470亿美元,占所有医疗开支的9%以上。肥胖者每人每年多开支医疗费近1 500美元,比平均体重者高出41%。

肥胖病的影响和危害二是肥胖病患者,尤其是一些饮食性肥胖病患者,食欲旺盛,食量惊人,粮食和食品消耗量大。一个胖人的饭量甚至可以顶得上其他的家庭成员的总饭量。如果国家有近一半的胖人,那么食物的消耗就可想而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说,到2050年,地球将增加23亿人,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随着北美、欧洲越来越多的人肥胖,胖人吃掉的食物资源也在增加。超重越多,需要的热量也多,也就意味着需要的高能量食物越多。英国科学家称,全球性肥胖流行病意味着,胖人额外消耗的食物资源,足够养活10亿人。科学家分析,由于肥胖人口的增加,将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构成威胁。

三是肥胖病患者给社会带来棘手问题。在公共服务,比如乘车、乘电梯、乘飞机等方面,都会造成一些超常的投入。应该说,肥胖病患者在某些方面会造成社会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负担。例如,2009年10月22日,美国中文网报道,运送一名特重患者开支相当于正常体重患者的25倍。运送他们时间长,人力要增加三四倍,还要使用昂贵的特殊设备。目前担任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美国医疗反应单位经理的科勒已经成功地要求邵伊县委员会提高重症患者和体重超过500磅(非法定计量单位:1磅≈0.45千克)患者的救护车费,从629美元增加到1 172美元。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市、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和林肯市,特重患者救护车费为1 421美元,而正常患者为758美元。网传,泰国有一位超级肥胖的妇女,3年来足不出户,可是最近需要外出就医,不得不走出家门,根据紧急研究,拆除该名妇女家的房门,并坐升降机,她这才出去。

2肥胖降低了社会的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构成了生产力的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个关键性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由于人体的肥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劳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到生产力的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投入增加,这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职业,如警察、医生、护士、空姐、演员、模特、公关小姐、外交人员、宾馆服务员等,他们的工作性质必然要求其保持正常的身体健康,这样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要求,保证工作效率。

据报道,日本政府2008年4月起实施新法例,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定期测量年龄介于40~74岁人士的腰围,目标是在7年内将肥胖人口减少25%。政府还为有关机构定下居民和雇员的减肥指标,无法达标的机构将被罚款。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规定,40~74岁男性的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不可超过90厘米,这是国际糖尿病协会为日本定下的预防疾病指标。若超标同时出现与体重相关的疾病会被要求减肥;若3个月后仍未达标,需接受减肥建议;假如再过6个月仍超重,有可能要接受减肥再教育。为此,今后,日本的私人机构须为至少80%员工测量腰围,并在2012年前令10%超重人士减肥,在2015年前要令25%超重人士减肥。在日本政府实施这一“限肥”条例之前,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强令员工减肥了。比如,著名的电器生产商“松下”每年都为雇员测量腰围,连员工家属和退休员工的腰围也要测量。

减不减肥就不再是个人的小事,它关系到国民的幸福指数,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肥胖已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经济性问题。

二、肥胖给个人身体带来了危机和风险

1肥胖影响人的寿命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人们对生命长度的期望。常言说“裤带宽寿命短”。肥胖与人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长寿的大敌。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肥胖者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也随之增加。调查者比较了相同年龄组肥胖者和正常人病死率后发现,体重每超过正常人45 kg,病死率分别增加8%。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超过标准体重50%者,其病死率增加30%;超过标准体重100%者,其病死率比正常人增加150%。从而也提示,体重增加与死亡率成正比例关系。

这一点,国内认识得比较早,但是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性的研究。就如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有钱难买老来瘦”。这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而结合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一般我们也会看到,自己周边长寿的老人,体重超重者较少。而瘦人罹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也较少。另外,很多胖人往往在中年之后就开始疾病缠身,而这些疾病很多就是肥胖病的并发症,肥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这些并发症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影响人的寿命。

有资料研究表明,如果年龄超过35岁,而体重有超重,那么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就会增加8倍多,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会比正常人增加50%,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比正常人大10~20倍。正因为此,在国外一些保险公司对肥胖者收取的保险费金额一般都高于正常体重者,而且是随着体重增加的程度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2肥胖并发症让患者痛苦不堪

很多专家认为,肥胖的危害主要在于引起的并发症,事实上,自发生脂肪沉积之后,机体就为了维护脂肪代谢的平衡而采取代偿机制,在脂肪代谢失衡的情况下,很多并发症便应运而生。研究发现,临床许多疾病如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胃肠炎、胆囊炎、阳痿、关节炎、下肢水肿、痛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中风、癌症、低换气综合征、生殖器发育不良等多个系统的疾病都很容易在肥胖之后发生或者伴发,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于一些肥胖病患者,有时候不仅仅伴随一种并发症,甚至会很多种、多系统伴发。正因为此,很多学者认为“肥胖为百病之先”。据1998 年的报道,在美国约有25%的人群处于肥胖状态,每年的死亡人群中有280 000 ~325 000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在引起死亡的可预防因素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吸烟。

肥胖严重的并发症和危害在临床上很有戏剧性,很多患者或者医生的着眼点仅仅把控制并发症作为重点,对症处理,并没有对原发性的肥胖进行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在病名诊断的时候,尽管肥胖病已经成为国际疾病分类的一种疾病,但事实上没有医生会进行“肥胖病”的诊断,即使是原发病,也会让位于并发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事实上,在目前的病名诊断中,很多时候肥胖会因为其他的并发症而被人所忽视,没有引起对肥胖的重视。这样的情况造成几种结果:一是肥胖病名不副实。任何的科室都可以轻易将肥胖病诊断为自己专科的疾病,如见到肥胖病患者血糖升高,就考虑糖尿病;见到慢性腹泻就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实际上,这些病症与肥胖病患者的体重和脂肪密切相关。二是专科竞争让肥胖病专业医师没有阵地。从事肥胖病的临床医师常常会因为自己研究疾病的归属问题而处于被动,没有专门的病房、门诊,只能让这类疾病以其他的症状出现从而归属于其他的学科。

并发症的发生,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我们经常见到很多疾病缠身的胖人,不仅时刻受到各种不舒服症状的困扰,而且要服用降血脂药、扩血管药、降压药等,常年不断地吃药、输液、打针,时间久了,就很容易破坏掉自身的免疫功能,变得更容易得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患者,只要及时有效地采取减肥的方式,很多其他并发症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者消失。据国外学者研究,在合并肥胖的舒张压正常高值患者中进行干预研究,随访6个月、18个月、6年时,血压下降幅度由37/27毫米汞柱逐渐降至18/13毫米汞柱、13/09毫米汞柱;随访至7年,生活方式干预的减重效应消失,但高血压发病率仍有明显下降。一项汇总了25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体重下降1千克,血压可下降105/092毫米汞柱。

值得一提的是,肥胖还常常为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表现为自卑、自信心不足、焦虑、抑郁等,从而不热心于社会活动,影响性格塑造。

三、人生肥胖易感期

(一)婴幼儿期

婴幼儿期营养过度,且不易引起注意,“胖娃娃可爱”的传统思想为这些孩子打下了成年肥胖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可表现为“婴儿肥”。这时期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为成年后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为主的肥胖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促使胃肠道功能活动也相应增强,胃排空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儿童期肥胖的原因之一。

这个时期以脂肪细胞数量增加为主,主要原因是摄食过多,特别是糖和零食,易造成热量过多,脂肪堆积。

(二)儿童期(5~10岁)

这个时期主要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为主,同时也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

婴儿期和儿童期增加的脂肪细胞数,以后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减少。因此,这个时期迅速肥胖的人,日后就可能成为高度肥胖者。因此,对于此时期的孩子,必须引起重视,改变观念,要防患于未然。

(三)青春发育期(10~20岁)

由于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在第二性征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整个骨骼、肌肉和脂肪组织也有相应增长,如此时存在营养过度,也可发生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