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肥胖病知识读本
15054800000015

第15章 肥胖病治疗方式与评价(1)

自从人们认识到了肥胖病的危害和对自身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社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以瘦为美的氛围的时候,人们的眼光就开始转移到了对肥胖病的控制上来。这个群体包括政府、医院、企业、个人等,减肥已经成了一个极为大众化的频率极高的词。在百度网中输入“减肥”两个字,就可以搜索到超过100 000 000篇网页。而且现在许多报刊上,肥胖病也成了一个永葆青春的话题。

然而,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减肥市场的鱼目混珠和不规范,一些医院随便开诊,杂志虚假广告满天飞,科学减肥显得十分重要。健康减肥,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心态和科学指导。一些宣传快速减肥的报刊,甚至说一个月可以减肥十几千克,或者更多,这只能使一些急于减肥者上当受骗。肥胖既非一日多吃之过,减肥也不能急于求成。减肥只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不能完全听信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在这里,我们结合研究并借鉴一些文献资料对减肥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针对本章内容,需说明几个问题:

(1)依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本章所列出的主要为实用性、疗效显著、被专家学者肯定的减肥方式,其中有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外科手术疗法,以及行为和心理疗法,对于中医药疗法因为自成体系,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因此放在单独一章进行介绍。

(2)本章列出的减肥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对群众进行的科普宣传教育材料,因为其具有医学临床操作的特点,因此在操作者、执行环境、适用人群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作为一种疗法,在使用时对于医者或者操作者必须具有资质的要求,要求是医师或者保健师,需要专门的医生和操作人员,而条件许可的话最好有定点操作环境。其他人员所从事的减肥方式的培训或者操作,不具有医疗实质,不属于一种疗法,但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引导。

肥胖病治疗方式与评价减肥疗法需要一定的使用环境,不同于单纯的晨练,其面对的主要是肥胖病患者,因此,需要特定的环境,比如医院或者几种锻炼场所,具有固定性、长期性,以便于医患沟通、医生观察和持久地进行治疗。那种不停变化治疗场所的疗法不适应于治疗。

本章治疗方法适应人群具有明确的选择性,我们认为治疗的对象首先是肥胖病患者,就是经过诊断判定为肥胖的患者,其中可能包括原发性的,也可以包括继发性的,患者的表现一般是体重超重达到肥胖标准的患者,如轻度、中度、重度肥胖病患者。此外,对于一些体重超重但未达到肥胖者也可以对其采取一些预防性饮食、运动等方法,此方面的指导可以依据常规性的膳食指南等内容,可以有一定的随意性。

(3)对于患者来讲,减肥治疗必须在普遍性意见的指导下,建立适合于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并发症的有无,进行规范化治疗,建立适应患者条件的治疗处方和规范化的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治疗,在中间出现病例脱漏等现象时要正确处理,这种脱漏可能与患者的适应能力不高、耐受程度差、严重并发症、出现意外等有关,作为医者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并妥善修正减肥方案,以充分适应患者。

(4)肥胖病患者在治疗中,可以选择单一的减肥方式。但为巩固疗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采取多种减肥方式结合的方法,从而改变单一疗法中的消极情绪,或者起到多种疗法相辅相成的作用,如在减肥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饮食疗法,否则很难在治疗中取得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在治疗过程中要多方式、方法结合进行,那种单一疗法下还允许患者不限制饮食的行为是不科学的。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治疗疾病而不是为了证明哪一种疗法有效。

(5)减肥治疗方式是相对于日常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的更为严格的约束性模式,在治疗中不可轻易地认为是日常生活的简单要求,如饮食疗法中一些群众会认为单纯地少吃或者不吃一些东西就行了,而实际上需要对能量和热量进行科学的评定,并不是不能吃或者少吃,而是能量把握到位。

(6)所有的减肥方式或方法不能以患者增加新的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为代价,安全性是所有疗法的基础因素,必须引起医者、患者的高度重视。任何牺牲健康或者生命的治疗方法都不可取,那种存在风险的治疗方式如饮食疗法中的饥饿疗法、外科手术、药物疗法等都必须以不危害患者生命为前提。

(7)减肥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反复。不反弹是减肥的追求,但实际上,无论是科学的减肥还是不科学的减肥,反弹很多时候都是无法达到彻底避免的。对于患者来讲,在治疗的时候必须对于减肥进行科学的认识,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治疗,同时又要对反弹的因素进行彻底的规避,如运动疗法之后的饮食超标等,患者长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减肥效果。因此,减肥疗法的结束不代表减肥活动的结束和减肥意识的停止,而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采取措施减少肥胖诱发因素。

运动减肥疗法

运动减肥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采取运动的形式进行肥胖控制。实际上,运动已经深入人心。在各种疾病的防治、健身强体方面得到了妇孺皆知的认可。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就不会有生命,即使健康的生命也会凋谢。实践证明,运动是减肥最为可靠的方式。

一、运动减肥机制

体育锻炼、运动疗法所以能达到减肥的作用,实际上这不仅仅与我们常识性地认为运动消耗体能、加速脂肪代谢有关,还有其他的机制:

(1)调节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正常人之所以能保持相对恒定的体重,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对平衡的结果,肥胖者的这种调节机制如果发生障碍,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多余的糖类、脂肪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体育运动作用于神经和体液系统,可以改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恢复它对新陈代谢的正常调节,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沉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酯酶活力,促进脂肪分解利用,游离脂肪酸增加,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脂类物质,减少脂肪沉积在实质器官。同时由于运动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可防止糖向脂肪转化,减少了脂肪的形成。

(2)在运动中,肌肉加强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及利用,而血液则从脂肪细胞加快释放游离脂肪酸来获得补充,其结果使体内脂肪消耗,体重下降。食物中的脂肪进入体内后,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进入血液,储存于脂肪细胞中,如果摄入含脂类物质愈多,脂肪组织就愈增加。另外,过多摄入的糖类食物体内也会转变为脂肪组织储存起来。肌肉运动需要大量能量,短时间的运动由糖燃烧来提供能量,较长时间运动由脂肪燃烧来提供能量。当增加运动时,肌肉活动需要热量,因此对血的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脂肪细胞得不到补充,反而还要支出,于是就缩小减少。

(3)肌肉运动还能增加血液内葡萄糖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这样就减少了脂肪的形成。体内脂肪减少以后,脂肪在心脏、血管、肝脏等器官的沉积亦可减少,因而可避免因肥胖、脂肪过多沉积而引起这些器官的并发症。

(4)加强心脏收缩力量,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心肺功能。肌肉运动还可以改善外周血液向心脏的回流,改善心脏对体力活动的适应能力。运动尤其是呼吸运动能增加胸廓及膈肌的活动度,加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二、运动治疗方案的制订

(一)运动治疗方案概念

运动治疗方案是临床医生为了规范化操作,保证治疗效果,对于肥胖病患者依据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制订一个系统的方案,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锻炼。此方案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诊断、减肥目标、项目选择、运动强度等内容。

(二)运动方案的类型

1治疗性运动方案

这个方案的对应目标主要是那些肥胖程度较高或具备并发症的情况,一旦医生研究并与患者沟通制订下来,就带有一定的约束性、目的性。这样的患者要在减肥治疗的同时积极应对并发性疾病。这也是我们临床上治疗的重点。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一般应该具有较为明晰的治疗方向和目的,并体现出个体化、量化的要求。例如,赵某,女,身高156厘米,体重75千克,伴发浑身无力、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就可以依据情况对其进行一般情况登记、进行肥胖类型和并发症诊断,进而做出一个有规划的治疗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坚持一个月减轻体重3千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性方案。

2预防性运动方案

这样的方案一般属于建议性,随意性比较强。如一些老年人早上打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是正常人进行练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防病健身,而淡化治疗目的。这类型方案也可以使用于肥胖程度不重的患者或者有肥胖倾向的人群。如为了预防儿童肥胖,在医师的指导下,就可以跟幼儿园小朋友制订一个控制体重的方案。

(三)制订运动方案的原则

1安全性

我们必须明晰一个概念,那就是运动的实用对象已经不是正常体重的人,一般发生肥胖之后,有超重严重的患者,也有伴发各个系统并发症的情况,这个时候必须充分地依据患者的体质特征、肥胖程度、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年龄、性别、特点而定,注意患者的安全。要在不损害身体健康或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情况下从事运动锻炼。

2可接受性

运动项目的选择要吸引人、调动受治者的兴趣。医疗性质的运动不是社会上的健身机构,其目的在于控制疾病,降低并发症,在运动的选择上要适合患者的要求和能力,开展项目要得到患者的认可,这是保证患者建立良好依从性的关键因素。

3不反弹

运动治疗的目的在于对肥胖的彻底控制,如果进行突击的训练或者不能长期坚持而造成反弹,就是失败。因此,对于肥胖的运动疗法必须结合患者其他疗法如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从而控制肥胖。

4可行性

运动医学开展对于肥胖及肥胖并发症的研究目前还不十分成熟,其更多用于一些中风后、脑瘫、畸形等患者的康复训练。一些训练项目也已经纳入医保等范畴,而对单纯的肥胖病患者来讲,则可能要承受不小的费用,很容易限制肥胖运动医学的开展。因此,在处方的制订上一定要突出可行性、可操作性,不能超越医疗机构的条件和患者的承受力。

(四)运动方案的内容

1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减肥运动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在减肥中,主要用于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减少脂肪的堆积。

而在肥胖病患者来讲,力量性运动主要在于调动骨骼肌的活动从而促进能量的代谢,塑造形体,达到减轻体重、控制肥胖的目的。适用于肥胖病患者常见的项目有仰卧起坐、双腿直抬高、抗阻性抬腿运动、哑铃操、拉力器、杠铃、举重、投掷、引体向上等。这类运动一般适于年龄较轻或单纯肥胖不伴发心脑血管疾病,肺、肝、肾功能正常的肥胖者。力量性锻炼应根据肥胖者脂肪蓄积的部位选择。脂肪蓄积在腹部者,主要是进行仰卧起坐、双腿直抬高及抗阻性抬腿运动等。脂肪蓄积在肩、胸、背部者,可做哑铃操及拉力器练习等。

(2)耐力性运动:有人称之为有氧运动。该运动项目主要是体现在患者的耐力训练上,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达到减肥的作用。常见的项目主要有:步行、慢跑、爬楼梯、游泳、骑自行车、步行车、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等。这些运动项目主要的特点是方便,尤其是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等项目,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群众。对于肥胖者来讲,在进行耐力性运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节奏,要适应患者的体质情况,不能过强,以免加重其他并发症,也不能过低无法保证效果。一般认为,耐力性训练更容易激发脂肪的代谢。

(3)广播操、保健操或球类运动:这类运动介于力量型和耐力型之间,在疾病的预防保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适合肥胖病患者的有气功、太极拳、球类运动、健身操、广播操等。如球类运动就综合了耐力、速度和力量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较大。常见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等,比较适合预防或者病情不重的肥胖病患者。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把握是保证患者安全、确保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强度中等的运动(如长跑),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总能量消耗就多。除了糖以外,脂肪是供能的重要来源。中等强度运动会消耗糖及脂肪。根据这个道理,时间长、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减肥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