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林果飘香
15054400000022

第22章 林业产业的现状与发展(1)

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的行业。林业产业主要包括林木种植业、经济林培育业、花卉培育业、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木浆造纸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除具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外,还有自身的四大特性,即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

林业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

4.1国内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4.1.1世界林业产业概况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2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显示,森林和以森林为基础的行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作为一种能源来源,二是作为一个为人类提供产品、服务、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健康的生态系统,三是作为通过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而有益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活动,四是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产品来源。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2010年,全球木质燃料产量18.7亿立方米,消费18.7亿立方米;工业原木产量15.4亿立方米,消费15.3亿立方米;锯材产量3.91亿立方米,消费3.9亿立方米;木基板材产量2.83亿立方米,消费2.8亿立方米;木浆产量1.68亿吨,消费1.65亿吨;其他纤维浆产量0.19亿吨,消费0.19亿吨;回收纸浆产量2.08亿吨,消费2.07亿吨;纸和纸板产量4亿吨,消费4亿吨。

木材仍是现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总供给量的9%以上,每年取自木材的能源估计为11亿多吨石油当量。全球有20亿人口的做饭和取暖依赖于木质能源,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家庭做饭取暖的木质燃料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的1/3,木质燃料不仅是全球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来源,也是世界上最为分散的能源来源。

4林业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科普通鉴·林果飘香世界最贫困人口大约有3.5亿,其中包括6000万土著人口,他们完全依靠森林生活和生存。森林是他们应对意外事故和降低不可预见事件风险的主要保障。在利用森林、森林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他们极具创造力和创新性。许多森林利用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例如,几亿人依靠采集森林中的传统药材为生。在60个发展中国家里,在林地上狩猎和捕鱼就可以满足1/5以上人口的蛋白质需要。另外,还有10亿人口,依靠林地、宅地树木和农林间作来满足日常生活的多种需要。

同时,森林是各尺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多项服务和功能,如调节水供应量、缓解旱涝、降低排放的不良后果、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据估计,仅森林中的生物体中就存有大约2890亿吨碳,所以森林在地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潜力巨大。由于森林包含有世界上80%以上的陆地生物多样性,所以森林是开发利用新药、改良植物品种及开发大量其他产品的重要资源。

4.1.2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2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11年全国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0597亿元,分地区看,东部10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比重较大,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0.81%;中部6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为6009.91亿元。东部省份增长最快,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省份共有5个,分别为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和江苏。

2011年,全国木材产量8145.92万立方米,与2010年产量基本持平。锯材产量为4460.25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20919.29万立方米,胶合板产量9869.63万立方米,纤维板产量5562.12万立方米,刨花板产量2559.39万立方米,其他人造板产量2928.15万立方米(其他人造板中细木工板占69.47%)。竹木地板产量6.29亿平方米(实木木地板1.22亿平方米,复合地板3.57亿平方米,其他木地板1.03亿平方米,竹地板0.47亿平方米)。2011年,全国木制家具总产量2.48亿件,木浆产量823万吨。

2011年,全国新造经济林面积121.83万公顷,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1.34亿吨,竹材产量为15.39亿根,年末实有花卉种植面积86.22万公顷,切花切叶142亿支,盆栽植物29亿盆,观赏苗木121亿株,草坪4.08亿平方米。2011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4.68亿人次,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达376.42亿元。全国森林公园年提供就业岗位64万个,社会综合旅游收入测算超过3000亿元。

4.2速生丰产林产业发展现状

速生丰产林是指通过使用良种壮苗和实施集约化经营,缩短培育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为制浆、造纸、人造板制造等林产工业和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提供原料或大径级用材的林分。发展速生丰产林可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4.2.1我国速生丰产林发展历程

我国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试点发展、大规模推广和可持续发展三个发展阶段。

(1)试点阶段

该阶段主要提出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目标和基地规划,并于1953年开始了人工用材林建设。1960年林业部提出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方针,即“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1964—1965年制订了全国用材林基地规划,规划基地240片。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农林部提出了在南方发展和建立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得到了财政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从1976年起,每年由国家拨出专款2000万元,扶持南方9省区建立杉木用材林基地。从1980年开始,扶持款由每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范围扩大到12省(区)的212个县。这一期间建立了湖南株洲、湖北崇阳等一大批新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截至1982年,共约营造基地林320万公顷,其中重点县约200万公顷。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更加重视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从1980年到1990年前后与22个省(区)签订了34个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项目,林业部利用拨款改贷款的方式对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了14577.6万元,完成项目造林18.85万公顷。这对全国各地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导向和示范作用,推动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发展。

(2)大规模全面发展阶段

1983年,由国家科委和计经委联合制定了有关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技术政策。从“六五”开始,我国就有计划地进行良种选育和丰产技术攻关研究,涉及20多个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南方主要有马尾松、桉树、杉木、西南桦、云南松、国外松、福建柏、相思等;北方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杨树、椴树、水曲柳等。“七五”到“八五”期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1989年,国务院正式把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列入国家产业政策,在林业部制定的《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任务。“九五”期间,形成了以培育纸浆材、单板类人造板材与建筑材为目标的相关树种的高产、优质、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主要围绕着改良木材材性、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等定向培育目标开发了很多新品种,很多新技术己经相当成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大面积推广。

(3)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

2000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突出布局调整,加速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同时提出实施“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2002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实施该项工程,主要是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立地条件和自然条件较好,不易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区,分阶段实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第一阶段:在2005年前,基本建成南方工业原料林产业带;第二阶段,2015年前,由南方带动北方,基本建成南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带。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总目标为1333万公顷,投资约718亿元。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进入了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进入了新阶段,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截止2009年共营造速生丰产林181.97万公顷,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另外,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国内木材供给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出现了缺口。尽管通过进口木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但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立足国内,通过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大幅度提高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4.2.2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从2003年起,《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开始统计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面积一直维持在每年19万公顷以上,7年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826620公顷。

从各省的情况来看,除个别省区因气候、立地、经济等因素不适合种植速生丰产用材林外,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行了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种植。2003—2009年间,广西、山东、湖北、江西、河南、云南、四川、河北、广东、湖南这十个省区造林面积排在全国前十位,十省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面积占到了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总面积的78.6%,其中仅仅广西就占到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总面积的34%。可以看出,造林面积排在前列的不仅仅是立地条件较好的岭南地区,还有河北、河南等华北地区,此外,云南、四川等地造林面积也在5万公顷以上。这说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在全面铺开的同时也形成了营林的重点地区,而且重点地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己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布局结构还需完善。从各省的造林情况可以看出,各个省区之间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一些立地条件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建设却没有赶上,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木材需求量较大的区域,这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区域性木材短缺的情况依然存在。

(2)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近年来,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面积稳步增长主要是得益于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发展状况代表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现状。

2002年7月,国家计委批复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同年8月1日,原林业部在北戴河召开了工程启动大会,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工程启动后,及时调整了我国林业生产力的宏观布局,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木材生产由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人工林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保障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为建设林纸一体化和林板一体化产业体系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从2002年工程开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历年来造林面积在不断下降,同时改培面积在不断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在经历了早期的大规模种植后,进入了对低产林改造的时期。我国每年的人工林造林面积都居于世界前列,然而人工林中真正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比重只占到了3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是低产林,对低产林的改造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