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是“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因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拉尼娜现象出现时,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而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20世纪60年代末,海洋学家通过计算机的跟踪研究发现,在海洋中到处是漩涡。这些漩涡有大有小,方向各有不同,存在的时间也有长有短。这些漩涡有的呈柱形旋转,从几百米直至几千米的海底一直延伸到海面,甚至带起的水柱高出海面几米到几千米,它们一面以每秒大于20cm的速度旋转,一面迅速向前移动,科学家把这种漩涡称为“中尺度漩涡”,其总能量相当于一次中等台风。“漩涡”的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顺时针漩涡中心向下沉,下沉的结果使海水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当太阳光入射角为60°~75°时照射在一个直径为1000m的漩涡中,则聚光焦点约为1m,其温度可达几万摄氏度。如果漩涡的直径增大则聚焦点的温度更高,如此的高温,足以使过往飞机、舰船化为灰烬。根据历年发生此类现象的情况分析,大多发生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的条件下,因此,为由漩涡引起的“百慕大三角”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km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两三百到一千千米,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能远达500~650km,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极具危害性的“水墙”。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m,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海啸虽然破坏力惊人,但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由海底震动产生的海水沿水平方向运动只有遇到陆地阻挡的时候才会出现海浪;在深海当中没有陆地阻挡所以不会产生巨浪,也就没有了海啸。
5.2变幻无穷的海洋世界
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洋”是指地球上广阔而连续、并且环绕在陆地周围的水域的总称。而对于海洋的定义,大部分文献是这样解释的:“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但从地质学的角度去观察,“海”和“洋”有着完全不相同的含义,也不存在隶属关系。因为,“海”在多数情况下与陆相连,代表大陆板块的水下延伸部分,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地质时期从属的大陆板块,常说的“沧海桑田”之变就发生在这个部位。而“洋”则代表与大陆板块并列的构造单元(如太平洋、印度洋板块)或将大陆撕裂,孕育新的大洋板块(如大西洋)。大洋可以消减、可以扩张,但不能转化成为“大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果以0°经线与北纬47°纬线的交点和180°经线与南纬47°纬线的交点为两极,可把地球分为以水为主的水半球和以陆为主的陆半球。虽然陆半球集中了全球81%的陆地,但陆地面积仍比海洋小得多,在地球的任何部位海洋都是主体,随着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和断山裂海事件的发生,陆地和海洋都在不断地更新面貌。
5.2.1远古的记忆特提斯
2005年10月20日,陪同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报道组的前方特约记者高琦发回报道,科考队派出6辆车向西接近冬布勒山与若拉岗日一带。在两座颜色偏黑的山口前,科考队下车寻找一些在超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很快就发现一些绿色的石头,那是一些超基性的火山岩,里面有硬度仅次于钻石的刚玉成分。这里是古特提斯海的最后消亡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金沙江缝合带。
金沙江板块缝合带的厘定,证实了在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个海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非常温暖,是海生动、植物发展密集的地域。那时特提斯海的南北两侧是被它分裂开来的原始古陆,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欧亚大陆,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到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导致了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喜马拉雅地区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个高原地区海洋历史的结束。
实质上,早在1885年,德国学者M.诺伊迈尔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个东西向赤道海洋的设想,称为中央地中海。1893年,奥地利学者E.修斯认为中央地中海为一广阔的深海区,改称特提斯。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这一海区被称为特提斯洋。一些学者根据其研究认为,在中南欧一带存在古特提斯洋,而随着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相连接这一洋区趋于闭合。新特提斯洋位于古特提斯洋以南,分布于现代欧洲南部、非洲北端、小亚细亚和伊朗南部、中国西藏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和印度尼西亚一带,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区。
5.2.2生于远古发展于现代的太平洋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尔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要找到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更为险恶的海峡,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此时船队仅剩下3条船,队员也损失了一半。经过艰苦航行,船队来到菲律宾群岛时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总面积17868万km2,占地球表面积的1/3,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km,东西最大宽度约109900km,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海水容量为70710万km3,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是世界上唯一由完整的海洋地壳构成的大洋板块,自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据资料显示,在距今1.9亿年前,太平洋板块开始形成。以后不断增生扩张。由于太平洋扩张脊的增生扩张和太平洋板块南部没有俯冲消减带,便推动太平洋扩张脊以两倍的速度沿北北东方向快速运动,推挤亚洲板块东北缘并向西潜没于亚洲大陆之下,形成了东亚大陆边缘:北起俄罗斯远东锡霍特阿林—西南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菲律宾的安第斯式弧形山系(岛弧链)。岛群外缘有一系列海沟,北有堪察加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南有东加海沟、克马德克海沟。在太平洋东岸,美洲科迪勒拉山系从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岛,除了最北、最南段峡湾海岸的岛群以及深入大陆的加利福尼亚湾之外,海岸平直,大陆棚狭窄,重要海沟北有阿卡普尔科海沟,南有秘鲁-智利海沟。而中部是面积宽广的海盆,海水深度一般在4570m左右。
由于东印度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的扩张,使澳大利亚、北美和欧亚板块向太平洋板块汇聚,因此太平洋板块边缘形变和运动非常复杂,是全球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带,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活火山多达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地震频繁。
5.2.3大洋的新生大西洋
“大西洋”是汉语固有名词。中国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时常习惯以雷州半岛至加里曼丹作为界线,此线以东为东洋,此线以西为西洋。所以中国人常称日本人为东洋人,称欧洲人为西洋人。明神宗时,利马窦来华拜见中国皇帝时用中国方式说,他是“小西洋(当时中国对印度洋的称呼)”以西的“大西洋”人。大西洋古名阿特拉斯海,名称起源于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传说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在有些拉丁语的文献中,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统一定名为大西洋。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的解释,大西洋的形成是由大陆板块相对移动产生的张裂而形成裂谷,地幔物质从裂谷处涌出凝结成海岭,地幔物质继续不断地从海岭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凝结,形成大洋地壳,并向海岭两边推移扩张,使裂谷逐渐发展成大洋。大西洋的形成,大约是从1.8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开始的。最初先是从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北部拼连处分裂,出现了中大西洋。到了1.3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中大西洋向北大西洋扩展到格陵兰岛西部,而南美洲与非洲已经裂开,经过6千万年左右的板块张裂运动,南大西洋已发展成一个大洋,而北大西洋又向北延伸,使格陵兰岛与欧洲分离。到第三纪以后,已经形成了与北冰洋相通的S形大西洋,直到现在北大西洋海岭和南大西洋海岭中脊,仍是地幔物质上涌形成新洋壳的地带,说明大西洋还在继续扩展中。
如今的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总面积约为9166万km2,占海洋总面积的26%。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km,东西最大宽度为2800km。平均深度3626m,最深处的波多黎各海沟达9219m。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1/5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2/3以上。
5.2.4撕裂大陆的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而“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处的“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约为7617万km2,约占世界海洋面积20%。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海水体积29195万km3。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是世界经济的石油命脉。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印度洋在世界海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控制了印度洋,就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钥匙。
巴西亚马孙河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3个月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发了一场龙卷风,人们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在印度洋里闯下大祸!2004年12月26日0时58分55秒,印度洋大地震(或称印度洋海啸、南亚海啸)矩震级达到9.3,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在印度夺去约1万人性命、斯里兰卡4万余人遇难,而印度尼西亚的死伤人数达23万人之多。据意大利空间技术研究院设在马泰拉的空间技术研究中心得到的数据显示,地震和海啸导致地球的自转轴心自东向西出现平移距离为5~6cm。据美国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报道,在发生地震的瞬间,印度洋底的一个地质板块被另一个所挤压而向下沉,地球的质量向地心集中导致地球自转周期缩短了3μs,地球轴心也倾斜了大约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