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15054100000038

第38章 其他肿瘤(7)

手术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意义重大。不管是早期还是局部进展期,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1厘米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越早越好。放疗和化疗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一提的还有免疫治疗。近年来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A-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等生物反应调节剂对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面对这种让人头痛的疾病,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它的发生吗?阳光是黑素细胞发展为黑色素瘤的“罪魁祸首”,因此学会如何正确防晒是极其重要的。

避免正午的阳光照射。研究发现,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个时段的太阳光线是最强烈的。所以,要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即便是阴天或者冬季的时候也是如此。

记得使用防晒霜。全年都使用SPF值至少15的防晒霜,确保所有裸露的皮肤都涂抹上防晒霜,包括嘴唇、耳朵、手和脖子后面。

穿戴防护设备。仅仅依靠防晒霜是不能完全避免受紫外线伤害的,所以还可以穿上密织的服装,戴上宽边帽。现在甚至还可以直接买到专门防晒的服装。最后,不要忘记戴上可以阻挡UVA和UVB两种紫外线的太阳镜。

关爱自己的皮肤。熟悉自己的皮肤状况,记得给它多一点关爱,这样你就会更容易发现在它上面发生的变化。每次洗澡的时候可以在镜子前依次检查你的脸、脖子、耳朵和头皮,还有胸部和躯干、胳膊和手、腿和脚、脚趾之间的空隙。另外,还要注意生殖器区域和臀部之间。如果发现了任何的不同寻常,就需要及时向皮肤科医生请教了。

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骨与软组织肿瘤、脑肿瘤、小儿肿瘤、皮肤癌等在内的多种肿瘤的防治常识。这其中既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恶性淋巴瘤,也有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的白血病、骨肉瘤、脑肿瘤等;既有老年人高发、较少致命的前列腺癌,也有儿童易发、容易致命的小儿肿瘤;既有比较顽固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也有比较好治的皮肤癌。这些肿瘤不管是高发或低发,难治或易治,都是人类健康的杀手,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结语癌症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防控形势严峻,必须引起国家、社会以及每一个公民的高度重视。

面对癌症这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相关组织和科学家们纷纷行动起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打响了一场抗击癌症的战争。经过上百年的研究,特别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无论是在对癌症的认识上,还是在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癌症发病率如此之高,一定是有原因的。研究发现,近两百多年来,人类文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丰富,但同时也生产出了很多副产品——致癌因素。这些致癌因素之多、分布之广,用“每个人都生活在被致癌因素包围的汪洋大海之中”来形容都不过分。到目前为止,仅化学致癌物质就已发现了1000多种。它们污染了我们的空气、水源、食物和生存空间,其中有不少致癌因素(比如石油化工产品等)是人类进化史上从来就没有遇到过的。人类在面对诸多新的“客人”时不知道怎么恰当应对,结果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乱子——癌细胞。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预防癌症,人人有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已从大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并对整个癌症的防控和诊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一级预防上,各种致癌因素的确立,为“远离相关危险因素,减少癌症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明确了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实践证明,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相关癌症的发病率。

结语科普通鉴·肿瘤揭秘近些年来,癌症的生物学病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明确了几种病原微生物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目前比较肯定的微生物有:能够引起鼻咽癌及伯基特淋巴瘤的EB病毒、引起肝癌的乙肝和丙肝病毒、引起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成年人白血病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以及引起胃癌的幽门螺杆菌。很显然,如能采取措施预防这些病原体的感染,就能够有效预防相应癌症的发生。令人鼓舞的是,用来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已能间接有效地预防肝细胞肝癌;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也已研制成功,即将广泛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在二级预防上,世界各国的经验已经证明,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大大降低死亡率。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对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有组织、有计划的普查和早诊早治。有鉴于此,为了减少癌症死亡,人人都应增强防癌意识,定期做防癌体检。

在诊断上,随着相关物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癌症的诊断措施也越来越多,诊断技术越来越深入,诊断水平越来越高。X线检查(包括透视及X线平片)、CT、磁共振、超声、PET-CT等各种影像学检查,就像“照妖镜”一样,能够使深藏体内的癌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和膀胱镜等内镜就像洞穴探测器一样,能够深入人体使癌魔无处藏身。标志物检查就像化学感受器,通过“感受”血液中某些肿瘤相关分子的变化,能够发现癌细胞活动的蛛丝马迹。传统的病理检查借助显微放大技术,更是能够发现癌细胞的真实面目。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癌症诊断更加准确,而且能够对癌症做进一步分型,帮助制订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治疗上,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精准的诊断技术,以兼顾根治与减少损伤,保护器官功能,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快速康复为目标的新理念,逐渐成为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放疗技术已完成从粗放的二维平面照射向精确的三维立体照射的过渡。γ刀、X刀、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可在减少或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增加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从而明显提高了局部疗效,减少了毒副反应。

化疗一向以能照顾到全身为优势,以毒副作用较大为缺点。化疗是一把双刃剑。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因为耐受不了毒副作用而中断治疗,严重干扰了治疗方案的正常进行和整体治疗效果。不过,近些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以及辅助治疗的加强,已使化疗在增加疗效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逐渐成为可能。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一种针对性较强、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作用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问世,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使得不少晚期癌症患者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癌症既是致癌因素的产物,也是人体免疫监视系统的“逃犯”。毫无疑问,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是癌症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反过来讲,如果能重振免疫雄风,癌症的生长就一定能受到抑制。生物免疫疗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原理而设计出来的。生物免疫治疗是通过提取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这些经过培养后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多、识别癌细胞的能力增强,从而获得了更强的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中医对肿瘤认识已久,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独到的见解,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近代,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也逐渐被肯定。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肿瘤有整体观念强、能增强机体全身的内在抗癌机制、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能弥补其他治疗的不足、无痛苦、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综观上述各种治疗癌症的方法,由于各自的治疗方式、作用机制不同,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手术可使某些较局限的肿瘤达到根治,但它不能保证清除亚临床的浸润灶和转移灶,因而不能防止以后的复发和转移;放疗虽能根治多种肿瘤,但也存在不能杀死可能转移的癌细胞的缺陷;化疗理论上可作用于全身的瘤细胞,并对某些肿瘤有根治作用,但由于毒副作用大而影响其疗效的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温和、副作用小,对改善全身情况有独到之处,但对肿瘤的局部控制尚难评定;生物免疫疗法通过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并且无明显的副作用,但单靠免疫效应只能抑制或杀死一定数量的癌细胞,对于晚期带有较多癌组织的患者,相对显得无能为力。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如果将这些疗法合理、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应用,就可扬长避短,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这就是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已使许多肿瘤的治愈率得到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现已得知,影响癌症疗效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疾病的早晚、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癌细胞的基因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心理状态等。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判断,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最先进的肿瘤治疗理念就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尽管目前对付癌症已有各种各样的有力武器,但癌症毕竟是一个难治的疾病。就总体来讲,目前中晚期癌症的治愈率仍然比较低。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问题:癌症的治疗目的应该是什么?是一味地清除肿瘤,追求根治,还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主?回答仍然是视病情而定。对较早期的患者,应尽量做到根治,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晚期和复发的患者,应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主。

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肿瘤姑息治疗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诞生的。姑息治疗的理念是:尊重生命,对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癌症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医疗照顾;承认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主张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既反对放弃治疗,也反对过度治疗。

癌症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战胜癌症这个大敌,我们所能采取的抵御措施主要有预防、治疗和康复。多年来的肿瘤防控经验表明,预防是根本,治疗是关键,康复是保证。

预防是根本。如果能够采取措施使人免遭癌患,就等于从根本上战胜了癌症。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生活中只要做到合理营养、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注意饮食卫生、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多数癌症都可以避免发生。遗憾的是,人们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根深蒂固,往往等到疾病缠身才知道关心自己的健康。

治疗是关键。患了癌症之后,如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对早期癌症可以治愈,对中晚期癌症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治愈率。做到这一点,要求医生要努力实施科学治疗,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是保证。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延续和补充,康复治疗既可以维持和提高临床疗效,又是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根本因素所在。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对任何一种需要康复治疗的疾病,康复治疗介入越早,整个治疗效果就越好。遗憾的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肿瘤康复治疗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

单就癌症治疗来讲,目前只重视身体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只注重肿瘤的清除,而忽视整个机体调整;只强调医生治疗,而忽视患者自助治疗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在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之间,互相怀疑甚至是互相抵触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总之,抗击癌症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能有半点疏忽。首先,预防为主的方针不能丢。其次,在治疗上要遵循完整治疗新模式,坚持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医生治疗与患者自身调理相结合、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身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争取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