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15054100000031

第31章 头颈部肿瘤(3)

由于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易感因素尚未完全被医学家掌握,所以对于鼻咽癌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预防措施。但随着人类对鼻咽癌的认识逐步深入,预防鼻咽癌也不再是天方夜谭。虽然人类抗癌的道路并非坦途,可能还有荆棘密布,但人类与癌魔抗争的决心不会动摇。

根据目前公认的鼻咽癌易感因素,医学工作者给出了以下预防鼻咽癌的建议: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免病毒感染。

(2)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入,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等,并积极戒烟、戒酒。

(3)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

值得期待的是鼻咽癌或将可防可治。前已述及,鼻咽癌的发病和EB病毒感染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制造出一种疫苗,能够控制EB病毒的感染,那就可以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目前这种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鼻咽癌的疫苗就可以应用于临床,造福人类。

9.3不可忽视的甲状腺癌

甲状腺位于下颈部气管两侧,分为左叶和右叶,两叶以狭细的峡部相连,形状类似“蝴蝶”。甲状腺主要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和滤泡旁细胞构成。甲状腺滤泡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该过程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调控。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正常的人体代谢至关重要,是人体必需的生理激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是组成甲状腺的另一种细胞类型,其主要分泌降钙素,参与调节机体的血钙浓度。

甲状腺癌就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一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一般较低,男性年均发病率约为0.8%,女性约为2%。甲状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比例并不高,为1%~2%。

不过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美国调查数据显示,在1989~2012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4.99倍,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癌。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同样严重,2010年杭州萧山区的甲状腺癌发病资料显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达23.81/10万。甲状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上升惊人,2000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尚未进入女性恶性肿瘤前十位,但2010年已上升到女性恶性肿瘤第五位,很值得警惕。

【患病原因】

总的来讲,导致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可疑的因素有放射线、遗传因素、雌激素、甲状腺良性疾病等。目前已知的、比较明确的诱因可以说是幼年时期射线暴露史了。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甲状腺髓样癌,一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因为甲状腺癌患者女性居多,所以雌激素很容易被怀疑为危险因素。甲状腺组织的生长主要受促甲状腺激素的支配,后者对甲状腺癌的发生也有促进作用。雌激素可能是通过增加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而间接促进甲状腺癌发生的。

【患者的痛苦】

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无明显症状,甚至到了晚期也无主观痛苦,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无意发现颈部肿块而就诊。随着肿瘤发展,当周围器官和组织受到侵犯时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肿瘤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支配声带活动的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等。

【诊断方法】

诊断甲状腺癌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磁共振扫描、核素全身扫描、PET-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首先用于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大小等,其次也可以对肿瘤良恶性做出初步判断。

常规生化检查有甲状腺功能测定(T3、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anti-TG、anti-TPO)、降钙素(CT)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等。这些检查可以为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其准确率较高,对于彩超检查无法判定良恶性的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从病理角度讲,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前两种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变所致,治疗效果较好。甲状腺髓样癌是由滤泡旁细胞癌变所致,治疗效果较分化型甲状腺癌差。治疗效果最差的当属未分化癌,肿瘤生长快,患者生存时间短。

【治疗措施】

甲状腺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内分泌抑制治疗、核素治疗、放疗等。手术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居于首要位置,只要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均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除了需切除甲状腺,还应当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正规清扫切除,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内分泌抑制治疗。内分泌抑制治疗主要是口服甲状腺素片或者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抑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TSH需要控制在合适水平,TSH太高,起不到内分泌抑制治疗目的;TSH太低,患者甲亢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抽血化验,调整剂量。由于内分泌抑制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低钙表现,需要同时口服补充钙剂,特别是对于更年期的女性。

核素治疗主要是口服碘(131I)。对于晚期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行甲状腺全/近全切术后,需要辅助进行核素治疗,以进一步杀灭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131I治疗的原理是利用甲状腺(癌)组织具有特异性浓集碘的功能,通过释放射线精准杀灭甲状腺组织或癌组织。

放疗不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只适用于特定的人群。如甲状腺癌侵犯食管、气管,手术后食管、气管可能有残留者,或者应用于髓样癌的患者。

甲状腺癌的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差别很大。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全身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10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甲状腺髓样癌治疗效果较分化型甲状腺癌稍差,但仍然优于食管癌、肺癌等全身其他肿瘤。而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效果最差,患者一般仅生存几个月,但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为分化型,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只占极少数。

【预防要素】

因为病因不明,所以甲状腺癌的一级预防效果很难评价。然而,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提高防癌抗癌意识,及时发现甲状腺局部肿物,或者定期做一下防癌体检,还是可以收到理想的二级预防效果的,加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还是很有保证的。

总体来讲,头颈部肿瘤的防治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鼻咽癌的发病和EB病毒感染有很大关系,如果制造出一种疫苗,能够控制EB病毒的感染,那就可以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目前这种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鼻咽癌的疫苗就可以应用于临床,造福人类。另外,除了晚期的之外,鼻咽癌整体治疗效果也是很好的。

虽然近些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甲状腺位置表浅,只要人们提高防癌抗癌意识,及时发现甲状腺局部肿物,或者定期做一下防癌体检,还是可以达到理想的二级预防效果,加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本身的恶性程度较低,所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还是很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