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15054100000025

第25章 腹部肿瘤(4)

对于多数中晚期肾癌患者,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是转移性肾癌辅助性治疗手段,极少数患者可通过手术而治愈。切除肾脏原发灶可提高内科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的孤立性转移瘤以及肾癌伴发孤立性转移、行为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对伴发转移的患者,可视患者的身体状况与肾脏手术同时进行或分期进行转移瘤手术。对肾肿瘤引起严重血尿、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姑息性肾切除术、肾动脉栓塞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转移性肾癌手术死亡率为2%~11%。

肾癌的内科治疗主要为免疫治疗。目前肿瘤坏死因子(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为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约为15%。

随着肿瘤治疗进入个体化治疗的时代,肾癌的治疗也慢慢进入了个体化治疗时代。特别是随着靶向治疗时代来临,肾癌的个体化治疗更为可行。而对于晚期肾癌,哪些患者适合用靶向药物治疗,哪些用靶向治疗一线药物,哪些用二线药物,哪些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成功的患者,这也将是治疗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总的来说,应根据不同的适应证进行个体选择。现在对于早期的肾癌和可以手术的肾癌,临床医生们也在进行多方面的个体化治疗尝试。比如有些患者病灶比较大,或先期手术切除有困难或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时,可以先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的部分患者手术效果会明显提高,手术风险也会明显降低。对于手术后容易复发和转移的患者,临床医生应积极给予试验性的辅助治疗,使这些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都能得到明显延长。

【预防要素】

预防肾癌要从及早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1)首先应不吸烟或尽早戒烟。其次,水是最好的预防“药物”,多饮水可以降低毒素的有效浓度,减少患肾癌的概率。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高血压。多吃香蕉、胡萝卜及甜菜等果蔬可以明显降低患癌风险。

(3)患有肾囊肿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早日恢复健康。

(4)避免放射线侵害,慎用激素。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7.6膀胱癌

2007年2月11日,相声界泰斗马三立因病医治无效于天津逝世,享年90岁。一代幽默大师虽然已经远离我们,但他诙谐的言谈以及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依然影响着人们。在马老最后的日子里,他顽强的意志力、乐观的生活态度向人们最后一次展示这位曲坛巨擘的大家风范。夺去马老生命的元凶就是膀胱癌。

膀胱癌是发生于膀胱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以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美国癌症协会预测每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数为61420例,死亡病例数为13060例。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甚至儿童。但是主要发病年龄为中年以后,并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患病原因】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钢铁行业等。柴油机废气累积也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危险。

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染等)、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潜伏期6~13年)、滥用含有非那西丁的止痛药(10年以上)、盆腔放疗,以及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剂等。

另外,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患者的痛苦】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最初表现为反复显微镜下血尿,接着可出现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

膀胱癌患者亦可以尿频、尿急、尿痛和盆腔疼痛为首发表现,这是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

其他症状还有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等。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

【诊断方法】

膀胱癌的诊断主要通过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方法为膀胱镜检查和病理学活检结果。

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方法简便、无创的优点,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为13%~75%,特异性为85%~100%。但尿标本中细胞数量少、不典型或退行性变、泌尿系感染、结石以及膀胱灌注治疗等可以导致尿脱落细胞学诊断困难。

目前膀胱镜检查仍然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膀胱是否有肿瘤,明确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和部位,并且可以对肿瘤和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对部分膀胱癌患者根据需要可选择盆腔CT、磁共振成像和骨扫描等检查。

【治疗措施】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其病理分期以及肿瘤所在的位置、大小等。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见,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通过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单纯切除瘤体是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需要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尿流改道手术,并辅以化疗和放疗。

大部分膀胱癌患者确诊时处于分化良好或中等分化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约1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转移性膀胱癌。膀胱癌的大小、数目、分期、分级与其进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与分级,低分期低分级肿瘤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低于高分期高分级肿瘤。

膀胱癌术后多达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可能与新发肿瘤、肿瘤细胞种植或原发肿瘤切除不完全有关。建议所有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均进行规律性膀胱灌注治疗,以降低由于肿瘤细胞播散而引起的复发。同时,应以膀胱镜为主要随访手段,在术后3个月开始复查,以早期发现膀胱肿瘤复发,及时进行经尿道肿瘤切除术,从而可以保留膀胱,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一旦肿瘤复发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多需要切除全部膀胱,并行尿流改道,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为低下。

【预防要素】

有效预防膀胱癌要注意如下事项:

(1)戒烟。因为膀胱癌死亡的男性中,有一半有吸烟史,二手烟也可导致女性患膀胱癌。

(2)避免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果在工作中必须接触含有芳香胺类的化学品,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普遍使用此类化学物质的生产制造行业有橡胶、皮革、印刷材料、纺织品和油漆等。有些染发剂、色素等也会导致膀胱癌。

(3)喝充足的水。研究表明大量喝水能有效降低患膀胱癌的危险,坚持每天喝6杯水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比那些每天只喝1杯水的人低一半。其机制是流经膀胱的液体可稀释致癌物质并及时将它们排出体外,减少了这些致癌物质对膀胱的刺激。

(4)注意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补充多种维生素,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在日常膳食中,大量摄入水果、蔬菜的人,膀胱癌发生率较低,尤其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菜花、萝卜、白菜、油菜、荠菜以及猕猴桃、无花果、香蕉、大枣等鲜果者。膀胱癌与脂肪的摄入量呈正相关,而与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呈负相关,所以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食物。

在我国,腹部肿瘤中的消化器官癌症都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将食管癌包括在内,整个消化系统癌症占前10位恶性肿瘤中的5位。消化系统癌症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胃癌曾经是第一位高发的肿瘤,肝癌也有癌中之癌之称。胰腺癌后来居上,在致命性上大有取代肝癌之势。从整个防控形势来看,食管癌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胃癌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胰腺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估计在不远的将来,肝癌的发病率会有明显降低。相比之下,两种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肾癌和膀胱癌)不仅发病率较低,而且治疗效果都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