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揭秘
15054100000001

第1章 引言

恶性肿瘤亦称癌症,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08年报导: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新发癌症患者约1200万人。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全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为312万人,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约有6个新患者被确诊。每年因癌症死亡270万人,平均每天7397人。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逐年上升趋势。据科学估计,到2020年全国新发癌症患者将增加到388万人,癌症死亡约为276万人。癌症已发展为死亡病因的第一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各界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恶性肿瘤防治研究。

20世纪以来,恶性肿瘤防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目前有1/3癌症的病因和发病因素研究已经清楚,可通过消除病因和减少危险因素、增加保护因素的方法预防癌症发生,被称为一级预防;还有1/3癌症现已有了早期诊断方法,可在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性普查或防癌体检,做到早诊、早治,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对检查发现的癌前病变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可阻断癌变发生,被称为二级预防;另有1/3的中晚期癌症可应用有效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和微创治疗等方法,研究制订最佳综合治疗方案和个体化治疗计划,并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延长生命、逐步康复的效果。

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世界癌症防治研究进展和经验,倡导的“癌症三级防控战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取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效果。国内外大量的医学科学实践证明,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也是可以预防的。“癌症是不治之症”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政府领导及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召开了全国肿瘤防治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肿瘤防治研究规划,并在肿瘤高发区建立了肿瘤防治研究基地,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研相结合的方针,长期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多学科大协作攻“三关”、抓“三早”、降“两率”的防控对策和措施,取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初步成效。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医保体系逐步完善,现已在全国逐步建立肿瘤防治示范区,推广国际癌症三级防控战略和我国肿瘤防治“三早”经验,进一步提高肿瘤防治水平,逐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技术及特效治疗药物和根治方法,防治研究任务还十分艰巨。国际抗癌斗争的实践经验证明,癌症防治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人类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仅能降低死亡率,预防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期有效降低人类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卫生系统工程,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大力开展肿瘤防治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肿瘤防治科学知识水平,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同癌症做斗争。为此我们组织各学科肿瘤专家在总结国内外肿瘤防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肿瘤防治科普读物,为普及肿瘤防治科学知识,提高全国防癌保健科学素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