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乾坤
15054000000019

第19章 少数民族医药(2)

早在4世纪,维吾尔人就创立了四大物质学说,也就是“艾尔康”学说,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们认为世上万物的生、长、盛、衰均受火、气、水、土四大物质的影响和作用,并将这一哲学理论用于医学和其他各学术领域,对研究和整理维吾尔人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维吾尔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又逐渐形成了气质学说、四种体液学说、器官学说、力的学说、素质学说等。其中气质学说即“米扎吉”学说,是指在火、气、水、土四大物质最小分段属性的相互影响下产生新的属性。它分为寒、热、湿、干四大单纯类;干热、湿热、湿寒、干寒性四大复杂类。根据其偏盛或偏衰又分为正常和异常两大种。对人体来讲,以正常气质来说明人的生理状态,以异常气质来说明病理变化。四种体液学说即“合力提”学说,是指在自然界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人体气质的影响下,以各种营养物质为原料,通过肝脏的正常功能产生的四种体液,即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和黑胆质。四种体液在各自的数量和质量上保持一定的平衡,则表明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为处于病理状态。器官学说即“艾扎”学说。维医解剖学与现代解剖学基本相同,但是对其生理学的论述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维医认为各器官均有与自己功能相应的特有气质。维医根据器官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分为支配器官和被支配器官两大类。支配器官是指脑、心、肝三个主要器官。力学说即“库外提”学说,是说明人体各种力量的定义、种类及作用的学说。维医的力是指维持和推动人体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力的产生和存在及作用,分为生命力、精神力和自然力三大类。素质学说即“太比艾提”学说。“太比艾提”系指人体防御能力,现代维医也有人认为其相当于“人体素质”。“太比艾提”学说是说明人体对异常变化的防御、抵抗和再生能力的定义及作用的学说。“太比艾提”能支配人体一切生命之力和各种活动的正常运转,它能识别人体抵抗力的“神秘点”,如出现异常现象和状态,能动员这些“神秘点”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正是这些独立理论的形成,才为以后维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吾尔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吸取前人和外族经验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他们主要通过望诊、听诊、问诊、脉诊、尿诊、大便诊、痰诊等方法来观察和了解疾病的变化、分析判断疾病的症结。其中望诊、听诊、问诊与汉医内容相近,而维医查脉方法与汉医有些不同,即医生的4个手指在患者两手腕的桡动脉处轻轻的按压,获得患者脉搏跳动的节律、强弱等异常变化,判断疾病情况。脉搏的变化有动止、强弱、至数及停止。维医认为,脉搏与年龄、气质、性别、胖瘦、季节、工作种类、生活条件、精神状态的关系也不容忽视。且维医认为尿诊与脉诊一样重要。在治疗方面,维医有关治则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原则包括调整失调气质、表根缓急、助防祛邪、七因制宜、及治防变等。维医用于调整失调气质的方法,是其治疗大法。这些虽与汉医相似,但又有别于汉医。

另外,维医还有许多特色疗法,如埋沙疗法、接骨疗法、鸡蛋疗法等。维吾尔族药物品种繁多,常用药有1100多种,包括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

千百年来,维医一直维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具有独特的临床有效性,有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近年来,它在传统的治病理念下,融合现代医药理念的研究和开发,已研制出多种剂型、不同疗效的民族医药品种。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诞生的医药体系作为祖国医学中的奇葩,正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并将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福音。

6.4源自佛门的傣医药

傣族普遍信仰佛教,傣医药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具有密切关系。在大量佛教典籍中,有许多和医学相关的内容。传说“八万四千册”中“医学经典有四万二千册”。这种说法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说明了与医学相关文献数量之大。因其大多为民间名医所著,著成后不署姓名,奉献给佛寺,因而烙上佛的印记。傣族的第一部医学专著是傣族的医学家根据佛经的医学资料整编的《嘎牙山哈雅》,这是以手抄本形式在傣医中广泛流传的一本医经,是一部既有关于社会现象起源,也有关于生理病理指导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该书的论述,与佛经中有关医学的论述一脉相承,又发展了佛教体系的医学。

据傣文古籍记载,傣族原始宗教产生于傣族原始社会采集狩猎时期的沙罗时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傣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医药经验,并吸收了印度医学、汉医学、其他民族医学思想,建立和发展起来了傣医药学。傣医药学是在佛教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对边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傣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原始时期(橄榄时期),傣族人民为了繁衍生存,根据季节、气候环境变化,常把一些御寒、解暑、预防疾病的植物采食和做茶饮用,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医药常识。神药两解时期(食米时期),人们虽然把早先认识的医药常识传授延续了下来,但由于仍处于较原始的社会状态,没有文字,只能口传心授,且医药思想是建立在“万物有灵,灵灵相通”的原始宗教基础之上,神药两解的现象亦十分突出。兴旺时期(米腊撒哈时期),由于巴利文字的出现,许多口传的医学理论知识得到了相应的集中整理而记载于佛经之中。发展升华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医学的发展,提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努力发掘提高”“发展民族医药,拯救民族医药遗产”的方针,傣族的传统医药得到了重视,并做了不少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1983年,我国翻译、编辑出版了《西双版纳古傣医药验方注释》第一集,与《傣医传统方药志》一起共收载古傣医药验方210个。我国在傣医药的发掘整理、继承发扬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傣医药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四塔五蕴”说是傣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四塔”即用风、火、水、土4种物质解释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其中,“风”相当于汉医的“正气”,是生命活动外在的表现;“火”代表着体内的一种“阳气”,与生俱来,随人体的生命存在而存在,随生命的结束而消亡;“水”代表着机体内的物质贮藏,由胆液、口痰、唾液、水(体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脓液等12种物质成分所组成;“土”具有消化食物、化生精微、营养机体的作用,代表着人体的器官组织。身体必须保持风、火、水、土4种物质元素的平衡才能健康无病,反之,人体就会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风感寒,或饮食失调,导致人体内风、火、水、土失调,就会使人患各种疾病。“五蕴”是指蕴藏于体内的五种内在因素,包括色蕴、识蕴、想蕴、受蕴、行蕴。其中,“色蕴”是人体外在的表象,是指人的形状、容颜、精神状况;“识蕴”是人对外界的识别能力;“想蕴”是指人的思维能力、思想和欲望;“受蕴”即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行蕴”是指人从开始生长发育至衰老死亡的全部阶段的变化过程。“五蕴”的概念,解决了傣医药认识人体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傣医药学认为“四塔五蕴”先天禀受于父母,受后天水谷的补充和滋养,在人体内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关系,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四塔五蕴”相互配合,形成了傣族医学、药学理论基础。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学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3种。其内容与汉医之望、问、切诊相似,但在理论上有所差异。望诊即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精神、气色和全身各体表部位有无异常,以了解病情,测知体内“四塔”的变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如果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说明患者体内有寄生虫。问诊是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对疾病做出进一步的判断。而摸诊是通过触摸感受患者肌肤的冷热、有无包块和其他异常情况,以帮助诊断(脉诊则较为少用)。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体表摸着发热、汗出,但鼻尖和耳尖发冷,说明体内有寒,仅体表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