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乾坤
15054000000017

第17章 杏林奇葩(5)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是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患者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破溃。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有高热症状,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而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撒斯要早500多年。

至于恙虫病,葛洪把它叫作沙虱毒。现代医学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体”。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酷爱炼丹,在广东的罗浮山里住了很久。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凡是名医,必有一段艰难的求学历程,以其超人的毅力去探索和学习。葛洪的一生可谓精彩,而且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聪慧睿智帮助他开拓了药学上的新领域,也在临床急症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6掌纹诊病——“掌”握你的健康

在各种刑侦片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指纹在破案中的作用,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指纹。在我国,很早之前就有关于指纹的记载。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制陶者的指纹,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印迹。早在4300多年前就有掌纹专用名词“雷纹”的记载。从战国时代开始就把手迹作为侦破盗案的物证。而在西安周至县仙游寺法王塔拆迁过程中,发现部分塔砖上有手掌印纹,这也许是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制砖者把掌印作商标吧。而在孙中山先生发表的《批释加盖指纹之室义》一文中就说:“欲防假伪,当以指模为证据,盖指模人人不同,终身不变,无论如何巧做,终不能作伪也。”

掌纹不仅可以帮助鉴别真伪,还可用以诊病。用掌纹诊病在我国也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掌纹辨病的记载。《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局部病变也是机体整体情况的反应,在《灵枢》中就记载有诊鱼际纹路法及爪甲诊病法。在唐代王超所著的《水镜图诀》中,有通过观察幼儿示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来推断病情的介绍。在我国的民族医学中,手诊也得到广泛的发展。瑶医认为手五指通五脏,手五指分属五脏,每指各属一脏腑,拇指属脾胃,示指属肺与大肠,中指属心与小肠,无名指属肝与胆,小指属肾与膀胱;在藏医学中,手诊同尿诊一样是其诊断手段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身体的细微变化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疾病起始我们只能任由其一步步吞噬我们的身体直至病发,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治疗机会。所以掌握一套简单的疾病诊断方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手就像一棵树上的叶子和枝条,由于血液循环极为丰富,微循环密集,末梢神经集中,加上它又是人体全身脏腑的一个全息缩影,所以能最敏感地反映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变化。由于手掌的特殊敏感性,手诊便有着超前诊断的特点,而正确的超前诊断,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其实,手诊本身就是一种很平常、很实用的学问。那么什么是手诊呢?手诊是通过观察掌纹、掌色、掌形、手指等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和看手相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的先辈们很早就能通过掌纹的变化来诊断疾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手诊。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引起其他部位的变化。《灵枢·本脏》记载:“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些认识一直指导着古代医学家诊断疾病。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现。当人体患有或将患有某些疾病时,往往在患者手上的特定部位,出现不同特征的纹路、色态。手诊就是根据掌纹的纹路和色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灵枢·经脉》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清代《小儿推拿广义》中更是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手部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血管,手掌皮下的血液循环极为丰富,微循环密集。手掌中的纹理由微循环调节的不同而发生形态的变化。细胞的分解代谢会影响手掌中纹理发生局部的隆起和凹陷、延长和消失,这样,凸与凹之间就形成新的皮纹沟嵴。如当末梢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时,多余的脂肪颗粒就会在手掌上堆积,形成脂肪丘,会使手掌饱满,部分掌纹会消失。这表明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提示有高脂血症的可能。指掌上不同部位的末梢小血管和浅表微静脉的浮沉、变色、膨大、扭曲,是微循环学说在望手诊病上的广义应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一个拇指在大脑的运动区,相当于一条大腿的10倍,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脑细胞,只相当于手的四分之一。”手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从事生活和生产,所以当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病理改变时,体内疾病的信息就会经自主神经传递到大脑,再通过脊神经反映到体表,尤其是手的指掌上来。

手掌就好比是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中医认为手为五行所化、五脏之端。比如说,如果一个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现褐色的斑块,则说明此人的胆囊方面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如胆囊炎;如果一个女子的生命线末端有明显的三角形纹符号,则说明此女子有痛经史;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线靠掌心处均有众多胚芽纹,则说明此人体质比较差,容易感冒;如果一个人的命运线的顶端或者末端有竖形的岛纹,则他很可能患有胃下垂;如果一个人的太阳线被干扰线干扰成“井”字纹,则提示此人的血压偏低。

掌纹诊病的特点,一是它不论肤色人种,一律通用,不受南北气候关系影响,且简便又经济,不需仪器设备,又无任何毒副作用,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二是对患者心理上能起到药物代替不了的理想调治和鼓励作用。三是能在临床医学中起到超前诊断的向导作用。

诊断时通常都以手心掌纹为依据,因为手背部皮肤汗腺开孔很多,使皮肤形成网眼状,无法形成像手掌纹这样的纹理。手心皮肤与其他皮肤不同,可以使疾病的信号更明显地显现出来,使手掌成为观察疾病的窗口。

分清手上的方位,对掌纹诊病非常重要。“上”指的是指尖部方向,“下”指的是手腕部方向;判断左右时,不论左手还是右手,都以拇指方为左、小指方为右;在每条线上判断上下时,以线的起点为上、终点为下的原则来分析。另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程的不同阶段来选择看掌纹还是掌色,有时以观察掌纹为主,有时重在观察掌色。诊断急性病时,因相应的掌纹还未生成,应以观察掌色为主;而对于慢性病,就以观察掌纹为主;但是在判断慢性病急性发作时,观察掌色就很重要了。

指纹和掌纹都可以作为诊病的依据。指纹多用于先天遗传病的诊断,掌纹除了可以作为先天遗传病的诊断外,还可以用来诊断后天的各种疾病。指纹从出生后就不会改变;掌纹,有一部分是不变的,代表家族的遗传基因情况,有一部分是变化的,它可以因后天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

民间传说男左女右,即男人看左手的掌纹,女人看右手的掌纹。事实上,疾病诊断时的确是分左右的,但疾病并不是按这个规律发生发展的。诊断脾胃病以观察左手掌纹为准,诊断肝胆病以观察右手掌纹为准,诊断心脏病则要参考双手,诊断肺脏疾病一般按照拇指方为左、小指方为右的原则,诊断肾脏病大多是左右对应的;在观察有些疾病时,左半身的疾病要看右手,右半身的疾病则要看左手。总之,在掌纹诊病过程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砭石、银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临床的需要了,在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协助下完成的各种高难度手术也是那些银针、尖刀所无法完成的,而现代意义上的外用药物早已突破了黑膏药的范畴。然而,先人在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的精神将被我们所铭记,并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深入挖掘,全面研究,不断突破,让古老医学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更广泛地为人类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