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宇宙演进
15053900000017

第17章 银河系(4)

天琴座环状星云(M57,NGC6720)是著名的行星状星云,它是一个形状像环的行星状星云,位于北天的天琴星座内,直径约为1光年,距离我们约有2000光年。除了环状的土星外,天琴座环状星云就是天空中最著名的环状天体了。这个外观单纯且优雅的行星状星云,是我们从地球看出去的视线恰好穿过筒状云气的投影结果,而这团云气是由一颗垂死的中心星所抛出来的。使用太空望远镜所拍摄的照片显示:蓝色代表靠近高温中心星区域的炽热气体,再往外是较低温的绿色和黄色区域,最边缘是最低温的红色气体。除此之外,在星云的边缘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黝黑的条状结构。

在全天的行星状星云中,狐狸座哑铃星云无疑是最美丽的一个,它位于梅西耶星表的第27位,故又称M27星云。它像两个圆锥顶对顶对接起来的哑铃,因此被称为哑铃星云。在行星状星云中它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亮的,由于较大的行星状星云都比较暗,而最亮的行星状星云又很小,因此狐狸座哑铃星云就成为最容易观测的了(因为其大小最为合适)。哑铃星云很明亮,视星等为7.6等,在满布恒星的星空背景中显得很突出。当用大的望远镜观测时,能够看到柔和的蓝绿色光晕包围在“哑铃”的周围。观测表明,它的光晕长轴方向的方位角为125度,有1颗12等的核星靠近“哑铃”的西边缘。另外,在它以北25分处,仅有1颗5等星,即狐狸座14星。

沙漏星云(mycn18)是一颗年轻的行星状星云。人们根据它的模样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沙漏星云”,因为它很像古代记时用的沙漏。它是一个位于南三角座、距离地球8000光年之遥的奇特的行星状星云。对产生这个行星状星云的恒星来说,它的来日的确是不多了。当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用完它中心的核燃料后,会经过这种短暂但很美丽生命终结阶段,在它抛出外层的气壳后,它的核心将成为一颗逐渐冷却和慢慢变暗的白矮星。

猫眼星云位于天龙座。这个星云特别的地方在于其结构几乎是所有有记录的星云当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从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得的图像显示,猫眼星云拥有绳结、喷柱、弧形等各种形状的结构。这个星云是最被广为研究的行星状星云之一,它的视星等为8.1,拥有高表面光度。由于该星云处于接近正北黄极点的位置,在良好天气的情况下,只要在黄极点附近寻找,应该不难找到。猫眼星云其中较亮的内星云部分直径约为20角秒,其扩张星云晕物质直径约为386角秒。它的星云晕物质是原有恒星演化为红巨星阶段时喷出的。根据观测结果,星云主体的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有5000颗粒子,温度约为8000K,外层星云晕的温度更高,达15000K,而密度方面则比内部更低。星云中央拥有一颗O型恒星,其温度约为80000K,光度约为太阳的10000倍,半径为太阳的0.65倍。据光谱学分析,由于受恒星风的影响,中央恒星的质量正以每秒20兆吨的速度不断流失,相等于每年3.2×10-7个太阳质量,恒星风的风力时速为每秒1900千米。根据计算结果,中央恒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约为1个太阳质量,演化前的恒星质量估计约为太阳的五倍。该星云于1786年2月15日由威廉·赫歇尔首先发现,人们曾以电磁波谱对之进行观测。据哈勃望远镜多年来的观测结果,猫眼星云以每年10角毫秒的速度膨胀,在速度上则为每秒16.4千米,把这些结果以正弦计算,可得出猫眼星云距离地球大约1000秒差距(3×1019米)。

螺旋星云永远是黑暗宇宙中的亮点,星体、灰尘、气体和等离子等物质由于重力的作用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螺旋星云,看上去它就像是一个在黑暗的宇宙中划过的火风车。鲸鱼座螺旋星云NGC1068,距离6000万光年。由于它的亮度非常高,所以早在1780年就被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迈歇尔发现了,当时被命名为M77,因为它是当时发现的第77个肉眼可见的星云,也是200多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目标。1999年以来,随着如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等先进的探测工具的应用,科学家们对这一神秘的星云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200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远紫外线分光镜探测卫星曾经对NGC1068螺旋星云中心的凸起部分进行过探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发现,如果把整个星云比做一个鸡蛋的话,那么其中心的凸起部分就相当于蛋黄,周围的部分就相当于蛋清。而且星云中心的探测结果与银河系中心的探测结果基本一致。科学家们还对NGC1068螺旋星云进行过离子化程度很高的“氧6”探测,结果发现星云中气体的温度之高足以破坏分子结构,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子会从氧原子的束缚中脱离出来。通常的氧分子中有六个电子,而“氧6”分子则只有三个,在“氧6”分子中出现电子脱离现象只有当温度达到10万度以上时才有可能。科学家们研究中还发现,星系中心发出强大的射电波,在那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中心发出的光近似我们整个银河系的一半,而这个中心区域只有我们太阳系直径的50到100倍,要知道,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中犹如大海中的一粒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极可能就是黑洞。而黑洞与星云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蝴蝶星云蚂蚁星云(简称Mz)是一个位于矩尺座的行星状星云,于1997年7月20日被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布鲁斯·贝里克和莱登大学天文学家文森特.艾克在研究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影像时发现的。Mz3被称为蚂蚁星云是因为它的影象十分像一只蚂蚁的头部和胸部;而从地面的望远镜看去,这个星云长得很像一只蚂蚁。用哈勃望远镜拍摄,该星云的精细结构变得比地面清楚十倍,就连两端突出的波瓣也一览无遗。蚂蚁星云是所有已发现的行星状星云中最值得研究的,因为从研究中可以了解我们太阳未来的命运。与蚂蚁星云相类似的行星状星云还有蝴蝶星云,它们都处于恒星迈向死亡的阶段,而蚂蚁星云的规模比蝴蝶星云要大,爆发速度也快十倍。为何蚂蚁星云的外形如此怪异?天文学家对它形成的原因尚不是很了解,不过目前有两种理论假说。第一种理论是说一颗将死亡的恒星曾有一颗伴星以近距离方式互绕,在爆发时,因为有强大的潮汐力在互绕的平面上约束,所以物质只能沿着两极喷出,随着物质的喷出规模愈来愈大并超过该伴星的距离后,强大的星风也足以把伴星给吹散了。另一种理论是这颗恒星可能具有很强的磁场及快速的自旋,物质被强大的磁力线束缚,并只能沿着磁力线的方向喷出,这有点像太阳风的原理;差别是这种星风浓度比太阳风高了约一百万倍,速度更高达约每秒1000千米。这样强力的星风不仅可以被中央残星所照亮,更因为星风间的互相磨擦而发出强力的紫外线,两组天文学家用不同的滤镜拍摄,组合后便成这样的照片了。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个“超级眼镜”,我们能够欣赏这个壮丽景观:一个新星遗迹留的行星状星云酷似一只展翅的“蝴蝶”,它是由于灼热的气体向两端扩散形成的。编号为NGC6302的蝴蝶星云,位于天空南半球的天蝎座。与其它行星状星云一样,它也是类太阳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它有一对非常对称的像蝴蝶翅膀一样的双极结构,距离地球大约4000光年。目前对形成这种双极型行星状星云的物理机制的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在它的中心有一个气体盘面,盘面的中央有两颗互相绕转的恒星。就是这一对恒星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从气体盘面抛出气体,灼热的气体向两端扩散形成了这样的双极外观。在照片上,蝴蝶星云中央的恒星看不见,它被尘埃云团所遮蔽。现在蝴蝶星云看上去非常动人,但是经过几千年之后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明亮,因为它的中央恒星会变冷而成为一颗白矮星。

爱斯基摩星云又名为NGC2392,它是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787年发现的。由于从地面看去,它像是一颗载着爱斯基摩毛皮兜帽的人头,所以得到了这种昵称。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9年底被修复后不久,马上拍摄了爱斯基摩星云,用它来测试新系统的功能。拍摄图像中的星云结构非常复杂,以至于天文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是无法完全了解它的由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爱斯基摩星云的确是一个行星状星云,而且它在1万多年前,还是一颗很像太阳的恒星的表层物质。在哈勃拍摄的图像中,星云内部的丝状物是来自中央主星强烈恒星风所喷出来的物质。外层的圆盘状区域,有许多长度为l光年的橘红色细丝,它们可能是这颗恒星在红巨星阶段从它的赤道所喷出的物质形成的。

(3)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时,星体的外层向空间迅猛抛出的大量物质与星际物质相互作用,形成遗留在空间的丝状气体云和气壳。超新星遗迹是一类与弥漫星云性质完全不同的星云,它与行星状星云一样,体积也在膨胀之中,最后也趋于消散。

最有名超新星遗迹是金星座中的蟹状星云,它是一颗1054年在银河系内爆发的超新星留下的遗迹。在这个星云中央已发现有一颗中子星。中子星体积非常小,用光学望远镜观察不到。600多年后,英国业余天文学家拜维斯在金牛座中发现了一个模糊的云雾状天体。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从1771年起开始编制他的星表,并把这一云雾状天体列为第一号天体,称为M1。19世纪中叶,英国人罗斯仔细观察了这一天体,发现它具有纤维状结构,酷似蟹钳,因此把它叫作蟹状星云。1921年,美国洛威尔天文台的兰普兰特和威尔逊天文台的邓肯分别比较了相隔8年和11.5年的蟹状星云的照片,互相独立地发现了蟹状星云的膨胀。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推算出它大约是在900年前从一个点上膨胀开始的,并提出它就是1054年我国发现的“客星”,即今天所说的超新星爆发。

20世纪40年代,通过对蟹状星云观测发现其辐射包括射电辐射、红外、光学、X射线和γ射线,而且都是电子的同步加速辐射。同步加速辐射是美国的科学家在进行同步加速器的实验时发现的,实验表明:当高能电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在电子运动方向上会发出很强的光,这种辐射是高能电子在磁场中绕磁感应线螺旋运动时发出的。这种辐射本身并没有奇特之处,但是经计算表明,若要使电子速度高到足以激发X射线同步加速辐射,仅1年左右就会消耗掉蟹状星云大部分的能量,而蟹状星云已存在了近千年,因此蟹状星云中高能电子的来源成为一个谜。

1968年,也就是发现脉冲星(脉冲星实际上就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的第二年,在蟹状星云中发现了一颗脉冲星,自此蟹状星云之谜大白于天下:当大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晚期,由于核反应不能产生足够的力来抗衡引力,星体会快速坍缩,最大坍缩速度可达107米/秒;但越接近中心,坍缩速度越小,当中心密度到原子核密度以上时,坍缩停止,但星体外层仍在坍缩,于是便会产生反弹,把星体表层抛射出去,形成超新星爆发,其中心则压缩成一颗中子星或黑洞,蟹状星云中的脉冲星就是这样产生的。蟹状星云本身则是超新星爆发抛出的气壳。中子星具有极强的磁场,在磁层外弥漫的带电粒子被磁场“挟持”随星体高速旋转,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就产生同步加速辐射,这种辐射在星体磁赤道平面内最强,在空间形成一个扁平的“盘”,如果磁轴与星轴不一致,这个“盘”就会在空间急速摆动,形成我们所观测到的射电脉冲。

蟹状星云集超新星爆发、中子星、同步加速辐射于一体,是天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精品”。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曾认为现代天文学中蟹状星云的研究占了一半,其他领域占了另一半,这一说法固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蟹状星云在天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可见光波段,银河系的结构由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核球和银晕几部分组成。银河系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约90%为恒星。银河系圆盘形的扁平结构是银河系中的天体快速转动的结果,银河系的旋臂也在银盘中转动,银河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还以19.7千米/秒的速度朝武仙座的方向运动着。银河系从形成以来,在运动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在遥远的过去,与两大邻居(仙女座和三角座星系)曾经擦肩而过,未来有一天,还有可能会与仙女座星系发生大碰撞。气体和尘埃等星际物质在引力作用下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的“星云”。天文学家根据星云的形状、性质和发光情况的不同,将星云分为弥漫星云(亮星云、暗星云)、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