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5053700000008

第8章 人的基本结构(7)

4.小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食物消化吸收最主要的场所。上起于胃的幽门,下接盲肠,成人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十二指肠长约25cm,呈“C”形环绕胰头,十二指肠分为上部(上部左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壁较薄,黏膜面光滑无环状襞,称为壶腹,又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其中:降部的后内侧壁上有一突起,称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有环形平滑肌围绕,称为肝胰壶腹(Oddis括约肌),是胆总管和胰腺管的共同开口处。空肠约占2/5长,回肠约占3/5长。空、回肠纡曲盘旋于腹腔中、下部,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

小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起形成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绒毛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又伸出许多细小的微绒毛。小肠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等结构的存在,使小肠黏膜表面积约增加600倍,总吸收面积可达200~500m2,以充分发挥小肠酶的作用和扩大吸收面积。绒毛中轴为结缔组织,内含淋巴毛细管,它是脂肪微粒吸收的主要场所,也称中央乳糜管。此外,绒毛内尚有毛细血管网,它是水溶性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绒毛周围的平滑肌束沿长轴平行排列,可使绒毛作伸缩运动,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

小肠黏膜上皮向黏膜内凹陷形成的管状腺,称为小肠腺,小肠腺分泌呈弱碱性的小肠液。它主要含有水分、无机盐、粘蛋白和肠致活酶。

5.大肠大肠长约1.5m,起自回肠末端,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在回肠进入盲肠的开口处有回盲瓣,有防止盲肠内容物倒流入回肠的作用。直肠是大肠的末段,其下端为肛门。

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不同,一般说来,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而盲肠和结肠还具有如下3种特征性结构:一是沿肠的表面排列有3条纵行的结肠带,由纵行平滑肌增厚而成;二是由肠壁上的许多横沟隔开而成的环形囊带状突起,称结肠袋;三是在结肠带附近由于浆膜下脂肪聚集,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称脂肪垂。这3个特征可作为识别结肠和盲肠的标志。

(1)盲肠和阑尾①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以膨大的盲端开始,长6~8cm,一般位于右髂窝内,向上连于升结肠,其左后上方有回肠末端的开口,此口称为回盲口。口的上、下缘各有一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为回盲瓣,此瓣可以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在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②阑尾:形如蚯蚓,又称蚓突。上端连通盲肠内壁;下端游离,一般长7~9cm阑尾伸展的位置较不恒定,以盆位者多见,其次为盲肠后位及盲肠下位,回肠前位和后位较为罕见。因为三条结肠带最后都汇集于阑尾根部,故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称为麦克伯尼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2)结肠位于盲肠和直肠之间,围绕在小肠周围,按其位置和形态,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①升结肠:始于盲肠,沿腹后壁右侧上升,至肝右叶下面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移行于横结肠。②横结肠:始于结肠右曲,向左至脾的下端折转达向下,形成结肠左曲,移行于降结肠。③降结肠:始于结肠左曲,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左髂嵴水平面移行于乙状结肠。④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向下进入盆腔,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空虚时其前面常被小肠襻遮盖,充盈时在左髂窝可能触及。

(3)直肠①直肠的位置:直肠位于盆腔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下端至盆膈处续于肛管。直肠后面是骶骨和尾骨;直肠的前面男、女有所不同。在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在妇性则有子宫和阴道。因此临床指诊时,可触知前列腺或子宫、阴道等。②直肠的弯曲和结构:直肠在正中矢状面上有二个弯曲:上段是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形成一个凸向后方的弯曲,称为骶曲;下端绕过尾骨尖前面转向后下方,形成一凸向前的弯曲,称会阴曲。直肠的下端肠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直肠壶腹内面的黏膜,形成2~3个半月形皱襞,称为直肠后襞。其中最大而恒定的一个皱襞在壶腹上方,居直肠前右侧壁,距肛门7cm左右,有支持粪便的作用。直肠镜检查时,应顺应直肠的弯曲和避免损伤直肠的横襞。

(4)肛管为大肠的末段,上端于盆膈处连于直肠,下端开口于肛门,长3~4cm。肛管的平滑肌和其他部分的肠壁一样,都是由内环、外纵两层肌构成。但此处的环形肌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此肌可协助排便;环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骨骼肌则构成肛门外括约肌,主司括约肛门,控制排便。

(二)消化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主要有唾液腺、肝和胰,还有存在于消化管壁内的胃腺和肠腺等,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1.唾液腺唾液腺主要有3对: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由唾液腺分泌,正常成人每日约分泌唾液1~1.5L,其中水分占99%,其他有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有机物和Na+、K+、Cl-等无机离子,唾液具有清洁口腔、湿润食物以及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

2.肝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许多药物的代谢及解毒都在肝内进行。

(1)肝的位置和形态肝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及右上腹部,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肝的隔面基本与隔穹一致,其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的脏面邻近腹腔器官。右叶下面与结肠右曲、右肾和十二指肠相接触;左叶下面与胃相接触。肝呈楔形,质软。肝上面隆凸贴于膈,被纵行的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肝下面凹凸不平,中间的横沟称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肝管、淋巴管和神经由此出入。肝门的右前方有胆囊附着。肝门的右后方有下腔静脉通过。

(2)肝的结构肝表面大部分覆盖一层浆膜,浆膜的结缔组织深入肝,将肝实质分隔成50万~10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中央静脉从肝小叶中心纵行穿过。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形成一行行的肝细胞索,索与索之间的空隙是肝血窦(又称肝窦),窦内有巨噬细胞(枯否细胞),可吞噬异物。肝细胞体积较大,代谢旺盛,有合成血浆蛋白、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相邻两肝细胞之间形成胆小管,与小叶间胆管相通,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入小叶间胆管。几个肝小叶相邻的区域,称为汇管区。内含少量结缔组织,其中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及小叶间胆管通过。

(3)肝的主要功能①参与物质代谢:肝几乎参与体内的一切物质代谢过程,人们称它为物质代谢的“中枢”。它是肝内糖、脂类、蛋白质等合成与分解,转化与运输,贮存与释放的重要场所。也与激素和维生素的代谢密切相关。②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胆汁,帮助肠道内脂肪的消化吸收,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成人的肝每日可分泌胆汁500~1000mL。③排泄吞噬功能:肝脏可以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对营养性物质(包括有毒物质)进行排泄;对进入体内的细菌、异物进行吞噬,以保护机体。

(4)肝的血液循环及输胆管道①肝的血液循环:入肝的血管为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出肝的为肝静脉。门静脉把从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输入肝内,由肝细胞合成脂蛋白、血浆蛋白、糖原等。肝固有动脉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氧。上述两种血管的血液入肝后经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进入肝血窦,血液在肝窦内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汇入中央静脉,最后汇集成肝静脉,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②输胆管道:肝细胞不断分泌的胆汁先进入胆小管,再流入小叶间胆管,许多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成左右肝管出肝门,出肝后的左右肝管合成一条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汁可由此流入十二指肠。有些药物(如红霉素)经肝作用后由胆汁排泄,临床上利用这一特点来治疗肝胆系统感染性疾病。

3.胰

(1)胰的位置和形态胰是人体第二大腺体,呈长棱柱状,位于胃后方,横卧于腹后壁,位置较深,在第1、第2腰椎处横贴于腹后壁,为腹膜外位器官。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分为头、体、尾三部分。由胰腺腺泡分泌的胰液汇入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2)胰的结构胰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由导管排出,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有分解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作用。

胰的内分泌部是分散在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的腺细胞团块,称为胰岛。胰岛主要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均影响糖代谢。

二、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部位

在几种消化管中,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部位。主要原因为:①小肠黏膜总面积达200m2以上,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②小肠绒毛内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平滑肌和神经分布等甚为丰富,在平滑肌的蠕动下,绒毛的伸缩活动很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③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长达3~8h,有充分的吸收时间。④食物运输到小肠时已基本上被消化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也易于吸收了。

(二)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各种营养物质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等,糖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以及水和电解质直接进入血液。脂肪的分解产物中的短、中链脂肪酸直接进入血液,长链脂肪酸、甘油一酯则在胆盐的帮助下,先进入淋巴,再进入血液。膳食中的脂肪含长链脂肪酸较多,所以脂肪的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

在小肠内,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以及水和无机盐等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维生素B12和胆盐主要在回肠被吸收。

(三)糖类的吸收

各种淀粉、糖类食物都须在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食物分解成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较少。单糖的吸收与Na+的吸收耦联进行,共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载体蛋白,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四)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由小肠主动吸收入血液。氨基酸的吸收也是与Na+的吸收耦联进行的。钠泵的活动被阻断后,氨基酸的转运便不能进行。

(五)脂肪的吸收

脂类的消化产物包括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胆固醇等,短、中链脂肪酸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液,长链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胆固醇等不溶于水,所以它们必须先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到达微绒毛上。在这个部位,胆固醇、甘油一酯、长链脂肪酸逐渐从混合微胶粒中释放出来,进入肠上皮细胞,胆盐则被留在肠腔内,长链脂肪酸及甘油一酯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为三酰甘油,并与细胞中的载体蛋白结合成乳糜微粒,经由淋巴管再进入血液循环。

(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

水的吸收靠渗透作用,在肠内,Na+主动重吸收后,使肠上皮细胞内渗透压增高,于是水被吸收。

小肠对无机盐的吸收速度不同。钠、钾、铵盐等一价碱性盐吸收很快;镁、铁、钙等多价碱性盐吸收则很慢;硫酸盐、磷酸盐等,则不能被吸收,因可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钙盐只有在溶解状态下才能被吸收。此外,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两种。水溶性维生素以扩散的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而脂溶性维生素必须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后经扩散而被吸收。

三、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消化器官各部位的活动在神经和体液两方面的共同调节下,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使消化器官的活动适应人体的需要。

(一)神经调节

1.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消化器官多半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支配胃肠管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迷走神经。但是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受面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腮腺受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而远端的结肠受副交感神经中的盆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促进胃肠运动,使其紧张性增强,蠕动加快,括约肌舒张,因而胃的排空和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加快;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多,有利于进行化学性消化;还可使胆囊收缩,奥迪括约肌舒张,胆汁排出量增多。

支配胃肠的交感神经从脊髓腰骶段侧角发出,在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转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组成神经丛分布到消化管和消化腺。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胃肠运动,使其紧张性降低,蠕动减弱或停止,括约肌收缩,因而胃的排空延续,肠内容物推进的速度减慢,交感神经兴奋还可使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并可抑制胆囊的运动和奥迪括约肌收缩,减少胆汁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