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5053700000062

第62章 疾病分类与诊断基础(25)

(四)鉴别诊断

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严重贫血者应与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此外还应重视对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的鉴别,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血液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概述】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1)病史提问注意:①饮食习惯,是否有偏食或异食癖。②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

(2)临床症状一般有疲乏、烦燥、心悸、气短、头晕、头痛。儿童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者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

(二)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患者)。

(三)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四)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

慢性炎症性贫血: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概述】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该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约95%的病例系因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贫血,其早期阶段,单纯表现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者临床上并不少见。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具有地区性,我国以山西和陕西省等西北地区较多见,患病率可达5.3%;恶性贫血在我国则罕见。

【病因学】

(一)维生素B12缺乏症

1.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单纯摄入不足引起者甚罕见,仅见长期严格素食者。需要量增加见于妊娠、婴幼儿、溶血性贫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2.吸收障碍系维生素B12缺乏症的主要原因,主要有:①缺乏内因子。见于恶性贫血,存在内因子的抗体:阻断抗体和结合抗体,前者阻止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后者能和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体或单独与内因子结合,以阻止维生素B12吸收。内因子缺乏也见于胃全部或大部切除及胃黏膜腐蚀性破坏,胃全切除术后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时间平均为5年,约30%~40%的次全胃切除者有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罕见病例有分泌无活力的内因子。②小肠疾病,如小肠吸收不良征群、口炎性腹泻、节段性回肠炎、回肠切除后、小肠淋巴瘤及硬皮病等。小肠病变常同时有叶酸和铁的吸收减少。此外,尚有罕见的家族性选择性吸收不良症(Imerslund综合征)。③某些药物,如对氨柳酸钠、新霉素、苯妥英钠等,影响小肠内维生素B12的吸收。④阔节裂头绦虫寄生在较高小肠部位,手术盲袋形成及回肠憩室炎因其中细菌繁殖,都可夺取食物中维生素B12,引起吸收减少。⑤胃泌素瘤和慢性胰腺炎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系由于维生素B12和R结合蛋白结合转变为和内因子结合发生障碍。

3.利用障碍如TCⅡ缺乏或存在异常的维生素B12结合蛋白及应用一氧化氮,均可影响维生素B12转运和利用。

(二)叶酸缺乏症

1.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见于婴儿、儿童及妇女妊娠期。营养不良性主要由于新鲜蔬菜及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需要量增加尚见于慢性溶血、骨髓增殖症、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剥脱性皮炎等。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叶酸摄入和储存都减少,酗酒使叶酸摄入减少。

2.肠道吸收不良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小肠疾病及某些药物作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扑米酮等,及口服避孕药等)。

3.利用障碍叶酸对抗物如氨甲喋呤、乙胺嘧啶和甲氧苄氨嘧啶都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导致叶酸利用障碍。

4.丢失过多如从血液透析过程丢失。

(三)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无效的DNA合成障碍包括许多抗代谢药,如6-巯嘌呤、氟尿嘧啶、羟基脲及阿糖胞苷等的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乳清酸尿症、Lesch-Nyhan综合征、亚氨甲基转移酶或N5-甲基四氢叶酸转移酶的缺乏;尚有维生素B6反应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维生素B1反应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诊断】

(一)确定巨幼细胞性贫血

主要依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周围血象最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MCV常大于100μM3,MCH常大于32pg。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特征性,当血中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或找到6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或计算100个中性粒细胞的核叶平均数超过3.5,或5叶以上和4叶以下中性粒细胞的比率超过0.17,均具有诊断价值。重症病例常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呈增生象,巨幼红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数的30%~50%,其中巨原红及巨早幼红细胞可达半数以上,须注意在维生素B12或叶酸治疗开始6~24h后即可找不到典型巨幼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要早于巨幼红细胞出现,粒系巨型变在治疗后恢复要迟于巨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阴性。

(二)确定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1.确定维生素B12缺乏可用下列检查

1)血清维生素B12测定:常用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后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前者,且测定方便。正常值为200~900pg/mL,低于100pg/mL诊断为缺乏。

2)尿甲基丙二酸测定:维生素B12缺乏使甲基丙二酰CoA转变为琥珀酰CoA受阻,使体内甲基丙二酸量增多并从尿中大量排出。正常人尿中仅排出微量(0~3.5Mg/24h)。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空腹口服57钻标记的维生素B120.5μg,2h后肌注未标记的维生素B121mg,收集24小时尿测定排出的放射性。正常人应超过7%,低于7%表示维生素B12吸收不良,恶性贫血常在4%以下。如吸收不良,间隔5天重复上述试验,且同时口服60mg内因子,如排泄转为正常,则证实为内因子缺乏,否则为肠道吸收不良。如给患者服用抗生素后吸收有改善,提示肠菌过度繁殖与宿主竞争维生素B12所致。

2.确定叶酸缺乏可用下列检查

1)血清及红细胞叶酸测定:可用微生物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血清叶酸浓度为6~20ng/mL,叶酸缺乏者常低于4ng/mL;正常红细胞叶酸浓度为150~600ng/mL,低于100ng/mL表示缺乏。红细胞叶酸可反映体内储存情况,血清叶酸易受叶酸摄入量的影响,因此前者诊断价值较大。

2)尿亚胺甲酰谷氨酸(FIGlu):排泄试验给患者口服组氨酸15~20g,收集24h尿测定排出量。正常成人尿FIGlu排泄量为9mg/24h以下。叶酸缺乏时,组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PIGlu转变为谷氨酸发生障碍,大量FIGlu在体内堆积随尿排出。

3.有助于区别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其他检查1)脱氧尿嘧啶核苷抑制试验:取骨髓细胞或经植物血凝素激活的淋巴细胞加脱氧尿嘧啶核苷孵育后再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一定时间后测定掺入细胞核中DNA的3H量。正常骨髓细胞或激活淋巴细胞能利用脱氧尿嘧啶核苷合成DNA,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就少(小于正常对照的12%)。当叶酸或(及)维生素B12缺乏时,脱氧尿嘧啶核苷利用障碍,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增多。如事先加入叶酸或维生素B12来纠正其抑制率的减弱,则有助于区别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2)诊断性治疗:试用生理剂量的叶酸(0.2mg/d)或维生素B12(1μg/d)治疗10d,观察用药后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改善,网织红细胞升高,巨幼红细胞形态迅速好转以及血红蛋白上升,从而达到诊断目的。由于应用生理剂量故有助于鉴别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本病是一个逐渐发展过程,经历叶酸或维生素B12储备减少、代谢异常,最后才引起缺乏性贫血。了解其发展顺序有助于正确理解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如叶酸缺乏在第2~3周:血清叶酸水平降低;第6~8周:中性粒细胞呈现分叶过多;第13~14周FIGlU排泄试验阳性;第17周: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第18周:红细胞呈大卵圆形;第19周:骨髓细胞呈现巨型变;第20周:出现贫血。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

其红系的巨型改变可被掩盖而不典型,周围血液可见两种类型红细胞,有称为“二型性贫血”,但该时粒系的巨型改变则不易被掩盖,可资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时,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和红细胞碱性铁蛋白均增高,如降低则表示有缺铁。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病因学】再障的发病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一)药物

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药物性再障有两种类型:①和剂量有关,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于容易分裂的较成熟的多能干细胞,因此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干细胞,停药后再障可以恢复;白消安和亚硝脲类不仅作用于进入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并且也作用于非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因此,常导致长期骨髓抑制难以恢复。此外,苯妥英钠、吩噻嗪、硫尿嘧啶及氯霉素等也可以引起与剂量有关的骨髓抑制。②和剂量关系不大,仅个别患者发生造血障碍,多系药物的过敏反应,常导致持续性再障。这类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氯(合)霉素、有机砷、阿的平、三甲双酮、保泰松、金制剂、氨基比林、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磺胺、甲砜霉素、卡比马唑(甲亢平)、甲巯咪唑(他巴唑)、氯磺丙脲等。药物性再障最常见是由氯霉素引起的。据国内调查,半年内有服用氯霉素者发生再障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33倍,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氯霉素可发生上述两种类型的药物性再障,氯(合)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一个硝基苯环,其骨髓毒性作用与亚硝基-氯霉素有关,它可抑制骨髓细胞内线粒体DNA聚合酶,导致DNA及蛋白质合成减少,也可抑制血红素的合成,幼红细胞浆内可出现空泡及铁粒幼细胞增多。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性的,一旦药物停用,血象即恢复。氯霉素也可引起和剂量关系不大的过敏反应,引起骨髓抑制多发生于服用氯霉素后数周或数月,也可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免疫直接抑制造血干细胞或直接损伤干细胞的染色体所致。这类作用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药物停用。凡干细胞有遗传性缺陷者,对氯霉素的敏感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