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淡泊以明志肥甘多丧节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藜口苋肠者:总吃野菜的人。指穷苦人。藜和苋都是野菜。
冰清玉洁: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衮衣玉食:穿好衣吃美食的人。指富贵的人。衮:原指古代君王等的礼服,后泛指色彩绚丽的官服。
婢膝奴颜:比喻没有人格尊严,处处讨好上级。奴和婢都是古代的罪人、下等人,没有自由和独立人格,一切都得听命主人。
肥甘:味厚之美食。喻指物质享受。
甘愿清贫的人,其品质多冰清玉洁;贪恋权贵的人,其品性多奴颜婢膝。所以,人的心志总是在清心寡欲的环境下才能够体现出来,而人的气节则容易在追求权势和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丧失殆尽。
“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这个是事实。这些人为了得到荣华富贵,需要巴结;而得到了荣华富贵,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就更需要巴结,甚至往往还需要完全丧失做人的尊严和良心。因此,一个人的气节很容易在荣华富贵的争取与保护中而丧失殆尽。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这个我不敢苟同。
“藜口苋肠者”或许能有几个是“冰清玉洁”之人,但其数量也不会比身处权贵之中,而依然“冰清玉洁”的人多多少。
第四十二节 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忧勤:忧虑而勤奋。
高风:语出“高风亮节”。指高尚的道德风范。
专著并勤劳于公务或学问这是一种美德,可一旦过分,就可能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不看重名利、甘愿清贫自守,这也是一种美德,可一旦过分,就可能不会考虑去为公众服务了。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这句话应该给焦裕禄和孔繁森看看,可惜这些好人都已经故去了!
对现代人而言、尤其是现代的官员而言,我们大可不必去担心他们因“忧勤”而忘了“适性怡情”。可能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你找寻遍了,也不一定能找出比他们更会“适性怡情”的人了。
洪应明到底还是在不断地强调“淡泊”之余,说了一句“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所以,那些总想彻底超然于世外的人,应该回头想想你的社会责任了。
第四十三节 留些正气还天地遗个清名在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浑噩:浑沌无知;淳朴。指人的本性。
黜:废除;取消;放弃。
纷华:喧嚷热闹的功名富贵。
淡泊:不看重名利,心思清静。
宁愿放弃后天的睿智而保持淳朴的本性,给天地间留点正气;宁愿甘受淡泊清贫而远离富贵荣华,在人间留个干净的名声。
我认为,淳朴的本性要保留,但后天的睿智也不可放弃。睿智与天地间的正气并不矛盾。如果,放弃了聪明睿智,只留点正气,那天地间的邪气也就不会少了。毕竟只有聪明睿智才是弘扬正气、扼杀邪气的唯一保证。
“清名”当然要留,但也不必要远离“纷华”。就本质而言,“纷华”本身没什么不好,只是人们不善于妥为处之而已。就像奶油蛋糕,会吃则强身健体,不会吃则把自己养成了肥猪。
第四十四节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蜜饯:用蜂蜜或浓糖腌渍的果品。
懿德:美好的品德。
清廉而能容人,仁慈但不昏昧,睿智而不苛刻,刚正但不失圆融。所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不激不缓、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美好德能。
洪应明的这段话,我们都应该牢牢地记住。
我们自己做一个清廉的人,但也没必要事事处处要求别人也都跟你一样。也许有的人会有一点私心,但我们应该看到他在主要方面还是为公众做了很多好事……
仁慈应该是我们的基础心地,然而,仁慈的同时不要昏聩。心地仁慈的人往往容易好坏不分,稀里糊涂地宽恕了恶人和小人,这是用仁慈来伤害好人。
待人处世明察秋毫这是做人必须具备的能为,但同时也应该宽厚一些,不要太苛刻。人无完人,应该用博大的胸襟包容别人某些并非邪恶的缺点。
刚直应该是深藏于内心的看事标准,而不应该是外在的处世态度。心里的是非,应该用圆融的方式去实践。
第四十五节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寥落:寂寥没落。
废弛:荒废;懈怠。
贫穷人家都知道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贫穷人家的女儿也知道把自己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尽管看上去并不富贵,但气度仍然风雅怡人。因此,士君子一时际遇不佳,又何必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呢?
说的也是,人家小门小户尽管不富裕,但照样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生机勃勃;穷人家的女儿虽然没有绫罗绸缎、金瓒玉佩,可依旧整天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体体面面。人穷但不颓废,并没有一副活不起的模样。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一时的际遇不佳而颓萎呢?
我们生存与生活的意义并不完全存在于功成名就之时,只要我们活着,任何时候的生活都是富有意义和乐趣的。所以,我们应该意气风发地对待每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光。得意也好,失意也罢,都要精神点!君子失时不失相嘛。
再说,如果在“穷愁寥落”而一味萎靡废弛,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改变眼前不堪的窘境呢?
第四十六节 平民施惠如卿相仕夫贪权作乞人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无位:没有名分。
卿相:公卿将相。
士夫:士大夫的简称。
贪权市宠:贪图权势,丧失人格邀买恩宠。市:买卖。
一个平常百姓若肯广施恩德热心助人,那么他就是一位没有名分的卿相,一样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一个公卿大夫若贪图权势,丧失人格邀买恩宠,那么他也就成了空有爵位而无廉耻、人人鄙视的乞丐了。
平民百姓若肯广施恩德、热心助人,那无疑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然而,平民无论如何种德施惠,也不可能与“卿相”有什么挂连。也不会有人把他当“卿相”一样的对待。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不过,“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这倒是真的。那些权贵们,尽管在百姓或他的下级面前尊贵异常,可在他的上司那里,他确实比一个要饭的乞丐也尊贵不了多少。
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现有的权位,或者为了小小的升迁,每每都要使劲地夹起自己的尾巴,就算没有尾巴也一定要想法儿长出一条来。夹尾巴和摇尾巴是他们的家常功夫。洪应明把他们比作“乞人”,真是厚道极了。
第四十七节 快心之事败德之媒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只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损身败德之媒,只五分便无悔。
悉:都、全部。
媒:媒介,诱因。
令人爱吃的东西,大多有害肠胃,吃个半饱就无碍了;让人兴奋的事情,大多诱人学坏,只要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将来追悔莫及。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真够吓人的。如果真是能“烂肠腐骨”的毒药,那不用五分,一分也就要了人的命了。
所以,关于饮食方面的事情就不要听洪应明如何说了。到底什么食物对身体有益、以及吃几分为好,还是要听营养师或医生的。好在他老先生并不是在说饮食,而是借饮食之论来说做人之理。
“快心之事,悉损身败德之媒”这就是道理。什么是“快心之事”?能让人轻易上手,能让人痴迷的事情多为“快心之事”,比如打麻将、玩游戏等等。这些事情都让人快心,但也容易使人在快心的同时丢掉很多有益的东西。玩物丧志已属必然,但玩物丧德也是经常的事情。这个不必举例说明大家也该明白。
因此,快心之事,还是因该尽量地节制。适当的娱乐对人的身心总是有好处的,但是只要一超过必要的限度,那就会改变娱乐有益的性质。
第四十八节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剀切:恳切,直率。
优游:悠然处之,含糊对待,漫不经心。
当家庭成员间发生纠纷的时候,要从容,不能用激烈的方式对待;遇到朋友的言行有错误,应当诚恳直率地帮助纠正,不能漫不经心地置之不理。
父兄骨肉之间的联系是牢固的,但其牢固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血缘。在这种关系中,血缘是牢固的,但感情却往往是脆弱的,最容易受伤害、最容易断裂的。与朋友之间,偶尔做错了事,朋友或许不会太计较,但亲人之间则不会那么简单。因此,当亲人之间产生了矛盾的时候,最是应该冷静、低调地处理,任何激烈的言辞和态度,都可能导致难以弥补的伤害。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这是道德在说话,并非处世的方法。
朋友的过失当然不能不管,但是,如果真的一味剀切也不见得都有好的结果。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大都并非真的了解自己的朋友。有可能你的剀切直言恰恰引起了他的反感和忌恨也未可知。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我认为,对待朋友以及他的过失,就算可能引起他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绝交,也是不能隐忍不言。我想,友有三义:
一为通情;二为通财;三为通智。
所谓通情,就是朋友之间应该情投意合,在感情上应该彼此牵挂和关怀。
所谓通财,就是朋友之间在遇到经济困难的时候,应该尽其所能予以帮助。
所谓通智,就是朋友之间必须用自己的全部智慧来考虑和维护朋友的根本利益。
通情之义,比较容易实现。朋友之间总是会有些感情的,不然怎么会好到一起而叫做朋友呢?但做深了也不容易。做到像羊角哀与左伯桃那样,也许不大可能。
通财之义,也比较好做。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总是有一点的。不过能像单雄信待秦叔宝那样,也就不太容易了。
通智之义,这是最难的。朋友之间可能会互相出出主意,但当朋友执意要做一件事,而另一方以自己的智慧来判断,认为那是一个错误的时候,能不顾朋友的不满而坚持阻止朋友就很难了。一般都是劝劝而已,做到“仁至义尽”,然后,就等着朋友碰壁后悔。
所以,我觉得洪应明的待友之道还是值得我们奉行的。
“遇朋友交游之失”不但要剀切,而且一定要全力阻止,如果你真拿他当朋友的话。
第四十九节 富贵炎凉甚于贫贱骨肉妒忌狠于外人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炎凉:热和冷。多用来比喻对待贫富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妒忌:对别人的长处感到不痛快或忿恨,同时又希望自己具有同样长处。
冷肠:此指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
鲜:小,少。
烦恼障:佛家语。都能扰乱人的情绪而生烦恼的事物和情绪(“身心恼乱不成寂静,名之为烦恼障。”——《佛地论》)。
人情冷暖的变化,富贵人家远远超过贫穷人家;相互妒忌的心理,至亲骨肉之间往往比对外人还厉害。假如一个人对这些情况不能看得冷淡一些,或者不能平心静气地妥善对待,那么,就少有不整天被这类烦恼所困扰的。
我们大概都读过《红楼梦》。荣宁二府都是富贵之家。我们看到贾宝玉被迫娶了他不喜欢的薛宝钗,而与宝玉相爱的林黛玉却在寂寞的潇湘馆,听着宝玉婚礼的丝弦而香消玉殒……家道败落的林黛玉终究比不过势力仍盛的薛宝钗。
“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然而,我们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也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这都是事实,尽管这个事实让人心酸。
从帝王之家到百姓小户,古往今来,骨肉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相残的原因往往都与嫉妒、忌恨脱不了干系。
如果我们不能冷静地看待这些,那么就会在困惑和烦恼中生活。
第五十节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涉世祸胎杀身利器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杀身的利器。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平。
庸:普通,平常,中正。
混沌: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后来多用来指人性的本来状态,如淳朴、天真等。
狡诈的品性、怪异的习惯、违理的行为、邪奇的技能,这都是生活中的祸根。其实,只要品格中正、言行平常,就可以保持淳朴的本性而过上平静祥和的生活。
封建社会,统治者及作为其政权基础的文人官宦,都是习惯或热衷于扼杀和限制人们的思想。对任何探索性的思维和行为都严加限制和攻击。洪应明的论调就有这样的意思。
然而,时代进步了,今天的人类是在探求未知中向前发展的。所谓学问需要求疑,科技需要假设,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敢于创见。现在世界各国竟相发展科技,莫不以繁荣经济为基础,求新求变求奇,“异行奇能”就是发明新科技的原动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许多奇异设想不断变成现实尽管现代文明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难以解决,但再回到农业社会时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种原始的和平安定幸福中去,满足人们一种理想的憧憬与美化中的回忆是不可能的。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无谓的奇谈怪论,阴谋怪习是不足取的,惹人讨厌的,不如保持一种常人的心态,安然地生活。
第五十一节 处富贵要知贫贱之苦当少壮须念衰老之悲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痛痒:痛觉和痒觉。比喻疾苦。
辛酸:指辣味和酸味。比喻心境悲苦。
享有富贵荣华的人,对贫穷低贱之人的疾苦要有深刻的了解;年轻力壮的人,因该理解和体谅老年人所承受的辛酸。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这不只是个道德修养的问题,严格地说,这往往事关社会稳定、天下兴亡的大事。如果富贵之人都漠视贫贱者的痛痒,那么,要不了多久,这种漠视的态度,就将导致社会的动荡。
晋惠帝执政时期,连年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人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大为不解。冥思苦想了半天,最后对大臣说:“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晋惠帝并非白痴,而是不知民间疾苦。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雄踞天下,富有四海,他哪里知道平明百姓的疾苦呢?由此想来,这样一个不知民众疾苦的君主,最后国败家王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体恤老人,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美德。时下很多年轻人对上了年岁的人总习惯抱有嘲弄和蔑视的态度。这是很缺德的表现。常言道:“莫笑他人老,转瞬白头翁”。即使我们不功利地考虑我们也转瞬即老的现实,但就人性应该纯善这一点来说,不体恤老人,本身就是心性浮躁而邪恶的表现。
第五十二节 畏大人则无放肆之心畏小民则无豪横之习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肆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习。
大人:指有权位和威望的人。
放肆: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豪横:仗势欺人。
对于官长和有德望的人不可不怀有敬畏之心,敬畏这样的人,可以使自己避免产生放纵自己的想法:对于平民百姓也不能不怀有敬畏之心,敬畏百姓,可以使自己避免养成欺压良善的恶习。
社会应该既有法律秩序、又有道德秩序。洪应明的“大人不可不畏”、“小民亦不可不畏”之说,尽管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更主要的还是在维护一种道德秩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说。“民为贵,比段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大了,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他们说的都是社会要尊卑有序,敬上爱民。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维护封建统治。
对于今天来说,这些理论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大人不可不畏”,我们所理解的大人,当然不应该是以前所指的士大夫。我们所说的大人,是有权威、有德行、肩负重任的人。我们对这些人应该怀有适当的敬畏。
“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不是害怕他们有伤人之能,而是应该明白,小民之小,只在于个体,而群体的小民,却是社会的主体与基础。如果我们任意胡为而伤及了这个主体和基础,那么,自己所有的一切就有被彻底颠覆的危险。
第五十三节 不必多事但要有能
钓鱼,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兴也,且动争战之心。可见多事不如省事之为适,逞能不如无能之为真。
逸事:放松身心的事。
清兴:高雅的情致。
钓鱼不过是一件放松身心的事,然而,这其中我们却掌握着对鱼儿的生杀大权;下棋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但是,在娱乐中我们的心里却充满了争斗输赢的激烈情绪。可见,多事不如少事安然,而逞能不如无能更容易保全自己的本性。
钓鱼有杀生之意,下棋有争斗之心,照此看来,归隐是否有怯懦之情,而出家是否有好逸恶劳之嫌呢?如果这样追究下去,天下所有的事情就都变得不可为了。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就否定积极的一面,这样怎么能正确地看待事物呢?
至于说到“多事不如省事之为适”,那也要看省的是什么事;“逞能不如无能之为真”,就为了维护所谓的“真”,认可放弃有能,这的确有点太过分。我看洪应明所说的这种“真”,不要也没什么不好。为省事而甘愿无能,这是什么逻辑?鬼子来了怎么办?
第五十四节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宽者斗室广若两间。
延促:长短、快慢。
机闲:善于把握时间。
意宽:心胸颇大。
两间:一间为天,一间为地。
时间的长短快慢取决于人的态度,而空间的大小广狭则决定于人的心胸。善于把握时间、利用的人,一天也如千年,胸襟博大、心意宽广的人,斗室也如天地。
典型的唯心主义。
按照洪应明的意思理解下去,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觉得自己的房子小的人,都是胸襟不够博大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爱劝导人们用意念来美化自己破败的生活。这是愚蠢而卑贱的习性所使然。
时间我们要珍惜,胸襟也要博大,但我们还是不要斗室,要大房子。
我们应该摒弃和批判所有劝慰百姓清贫自守、甘愿为小的奴性教化。我们要做世界的主人,要快乐地生活,精神上要富裕,物质上也要富裕。
第五十五节 因出世上唯在善用
事到眼前,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因出世上,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仙境:自由、快乐的境地。
凡境:尘世。
一事当前,没有贪欲且少有挑剔的人就会心满意足如入仙境,反之,贪欲盛或喜挑剔的人就会陷入俗欲的煎熬;世上因缘和机遇很多,善于把握的就兴旺发达,不善于把握的就可能多灾多难。
“事到眼前,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洪老先生的意思是,有一点就该知足,我们百姓都来做一个穷鬼而知足成仙,而让权贵贪夫去做遍享物盛的凡人,我们在衣不遮体、贫困交加中享福,让他们在丰衣足食、荣华富贵中受煎熬。
“因出世上,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这话有道理。世间万物是变化无常的,机遇随时会降临到你眼前,就看你是否有一双慧眼和一颗立即行动的心。缘分也可能和你不经意间相遇,就看你是否善于把握。假如你与机遇失之交臂,换来的可能是继续平凡。如果善于在平凡中寻找机会,你想不成功都很难。
第五十六节 色欲火炽常致病名利甘饴死成空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甘饴,而一念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幻业:佛教语。梵语“羯魔”的意译。本指造作,凡造作的行为,不论善恶皆称业,但是一般都以恶因为业。
忧死虑病:想到死亡的意义及病痛的可怕。
道心:指发于义理之心。指符合天理良心的用心(“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朱子全书·尚书》)。
情欲总像烈火一样难以遏制,但一想到得病时的痛苦,便也就心灰意冷了;功名利禄就如蜜糖般令人垂涎,但一想到人死之后的万事皆空,就感到名利之事无味如嚼蜡。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想到病痛的可怕与死后的虚无,也可以消除无益之念而巩固守分之心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难以自我控制的欲望莫过于情欲了。尽管人们总是回避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因为人们的刻意隐晦而自行消失。相反,被隐晦的情欲问题对青年人的消极影响反倒更加严重。
情欲的发动是一种生理现象,它本身是合理的。人们后天的克制,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后天强加上去的。
人类自文明肇始至今几千年过去了,始终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本能的情欲与附加的道德之间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智慧陷入了虚伪而尴尬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大家都在寻找机会和合理的借口发泄自己的情欲,同时,又都冠冕堂皇地寻找办法来遏制别人的情欲。在这个问题上,从来就少有说心里话的人。
洪应明说色欲像烈火一样的炽热,可见是深有体会的,不然他怎么知道?他又认为,在受烈火的炙烤的时候,能想到因此而体衰染病的情景,那欲火也就自然熄灭了。这真是个无奈的办法。
在现实中,还真有一大部分人就是因为怕得病而放弃情欲的发泄的。在这里,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然而,在色欲面前,这样的人毕竟还只是一部分,仍然有人不怕得病,甚至坐牢杀头都不怕,也要发泄。对于这些人,你让他想得病的痛苦,根本就没用。
因此,我想,我们人类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最终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洪应明说“名利甘饴,而一念到死地,便味如嚼蜡”。名利的确如甘饴,但“一念到死地,便味如嚼蜡”则未必。只要是甘饴,就会有大多数人喜欢吃,而他们之中绝对也少不了早就“念到死地”之人。
第五十七节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矜名:依仗、炫耀名声或被名声所拘泥。
逃名:躲避,退让荣誉和名声。
练事:精于某种事物。
一个人,与其沉溺于名声,不如逃脱名声更为高明;与其精熟于一件事务,不如少担当一些更加安闲。
老庄提倡无为,所谓出世哲学;儒家主张进取,倡导入世哲学,二者构成中国古代士大夫一种处世哲学;进则求取功名兼济天下,退则隐居山林修身养性。所谓“隐者高明,省事平安”,就老庄的无为思想是很对的,就儒家的进取思想来说似乎是相矛盾的,对世俗而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作多错,不作少错,不作不错”,对隐者而言本身是不求名,更无所谓虚名了。
所以自古就有“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说法,即人的才华不可外露,宜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忌恨。所以,人世出世表面上矛盾。实际上又一致。一个愚钝之人本身无所谓隐,一个修省的人隐居不是在逃脱世俗,不过是在求得一种心理平静而已,故逃名省事以得安闲。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哲学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同时也要清醒地了解一点:他们的哲学都是以自私为根本基础的。
第五十八节 不必绝人以逃世不必绝欲以灰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静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出世:此指远离俗世。
涉世:此指参与社会事务。
绝人:断绝与俗世的往来。
逃世:逃避俗世。
了心:彻底排除了心中的非分欲念。
超凡脱俗静心修行之路,就在纷繁的俗世事务之中,没有必要极端地断绝与尘俗的一切往来而与世隔绝;彻底排除非分欲念的功夫就在于能否心静,没有必要断绝一切欲望而强使自己心如死灰。
摆脱世俗人情的束缚,并不是让你断绝与人来往,隐居起来就行。相反的是,取决于你在世俗生活中所持的生活态度。领悟心性的功夫,不是要杜绝所有的人生欲望,心如死灰,相反的是尽心竭力地修心养性,以保全人的纯真本性。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超俗与入俗是相对而论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超脱到不食人间烟火,因此,超俗并不是指人的身体,而是其精神。假如俗心不减,就算你远离尘世,不吃不喝又有什么用?
所以,入世才能出世,尽心才能了心,心中有佛,佛才有,这也就是注重追求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外在形式。
第五十九节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希荣:希图荣华富贵。
竞进:与人争权夺势。指在功名路上与人比较高下。
我不贪图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忧功名利禄的引诱呢?我不与人争权夺势,又何必害怕宦海中的种种艰险呢?
不被利禄诱惑而做蠢事,这是聪明的,但为了躲避“利禄之香饵”而干脆放弃荣华富贵,这又何必呢?难道有了荣华富贵,不是更有能力济世救民吗?“不希荣”自然是亮节,但为了躲避不利于自己的风险而放弃为民服务的机会和责任,这无论怎样解释,总归都有点自私与怯懦之嫌。
第六十节 贫不如富之无虑贱不如贵之常安
多藏者厚亡,步高者疾踬。故富不如贫之无虑,贵不如贱之常安。
厚亡:怕失去。厚:重视,推崇。引申为看重,忧虑。
多藏:财富多。
疾踬:害怕给人算计。疾:忧患;踬:跌倒,摔倒;被绊倒。
敛财过多的人总是忧虑于财富的安全;而身居高位的人则总是害怕自己的权位被人夺去。可见,富有不如清贫安逸,而权贵不如平民逍遥。
难道就因为害怕为财富多而忧虑就甘愿贫穷吗?
难道就因为害怕别人与自己争夺权位就不去做官?
根据什么说穷人比富人的忧虑少?平民几时比权贵逍遥了?纯粹的胡说八道。
第六十一节 知身不是我恼何足忧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何足忧?”真看破世情之箴言也。
箴言:规劝人的话(《圣经·旧约》一卷书)。
只因人们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有了各种嗜好和烦恼。古人说:“压根就不知道世上还有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物的可贵呢?”又说:“我的身体尚且非我所有,那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困扰我呢?”这真是参透人世奥妙的箴言。
封建统治阶级的卫道哲学,强调无我、无为的多,突出自我、自私的少。所谓耻于言利而突出义,就在于应当灭私欲而存大义。
战国时杨子提倡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所以倡导极端自私主义,是因为战国时代的一些野心政客,经常以“国家人民”为借口,发动战争来满足更大的私欲,因此,他才认为:“假如人人都为我而不为他,那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可见杨朱的自私和此处所说的自私,两者的含义似是却又不同。不管怎么说,极端的自私自利不足取,不能取,为人处世,太过自私难有朋友,难寻合作者,也因为个人私欲太强,便会带来物欲的不满,带来无穷的烦恼。
现代社会强调自我,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出的第一步。
第六十二节 安分守己苟活一生
有一乐的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追随;有一好的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素位的风光,寻常的茶饭,才是安乐的窝巢。
乘除: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
素位:安守本分,没有非分之想(“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
有快乐,就会有悲伤;有顺境,就会有逆境。只有安分守己,粗茶淡饭,才是安乐的根本。
有乐必然有悲,有顺必然有逆,因此,干脆就都不要有了,只是老老实实、不哼不哈的苟活就行了。
看来,洪应明说什么都是不希望百姓们富贵享福的了。他最大的善心就是让百姓们能有个茅屋草舍栖身,有口粗茶淡饭果腹。“只是素位的风光,寻常的茶饭,才是安乐的窝巢”,这等论调恐怕只有帝王高官最愿意听到的。
第六十三节 得喜失忧全在有度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逍遥之境;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皆缠缚之端。
转:此指支配。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缠缚:纠缠,羁绊,困扰。
以自己的心智来支配外界事物的人,得到了也不过分欢喜,失去了也不过分忧伤,因此,世界对他来说到处都那么逍遥无羁;而总是被物欲所奴役的人,欲望未能满足就憎念恒生,而一旦满足又沉溺贪恋,因此,丝毫的得失顺逆都能使他备受困扰之苦。
人在精神上不能成为物质的奴隶,这是正确的追求。但是得失不喜不忧就有点过分,只是尽量把心胸方宽,不为得失而忘情丧志就好了。
第六十四节 未生之前有何颜貌既死之后作何情形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颜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情形,如此看透,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乎物外矣。
一性:本性归于宁静。
先试想一下,没出生之前人是什么样子?再想一下,死了之后又是什么情景?这样想明白了,就会消除各种热衷的欲念,心性归一,思绪安然,自然就可超脱于尘俗之外了。
我也试想了一下,但总是没有“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乎物外矣”,可能是我还没有“如此看透”吧。
我认为,现代的年轻人没有必要相信洪应明的某些消极的说教。那些动辄思死言退的说法,我们应该批判地阅读和思考,不放弃其中有益的成分,也不要被其中颓废消极的东西所感染和迷惑。
第六十五节 谈今人失德过差述古人嘉言懿行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牧唱樵歌;谈今人失德过差,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市人:市井之人。
谒朱门:此指投靠巴结权贵。
亲白屋:亲近无权无势之家。
与其结交市井图利之人,不如结交山野质朴老翁;与其朱门权贵,不如亲近柴门百姓;与其听街谈巷议家长里短,不如听乡歌民曲;与其论道今人的高低是非,不如传述古人的嘉言懿行。
“友山翁”不错,但“交市人”也没什么不好;“亲白屋”当然必要,可“谒朱门”也并非无益;“牧唱樵歌”好听,“街谈巷语”也未必无味;“述古人嘉言懿行”可述,“今人失德过差”如何不能平说?
第六十六节 心虚则性现意净则心清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息心:熄灭心里的杂念。
躁动平息了,才能看到本来的自我,心思不宁却要寻找自我,就如同要拨开水去找月亮一样;杂念没有了心里才能清明,杂念没有排除却想心界明朗,就如同翻找镜子却又把灰尘弄到镜子上一样。
心虚意净是为了在大彻大悟中发现本性,还我本来面目。人的本性藏在内心深处,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得到,只有在内心没有杂念的时候才会显现。
如果善恶、是非、爱憎等各种杂念缠绕心头,却想发现本性,那就无异于水中捞月、无异于想在布满灰尘的镜子前照出自己的身影,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由此可见,要发现本性,需在内心平静之时,而正如前面所说,天地静寂的夜间,正是使意念澄净发现自己本性最好的时刻。
以上说法,是循着洪应明的思路杜撰的,我想,用处不会太大。
第六十七节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法术。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肩鸿任钜:担当大任。“鸿”通“宏”;“钜”同“巨”。
鹰站着的时候就像睡着了,而虎走路的时候看起来像是有病,这些都是它们捕鸟吃人的手段。因此,君子因该心意深藏,韬光养晦,这样才能担当大任。
洪应明要我们立如睡觉之苍鹰,形如染病之猛虎。有点可怕,但的确是成大业之所必需。
“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这是至理名言。当年刘备在曹操身边,若不是韬光养晦,只知种菜务农,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恐怕也就无法脱离曹操而入主巴蜀了。
今天,尽管时代进步了,但这方面的情况也一如既往,没有多大的改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诽之……”魏人李康在《运命论》里的这番话,好像是对中华民族的人才环境的永恒的描述。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会与现实神奇般的契合。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并时刻检点。不要因为张扬而过早地被人“谋害”。
第六十八节 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搦:按下;用力按压。
所得所做已经足够,就如水要满而未满,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加点滴之水;处在危急关头,就像木头要断而未断,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加毫微之力。
凡事都应恰到好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怎样才算“将益未溢”,如何知道“将折未折”。这就要看我们把握事物的能力了。这种能力不是光啃书本或坐而论道就能具备的。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才有可能获得。我们之所以提倡实践,其意义就在于此。
第六十九节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当:控制,处理。
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的行为,用冷静的心情分析人的言谈,用冷静的感情处理情绪的波动,用冷静的头脑探求事物的性质与规律。
常言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冷静有助于思考的精深与准确。
一个成熟的人待人处世都应该冷静而理智,这样遇事才不会感情冲动或不知所措,做事才会有条不紊、进退有法。
因此,洪应明的“四冷真言”还是有必要记住的。
第七十节 闻恶不可就恶闻喜不可急亲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喜不可急亲,恐引奸人进身。
就恶:立刻表示厌恶。
谗夫:说别人坏话的人。
急亲:急于亲近。
听到别人的过错或劣行,不要立刻表示憎恶,以防传话人有诬陷泄愤的意图;听说某人做了好事,不要匆忙便对他表示信赖和亲近,以免奸佞小人趁机得利。
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去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对待人的问题上不要偏执、草率,对一个贤能之人或邪恶之人的评定,应该经历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不能仅凭几个人的意见就作出决定。
洪应明的观点似乎比孟子的更精炼一些。
“闻恶不可就恶”,听到不利于一个人的评价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应该论证、考察一番再说,这样往往就既可以避免自被奸佞之人所愚弄,又可以避免一个无辜之人被霄小之辈所构陷。
“闻喜不可急亲”,其道理与“闻恶不可就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防止自己被小人愚弄。
第七十一节 性躁心粗一事无成心和气平百福自集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性躁:性情暴躁、性格不沉稳。
性情暴躁,心思粗略的人是难以成就什么事业的。因为,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少不了坚韧和睿智,而坚韧和睿智,恰恰正是“性躁心粗者”所不具备的。
至于“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不过是洪应明的自欺欺人的闲话,可以不考虑的。
第七十二节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卓:卓越,高远,超群。
人做事,若想就此罢手,那就立即了断。如果老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那就像男女虽然婚事完了,但事情依然不会少。为僧为道虽然清静,但心中牵挂仍然很多。古人说:“现在罢手就罢手,要找机会没机会。”真知灼见啊!
做事应该果断。当确认了行动方向之后,就应该义无反顾地立即行动,如果瞻前顾后,那么,就只能在此岸徘徊,永远也不能到达彼岸。
人们做事,总是愿意给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实害他的也正是这些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