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禅悟
15051400000057

第57章 人生中的孝与顺(4)

第三节 金钱不是孝顺的全部

佛经中讲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由此可见孝顺是佛教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就更不用说普度众生了,由此可以知道他的修行也一定不会成正果。孝顺父母的心应该是真诚的,不是多少金钱可以衡量的。金钱可以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物质,但是却永远滋润不了父母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父母需要的并非金钱

佛还是俗人时,要求出家,但是遭到他父亲的反对。父亲要他娶妻成家,他只好答应了。但是按照当地风俗,有些名望的家庭都要娶两个妻子。

他的父亲便亲自为他挑选妻子,他也答应了。既然娶妻就要传宗接代,他还要养育自己的子女。同时,他作为长子要帮家里打理生意。他同样遵从了他父亲的愿望,后来他有了两个儿子,并且他帮助父亲将自家的生意做得很兴旺,他的父亲也很高兴。最后,他满足了他父亲所有的要求,但他始终想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佛的境界,他这样对父亲说了他的想法,并且愿意遵从父亲的意愿去做任何事情,直到父亲愿意放他去修炼为止。话已至此,他父亲也无话可说了。既然他还是坚持要出家,况且该做的他都已经做到了,于是他父亲便答应了。

佛便离家出走,探求人生的真谛。后来,正当佛在外地讲经的时候,家里传来消息说他父亲过世了。于是佛便即刻赶回去吊唁。他面对父亲的遗体痛哭不已,并为父亲诵经帮助父亲超度。他亲自将父亲的尸体放入棺木,并亲自为父亲守孝直到天明。然后他和其他兄弟把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讲经常说的“灵山”安葬,山路崎岖,但他依旧一直走在前面,他要让父亲的灵魂得到安息。当安葬完父亲之后,他便又上路了,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而他对自己的父亲也尽了为人子女的责任。

父母对儿女的要求不高,他们不指望自己的儿女能带给自己的晚年大富大贵,只要你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和父母聊聊天,他们也会很高兴的。

不要整天只顾忙于工作,等到有一天你有钱的时候也许你的父母已经用不上了,等到你能让他们住进高楼大厦的时候他们也许已经没有了行走的能力;你能让他们吃上山珍海味的时候他们已经丧失掉了味觉。世界上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便是当你想孝敬自己的父母时他们已经离去。而你,只能在面对父母的坟墓的时候心怀愧疚,并抱憾终生。

有些人总是要等到自己拥有了大笔的钱财之后才想到去孝敬父母。

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你若真是有心,即便你让你的父母每日粗茶淡饭,他们也是开心的。也许有的人觉得已经出家的僧人不能像俗人一样为家庭负责和孝养父母,由此便认为是大不孝。但佛经中关于孝敬父母的经文却有很多。而下面这个故事也恰好反映了僧人的孝敬行为。

佛经所说的孝敬父母,其实就是感恩,我们从小受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才得以长大成人,父母的恩德并不是多少金钱就能够报答的。这世间唯一难报的是亲情,因为它是无价的。几乎所有一切善法和善行都是从孝顺母亲、救度母亲开始的,这是佛法中的大根大本。我们有心去度众生,斩断烦恼,成就佛道,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若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就更不用说什么去普度众生。

人年纪大了,会更加注重亲情,而不是一些身外之物,如果你总是以为给父母更多的钱他就会高兴,那么你一定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孝心,那些认为一切都能够用金钱解决的人,是不会懂得真正的孝的。

有一名女子,她从小失去父亲,母亲一人把她拉扯大,又供她上学,最后出国读书,毕业后她在国外找到工作,打电话给母亲说等自己有钱了就把母亲接来住,后来她又找了一个国外的男朋友,再后来又有了儿子,但是她却始终没有再提把母亲接来一起住的事。她儿子都12岁了,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外祖母,因为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回过一次家去看看自己的老母亲。

一次,邻居打电话给她,说她母亲非常想念她,希望她能够回去看看,她又以工作忙的理由推脱了,她的想法很简单,母亲打电话给她肯定是需要钱了,于是就给母亲寄去了一大笔钱,并托邻居为她的母亲买些东西。

两三年后,她的母亲又托邻居给她打电话,希望她能够回来一趟,她的母亲非常想念她,只希望她能够回来看看,然而她依然以忙为借口,给母亲寄去了一笔钱便杳无音信了。

又过了几年,她已经步入中年,也懂了很多道理,于是就主动打电话给母亲,然而邻居却告诉她,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两年了。得知这个消息,她非常难过,连夜乘飞机和家人赶到了老家,然而向邻居问起母亲的事情,邻居们对她的态度都不是很好。有的干脆说:你不用在这假惺惺了,你再哭你母亲也不会原谅你的,你母亲想你的时候,你怎么也不来看她一眼,她去了你再来哭还有什么意义?她不缺你那几个钱,你们回去吧。

也许故事中的这个女儿一辈子都要进行内心的忏悔,即使这样她也不会安心,这世间最为痛苦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金钱不是孝顺,真正的孝顺是要发自内心地为父母着想,而不是给父母寄多少钱。

尽孝要趁早。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不是给多少钱,而是要让父母在精神上达到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给父母多少钱都达不到的,需要做儿女的用心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