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缤纷气候
15046800000013

第13章 地球气候的分布(3)

中欧平原各地年降水量多在500~800毫米之间。冬季因受高压控制,降水较少,降水从西向东递减。冬温较低,降水以固态为主,低地积雪不多见。夏季盛行从海上吹来的西北风,水分充沛,加之夏季地面增温快,对流强烈,多阵性降水。从季节分配看,西部降水量较为均匀,越往东夏季雨量所占比重越大。例如柏林和华沙等地,夏季雨量都占全年雨量的1/3以上。

中欧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山势雄伟,许多高峰终年积雪,山谷冰川发达,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在迎风的西坡和北坡,年降水量达到1500~3000毫米。瑞士境内最多雨的桑蒂斯海拔2500米,年降水量高达2489毫米。而山脚下海拔493米的苏黎世,降水量为1089毫米;海拔430米的日内瓦,降水量仅为853毫米。

中欧的农作物种类虽与西欧相近,但因夏季气温较高,适宜谷类作物生长,所以中欧国家以谷类种植为主。

3.3.4大陆性的东欧气候

东欧北部各国冬天酷寒,地面积雪时间自西部的数周,向东逐渐增加到俄罗斯边境的两个半月。虽冷于西欧,却较俄罗斯温暖;夏季较西欧热,却又较俄罗斯凉爽。南部的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位居巴尔干半岛北部,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性气候。

东欧距离温暖的北大西洋已远,最冷月均温皆在0℃以下;夏季则因地处内陆,缺乏水汽调节而显炎热,最暖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平原4国不足20℃,南部各国则多超过20℃。本区冬季长达6~8个月,河流冰封,往往靠雪橇通行。由于气温甚低,空气中水汽含量稀少,故干冷异常。夏季由于地处内陆,气温较西欧暖。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低于内陆,但差异不大。东欧冬季降雪区域广泛,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时常落雪,融雪水渗入土中,供植物吸收,有益寒带森林的发育。南部和高加索地区,因山脉阻挡俄罗斯酷寒气流南下,气候较暖,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高加索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候上已带有浓厚副热带风光。

3.3.5夏干冬湿的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及其周围地区,大部分处在30°~40°N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而交替变化的地带。气候分布具有广泛性,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气候全都具备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其成因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该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夏季气温在沿海和内陆有较大区别,沿海受冷洋流影响,气温较低,最热月在22℃以下,空气比较潮湿,多雾,称为凉夏型。而内陆距海较远,海洋调节较差,空气干燥,暖热,最热月气温在22℃以上,称为暖夏型。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不协调的配合,对植物生长不利,自然植被多半是矮小的乔木和灌木等常绿硬叶林。

3.4高温炎热的非洲气候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州,位于西亚大陆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面积3029万平方千米(包括亚洲境内的埃及领土西奈半岛),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5,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陆北宽南窄,赤道横贯中部,大致平分全洲南北两部分。

非洲气候极大地受其横跨赤道两侧的位置影响,南北热带区的气温全年多半时间都很高,但是山地的高度和海洋潮流影响都可使高温有所缓解。

全洲分为8个气候区:热沙漠区,半干旱区,热带干湿季区,赤道区(热带潮湿区),地中海区,副热带湿润海洋区,暖温带高原区和山区。

热沙漠区有常受干燥的热带大陆气团影响的撒哈拉沙漠和喀拉哈里沙漠等,除了干燥外还以月平均气温高为特色。半干旱气候区是沙漠区的边缘地带,包括赞比西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它们与真正沙漠区的差别是,在其季节性变动过程中正好处在热带辐合区,因此能接受较多的降水量,气温与沙漠区雷同。

热带干湿季区常常被称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该区占有本洲总面积略少于一半的土地,从半干旱区向赤道延伸,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季节性降雨,海上气团可产生长达6个月的降雨——雨季的长短主要看离赤道远近,其他月份则比较干旱。少数地方,例如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海滨等地也有少量降雨,但同沙漠和半干旱气候区一样,月平均气温也不如日气温变化大。

赤道或热带潮湿型气候区的气候是非洲最潮湿的类型。两个高峰降雨期与热带辐合区的两次过境相吻合。由于赤道气候型的地区经常被温暖的海洋气团所覆盖,因此每月、每日气温的变化不如热带潮湿干燥区那样明显。但有时会在赤道气候律动中发生显著变化,降雨可随季风来临,但最显著的反常现象可在西非海岸看到,大约在加纳的三尖角,向东至贝宁,虽然普遍呈双峰降雨态,全年降水量却不足1000毫米。

本洲的极北和极南部的气候是干旱夏季副热带型或地中海型,只在冬季降雨。月平均气温比热带气候低,冬季下降至10℃左右,明净的蓝天为其特色。

副热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只限于非洲东南海岸。该区特点是全年都有降雨,但降水量以夏季为最大。南非的纳塔尔南部的冬季降雨较为显著,气温则略低于北部。因而,在伊利莎白港有6个月气温低于17℃,而在德班月平均气温未曾低于18℃。

非洲南部的高原属暖温带高地气候区。其降雨状况类似热带潮湿和干燥气候区,但气温受海拔高度影响而大大降低,例如莱索托有时就发生霜冻现象。近海滨的气候则显示出海洋性的特点,并有冬季降雨的现象。

山岳气候区包括衣索比亚高山区和东非湖区。从某方面说,类似暖温带高原气候,只是气温较均衡,但高峰顶上的气温则较低,有时还会出现降雪,诸如乞力马扎罗山,降雨情况与邻近低地区域相似。

3.4.1干热的撒哈拉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它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14°N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千米,南北宽约1600千米,面积约86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8.4%。

撒哈拉沙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磷酸盐等矿藏,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旷地,竟然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撒哈拉沙漠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干热的哈马丹风,降水稀少,干燥炎热。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内陆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但蒸发旺盛,潜在年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高者达4500~6000毫米,更加剧了气候干旱的程度。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以上。7月平均气温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超过50℃,而且高温持续时间很长。利比亚阿齐济耶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有世界热极之称。气温日较差很大,一般为15~30℃。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都在3600小时以上,中部甚至可达4300小时。

境内除东部有尼罗河贯穿外流以外,其余全为内流区或无流区,无常年水流,干河谷只在降雨时短暂有水。部分干河谷是第四纪温暖湿润时期形成的,当时大量降水下渗,成为目前撒哈拉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在阿特斯山前缘凹陷地区和中部高地干河谷及小盆地中,由于地下水冒出,形成许多小绿洲,如埃及的锡瓦绿洲、达赫拉绿洲和利比亚的费赞绿洲群、库夫拉绿洲群以及阿尔及利亚的艾因萨拉赫、图古尔特、古拉拉、瓦尔格拉等绿洲。区内植物贫乏,且大部分是旱生植物和短生植物。除绿洲外,乔木和灌木丛极为罕见。沙漠南缘一带植物较多,分布有灌丛和硬质禾本科草类,以三芒草为最多。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有较繁茂的多汁大戟属植物。阿哈加尔和提贝斯提高原一带,有地中海类型树种,如金合欢、无花果树、橄榄树、夹竹桃等。一些干谷中有柽柳属植物。绿洲中植物比较茂盛,主要是枣椰,品种有二三十种之多。此外,不少地方还散生有矮小的豆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土壤以荒漠土为主,其次为发育程度很浅的石质土和沙土,盐渍土呈片状出现。在绿洲地区分布有较优良的耕作土壤。

为适应荒漠生态环境,这里的动物具有耐渴、耐饥、视觉和听觉发达以及奔跑迅速的特性,多聚居在干谷、绿洲和湖泊附近草木丰盛处。主要有爬行动物、鸵鸟、鼠类、羚羊、蝙蝠、刺猬、狐狸和骆驼。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

1万年前,撒哈拉曾经遍地生长着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后来夏季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并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据波茨坦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说,撒哈拉地区的沙漠化是1.1万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之一。这一气象模型表明,人类使用土地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非重要的影响因素。

3.4.2湿热的刚果盆地气候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5°N~13°S,盆地底部海拔300~500米。东缘是东非高原,阻断了印度洋吹来的水汽。西缘大平原,平均厚度1000~1500米的大西洋西南气流,给刚果盆地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但由于西南气流途径本格拉冷水区域之后才抵达这里,所以这股气流登陆之初,气层十分稳定,降水并不是太多。但沿海向东逐步进入内陆盆地后,雨量便随着地势的增高而增加,年雨量大多在1500~2000毫米之间。各月平均气温为23~28℃。大致说来,非洲大陆的5°S以北的地区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往南过渡,只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有几百种树木混合组成,最高层的树木可达50~80米。由于树冠紧密遮蔽,林内草类难以生长。

穿过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南北。热带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每年5~10月北部是湿季,南部是干季;而11月到次年4月,则正好转换过来,南部是湿季,北部是干季。刚果河下游一年之中就有了两个洪水期。刚果河下游自东向西切穿西部高地,由于落差大,80千米之内竟有大小瀑布32个,成为闻名世界的瀑布区。

3.4.3雨量丰沛的西非气候

西非受热带辐合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夏季从海上吹来西南风,冬季则从内陆吹来东北风。其中只有几内亚湾沿岸及伸向内陆150~300千米的近海地带,才全年盛行西南风。因此,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一带,由此进入内陆,逐步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

西南气流途径几内亚暖流后变得更加湿热,受到沿岸山地的抬升,降水极易发生,而且雨量相当丰富。在终年盛行西南风的几内亚沿岸,年雨量均超过2000毫米。该区域降水量的多寡与盛行风向和海岸线的交角及地形关系极大。山地迎风面,年雨量多在3500毫米以上。喀麦隆的海岸线与盛行西风近乎垂直,降水异常丰富,年雨量一般都在3000毫米以上。雨量最大的地方在第彭其,最大年雨量高达10160毫米,与印度的乞拉朋齐和美国的夏威夷一起,构成全球三个最高的降水点。

西非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年雨量也不少,但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为多雨季节,冬季则干燥少雨。如几内亚的科纳克里,年雨量达4300毫米,但12月至第二年4月的降水总量却只有50毫米。

西非尽管地处热带,也会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低于0℃的低温。例如尼日利亚的阿德贾(海拔366米),在哈马丹风到来的时候,曾出现过-0.6℃的低温,可算是世界上同纬度罕见的低温了。

3.4.4干燥少雨的东非气候

西非雨量丰沛,而东非却干燥少雨,这在世界各大洲的低纬度区中又是一个反常的地方。造成东非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盛行气流大致与海岸线走向平行,不易登陆抬升致雨。